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畫畫論說:“以形寫神”。“形”與“神”是決定藝術氣韻生動的兩大要素。“形”是表象之美,主要通過根藝品的造型來體現。 “神”是內在之真,主要通過根雕命名來強化。中國藝術則更注重神韻,故有“得意忘形”之說。根雕藝術深得藝術三昧,從中可以體會 到老子的千古名言:“大音稀聲”“大象無形”。

(1)自然美:乃天造地設之美,樸素平淡天真,不矯情,不造作,它是無可比擬之美。故根雕藝術品最大限度地保持自然美,“即雛形在天”,在迫不得已的雕飾時,也要做到“雖有人做,宛白天開”。 (2)造型美:根藝家善于體悟發現材質之美。故原材料的質量如何,可塑性如何,常常決定作品的成敗。無論抽象還是具象,造型頗費神思。 (3)紋理美:它決定于材質本身的天然條件。不同根料具有不同的紋理,同一種根料的不同個體,其紋理也會有變化。根雕木質的年輪、纖維、線條的形式美感本身就是審美的直接對象,無需其他內容就可自成藝術品。 (4)色澤美:不同根料色彩不同,統一根料,去皮方法不同,色彩也有很大變化。無論根料是單純一色。還是一術多色,或白或黃或黑紅,或深或淺,其自然本色,無不使人感到親切溫馨。偶爾利用如玉雕中的俏色也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5)材質美:圍樹種的不同而顯出各具特色的材質美;因所生環境不同也會形成材質美的多樣性。

(6)意象美:需要體味,需要沉思,需要聯想,像聽無標題音樂,它重視的是一種境界,一種感覺。 (7)“丑”為美:是根藝的普遍手段。根藝的“丑”常同奇與怪相聯系,它同繪畫一樣,寧拙毋巧。切忌突顯匠氣,在奇異與怪誕之中常蘊涵更多耐人尋味的東西和藝術美的規律。 (8)韻味美:繪畫“六法”,首先講的是“氣韻,生動是也”。是說生動才會有氣韻,有氣韻才能生動。韻昧無窮的東西才有深深的感染力,才能使人百看不厭。 (9)殘缺美:根藝取之自然,天公造化,意在自然,雖不能四平八穩,雖四肢不全,雖缺邊少棱、缺眼少鼻,但缺的部分正是其藝術魁力所在,它如同維納斯留給欣賞者想像的空間一樣。
上一頁 第一節:根雕分類 下一頁 根雕作品集萃(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