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旺林 “悠”能否單獨用作詩歌的韻腳?我曾撰文持肯定的意見。因為“悠”可以是一個單音詞。而在古詩詞中也有以它作為韻腳的例子,雖然不多。但無患子則持否定的意見。他的主要論據(jù)是: 1、“悠”字本身并無悠閑自在的意義,現(xiàn)代詞典中這一義項系從“悠閑”得義,“閑”字因“悠”字修飾而得義“從容閑適”。 2、詞的用法,主要是依從習(xí)慣。像“悠悠”、“茫?!?、“匆匆”、“迢迢”一類詞,古人作品中俯拾即是,而獨用者幾乎沒有。像“悠”字獨用為韻腳的,全唐詩、全宋詞中一例都無,足可證明這種用法是誤用。 3、詞典中對“悠”、“?!钡茸值尼屃x,是就其作為“詞素”的語義而言,它們總是與別的詞(或其自身)構(gòu)成合成詞而存在。因此,詞典的釋義不能成為這些字可以獨用的依據(jù)。 我雖然不同意無患子先生的看法,但因當時手頭沒有詞典可查,所以我只能保持沉默?,F(xiàn)在經(jīng)查閱《現(xiàn)代漢語詞典》和《辭?!罚ㄆ占鞍妫┑葧院?,我更堅定地認為“悠”字是完全可以單獨用作詩詞的韻腳的。因為從這兩部相對說來比較權(quán)威的辭書的解釋來看,“悠”是一個可以自由運用的單音詞,而并非只能作為詞素。 《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中的《凡例》說到:“1.本詞典所收條目分單字條目和多字條目。單字條目用比較大的字,多字條目按第一個字分列于領(lǐng)頭的單字條目之下。2.單字條目和多字條目都有同形而分條的,情況如下:(a)關(guān)于單字條目。形同而音義不同的,分立條目,如'好’hao3(按:注音后的阿拉伯數(shù)字表示聲調(diào)。下同)和'好’hao4……形同音同而在意義上需要分別處理的,也分立條目,在字的右肩上標注阿拉伯數(shù)字,如'按1’、'按,'白、'白、'白?!?/span> 下面是《現(xiàn)代漢語詞典》對與“悠”相關(guān)的“單字條目”和“多字條目”的解釋: 悠1:(1)久;遠:悠久 | 悠揚 (2)閑適;閑散:悠閑|悠然。 悠2:〈口〉悠蕩 【悠蕩】、【悠忽】、【悠久】、【悠謬】、【悠然】、【悠閑】、【悠揚】(釋義略)【悠悠】(1)長久;遙遠 (2)〈書〉眾多(3)形容從容不迫 “悠悠自得”(4)〈書〉荒謬:“悠悠之談”|“悠悠之論” 【悠悠蕩蕩】、【悠悠忽忽】、【悠遠】、【悠著】(釋義略) 從《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中列出“悠和“悠來看,《現(xiàn)代漢語詞典》也是很明確地把“悠和“悠都作為“詞”來看待的。它們屬于同形詞(用相同的字形表示的不但意義不同,而且其意義之間看不出有任何聯(lián)系的若干個詞,叫做同形詞)。如鮮花的“花”與花錢的“花”就是一對同形詞。 我們再看看《辭海》的有關(guān)解釋。 《辭?!返摹斗怖返谄邨l第二款提出:“多義的單字或復(fù)詞用①、②、③分項,一義中需要分述的再用⑴⑵⑶分項,一律接排?!毕旅媸恰掇o?!穼Α坝啤?、“悠悠”等詞的解釋: 悠:①憂思貌?!对?周南?關(guān)睢》“優(yōu)哉悠哉,輾轉(zhuǎn)反側(cè)” ②遠;長?!稌x書?涼武昭王傳》:“江山悠隔”;杜甫《龍門》詩“往還時屢改,川水日悠哉?!雹坶e適貌。陶潛《飲酒》詩:“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span>?