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疹的治療 治療方法:溫和灸濕疹部位、足三里、涌泉、合谷每天一次,每處約10—20分鐘。上肢的濕疹,可以選擇曲澤放血、艾灸。下肢的濕疹可以選擇血海放血。 足癬的治療 治療方法:采用艾灸重點熏感染處和有膿血的地方,每天一次?;蛘哂没疳樤继幐鶕惆_面積下針10—30針左右,一周一次。 白癜風的治療 治療方法:先是在足太陽膀胱經的背俞穴艾灸后排罐,每天一次,10次一個療程。艾灸選清艾條溫和灸,每次20分鐘,以熏烤皮膚微微發紅為好。然后以平頭火針速刺患部,淺刺勿深,視病變范圍大小決定針數,一般小的5—6針,然后再用中粗火針速刺法?;疳樦委熋恐芤淮?。另外,在大椎穴點刺放血每周一次。 硬皮病的治療 治療方法:以溫和灸灸神闕穴、關元穴、足三里3個穴位。每次每穴20分鐘,每天每個穴位灸2次。長期堅持并結合中藥口服、藥浴。 肌無力的調養 治療方法:取神闕、關元、足三里3個穴位,用清艾條溫和灸。神闕和關元,每次灸大約30分鐘,足三里灸20分鐘。每天1次或隔天1次。 頑固化膿性中耳炎的治療 治療方法:取穴就選耳朵內的阿是穴。方法采用吹灸法。每日治療1—2次或更多,時間不限,以患者感覺舒服為度。取太陽穴(雙)、患側尺澤、患側聽宮、患側翳風放血,每3天1次,。 頑固牙齦炎的治療 治療方法:艾灸雙側涌泉穴每次20分鐘,以此處皮膚微微發紅為好,每天1次。艾灸之后,選用生附子30克,研為細末,用時取藥適量,加水調成糊膏狀,在艾灸之后敷于雙側涌泉穴,紗布覆蓋,膠布固定,每天換藥1次。就是以平頭火針速刺患部牙齦,淺刺勿深,刺5—6針,然后再用中粗火針速刺法,點刺不留針。火針治療每周1次。 兩面夾擊治慢咽 治療方法:用溫和灸灸大椎和天突,每天1次,每次25分鐘,連續做一周就能看到效果。天突穴和咽部對應的頸夾脊穴,每日或隔日穴位注射1次, 10次為1療程,休息5—7天再進行下一個療程的治療。 嘴角長泡 治療方法:每天用清艾條在長小泡部位灸2次,每次灸20分鐘。 手腕痛、網球肘 治療方法:用中、小艾炷將艾炷置于手腕或者肘部痛點上直接灸。至病人有溫熱感時,不等艾火燒至皮膚即用壓舌板或特制竹片將其壓滅,再在其上安一艾炷,繼續按上法施灸。對某些病程長和癥情頑固者,亦可在病人感到灼熱后,繼續灸3~5秒鐘。輕癥也可以采用溫和灸的方法。每天1次。 膝關節炎的治療 治療方法:取疼痛部位和腎俞穴,用艾灸盒溫和灸每次灸40分鐘或者隔姜灸,每次每個部位連續灸2—3壯,在艾灸的過程中注意感傳的引導。如果有灸瘡,可休息幾天后繼續再灸。 跟腱炎、跟骨滑膜炎的治療 治療方法:采用獨頭蒜隔蒜灸,每天10壯。也可以手持清艾條或用單眼艾灸盒,每天對準施灸穴位艾灸20—30分鐘。然后再用按摩工具(如震動按摩器)輔助按摩艾灸部位四周。 綜合療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 治療方法:取穴以痛點(阿是穴)和足太陽膀胱經經穴為主。環跳,委中、腎俞、大腸俞、腰陽關、阿是穴用艾絨灸2—3壯,每天一次,如果出現通竄的感覺,或通竄不到位,那么就在通竄不下去的位置接續艾灸,使通竄進行到腳部。電針取穴以痛點腰夾脊穴、陽陵泉、足三里、命門、腎俞、復溜、蠡溝、郄門,都用毫針直刺2寸,有酸麻脹痛感之后,在針柄上通接通電針儀,以患者肌肉微顫為度,每次通電20分鐘,每天1次。