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的語言暗示-呵護心靈在我們的經驗中,不時有過這樣的感覺:自信與自卑者之間的區別似乎很大,似乎他們之間只是一步之遙。自信者與別人交流時,總不輕易言敗;而自卑者卻十分自然地說出自己不好。事實上,一個人如果總是說自己不好,話重復說多了,就會在我們的思維中建立這么一種聯系和定勢想法:我是不好的。然后在這種思維的作用下,我們未做事就可能已有失敗感了,結果也就可想而知。如果我們積極的言語多些,也會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好處。有一個故事我就非常的感動: 一對夫妻感情篤深,在他們的女兒還只有二歲時,妻子不幸患上白血病,妻子知道自己不久于人世了,就對丈夫說:“女兒肯定會問我到哪里去了,為了不讓女兒有永遠失去她媽媽的感覺,我給她留下許多信,當我走后,你每隔一周把它拆開,就說我出國了,信從國外寄來的。不要對和說我死了,一定要說我出國了,每天都要這樣說,直到你建立新的家庭為止。”丈夫在她妻子死后,強忍悲痛,但每天按妻子的話做,每周給他女兒讀著“媽媽國外的來信”。漸漸地,他和女兒“感到”她沒死,只是去了國外。三年后,他找到了一位與他妻子很像的人為妻。當他第一次把新的妻子帶到家里見她女兒的時候,他對不知所措的女兒說:“這是你的媽媽,她從國外回來了”女兒呆了一會兒,突然撲到“媽媽”的懷里,哭著說:“媽媽,我不想你再離開我了。”這么一個積極的“謊言”,使丈夫覺得妻子從沒有離開過他們,孩子感到媽媽只是去了次遠門,謊言撫平了他們心上的創傷。 這位丈夫在“謊言”中找到了自己的精神樂園。這歸功于他的妻子。因為她懂得語言的力量。我為什么要講這個故事,因為這故事給我們的啟發很深:對已經失敗的事、不幸的事,只要你心里覺得“沒有什么”,我們嘴里也說著“沒有什么”,就么真的就沒有什么。所以如果你想使自己成為一個自信的人,你要不斷地對自己說些積極的話,不要說消極的話。 大家在看舉重比賽時,我們會發現運動員在比賽剎那,都會大聲喊出“哈”之聲。目的就是給自己無比的自信心。如果他喊著“唉”的聲音,比賽結果一定是兇多吉少。在足球比賽中,還有更有趣的現象:一”熱姑豢跡澆塘肪馱諉教邇按蟠堤卮底約旱畝游榭隙ɑ崾だ歡ɑ岣苑攪糲律羈痰慕萄怠U饈俏裁茨兀亢薌虻ィ環矯娓苑皆斐尚睦硌沽Γ硪環矯媯梢愿約閡恍┗撓镅園凳荊傭黽有判摹V醢⒗錁褪欽庋齙模潞懦“吹牛大王”,因為在每”熱記埃歡ㄋ刀苑礁靜皇撬畝允幀 有些人會問,如果碰到什么不快樂的事或者什么不順心的事,也要快樂嗎?也要做出積極的樣子嗎?其實,生活中,每個人都有說不出來的煩惱,對個人而言,不存在誰的煩惱多或少。但是,為什么自信的人快樂而自卑的人煩惱呢?我發現一個現象,就是自信的人碰到煩惱事,常不愿與人提起,也可能覺得與人談這些事是沒有必要的。而自卑的人總是反復與人談起這些煩惱事,如魯迅筆下《祝福》中的祥林嫂,反復說自己的阿毛被狼吃了,怎么會快樂起來呢?人在面對壓力時,常會利用心理防御機制來保護自己的心理。其中有個“壓抑”機制,意思是說,當一個人把引起他痛苦的事自己不提,當別人提起就說沒這回事,久而久之,這痛苦的事就會被壓抑到潛意識中去,似乎像沒有發生過一樣。當然,當一個人有痛苦和不快時,我們也不反對他向別人傾訴,用發泄的方法去消除。