④隨風飛起貌。張衡《東京賦》“建辰旒之太常,紛焱悠以容裔?!毖C注:紛,盛也;悠,從風貌;容裔,高低之貌;焱,火花也。言風鼓動旌旗,紛紜盛亂,如火花之飛起。 “悠揚、悠遠、悠閑、悠忽、悠謬”(釋義略) 悠悠:?憂思貌?遙遠;長久?旌旗下垂貌?悠閑自在?眾多貌?悠謬;荒謬。(具體舉例略) 為了進一步說明“悠”可以具有“詞”的資格和身份,下面我們再看看《現(xiàn)代漢語詞典》和《辭海》對下面這些字的解釋: 《現(xiàn)代漢語詞典》:倜:見下(【倜儻】【俶儻】,【倜然】)。儻:同“倘”。見“倜儻”。窈:見下(【窈窕】)。窕;見〖窈窕〗 迢;見〖迢迢〗 伶:舊時稱戲曲演員。俐:見〖伶俐〗 俜:[伶俜]〈書〉孤獨的樣子。躊:見下(【躊躇】、【躊佇】)。躇:見〖躊躇〗 踟:見下(【踟躕】【踟躇】)。 躕:見〖踟躕〗 蹉:見下(【蹉跌】、【蹉跎】)。跎:見〖蹉跎〗。 《辭海》:倜:見“倜儻”、“倜然” 儻:①惝恍。《莊子?田子方》:“文侯儻然,終日不言?!标懙旅麽屛模骸皟?,失志貌?!雹谔然?。③見“倜儻”、“俶儻”。④通“黨”。偏私。窈:①幽遠。韓愈《送李愿歸盤谷序》:“窈而深,廓其有容?!?/span> ②見“窈窕”窕(一)tiao3 ①有空隙;不充滿。②通“誂”、“挑”。逗引。③見“窈窕” (二 )tiao1 通“佻”。(三)yao2 通“姚”。見“窈冶”。 迢:遠,長。見“迢迢”。 伶:①古樂官名。②使;使喚的人。③通“靈”。見“伶俐”。④通“零”。見“伶仃”、“伶俜”。⑤姓。 俐:見“伶俐”。俜:見“伶俜”。 躊:見“躊躕”躇:(一)chu2 見“躊躇”。(二)Chuo4 越級,不按階次。踟:見“踟躕”。 躕:見“踟躕”。蹉:①跌跤。見“蹉跌”。②差誤。③過。 跎:見“蹉跎”。 顯然,像“倜”、“俐”、“俜”、“躊”、“踟”、“躕”、“跎”,“窈窕”一詞中的“窈”、“ 窕”,通“姚”的“窈”(讀yao2),通“靈”的“伶”,通“零”的“伶”,讀chu2的“躇”等字代表的才是那種只能作為構(gòu)詞成分的詞素而不具有作為“詞”的資格。而“悠”字所代表的既可以是“詞”——即可以單獨自由運用的最小的語言成分;也可以是詞素——如在“悠蕩、悠忽、悠久、悠謬、悠然”等雙音詞中的“悠”。我們不能因為有“悠悠”等這些用得比較多的雙音詞而且“悠”在其中屬于詞素便否認“悠”作為單音詞的存在。正如我們不能因為“燈泡”、“燈虎”、“燈謎”這些雙音詞中的“燈”屬于詞素而否認“燈”可以是一個單音詞(如“一盞燈”中的“燈”)一樣。 從《辭?!泛汀冬F(xiàn)代漢語詞典》對“悠”所作的解釋來看,無患子先生所謂“'悠’字本身并無悠閑自在的意義”和“詞典中對'悠’、'茫’等字的釋義,是就其作為'詞素’的語義而言,它們總是與別的詞(或其自身)構(gòu)成合成詞而存在”都是失之于武斷的。 我還看到陳北郊編著的《韻腳詞典》一書(北岳文藝出版社1995年3月第一版 山西省新華書店經(jīng)銷),在其“十三轍常用韻腳字及其詞語”部分,關(guān)于以“悠”為韻腳(屬于“油求轍”)是這樣說的:“悠:往起一悠(“悠”,懸空擺動的意思)——蕩悠——忽忽悠悠——蕩蕩悠悠——顫悠悠——馬鞭一悠——轉(zhuǎn)悠——瞎轉(zhuǎn)悠——胡轉(zhuǎn)悠——飄悠——晃悠——晃晃悠悠——顫悠——顫顫悠悠——慢悠悠——慢慢悠悠”(見該書P187) 陳北郊是何許人,我不知道。而從其在書中的《前言(代凡例)》下面所署“1992年4月于山西大學(xué)”看來,他很可能是山西大學(xué)的一位教師。