《只揀兒童多處行》是作家冰心的一篇散文。這篇文章發表于1962年5月6日的《北京晚報》,當時,三年自然災害剛剛結束,祖國迎來了經濟復蘇的春天。在祖國的春天里,兒童在快樂的成長,祖國充滿了希望,作者為此而感到欣慰、驕傲。
作者以優美的筆觸介紹了自己春日里到頤和園去游覽時關于兒童的見聞和感想。 原文 只揀兒童多處行
從香山歸來,路過頤和園,看見頤和園門口,就像散戲似的,成千盈百的孩子,鬧嚷嚷地從門內擠了出來。這幾扇大紅門,就像一只大魔術匣子,蓋子敞開著,飛涌出一群接著一群的關不住的小天使。 這情景實在有趣!我想起兩句詩:“兒童不解春何在,只揀游人多處行”,反過來也可以說,“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揀兒童多處行”。我們笑著下了車,迎著兒童的涌流,擠進頤和園去。 我們本想在知春亭畔喝茶,哪知道知春亭畔已是座無隙地!女孩子、男孩子,戴著紅領巾的,把外衣脫下搭在肩上拿在手里的,東一堆,西一簇,唧唧呱呱地,也不知說些什么,笑些什么,個個鼻尖上閃著汗珠,小小的身軀上噴發著太陽的香氣息。也有些孩子,大概是跑累了,背倚著樹根坐在小山坡上,聚精會神地看小人書。湖面無數坐滿兒童的小船,在波浪上蕩漾,一面一面鮮紅的隊旗,在駘蕩的東風里嘩嘩地響著。 我們站了一會,沿著湖邊的白石欄桿向玉瀾堂走,在轉折的地方,總和一群一群的孩子撞個滿懷,他們匆匆地說了聲“對不起”,又匆匆地往前跑,知春亭和園門口大概是他們集合的地方,太陽已經偏西,是他們歸去的時候了。
走進玉瀾堂的院落里,眼睛突然地一亮,那幾棵大海棠樹,開滿了密密層層的淡紅的花,這繁花開得從樹枝開到樹梢,不留一點空隙,陽光下就像幾座噴花的飛泉……
春光,就會這樣地飽滿,這樣地爛漫,這樣地潑辣,這樣地華侈,它把一冬天蘊藏的精神、力量,都盡情地揮霍出來了! 我們在花下大聲贊嘆,引起一群剛要出門的孩子,又圍聚過來了,他們抬頭看看花,又看看我們。我拉住一個額前披著短發的男孩子。笑問:“你說這海棠花好看不好看?”他忸怩地笑著說:“好看。”我又笑問:“怎么好法?”當他說不出來低頭玩著紐扣的時候,一個在他后面的女孩子笑著說:“就是開得旺嘛!”于是他們就像過了一關似的,笑著推著跑出門外去了。 對,就是開得旺!只要管理得好,給它適時地澆水施肥,花也和兒童一樣,在春天的感召下,歡暢活潑地,以旺盛的生命力,舒展出新鮮美麗的四肢,使出渾身解數,這時候,自己感到快樂,別人看著也快樂。 朋友,春天在哪里?當你春游的時候,記住“只揀兒童多處行”,是永遠不會找不到春天的! 問:
1,標出文章中的比喻句,說說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2,為什么“只揀兒童多處行”就能找到春天?
3,只揀兒童多處行一文中主要寫兒童,為什么作者有用了許多筆墨寫花兒?
4,請你找到描寫春天的段落,把描寫春天的句子畫出來。
5,本文的作者是( ),我還知道她的作品有( ) ( ),本文按( )順序寫 ,依次描寫了在( )( )( )的所見所聞,最后感嘆( ).據此,課文可以分為( )段.
6,走進玉瀾堂的院落里,眼睛突然地一亮,那幾棵大海棠樹,開滿了密密層層的淡紅的花,這繁花開得從樹枝開到樹梢,不留一點空隙,陽光下就像幾座噴花的飛泉……
這句話中把“繁花”比作什么( )。 從這句話中體會出春天的( )。 答:
1,從香山歸來,路過頤和園,看見頤和園門口,就像散戲似的,成千盈百的孩子,鬧嚷嚷地從門內擠了出來。這幾扇大紅門,就像一只大魔術匣子,蓋子敞開著,飛涌出一群接著一群的關不住的小天使。 “像散戲似的”表現出孩子之多、之鬧、之攘,大紅門像“大魔術匣子”,里面飛出一群群小天使,這兩個比喻(準確說是三個)形象地寫出了眾多兒童熙熙攘攘的熱鬧,充分表現了孩子們的天真可愛,活潑歡快,言語中表達了作者對兒童的喜愛之情 2,因為兒童多處春光燦爛,兒童充滿朝氣、富有感染力;兒童就是最美的春光;因為冰心奶奶喜愛兒童。所以冰心奶奶認為只揀兒童多處行就一定能找到春光。
3,兒童和花兒的相通之處——都是充滿勃勃生機和活力,都能讓人感到快樂。寫花是為了寫兒童,對花的贊美就是對兒童的贊美,所以作者用了許多筆墨寫花。
4,走進玉瀾堂的院落里,眼睛一亮,那幾棵大海棠樹,開滿了密密層層的淡紅的花,這繁花從樹枝開到樹梢,不留一點空隙,陽光下就像幾座噴花的飛泉……
5,本文的作者是(冰心),我還知道她的作品有(《繁星》) (《冰心散文選》),本文按(事情發展、地點變換)順序寫 ,依次描寫了在(亭子)(玉瀾堂)(樹下)的所見所聞,最后感嘆(當你春游的時候,記住“只揀兒童多處行”,是永遠不會找不到春天的!).據此,課文可以分為(4)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