并用紅外線電烤燈在施針的部位邊針灸,邊烤電。 在這里對患有本病的朋友做一個額外的提醒: 1、平時注意站、坐、行和勞動姿態。 2、加強腰腿部肌肉鍛煉。 3、注意營養,防退變老化。 風濕的治療 治療方法:主灸關元、氣海、神闕、命門、腰陽關、腎俞、腰眼及受累關節。行痹加灸風門、風池、大椎;濕痹加灸豐隆。采用直接直接灸的方法,每個穴位每天灸2次,每次30分鐘。出現通竄癥狀的可以在大椎、心俞、膻中、十宣等處用三棱針點刺少量放血,給病邪以出路。 外痔的治療 治療方法:脫去內褲后坐在一個中間有孔的塑料小凳上,把艾條對準孔、灸肛門,每天1次,每次30分鐘左右。大約10幾天就可見效。 三法任選治乳腺纖維腺瘤 治療方法:艾灸取穴為局部取阿是穴,再加肩井、乳根、外關、曲池、足三里??捎脝窝郯暮袑嗜榉坷w維瘤處,每次艾灸20分鐘以上,每天1次或隔天1次,其余穴位,每穴艾灸20分鐘。也可以在腫瘤部位直接灸,每次同時放兩壯,連續艾灸4壯。也可以在腫瘤部位隔姜灸把,每次艾灸2狀。上述三種灸法任選其一,每天一次,大約灸5次左右,就可以看到療效。 四毛錢搞定風寒型感冒 治療方法:用清艾條從迎香開始順鼻梁往上灸至印堂、上星;然后從印堂沿睛明、攢竹、到太陽。每處每次灸15分鐘,直灸至皮膚潮紅。咽干加灸天突穴,大椎穴。 糖尿病 治療方法:取穴肺俞穴、脾俞穴、大椎穴、神闕穴、足三里、關元穴。用艾條溫和灸或多眼艾灸盒在腹部的艾灸。每日1—2次,每次每穴20—40分鐘。每10天為一個療程,療程間休息3—5天后繼續第二輪的治療,三個療程基本可見到理想療效。如果能忍受疼痛,也可以采用化膿灸,每個穴位灸7壯,每天灸3次,。 心絞痛的治療 治療方法:選膻中、內關、心俞和厥陰俞。溫和灸用清艾條艾灸,也可以選用單眼艾灸盒。每個部位灸30分鐘,每天灸1次,長期堅持。隔姜灸,可取黃豆粒大小艾絨,隔姜片灸于穴位上,每個次灸3壯,每天1次。 乙肝的治療 治療方法:用直接灸的辦法,反復施灸,結疤或化膿(分泌物)。每次10分鐘左右,一日灸1次或隔日灸1次,3個月為一個療程,共計2—3個療程可見初步療效。急性乙型肝炎取,取肝俞,陽陵泉行化膿灸,配合大椎、中脘、陰陵泉行非化膿灸。慢性乙型肝炎取足三里穴。 胃痛的治療 治療方法:用直接灸灸足三里、中脘和關元穴。反復施灸,結疤或化膿(分泌物)。每次每穴20分鐘左右,一日灸1次或隔日灸1次,3個月為一個療程,共計2—3個療程可見初步療效,長期施行可避免胃痛發作。胃痛急性發作時可針刺足三里穴進行止痛。 胃下垂的治療 治療方法:背部穴位用小艾粒直接灸,其他穴位用清艾條溫和灸或艾灸盒灸。百會、中脘、神闕、關元、足三里、三陰交各20—30分鐘,腹部最好用四眼艾灸盒做大面積的艾灸。脾俞、胃俞、腎俞各5—7壯。每天1次,15天為一療程,休息3天繼續。 結腸炎的治療 治療方法:艾灸的主要取中脘、神闕、天樞、關元、結腸壓痛點、加足三里,后腰部的大腸俞、小腸俞和關元俞。腹部穴位用三眼艾灸盒或四眼艾灸盒,大火力灸30—60分鐘,后腰部位也灸30—60分鐘,腿上的穴位在15—20分鐘,所有穴位都可以做移動灸,離穴不離經?! ?BR> 治好“咳”、“痰”、“喘”——慢性支氣管炎的治療 治療方法:選擇神闕穴、足三里、關元穴,采用直接灸,每天1次,每次每穴20分鐘。10天為一療程,休息3天后繼續。在天突穴、肺俞穴、定喘穴、部分夾脊穴或大椎、風門、膻中等行穴位注射,每個部位每次注射1ml,一天注射1次,7天一療程,休息3天后繼續。