他的話還是有相當?shù)目尚哦劝桑?/span> 無患子先生說:“像'悠’字獨用為韻腳的,全唐詩、全宋詞中一例都無?!蔽覜]有本事對全唐詩和全宋詞來一個全面的“搜索”,但我還是相信無患子先生的確已將全唐詩、全宋詞查了個遍。但在全唐詩和全宋詞中一例都無并不等于說在古代詩詞中也是一例都無。借助網(wǎng)絡(luò)搜索,我在明清時期的詩詞中就曾找到過幾例,如 “潭底云悠”、“風前猶有佩聲悠”、“檀板聲悠”、“欸乃聲悠”等。無患子先生則找到更早時期的——宋代蘇軾的“問道遺蹤在,登仙往事悠?!焙驮铨R賢《巫山一段云》中的“城郭遺基壯,干戈往事悠?!?/span> 總而言之,我認為用“悠”做韻腳并非鐵定不可;當然,如非不得已,還是少用為好。 下面再順便說一下“?!焙汀按摇边@兩個字的問題。先看看《現(xiàn)代漢語詞典》和《辭?!穼Α懊!焙汀按摇钡慕忉專?/span> 《現(xiàn)代漢語詞典》:“匆(怱、恖):急;忙:匆忙?!薄!懊#孩傩稳菟蚱渌挛餂]有邊際,看不清楚:渺茫 | 茫無頭緒 ②無所知:茫然” 《辭?!罚骸按遥◥S、恖):急遽。如'匆遽’。參見'匆匆’”?!懊#孩倌:磺?。參見'茫昧’、'渺?!?/span> ②通'忙’。匆忙?!斗窖浴返诙?#39;茫,遽也。吳揚曰忙。’” 由此看來,“?!焙汀按摇倍伎梢允菃我粼~,因此,也是應(yīng)該可以單獨作為韻腳的。 以單個的“茫”作為韻腳的例子我沒找到,但在古文中將“茫”這個詞單獨用于句末的例子則在《莊子?齊物論》中見到有:“人之生也,固若是茫乎?其我獨茫,而人亦有不茫者乎?”用一個“匆”做韻腳的例子我也還沒找到。無患子先生說他“曾見過一例”。 【注】 1、《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商務(wù)印書館1978年12月第1版、1983年1月第2版、1986年3月北京第71次印刷。 2、《辭海》(普及版):辭海編輯委員會編纂,夏征農(nóng)主編,上海辭書出版社1999年版。 3、《韻腳詞典》:北岳文藝出版社1995年3月第一版,山西省新華書店經(jīng)銷 2011.03.30 2011-4-6 17:02:42發(fā)表于"中華詩詞論壇\ 05.探索實驗\ 交流和鑒賞" 附錄相關(guān)回貼 :豬頭大炮: “悠”在古代較少單用,不與實字成詞的時候通常是要“悠哉”的,尤其是①③義項,這是事實?,F(xiàn)代“悠”字已經(jīng)不需要這樣固定了,單用大家也能懂,單獨成韻腳就可以接受?!坝啤弊衷谔扑巫黜嵞_的很少,但還算有,幾乎都是“長”、“遠”意:從軍行 戴叔倫 丈夫四方志,結(jié)發(fā)事遠游。遠游歷燕薊,獨戍邊城陬。 西風壟水寒,明月關(guān)山悠。酬恩仗孤劍,十年弊貂裘。 封侯屬何人,蹉跎雪盈頭。老馬思故櫪,窮鱗憶深流。 彈鋏動深慨,浩歌氣橫秋。報國期努力,功名良見收。 水調(diào) 劉辰翁 不見古時月,何似漢時秋。朱陳村里新樣,新婦又騎牛。欲脫參前氐後,又說河邊河鼓,此會沒來由。何處設(shè)瓜果,香動幘溝窶。郭郎老,誰為理,豈情流。人間?睡五日,五日復(fù)何悠。吾腹空虛久矣,子有滿堂錦繡,犢鼻若為酬。玉友此時好,空負葛巾篘。 陶淵明詩也有“宇宙一何悠”,雖然不是押韻句。 ——發(fā)表于 2011-4-6 22:09:02 無患子: 這個前面談過了,似不必另發(fā)新帖,以致前后觀點割裂。茲略奉答幾點: 1. 概括不全。我的觀點是:我覺得疊字詞、連綿詞一般不應(yīng)該拆開來單獨用,但有些字具有獨立意義時可以獨用。