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每周六轉載中醫和中華文化的文章,主要目的是為了弘揚中華傳統文化,但是前面幾周轉載下來發覺一個問題,國內中醫分成了好多派別,其實沒有意義的,中醫是博大而精深的。黃帝內經是一個理論哲學,就像易經一樣是理論哲學,易經引申出來的算卦等等屬于實踐哲學,所以可以理解為傷寒論等等屬于實踐哲學,其實不矛盾的。但是很多人認為學了傷寒論就很牛了,其實還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實踐哲學需要學(在醫學上可以看作是臨床醫學),但是理論哲學(理論醫學,比如黃帝內經)這些更要學,這樣才能上一個臺階。中國人有個特性,喜歡搞派別,這個是一把雙刃劍,希望大家能夠看清楚其中的利弊。 中醫沒有對錯,因為中醫本身是一種哲學,是具有很強包容性的。只要有道理,只要符合實踐哲學的檢驗就可以。 下面是轉載的文章,辯證的看下面的文章,其實主要說明的是中醫和精神療法對于癌癥患者的治療,很多癌癥患者是被嚇死的,同時也是被錯誤的治療導致身體虧損導致的死亡,在這方面我國對于癌癥的治療要中西醫結合,特別是心理治療相當重要: (一)癌癥是慢性病,不會一下子死人的 《溫州日報》2006年11月24日10版刊出的《癌癥是一種慢性病》不說其內容,單講標題,就選得很好。 報載:“美國癌癥死亡的總人數2005年首次出現下降趨勢。”“癌癥是可以治療、控制、甚至治愈的慢性病。”過去認為患癌必死,而且不出三個月。現在認為癌癥是可以治療的慢性病,治療的方法就會隨著認識的轉變而改變。癌癥患者死亡率的下降反過來證明這種認識的轉變是接近了正確的方向。西醫學是從西方傳來的。現在美國的帶癌生存者為總人口的1/29,而上海卻只有1%,相差各地之遠,說明上海對癌癥的認識與治療,仍然被過去的錯誤陰影所籠罩。許多無辜的生命,仍然還死在錯誤的醫學認識與醫療手段之下。 認識癌癥是一種慢性病,從醫學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它對許多癌癥患者,起到了安慰的作用。這種安慰,不是欺騙,而是講了老實話,符合科學,符合實際。曾經被宣揚得飛飛揚揚,說患癌就是得了絕癥,判了死刑。農村里把此病叫做“單個字”,很忌諱。實踐證明這種態度是不科學的。人與動物的不同就在于人是有意識的動物。意識保持正常,人體生命的活動才會正常。意識主宰著生命的活動。意識紊亂,生命的活動就會陷于混亂。我們宣傳患癌必死,事實在制造癌癥恐怖,制造意識紊亂,替治療打掩護,相反的會增加癌的活動能力,破壞人體自組織的抗癌維生活動。 “在癌癥患者中,大概有70%的患者是被自己嚇死的。何教授認為,患者起碼有30-40%死于心理因素。”“腫瘤患者中,有66%的患者患有抑郁癥,10%患有精神衰弱癥,還有8%患有強迫癥,這說明至少84%的腫瘤患者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過去認為得了癌癥就沒有幾個月可活的見解和宣傳,制造了癌癥恐怖,對治療不利。眾多的癌病人死亡,都與這種宣傳有關的。現在有一些醫生為了拉生意,以宣傳醫學知識為名,利用媒體制造某類疾病的恐怖,例如說宮頸炎癥會導致宮頸癌的發生,應該到他醫院婦科檢查、治療。炎癥會產生癌變,沒炎癥的地方,也會產生癌變,所以,癌變不是炎癥的發展的必然。寫這樣的文章,是不安好心,沒科學依據,弄得有宮頸炎的婦女精神緊張。 