每隔3—5天在督脈或膀胱經閃罐或走罐。 胸膜炎的治療 治療方法:直接灸或溫和灸肺俞穴、大椎穴、天宗穴、列缺穴、定喘穴、風門、足三里、關元穴,每天每處灸3壯。艾灸后,在上述穴位拔小罐,以加強療效。 失眠的治療 治療方法:大椎穴放血后艾灸,艾灸大椎和涌泉穴時間要在10—20分鐘。重癥加灸百會、神門、安眠三穴。 3招擒拿更年期眩暈 治療方法:隔姜灸的方法艾灸百會、神庭、每次艾灸用黃豆粒大小艾壯,4—5狀,每天1次。放血部位選在大椎和翳風穴,可以用梅花針輕點刺3—5下,以點破皮膚為宜,然后加拔罐器拔出血液,出血在5毫升以上。一周1次。刮痧部位選擇在督脈,從大椎開始刮到長強,從上到下用面刮法順著椎體刮,此法可以提升人體一身之陽氣。 針刺加艾灸——三叉神經痛的治療 治療方法:用清艾條溫和灸風池、翳風、太陽、四白、下關、聽會、地倉、足三里和陽陵泉這些穴位或痛點,每次每穴艾灸20分鐘,每天1—2次。針刺主穴取風池、翳風、下關、手三里、合谷。第1支疼痛者加太陽,陽白,撈竹,頭維。第2、3支疼痛者加太陽、四白、下關、聽會、地倉、承漿、迎香。都采用毫針刺入后,重提插和捻轉刺激法,并且留針30分鐘。也可以著重對痛點用滯針療法強刺激,使疼痛減輕。 補腎通絡——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治療 治療方法:取腎俞、關元俞、腰陽關、長強、環跳、委中、陽陵泉、承山、昆侖這幾個穴位用米粒大小艾絨點燃艾灸直接灸,每處艾灸3—4壯,以灸出水泡為宜。每天1次,連續灸7天后,休息2天再繼續。長期堅持。 艾灸加捏脊——小兒腸胃不好的治療 治療方法:用清艾條在身柱穴、天樞穴溫和灸,每天1次每次15分鐘,配合每天3次從上到下捏脊。 小兒咳嗽的治療 治療方法:用清艾條溫和灸法灸肺俞、風門、尺澤、合谷、天突、中脘、天樞和足三里,每天1—2次,每次每穴15分鐘。也可以稍微延長點時間,可以用艾條懸灸,也可以用單眼艾灸盒艾灸。按摩時先用拇指推脾經、肺經各100次。然后用拇指羅紋面在小兒掌心內八卦處,作旋轉運摩,左右手各1分鐘。上述方法每次反復操作2遍,每日2次。 小兒傷食的治療 治療方法:針灸雙側的足三里,艾灸神厥穴、中脘穴、氣海穴及整個腹部,并灸百會和足三里。采用的清艾條溫和灸,每個穴位灸15分鐘,每天1—2次。 小兒盜汗的治療 治療方法:寶寶先取俯臥位暴露背腰部,取小罐拔于患兒的大椎、肺俞、膏肓俞、脾俞上,留罐各3~5分鐘;起罐后把寶寶翻身至仰臥位,取清艾條,溫和灸神闕、涌泉穴位處,每穴每次灸15分鐘,每日1次。10次一療程。神闕、大椎兩穴每日采用同樣方法艾灸,涌泉、肺俞、膏肓俞、脾俞四對穴左右隔日交替施灸。五倍子9克,肉桂9克,打成粉末,用醋調勻,敷涌泉穴,每天更換1貼。捏脊,揉腹和點按足三里繼續每天1—2次。 小兒遺尿的治療 治療方法:通常采用懸灸、溫和灸或艾灸盒艾灸的方法,取關元、腎俞、外關、三陰交穴。每穴視孩子腹部的大小一般灸10—20分鐘,百會、大椎、三陰交灸5—10分鐘。 對號入座治療月經后期及月經過少 針對疾?。涸陆浐笃诤驮陆涍^少 治療方法:血虛型用艾灸盒艾灸膻中、關元、子宮、內關,在小腹部用三眼艾灸盒,涌泉可以用單眼艾灸盒每處灸20分鐘,每天1次。腎虛的艾灸要選八髎穴、歸來、三陰交此3個穴位。在小腹部用隔姜灸或溫和灸,每個穴位每天艾灸1次,每次以20分鐘為好。血寒型的艾灸選穴:關元、八髎穴、三陰交、足三里。