比如“悠”字有“思”、“長”的意思,所以有獨用的例子。比如:蘇軾詩:“問道遺蹤在,登仙往事悠?!崩铨R賢《巫山一段云》:“城郭遺基壯,干戈往事悠。”這里的“悠”即“長”之義,并非“悠悠”之略。前人偶有誤用,似不能引以為訓(xùn)。比如“潭底云悠”,“悠”字顯然是“悠悠”之略,實際上是語病。另外如“匆匆”,釋義是“急遽也”,就不能略作“匆”,古人也有省略的(我曾見過一例),但古人作“匆匆”的不可勝計,我們何必學(xué)那種有毛病的用法呢? 2. 芙蓉這里所引的我的看法,是針對芙蓉先生所舉的“潭影云悠”之例的。我認為這里的“悠”是“悠悠”之略,而芙蓉先生認為是“悠閑”之略。實際上,“悠悠”的含義極其豐富,包括了文言詞匯中“悠”的所有意義。因此,它也包含了“悠閑自在”的意思。我的看法是,“悠悠”、“悠閑”這些意思是不能單用一個“悠”字表達,所謂《全唐詩》、《全宋詞》中一例都無,指的就是這種略用。 3. 芙蓉先生認為權(quán)威的幾部詞典,實在都是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不太適宜用作研習(xí)文言的工具書。辭書中的釋義,有些義項明顯只見于作為詞素的含義。例如“悠”字“閑適貌”,書證只是“悠然”,而非單字“悠”。這不能表明該義項可以作為獨立運用的詞存在。至于《韻腳詞典》,從其“十三轍常用韻腳字及其詞語”的表述即不難得知它是為白話詩歌的押韻而編寫的,現(xiàn)代白話中“悠”字有獨用的用法,例如可以表示“晃”、“蕩”等意義,這是文言中沒有的用法。 4. 芙蓉先生研究詞匯用法的方法不太可靠。辭典的釋義離不開書證,只有書證才是最可靠的依據(jù)。世界上恐怕沒有人??吭~典可以掌握一門語言的。熟背外語詞典不能掌握外語,??繚h語辭典也不可能掌握漢語的運用。 5. 唐詩宋詞是古典詩詞的典范,《全唐詩》、《全宋詞》是今天收羅最富的唐詩宋詞總集。研究詩詞用字首先應(yīng)以唐詩宋詞為對象。這也是我認為清人詞集中的某些病句不足為法的原因。至于我說的“全唐詩全宋詞中一例都無”,自然并非對二書作了完全統(tǒng)計后的結(jié)論,實際上它是一個合理的推論:因為芙蓉先生舉的例只是明清人的句子,所以我推論唐詩宋詞中應(yīng)該找不到他需要的例子。 6. 芙蓉先生否定別人結(jié)論的方法也值得商榷。江南雨所說“悠悠”、“茫?!币活愒~不能截作“悠”、“?!?,這是符合漢語習(xí)慣的。而芙蓉先生的方法卻是從大量的詩文中尋找?guī)讉€個別的例子,即認為否定可以成立。如果這種方法可行,那么,從唐宋元明清甚至今人的詩作中找?guī)讉€犯孤平的律詩的例子應(yīng)該更加容易。那么,我們是否可以由此認定,所謂避孤平是根本不存在的規(guī)則呢? 7. 順便說一下,芙蓉先生舉的,“?!弊钟歇氂玫睦硬⒉豢煽??!肚f子·齊物論》中的“人之生也,固若是茫乎?其我獨茫,而人亦有不茫者乎”句,原文其實不是“?!?,而是“芒”。朱駿聲曰:芒,借音為“盲”。《釋名》盲,茫也,茫茫無所見也。今天的簡化字排印的古籍其實都非善本,不可以作為引用的依據(jù)。 8. 大炮先生所舉之例,獨用的“悠”字都限于“遠、長”之義,而且唐以前詩例都有異文:陶詩“宇宙一何悠”一作“宇宙何悠悠”,戴詩“明月關(guān)山悠”一作“明月關(guān)山愁”。可見“悠”字雖然有“遠、長”之義,但文人仍極力避免獨用,仍以“悠悠”疊用為正軌。 ——發(fā)表于 2011-4-8 15:23:44 |只看該作者 芙蓉書閣: 我也“茲略奉答幾點”: 一、無患子先生對我新發(fā)的這個帖子作了這樣的批評:“這個前面談過了,似不必另發(fā)新帖,以致前后觀點割裂?!?