但這只能用一二次而已,不能反復出現。 有幾個字是不能常掛在嘴上的,它們會給我們的心理帶來消極的影響。如“畢竟”、“反正”等。這些詞只會打擊我們的自尊心。生活中最可悲的詞莫過于:“它本來可以”、“我本來應該”、“我本來能夠”、“我希望我曾這樣的”“如果(當時)我格外多給一點……該多好啊”。 碰到什么消極的、不愉快的事,不要急于同別人說,也不輕易向別人訴苦。更不能反復地出現在日記里。相反,不與別人講,當別人問起這件事時,要一笑了之,并說這沒有什么,一切都很好。要把它看成是生活中的一種小事情,不但你有,別人也有,你肯定不是最倒霉的,要及時尋找出有什么值得你快樂的事。 有人說,我難過的事要我說一筐我都行,要我說愉快的事,我真的什么也說不出來。有這種想法的人大有人在,其實這是一種誤解。你不是沒有愉快的事,而是想不到有什么好的事,把一些好事給忘掉了。這好辦,想想自己走過的路,能夠到了這種地步,盡管不是滿意的,但有許多人卻還沒有,這些可能就是你的長處。有些人也會說:可與比我好的人相比,我不是更自卑了嗎?這話不能這樣說,如果都與好的人相比,沒有人會感到快樂的。因為總有人比你好。快樂人生的一個原則就是要有比下有余的想法。你體會不到愉快的另外一個原因,可能是你對有些快樂的事視而不見,認為這些事別人也會有,這算不了什么好的事!這種人是對自己有太高的要求。 每天讓自己讀一些格言也是一種好的方法。你把自己喜歡的,對人生有強烈進取精神的句子掛在自己的房間里,放在自己的書桌上,夾的書中。在早上起床的時候,晚上睡覺的時候,緊握拳頭,大聲來朗誦。直感到自己熱血澎湃為止。你見過營銷員了嗎?他們在每天上班前有一種集體集訓,所有的人,大聲對自己說:“我是最棒的,我一定能以取得好的成績。”一位成功的營銷員說過:“我之所以做得比人家好,就是自己每天用積極的格言大聲對自己暗示,幾年來從未間斷過。每天的暗示對自己都有一種無窮的震撼力。”是的,人需要激勵才能容易取得成功,才能有自信。這種激勵不是靠別人,而是靠你自己。從潛能角度來講,每個人身上都有一座金山,都有無窮的寶庫,只是我們沒有學會去挖掘。現在要你去把它挖掘出來,一定會激發出無窮的力量的。 多與人講一些積極的語言,因為語言能培養與改變出一個人的心態。那些常常對別人講積極的話的人,在給人進行鼓勵的時候,也正在鼓勵自己。我記得1993年的一件事使我終生難忘。當時我在上海的學習結束臨走前,到老師家告別。我的老師對我說:“我也沒有什么要送給你,我給你一句話:你在心理咨詢時,不要敷衍了事,盡量用積極的話去鼓勵他們,使他們有信心過好每一天。記住,幫助別人就是幫助你自己。”在一段時間里,我對這句話沒有什么感覺,覺得很平常。終于有一天與一個有自殺傾向的人談到生命的意義時,我“聽”到了來自自己心靈深處的積極語言,我覺得自己在與患者一起成長。以后,當我與別人交流咨詢時,總是與別人一起多談積極的話,覺得每一次的積極交流,都是對自己的一次鼓勵和鞭策。所以,我總是極力贊成人們講積極的話,當人們難過的時候,消沉的時候,除了安慰,接下來應全是鼓勵。 中國古代哲人們說過:做人口氣不能短。如果我沒有領會錯的話,應該是用積極的語言作為自己生活處世的準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