在這四個穴位采用用隔姜灸,每個穴位20分鐘,每天2次。氣郁型取關元、命門、肩井、太沖,肩井和太沖可用清艾條溫和灸,關元、命門可用三眼艾灸盒施灸,也可以用清艾條溫和灸,每天艾灸1次,每次15分鐘。 月經過多、月經先期的治療 治療方法:用直接灸或者隔姜灸,采用米粒大小艾絨點燃,每天每個穴位灸3—5壯,以灸出泡為好。氣不攝血,艾灸以關元、八髎和腰陽關穴為主。血熱動血艾灸關元、隱白穴。瘀滯胞脈證艾灸應選關元、神闕穴。痰濕凝結胞宮艾灸選關元、申脈、腎俞、命門、陽陵泉穴。出血不止的也可以每日艾灸雙側隱白穴3~4次,待出血停止后可再繼續灸1~2天,以鞏固療效。 治療功能性子宮出血 治療方法:隱白、三陰交、中極、次髎、關元。取米粒大小艾絨,用隔姜灸,每穴灸7—10狀,每天1次。 產后調理 治療方法:惡露,用溫和灸,選關元、子宮、大腸俞、次髎穴,每次每穴20分鐘,以出現灸感為好。腰痛,艾灸可選擇在大腸俞、命門、腎俞穴溫和灸每次每穴20—30分鐘,每天1次,長期堅持。胃部不適、腹脹和便秘,艾灸可選擇脾俞、大腸俞、天樞、大橫、足三里、上巨虛進行溫和灸每日2次,每次15分鐘,艾灸過程中出現排氣現象為最好。外感, 可用清艾條在肺俞、大椎、風門、風池、至陽上進行溫和灸每天1次,每次15分鐘。 我把產后經常出現的一些疾病分類寫在下面,請前面那位媽媽對號入座,自己治療。 一、惡露 此時可用溫和灸,選關元、子宮、大腸俞、次髎穴,每次每穴20分鐘,以出現灸感為好。 二、腰痛 艾灸可選擇在大腸俞、命門、腎俞穴溫和灸每次每穴20—30分鐘,每天1次,長期堅持。 三、胃部不適、腹脹和便秘 艾灸可選擇脾俞、大腸俞、天樞、大橫、足三里、上巨虛進行溫和灸每日2次,每次15分鐘,艾灸過程中出現排氣現象為最好。 四、外感 可用清艾條在肺俞、大椎、風門、風池、至陽上進行溫和灸每天1次,每次15分鐘,以提高產婦抗風寒能力,改善寒凝血瘀癥狀。 艾灸和刮痧可以助孕 針對疾?。翰辉?BR> 治療方法:刮痧以督脈為主,從大椎穴開始,順著督脈下行直到掛到長強結束,然后再從足太陽膀胱經的大抒開始往外刮,呈八字形,直刮到白環俞。也可從命門到長強,然后刮足太陽膀胱經,從腎俞到白環俞。每次刮30分鐘,每5天刮1次。艾灸取關元、子宮、中級、八髎穴,三陰交。上述穴位,腹部艾灸30—40分鐘,或1個小時,八髎穴艾灸30—40分鐘,或1個小時,都可以用盒或清艾條做移動艾灸。每天1次。 子宮肌瘤的治療 治療方法:關元、子宮、歸來、三陰交、子宮區域和子宮肌瘤對應區域用隔姜灸,每處3—5壯,選米粒大小艾絨,每天一次。針刺取穴子宮、曲骨、橫骨。子宮穴斜刺0.8~1.0寸,曲骨和橫骨均直刺0.6~0.8寸,以得氣為度,留針15~20分鐘。針刺隔日1次,10次為一療程。休息兩天后繼續治療。 子宮脫垂的治療 治療方法:灸法主要用清艾條溫和灸,取百會、中脘、陽池、維胞、子宮、三陰交等穴。每天1次,每次艾灸40—60分鐘。堅持半個月就可見到初步療效。也可以在上述穴位針刺,在有針感后直接在針柄上放大的艾狀,每次每穴放5壯。每天進行1次。 宮頸息肉的治療 治療方法:選擇關元、子宮、歸來、橫骨、八髎穴和三陰交。以上選定部位要用隔姜灸,每處3—5壯,選米粒大小艾絨,每天1次。 外陰癢、白帶多和宮頸炎的治療 治療方法:選擇關元、子宮、歸來、橫骨、八髎穴、帶脈和三陰交。以上選定部位要用隔姜灸,每處3—5壯,選米粒大小艾絨,每天1次。用五味消毒飲在每個月月經后用注射器(扔掉針頭)吸取藥液,注射沖洗陰道。