/span> ——其實我的“前后觀點”并無“割裂”。我的觀點很明確,那就是單個的“悠”因其具有詞的身份、資格,理應(yīng)可以單獨自由運用,包括充當韻腳。另外,我所以要發(fā)這一帖子,是因為我想通過它更好地說明“悠”可以“單獨用作韻腳”,遺憾的是它還是說服不了像無患子先生這樣的大家。 二、“芙蓉先生否定別人結(jié)論的方法也值得商榷。江南雨所說'悠悠’、'茫茫’一類詞不能截作'悠’、'?!?,這是符合漢語習(xí)慣的。而芙蓉先生的方法卻是從大量的詩文中尋找?guī)讉€個別的例子,即認為否定可以成立。如果這種方法可行,那么,從唐宋元明清甚至今人的詩作中找?guī)讉€犯孤平的律詩的例子應(yīng)該更加容易。那么,我們是否可以由此認定,所謂避孤平是根本不存在的規(guī)則呢?” ——無患子先生的這種思維倒是有些奇特。通過尋找并舉一些以單個的“悠”或“?!弊黜嵞_的例子來說明“悠”或“茫”可以“單獨出現(xiàn)在句尾”,就方法而言并無不妥,至于所找到的例子是否有足夠的說服力則是另一回事。這與從“唐宋元明清甚至今人的詩作中找?guī)讉€犯孤平的律詩的例子”來“認定”“所謂避孤平是根本不存在的規(guī)則”是兩碼事。因為只要是對近體詩律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孤平”是近體詩的一大忌,絕不會愚蠢到認為“所謂避孤平是根本不存在的規(guī)則”。無患子先生這樣說實在是有點太瞧不起人了。 三、無患子先生說:“我覺得疊字詞、連綿詞一般不應(yīng)該拆開來單獨用,但有些字具有獨立意義時可以獨用。比如'悠’字有'思”、 '長’的意思,所以有獨用的例子。比如:蘇軾詩:'問道遺蹤在,登仙往事悠?!铨R賢《巫山一段云》:'城郭遺基壯,干戈往事悠?!@里的'悠’即'長’之義,并非'悠悠’之略。前人偶有誤用,似不能引以為訓(xùn)。比如'潭底云悠’,'悠’字顯然是'悠悠’之略,實際上是語病。另外如'匆匆’,釋義是'急遽也’,就不能略作'匆’,古人也有省略的(我曾見過一例),但古人作'匆匆’的不可勝計,我們何必學(xué)那種有毛病的用法呢?” ——這里要舊話重提了。我曾經(jīng)說過:“潭底云悠”的“悠”可作“悠閑自在”理解。而'悠”本有“閑適”這一義項。我以為應(yīng)該不屬語病,談不上“'悠’字顯然是'悠悠’之略”。再說,為什么表示“久,長”的“悠”可以“獨用”,不算“'悠悠’之略”,而表示“悠閑自在”一義的“悠”就不可以“獨用”,否則就有“'悠悠’之略”的“語病”呢?“'匆匆’,釋義是'急遽也’,就不能略作'匆’”。我的看法是,“匆”與“匆匆”同義(《辭?!罚骸按遥◥S、恖):急遽。”)。從表意上來說,單用一個“匆”可以表達“急遽”的意義,不存在以“詞素”代“詞”的問題,又不會引起誤解,應(yīng)該不屬“有毛病”。當然,語言表達時用“匆匆”比用“匆”的是多得多。我想這與雙音節(jié)詞比單音節(jié)詞讀起來和聽起來都顯得舒緩得多不無關(guān)系。有“匆匆”不用而用“匆”,顯然是有不得已之處,如受詩句字數(shù)的限制。 四、無患子先生說 “潭影云悠”的“悠”是“悠悠”之略,“而芙蓉先生認為是'悠閑’之略。實際上,'悠悠’的含義極其豐富,包括了文言詞匯中'悠’的所有意義。因此,它也包含了'悠閑自在’的意思。我的看法是,'悠悠’、'悠閑’這些意思是不能單用一個'悠’字表達,所謂《全唐詩》、《全宋詞》中一例都無,指的就是這種略用?!?