據筆者調查,凡是使用中草藥消除了患者癥狀的,例如患者的癌腫疼痛,被中草藥止住了,說明這藥已經有效,癌腫被治住了。堅持服藥,一定會獲得良效。如果用西藥止痛,痛雖然消失,卻會反復,而且這種西藥止痛的能力會越來越差,直至無效為止。因為,中草藥消除癥狀是調整平衡。人體生理平衡得到調整,抗癌的能力增強,癌腫會自然消失;至少,它會停止腫大,停止危害生命,而是與我們的生命共存。西藥止痛是麻痹神經的。這種方法相當于麻痹人體自我調整的抗病能力,因此,藥性一過,痛勢反而會更加厲害。 可以這么說,癌癥本是慢性病,而且有許多中草藥方都可以治療。它之所以弄得如此可怕,說明過去醫學判斷的失誤。這樣的失誤,導致一些癌癥患者急急乎尋求手術切除或放、化療,其結果是加速了癌擴散或摧毀了人體自身的抗病能力,加速剝奪了他們生存的希望。西方調查發現醫生罷工期間,死亡率反而降低。其中的主要原因是手術的病人減少了60%,死于手術的人少了。 把治癌的希望寄托于手術,是愚不可及的行為。我不反對應該做手術的還得做,但決不可把它當做救治癌癥病人的最大希望。 (二)生癌是毒素在身體的某個地方集結等待排出 據說,20世紀80年代研究癌癥的的一個最大的成就,是發現人體細胞內天然就存在著一組能使細胞發生癌變的癌基因。現在,科學家已經能夠在膀胱癌、肺癌、結腸癌等二十多種腫瘤病人的細胞中分離出癌基因。癌基因在正常情況下非但無害,不會發生癌變,而且對正常細胞的生長和分化起著重要的作用。為什么并不是每個人都會得癌癥?癌基因為什么不會隨便發生癌變?這就說明人體里天然就有著制止癌變的能力。我們可以把這種能力歸之為生命的自組織能力。既然人體里有這種能力,就可以想得到是因為各種內在或外在的原因,干擾了體內制止癌變的能力,誘導癌基因發生癌變。所以,只要我們能夠使制止癌變的能力恢復正常,就不怕癌癥了。研究發現,有許多患癌病人可以帶癌生存,就是因為他的制癌能力與“生癌”能力相持,誰也勝不了誰;有的被判為晚期癌癥者逐漸恢復,甚至使癌腫完全消失不再復發,就因為這種能力勝過癌變的能力。由是觀之,如何知道什么是正確的治癌方法,什么是錯誤的治癌方法了:凡是有利生命的自組織能力的治癌方法就是正確的;凡是損害生命的自組織能力的治癌方法,就是錯誤的。 人的生命,可以分成兩個系統:一個叫信息系統,它有很強的自組織能力;一個叫意識系統,具有可自控能力。這是兩種相互矛盾又相互幫助的能力。例如餓了要吃飯。飯吃到胃里,胃中就會自動產生許多消化酶,把飯消化成食糜,自動地流到小腸、大腸,營養被吸收,水分帶著毒素排入膀胱,作為小便排出;渣滓排到大腸,作為大便排出。這些工作都是信息系統不受意識控制自動完成的。這就叫做自組織能力。“人逢喜事精神爽”,假使人覺得精神特佳,吃飯味道特好,消化能力就增強;如果精神受到打擊,消化能力就會受挫,食欲就減退。這說明人的自組織能力在很多時候,是受意識影響的。 人的思想意識,對信息系統的自組織能力,只能產生一定的影響,而不能完全主宰。因此,真正饑餓,想用意識控制,就控制不了。這是大家共知的。然而,就中醫的角度看,意識對生命有很強的影響力,這是不容諱言的。古人說:“恬淡虛無,真氣從之,正氣內存,病安從來。”就是指人只要思想淡泊,就不容易生病。所以,有些病是不能去想的。這就叫心理作用。心理作用會有一種指向性。指向性的意思就是:你常常想自己會生癌,癌就有可能被你想來。因為,你的心理上已經指向生癌了。 現在有一種奇怪的疾病叫做假性懷孕,就是一個很想生個孩子的女人,有時候會突然停經,肚子也會脹大,但是卻經不起檢查,因為,肚子里面是空的。