每天1次,連續用7天?;驔_洗外部瘙癢處。 卵巢囊腫的治療 治療方法:氣海、關元、中極、曲骨、帶脈、歸來、三陰交、足三里,這幾個穴位,采用的是隔姜灸,選擇米粒大小艾絨點燃,每次每穴5壯,每天1次。 盆腔炎、盆腔積液、附件炎的治療 治療方法:從大椎穴開始,順著督脈下行直刮到長強結束,然后再從足太陽膀胱經的大抒開始往外刮,呈八字形,直刮到白環俞。如果從命門刮起也可以,從命門到長強,然后刮足太陽膀胱經,從腎俞到白環俞。每次每個部位用面刮法刮20分鐘,每三天1次,在艾灸之前施行。艾灸選關元、子宮、歸來、八髎、神闕、氣海、足三里、三陰交穴,用清艾條溫和灸,每天1次,每次40分鐘。 乳房纖維瘤的治療 治療方法:選氣海、中脘、關元、三陰交隔姜灸,每天每處穴位艾灸4—5壯,都采用米粒大小的艾絨。如果害怕灸出瘢痕也可以采用用清艾條溫和灸,每個穴位灸40分鐘,以自己能忍受的溫度為宜,每天1次。 乳腺增生的治療 治療方法:用隔姜灸每天艾灸1次,每次每穴10—15分鐘。10天為一個療程。穴位取阿是穴(乳房腫塊處)、肩井、天突、肝俞、三陰交。經前癥重加太沖;經后癥重加太溪?;疳樃鶕∽兙植棵娣e的大小,一般每次1—3針。以1—2周針1次為宜。 養生灸沒有定式,按需取穴最重要 取穴:關元、氣海一定要灸,其他穴按需要選擇。 效用:艾灸關元穴,可以壯元陽固虛脫、培補元氣、延年益壽;艾灸氣海穴,可以生發陽氣、回陽益陰、抗衰防疾。 灸法:溫和灸,每次每穴10~15分鐘,每周1~2次,長期堅持。 驅寒邪可以預防辦公室綜合征 取穴:關元,中脘,大椎,足三里,涌泉。 功效:驅寒補陽,調理脾胃,預防受寒引起的頸椎病。 灸法:溫和灸,每次每穴10~15分鐘,每周1~2次,長期堅持。大椎穴可以隔姜灸,每次3~5壯,半小時左右?!?BR> 增強免疫力,別人感冒我沒事兒 取穴:關元、中脘、足三里、神闕。 功效:溫經祛病,增強免疫力,預防感冒等傳染病。 灸法:溫和灸,每次每穴10分鐘左右,長期堅持?;蛘咴谏耜I穴做隔姜灸或隔蒜灸,每次灸5~8炷。 調理腸胃,給自己一個好胃口 取穴:神厥,中脘,氣海,百會,足三里,肝俞,膽俞,脾俞,胃俞,三焦俞。 功效:調理脾胃、扶正祛邪,對傷食(消化不良)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灸法:溫和灸,每次每穴10分鐘左右,長期堅持。艾灸5個俞穴可以使用三眼艾灸盒,灸10~15分鐘。 升陽氣,補腎虛,艾灸救治命門火衰 取穴:命門,腎俞,太溪,復溜。 功效:溫煦、激發、推動腎的功能。 灸法:每天1次,每次每穴10~15分鐘,長期堅持。 精力不足是陽虛,艾灸讓你每天都精力充沛 取穴:合谷,復溜,督脈。 功效:艾灸合谷和復溜可以緩解多汗;艾灸督脈,可以激發一身之陽氣。 灸法:艾灸合谷、復溜每次15分鐘,每周3~4次。隔姜灸督脈,沿著督脈從頸部貼到臀部,從頭、尾、中間三個地方點燃,讓艾炷自然燃燒。 肥胖也是因為脾胃不調,艾灸關元、中脘有助減肥 取穴:中脘,關元。 功效:減肥,尤其是下半身肥胖。 灸法:溫和灸,每次30分鐘左右,每天堅持,時間在三個月以上。 美容先養肺,排出水濕才有窈窕身材 取穴:肺俞,腎俞。 功效:排腎和肺的水濕,滋養毛發,有助調節體形。 灸法:溫和灸,每次15分鐘左右,長期堅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