/span> ——關(guān)于“潭影云悠”的“悠”,我并未說它是“悠閑”之略。我說的是它可作“悠閑自在”理解。 ——《現(xiàn)代漢語詞典》和《辭?!范颊J為“悠”有“悠閑”等含義,而無患子先生則認為“悠悠”、“悠閑”這些意思不能單用一個“悠”字表達。我不知是該信詞典呢還是該信無患子先生。 五、無患子先生認為我所“認為權(quán)威的幾部詞典”即《現(xiàn)代漢語詞典》和《辭海》“都是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不太適宜用作研習(xí)文言的工具書”。 ——我不知無患子先生這樣說,是不是想說明我們今天寫作古、近體詩都只能用古漢語的詞語而不能用現(xiàn)代漢語的詞語。還有,《現(xiàn)代漢語詞典》和《辭?!穼Α坝啤钡慕忉?,在我們今天寫作古、近體詩時是否都不能用。古漢語詞匯的一個特點是單音節(jié)詞居多,而古代早期的語言工具書也多是對單音節(jié)詞的解釋。如《說文解字》,我記得它就只收有對“悠”的解釋(“悠,憂也?!保┒鵁o對“悠悠”的解釋。 六、無患子先生說:“辭書中的釋義,有些義項明顯只見于作為詞素的含義。例如'悠’字'閑適貌’,書證只是'悠然’,而非單字'悠’。這不能表明該義項可以作為獨立運用的詞存在。至于《韻腳詞典》,從其'十三轍常用韻腳字及其詞語’的表述即不難得知它是為白話詩歌的押韻而編寫的,現(xiàn)代白話中'悠’字有獨用的用法,例如可以表示'晃’、'蕩’等意義,這是文言中沒有的用法。” ——“例如'悠’字'閑適貌’,書證只是'悠然’,而非單字'悠’。這不能表明該義項可以作為獨立運用的詞存在。”無患子先生此說我有些莫名其妙。哪有可能這樣來解釋:“'悠’,'閑適貌’,如'悠’”。這不是鬧笑話嗎?《辭?!吩诮忉尅坝啤庇小伴L”的含義時說:“②遠;長。《晉書?涼武昭王傳》:'江山悠隔’;杜甫《龍門》詩'往還時屢改,川水日悠哉。’”其書證是“悠隔”“悠哉”,“而非單字'悠’”。為什么這又能“表明該義項可以作為獨立運用的詞存在”呢(無患子先生說過:“ '悠’字有'思”、'長’的意思,所以有獨用的例子?!保?/span> ——“白話詩歌”指的是什么?不會是指像胡適等人寫過的白話詩吧?那可是連押韻都可以不講究的。詩歌分類中似乎并無“文言詩歌”與“白話詩歌”的劃分。 七、無患子先生認為我所舉的“?!弊钟歇氂玫睦印安⒉豢煽俊??!啊肚f子?齊物論》中的'人之生也,固若是茫乎?其我獨茫,而人亦有不茫者乎’句,原文其實不是'?!?,而是'芒’。朱駿聲曰:芒,借音為'盲’?!夺屆访?,茫也,茫茫無所見也。今天的簡化字排印的古籍其實都非善本,不可以作為引用的依據(jù)?!?/span> ——《莊子?齊物論》中這句話的“?!?,有的版本是印作“芒”,后面注釋是“芒:通作'?!?,迷昧無知?!薄懊!迸c“芒”在這里是通假關(guān)系。有的版本干脆把“芒”改為“?!?,僅從便于古文閱讀理解方面來說,這樣做有其積極的意義;當然這于研究古漢字的產(chǎn)生與使用是會有一些負面的影響。 最后再明確一下我的觀點: 關(guān)于“悠”、“?!钡饶芊裼米髟姷捻嵞_的問題,我以為最關(guān)鍵的是其有無“詞”的身份?!霸~是最小的能夠單獨自由運用的語言單位”。如果“悠”、“?!钡葘儆凇霸~”的話,那么它就可以用作詩句的韻腳,用了不算犯錯誤(至于用“悠悠”比用“悠”好,那是另一個問題);如果它只能作為詞素存在,不具備詞的資格(如“倜”、“俐”、“俜”、“躊”、 “踟”、“躕”、“跎”等),那就不能“單獨的自由的運用”(包括做詩句的韻腳),否則就是犯了語言運用之“規(guī)”,這才屬于“有毛病”。 