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人們常常評說某人非常大方夠朋友、某人非常小氣不夠朋友。是啊,誰都不希望別人說自己小氣,誰都希望人家說自己夠朋友。任何一個人都希望大大方方的,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美酒送朋友!
人們還常說,大氣者成大器,小氣者不成器。誰都知道待人應當大氣、豪爽!一千二百年多年前,詩人李白就寫到“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著名詩句。
在我國古代,很多達官貴人的門下門客云集,比如戰國時期的孟嘗君門下食客幾千人。非常之豪爽仗義,作為男人應該如此,才不枉一世。
可是有多少人能像他那樣呢?現今社會也有很多人被稱之為豪爽、大氣。以現代社會來講,很多名人,之所以受過高等教育,這是與父輩的財富分不開的。其實大多數人智力上相差并不多,只不過是機會的問題。 社會交往也是這樣,李嘉誠來了國務院總理都要招待,你是一個億萬富翁,政客也愿意和你朋友。當一個人連養家糊口都困難的時候他拿什么來大氣、拿什么來豪爽?
筆者認為,衡量一個人是否夠朋友不能以所謂的大氣與否來衡量。
什么是真正的朋友,酒肉是大氣嗎。真正的朋友在于真誠,這種真誠與友情的純度是不能用金錢來衡量的,我有錢時候可以請你燕窩魚翅,沒錢時候可以粗茶淡飯也是深情一片。筆者認為當一個人陷入困境時候,有個身家億萬的朋友借給你1萬元,不及只有一百元的人將100元全部借給了你。
財富并不決定友情,職業和機會等等因素決定了有的人一生都不會發達,都不會揮金如土。自然不會大氣如虹。
從前有個長工給地主打工三年,被地主算計的只給了一桶豆油抵三年工錢,路過寺廟捐給了廟里。廟里有一口古井,方丈引長工來到古井邊,讓長工往里看,長工看到了一幅榮華富貴的圖像,方丈告知這就是你行善向佛的報應,這是你來世的人生。后來地主知道了,一下捐了幾車的財物,要求方丈給指示來生,方丈將其引到井邊,地主看到的是一幅流浪漢的圖像,地主對自己和長工的結果大為不解。方丈告訴他,長工捐的雖少,但是全部的財產,你捐的很多,但對你卻是九牛一毛??梢钥闯稣\意是不同的,佛祖是根據誠意來判斷的。
雖然在這個社會里,財富是決定人際關系的層次。但是,我始終認為真正的朋友,不是酒肉關系來衡量的,整天在一起吃吃喝喝,酩酊大醉不見得就是朋友,真正的親兄弟是不會灌酒的。
當權者,你可以不花錢就招待朋友吃住游玩,自然高朋滿座,門前車水馬龍,下臺了,門前冷落。這是為什么?這是因為沒有真正的朋友,原來的是利益而非友情。其實人要想得開,人這一生,真正的朋友是不多的!
不能用是否所謂的豪爽大氣來衡量一個人是否夠朋友!利益并非朋友!
心胸豁達天地寬。古往今來,成大業者必有過人的心胸。若心胸之中只能裝下柴米油鹽,那么只能是得到柴米油鹽;若心胸能包容天下得失,那么就一定能夠得到天下人的認同。能舍一池之水,便能做一池之主;能舍一江之水,便能成一江之氣??梢?,心胸豁達是大修養的體現,更是成就事業的基礎。 人生中有順利、成功、幸福的日子,也有曲折、失敗、痛苦的時候。成功和幸福自然是每個人都渴望獲得的,但曲折和磨難卻是人生另一種寶貴的財富。順利成功時不沾沾自喜、忘乎所以;遇到挫折時不消極悲觀、怨天尤人,是人生大胸懷的一種體現。生活中,難免會遭遇失業、婚變、朋友背叛、親人離去等事情,這就需要以寬廣的胸懷、豁達的心情,勇敢去面對,安然待之,泰然處之,坦然置之。同時,對于一些事情也不必錙銖必較,太在意了就會增加很多不必要的煩惱。如太在意周圍人的評價、鄰里間的小摩擦、工作上的小挫折,都會增加心靈的負荷。人生難免遇到煩心瑣事,倘若凡事都歷歷在目,怎不讓人負重難耐? 為人處世胸懷寬闊,就不會記人一時之怨,睚眥必報;就不會記人之世態炎涼,自輕自賤。心胸豁達,就不會為升一級工資而喜形于色,四處炫耀;心底無私,則不會為上司的一個顏色而輾轉反側,徹夜難眠…… 比爾·蓋茨曾說過:沒有豁達就沒有寬松?;磉_是一種超脫,是自我精神的解放;豁達是一種寬容,能容人才能為他人所容。理解他人,豁達大度,不僅能夠保持自己心理的平衡,也能在人際交往中獲得滿足和快樂。 否則,“八公山上,草木皆兵”,睡覺都得睜著一只眼,緊張的人際關系必將帶來心理和生理的病變,長此以往就會損身折壽??梢?,胸懷豁達寬厚是溝通感情的法寶,是健康益壽的良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