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似這些藥物不會改善人體能力和生命質量。它們通常只以治療痛苦為目的。 許多專家都呼吁使用更多樣的方式來治療痛苦,例如:鍛煉、認知行為治療。 認知行為治療通常的方式包括:改變看待痛苦的方式、提倡減少壓力的行為方式、改善睡眠、控制焦慮。 目前有研究證明在治療類似纖維組織肌痛等方面的身體疼痛,認知行為治療要優于醫院的標準治療方式。在最近一篇有關認知行為治療的研究在內科文獻雜志發表,此研究被試442人,都患有慢性疼痛的疾病,被試隨即分為四組,一組接受認知行為治療方法,一組每天鍛煉20到60分鐘(一周至少兩次)、一組即接受認知行為治療又鍛煉、控制組仍只接受醫院的常規療法。 結果顯示在即鍛煉又接受認知療法一組的被試在九個月后有百分之37報告說總體幸福感提升,而在控制組只占百分之8,只接受認知行為治療的占百分之33,僅鍛煉的一組占百分之24. 認知行為療法可以有效的改變慢性痛苦,它的使用涉及以下幾個方面: 行為喚起,主要靠參與積極和有獎勵的活動增加活動的欲望。因為當人們抑郁、擔心、焦慮時傾向于呆在家里。 認知重組,改變人們消極的思維模式,建立積極的思維模式。當人們認為以消極思維去對待事物時,只能趨向于把事情變得更糟糕,這時醫生需要幫助患者逐漸建立起積極的思維模式。 改變生活習慣,治療師幫助患者改善睡眠,指導患者善于使用放松的技巧,例如:冥想、深呼吸、生物反饋等。在飲食和鍛煉方面也要加以改善,據說鍛煉是減少痛苦最有效的方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