根據(jù)詞典的解釋,“悠”、“茫”都可以是單音詞,因此,它們都可以單獨用作詩句的韻腳。但是,如非不得已,還是用“悠悠”、“悠然”,“茫?!?、“茫然”為好。而事實上,自古及今,詩人們都是這樣做的。 ——發(fā)表于 2011-4-12 16:28:43 無患子: 1. 芙蓉先生的觀點固然沒有變化,可是別人的觀點卻可能被割裂了。譬如我的前后幾個帖子的觀點就沒有概括完全。 2. 芙蓉先生似乎沒有對我說的“方法”的問題引起應(yīng)有的重視。芙蓉先生承認避孤平為詩律,可是不等于別人也承認。 這與是不是瞧不起人絲毫不搭界。如果別人也用芙蓉先生的方法,從唐詩中找出幾個犯孤平的例子,請問芙蓉先生,你是否同意律詩并不需要避孤平呢?或者換句話說,犯孤平的律詩在聲律上是不是有瑕疵呢?如果先生不認同詩律允許孤平的結(jié)論,那又為什么會以更為罕見的幾個例子就認為能夠證明“悠”、“茫”、“匆”等字可以獨立運用呢?順便提一下,芙蓉先生的用語“這樣說實在是有點太瞧不起人了”中的“有點”和“太”是明顯的自相矛盾,因為這兩個詞表示的程度相差太大。由此可見,芙蓉先生的思維似乎不太注重邏輯性。 3. 感覺芙蓉先生在使用語文工具書方面存在與眾不同的理解。詞典中的釋義都是作為義素(語法形式則為詞素)存在的,并不能以此判斷一個字是否是一個詞。我們不必逐個舉例,單拿一個“匆”來說吧,《康熙字典》“恖”字是這樣注釋的:“《集韻》麤叢切,音聰。悤悤,急遽也?!稌x書·王彪之傳》無故悤悤,先自猖獗?!∫嘧鲝?。俗作匆,非?!彼紫葮俗⒘俗忠簦ㄍ瑫r舉出出處),然后給出“恖恖”一詞的釋義。要知道,《康熙字典》是一部“字典”,而不是一部“詞典”,它不以詞為收集對象,而這里恰恰解釋了“恖恖”的意思是“急遽”,難道這還不夠清楚地表明“恖”字是不能獨立成詞的嗎? 關(guān)于《莊子》中那個“芒”字的解釋,我認為清代文字學(xué)大家朱駿聲的解釋最為合理:“芒,借音為盲”,而“茫茫無所見”正是“盲”字的解釋。我們不妨設(shè)想一下,如果“?!弊终娴目梢元毩⑹褂茫敲匆浴肚f子》一書的經(jīng)典地位,為什么後世沒有人效仿這種用法呢? 4. 文言與白話固然沒有截然的界限,但一般人都能大體分得很清楚。舊體詩詞屬于文言范疇,似乎是沒有疑義的。既然是文言,我們就應(yīng)該選擇適合文言需要的工具書,而不應(yīng)選擇明顯是為適應(yīng)現(xiàn)代白話需要而編的工具書。民初編的《辭源》、《辭?!吩瓉硎峭恍再|(zhì)的語文工具書(只是編纂時間有先後),至本朝修訂該書,二書作了分工,一為現(xiàn)代漢語工具書,一為古漢語工具書。芙蓉先生不妨細想一下,為什么要作這樣的分工? ——發(fā)表于 2011-4-14 16:15:15 芙蓉書閣: 別的不多說了。但我以為無患子先生所謂"詞典中的釋義都是作為義素(語法形式則為詞素)存在的,并不能以此判斷一個字是否是一個詞"一說不妥。這是語言學(xué)方面的常識性的問題,我想很多讀者都會做出恰當?shù)呐袛嗟模@里也就不多說了。 ——發(fā)表于 2011-4-14 17:20:52 ——http://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046998 |
|
來自: 芙蓉書閣 > 《我的學(xué)詩札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