女人的月經,是信息系統自組織的,它也會受思想意識的影響。 (三)生癌就像體表上生了腫毒,只是有一些生在體內而已 癌癥患者第一要冷靜對待自己的疾病,不要病急亂投醫,焦急、恐懼,有害無益。我訪問過許多醫生認為必死無疑的癌癥病人,也看了很多醫生關于癌癥病人存活的研究,有的都說是晚期了,醫生給判斷沒多少時間好活了,但二三十年活得好好的。有的癌腫還在,有的癌腫消失。過去都采用手術切除來治癌的,很多人因手術后更快復發,使臨床醫生感到驚奇。當然不排除有的癌癥患者切除后沒有再復發。然而,誰也沒有辦法證明這是切除的療效。因為,切除只有損害肢體的健全,沒有辦法證明它能提高抗癌能力。因此,這種癌癥不再生的原因只可能有二種:一是該腫瘤本就不是惡性,是判斷錯誤;二是病人本身自組織的抗癌能力增強。不要把治癌的希望寄托在手術切除上。如果,有的癌生的部位不好,馬上會影響生命,那當然要馬上做掉。不過,手術前必須極其慎重斟酌。既然癌癥是細胞中癌基因變異,手術只能切除生癌的部位,不能把癌基因變異的原因切除掉,過去有的人認為術后復發或擴散是因為手術做不干凈是不對的。這是因為病人受手術的損害,術后之所以復發,甚至使癌細胞更快生長,是因為降低了生命自組織的抗癌的能力。 由于醫療實踐,發現絕大多數癌癥病人切除后都會復發,導致擴散。這樣才產生了癌癥必死論。其實,許多人都說,生癌就像生瘰兒。生在體表稱為瘰兒;生在體內的就叫做癌。我現在所講的“瘰兒”,是中醫的外科病的總稱,包括疔、瘡、癰、疽、瘰、疬、皰疹等。病發于體表,稱為疔(dīng)、瘡(chuāng)、癰(yōng【繁體】:癰)、疽(jū)、瘰(luǒ)、疬(lì【繁體】:癧);發于體內,有一些則被稱為癌。這些外科病都可內治,患癌當然也是更可治的,并非不做手術不可,更非必死。中醫稱之為癥痂(zhèng jiā)積聚,雖然不完全都是,至少有一些是癌,也有一定的治療方法。歷代中醫,治這些病的驗方極多。不過,中醫的治則不同于西醫,不是根據病名,而是辨證論治。同樣的腫塊,生在不同人的身上,就可能用完全不同的藥方。中醫對于這些外科病的外科處理極其慎重,例如疔和疽,都是嚴禁用刀的。對于癰,在未成熟(即完全化膿)前,也嚴禁開刀引流的。 現在,有很多的癌癥病人被中醫或草藥治愈,正說明,中醫能夠治癌。癌癥之所以被現代醫學說成不治,是現代醫學研究還不到位。例如過去認為癌癥是病毒感染的學說,現在才知道是錯誤的。它被癌基因學說推翻了。這說明它的病因研究不到位,只是一種猜測。這樣做的結果,是導致一系列治療方法的錯誤。也許有人會問:知道錯誤為什么不立即停止?這是因為醫學進入了市場,市場有它的慣性,所以無法馬上得到糾正。最近發現,很多癌癥病人,即使是屬于晚期,甚至被治療得只剩下一口氣了的病人,醫生已經完全放棄了希望,相反地不治而愈了;反過來說,這些人如果再治療下去,真的就必死無疑。 (五)癌癥能夠自愈 生命對全身細胞的管理,也像政府的管理。這種管理的能力,稱為自組織能力。不管癌癥是大是小,是如何厲害。人只要活著,生命的自組織能力就會為自己的生存而努力拼搏。健康,是因為自組織能力有序;得了癌癥,是因為自組織能力失序。不管如何失序,自組織能力還是在努力恢復有序化。因此,有的癌癥,雖已被宣布為后期,被認定為不可挽救,后來竟然奇跡般地消失,就是這個原因。 《不治而愈》中記述一個名叫克里斯汀的十九歲女孩子,1974年她發現身上有瘀塊,醫院檢查后說她的紅血球、白血球、血小板計數都極低,骨髓檢查后診斷為再生障礙性貧血——絕癥。骨髓中的血細胞只有正常的2%經多次化療以及多種抗癌治療,卵巢也受到破壞了。