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不知是由于市場經濟沖擊使為官者“觀念”發(fā)生變化,還是因為受封建遺風的潛移默化,本應為公眾服務的領導干部竟有了“公養(yǎng)”的潛意識,并在不知不覺中付諸行動,大凡能與“公”字沾上邊的花費都一一開票據(jù)在單位報銷。 在這些領導眼里,每天忙于工作誤了吃飯,公家理應請他吃上一頓“工作餐”;平常因上鏡應酬穿著差了會有損單位或地方的“形象”,動用公款買套名牌衣服,也完全合乎“情理”;至于出差在外,累了去洗洗頭,煙癮犯了去買條中華煙,拿回單位報銷就更不用大驚小怪了?!邦I導公養(yǎng)”發(fā)展到如此程度,“工廠的機器農民的田,當官的老婆大款們的錢”的“四閑歌”,以及“工資基本不用,吃穿基本靠送”的新民謠,怎能不從廣大老百姓的口中流傳開來?筆者以為,要徹底杜絕這些尖刻的民間歌謠流傳,重要的是剎住“領導公養(yǎng)”這股歪風。 《黨章》明確規(guī)定:黨的領導干部是人民的公仆,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當今的“領導”者,是拿著工資為人民服務,且工資還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逐年增加,是不應額外生出特殊的“公養(yǎng)”要求來的。因此,各級有關部門應切實采取有力的措施,斬斷有些“領導”者想要“公養(yǎng)”的念頭,讓他們伸手就被捉,何愁喚不回良好的社會風氣? 讓“拒酒”不再成難題 四川綿陽 張 劍 年終將至,各種聚會頻繁起來。如何在一套套勸酒詞下全身而退?據(jù)報道,“超級實用的拒酒詞”最近在微博上盛傳,短短時間被轉載數(shù)萬次。 無酒不成席。但當前的聚會,承載了太多的“意義”:企業(yè)公關關系酒,權力升遷賄賂酒,招標競標感謝酒,私人盛宴人情酒。不少人樂于通過喝酒這一渠道找到更便捷、更“實惠”的升遷之路、致富之道。為了達到目的,“酒”被用到極致。當酒精的社會作用被放大,人們便不顧自己的身體、不顧對方的感受,用敬酒詞“勒令”對方喝下去。 在我看來,唯有“拒酒寶典”不發(fā)揮作用,聚會才會回歸正常。其一,不需要醉酒的聚會,往往會給人們更多的交流空間,讓大家在寬松的環(huán)境里,交流生活心得,豈不樂哉!其二,不需要醉酒的聚會,往往少了更多的權錢交易。 “拒酒寶典”之招數(shù) 這幾招你可否用過? 一、只要感情好,能喝多少,喝多少; 二、只要感情到了位,不喝也會陶醉; 三、只要感情有,喝什么都是酒; 四、感情淺,哪怕喝大碗;感情深,哪怕舔一舔; 五、為了不傷感情,我喝;為了不傷身體,我喝一點。 |
|
來自: xiongmao007 > 《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