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如期而至。在每個人心中,“新年”有著不同的意義:孩子們期盼拿到壓歲錢;上班族們終于等到了一段輕松的假期;老人們盼望一個團聚。新年之所以“新”,是因為我們可以將所有的事情清零,重新開始。 近日,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公布了民眾十大新年愿望的調查結果,包括享受生活、交新朋友、結束混亂狀態、戒掉拖延等。整理了萬余名網友留言,歸納出了中國人的十大新年愿望,依次為:父母健康、找到好工作或工作有新突破、多些時間陪家人、吃到安全食物、去旅行、減肥成功、找到另一半、學會積極面對壓力、希望父親或丈夫戒煙、學點新東西。 “這些愿望都很實在!”這是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服務中心主任史占彪看到國人十大愿望后的第一感覺。“現代人更加關注親情和健康了,這種幸福不是虛話,而是實實在在的生活。這十個愿望涵蓋了很多重要領域,如果能堅持完成,會給生活帶來很多好處。” 父母健康。父母隨著年齡增加,患病風險越來越大。做子女的要經常問三個問題:父母在家安全嗎?他們是否能夠照顧自己?父母的精神狀態如何?檢查一下家里的燈、熱水器等是否安全。了解父母最近有沒有跌倒,視力與聽力是否有減退等。“最重要的是父母的情緒。”北京中醫藥大學養生室教授張湖德告訴記者,不要做讓父母不高興的事,不要說讓父母不開心的話。父母自身也要時刻注意自己的健康狀況,如果感到不適,應立刻告訴子女或去醫院。 找到好工作或工作有新突破。在西南大學心理學院副教授楊東看來,工作和家庭是人生的兩件大事,這個新年愿望反映了現代人對未來發展的重視,以及渴望自我價值的體現。建議想換工作的人,花點時間對自己進行一次評估,看看自己喜歡什么工作,再根據自己的能力、興趣選擇合適職業。“想突破工作瓶頸的人要擁有三個資本,即能力資本努力學習、掌握工作技巧;社會資本多結交朋友,有人脈;心理資本積極、樂觀。”楊東說。 多些時間陪家人。“現代人一年中最遺憾的可能就是陪父母、孩子、愛人的時間太少。”蘇州榮格心理咨詢中心高級督導王國榮感嘆道,工業發達、通訊先進、競爭激烈的社會是人們產生疏離感和壓力的源頭,而與親人在一起,是最天然的減壓方法。王國榮建議,如果不能經常陪家人,就要在有限的時間多做有意義的事。從問候父母身體到匯報工作、生活情況,你經歷的、看到、聽到的都是父母最想了解的。陪孩子和愛人,可以利用周末安排全家出游,平時多給他們些擁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