“除了全面維持生命和安慰她以外,醫生們已無計可施。……可是克里斯汀并沒有絕望。……這家醫院的心理醫生將她推薦給洛杉磯加州大學一位研究精神康復的研究人員。通過他,她認識了一位利用以手摩撫頂祝福和催眠療法給人治病的信仰療法術士。在住院期間,克里斯汀進行兩周每周兩次這樣的治療。最后一次治療結束時,化驗結果表明她的骨髓略有回升……醫院放棄了努力……克里斯汀仍然固執地尋找信仰療法術士。她新找到的一位信仰療法術士每周5天來給她做以手撫頂祝福儀式。兩周之后,奇跡又出現了:血細胞上升到正常范圍的最低水平。”后來加上一些飲食節制,病就慢慢地好了。二十年后,她已經是有了四個孩子的母親,成為持有自然療法執照的醫生和一個福利部門的積極分子。 克里斯汀的痊愈,得益于信仰療法術士的摩頂祝福。到底這樣的祝福有什么可以用科學方法檢測得到的依據,我相信沒有。但是,在醫院都已經放棄努力的情況下,術士的祝福卻產生了奇跡。而且,這個奇跡是馬上發生,還立即以實驗來證實——血象逐日好轉。到底是什么原因?唯一可以解釋的是:生命還沒有放棄希望,最后戰勝了癌癥。 一位67歲名叫海倫的婦女,1985年發現在“骨盆和腹腔內3至9毫米腹膜破壞點超過100個”,活檢確診為惡性腫瘤,后做了多次手術,但仍有殘留。她不愿意看腫瘤醫生,也拒絕做化療。她接受了一項綜合治療計劃:低脂肪、低糖、高纖維素飲食;補充抗氧化維生素和礦物質;經常鍛練并結合想像腫瘤消失的自我治療;改變對丈夫的態度——寬容。“手術一個月后,她的貧血現象消失了,肝功能也恢復了正常。”又繼續活了8年,75歲因別的疾病去世。 《不治而愈》記述了許多癌癥病人,有的都很嚴重,有的經醫院施用多種療法,把病人的健康都破壞殆盡了。可是病人仍有信心活下去,不放棄生命的希望。這很要緊。不管什么時候,什么情況下,總是要想辦法和尋找各種治療方法,就會見到奇跡。而那些一聽自己患了癌癥,就灰心喪氣,對愈病失去信心者,就難以獲得成功。 (六)禾火抗癌經驗——醫學理論與醫學思想教育 1997年9月,禾火女士做了乳腺癌手術同時進行了放、化療,一年半后于刀疤處復發。再住浙江腫瘤醫院治療。治療剛結束,腫瘤即轉移至左腋下。至2000年4月,“用過的放、化療劑量已達同類患者的三倍,共計用過14個大化療,3次重復照光,每次照光都歷時40多天,照光總量達130多次。重復多次的照光還造成了Ⅲ度放射性燒傷,致使我的胸壁大面積潰爛與壞死,至今留有疤痕。”“2001年5月,癌癥第三次卷土重來,仍舊是局部皮下復發,腫瘤專家勸我再做化療,考慮到當時自己的身體條件,我決定不作化療,帶癌生存。禾火女士的這一明智的決定,救了她一命。“帶癌生存”對“癌癥必死論”無疑是一個不能接受的相反的新概念。 “醫生說我的生命只能維持三個月。滬、杭兩地專家建議我試用一種新藥,該藥只有20%的人有效,加上化療,一年大約需要近百萬元。有效的話,就一年一年一直用下去,直到出現新的情況為止。我沒有采納專家意見。”“為了節省巨額的醫藥費,我開始嘗試自療自救。2003年7月30日,我突發第四腰椎壓縮性骨折,臥床不起。滬、杭、閩三地專家均懷疑是腫瘤轉移至腰椎所致的病理性骨折(筆者按:為什么這些專家沒有想到是為了配合化療,用了大劑量的強的松「中文名字:潑尼松;英文名字:prednisone」導致骨質疏松?)。我僅靠床休息并加練氣功,其他治療手段均不敢采用,后來腰傷痊愈,依然健步如飛。帶癌生存至2004年2月,我被查出子宮內膜增厚,我懷疑這與我長期服用內分泌藥物有關。在停用了內分泌藥物仍不解決問題的情況下,幾乎所有醫生都勸我切除子宮和卵巢,我不同意,堅持練氣功。到8月份終于云開霧散,子宮內膜厚度已完全恢復了正常。”(周申生:《關愛生命,科學抗癌》,華夏文化藝術出版社2005年5月) 禾火抗癌的成功關鍵是什么?就是不相信腫瘤專家所有的指導。就她自己主觀愿望,也是不想這么做的,但是,客觀情況逼得她不得不拒絕腫瘤專家的意見。化療、放療使她身體損毀到無法再接受,專家還是認為需要繼續。專家想的是如何殺死癌細胞,禾火想是如何維護自己的生命。這就是現代西醫的致命性缺陷。她覺得繼續下去有死無生,不如帶癌生存,還有一線希望。于是,她首次拒絕了專家的指導。禾火在關鍵時刻的選擇,反映出她的思維推理能力。正因為她有了這種能力,才會在生死抉擇的關頭,救了她自己一命。 病人做了手術,切除了病灶,又經過三番五次的放、化療,其劑量比通常的患者都高了三倍,癌癥還要復發。這時候,患者自己也覺得再做下去是死路一條了,為什么腫瘤專家卻認為要堅持做下去?明知病人會死,為什么做醫生的,還要堅持把她往死路上送。我當然認為腫瘤專家不是有意的,然而他們為什么沒有想到自己意見的后果呢? (注:本文資料來自周申生主編《關愛生命科學抗癌》2005年5月)。 (七)忘記自己的癌癥——治癌的關鍵 患癌為什么會被認為是必死無疑?其元兇就是一種以軀體為生命的思想。癌附著在軀體上,醫生便會認為唯一的方法是切除。豈知軀體只是生命的物質依附,不是生命本身。身體靠生命的存在而存在,沒有了生命便會朽爛。癌是因生命而產生出來的,沒有生命的軀體是不會生癌的。因此,被切除了癌腫的軀體,只要生命仍在,癌細胞還要產生出來。然而,原來癌細胞附著的部位已經沒有了,它只好另附他處。這才有了癌擴散。這說明切除癌腫塊治癌的手術,不僅治不了癌癥,卻會治死生命。切除癌腫,不僅是切除部分軀體而已,而是在同時摧毀了一部分生命的自我康復能力,因而促進死亡。這不是患癌必死,而是治療的手段錯誤促進了死亡。 患癌不是必死,卻被錯認為必死后,一個最可怕的“副作用”是意識體系的自衛系統被摧毀。人們一聽到說自己得了癌癥,便日夜不安。天天吃不下,睡不著,生命的自組織能力沒有辦法再從事抗癌,相反地幫助了癌腫塊的發展,所以,醫學家才會說,80%的癌癥患者死于恐懼。這就是說,我們做科普時,把不知道的事,當作已經知道的,普及開來。患癌本來就像疔、瘡、癰、疽一樣,并不會致人死命的,我們卻把它宣傳得十分兇惡,結果就使得患癌的病人,活活給嚇死了。 47歲的農婦劉化蓮去杭州半山腫瘤醫院檢查,醫生檢查后,以沒有床位為由,給她開了一些藥物,勸她回家。醫生為什么不讓她住院?因為醫生認為此病已到最后關頭,無法可治了。可是他卻瞞著這對農民夫婦。 夫妻倆好不容易在家籌了一些錢來杭州治病,想不到的是醫生的“無可奉告”,只得先住在醫院附近的旅館里,待吃完藥后再去診治。然而,藥后反而感到病情越來越嚴重了。可見治病的醫生已經失去信心。這些只是醫生臨時應付的。也就是說,這些藥不是治病的,而是安慰劑。再去看門診,醫生查看病歷后,覺得這樣會糾纏的病人要采取措施打發掉,就告訴他們患的是晚期菜花型的宮頸癌,無藥可治。但病人認為沒有住院就死了也不瞑目。 劉化蓮所好的是在32年前得病,醫生向她公開擺明了病情。所以,劉化蓮經治療后回家,思想當然不再存在活下去的希望。這樣做并非不無好處:使她放下了一條心,不再害怕死亡——反正無法可治。這是癌癥自愈的內在條件。正如她自己說的:“忘記癌病,適當勞動可抗癌。”其實,適當勞動也就能忘記癌癥。要治癌,首先是不怕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