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術經》系古籍專家馬樹全先生有關傳統謀略學中最有價值的整理,為人,為官,處世有方,也就是“術”。該書是對中國官場文化關于“術”之思想精華的集成,具有極強的實用價值。偽術、媚術、攻術、守術、褒術、貶術、柔術、變術,每一個“術”字,它都關乎一個人的勝敗榮辱:對于大人物來說,一個“術”字決定其是平凡還是偉大;對于一個平凡人來說,它決定其可成功還是失敗。晚清大學士曾國藩贊嘆道:“官術第一,世之僅見!”
![]() (北宋)王安石著
王安石,字介甫,小字獾郎,晚號半山,因被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他從小好讀書,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慶歷年問先4-2淮南判官、鄞縣知縣、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點江東刑獄等地方的官吏。治平年間,為翰林學士。熙寧年間,被提為參知政事,兩度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寧九年罷相。王安石不僅是政治家、改革家,還是杰出的思想家、文學家。他一生的思想著作和文學著作頗豐,留給了后人許多珍貴典籍,其中就有其多年官場沉浮的心得和對為官之術的感悟。
《官術經》
僞術卷 大僞欺天也,小僞欺人也。上惡憂,奸好詭。無誠人莠,僞者善言,智者矣僞。人惑功成,人識身危矣。 媚術卷 上明諱媚焉,下愚拒奉焉。求寵必自苦,違心必自損。誤人不諫,護己不逆媚上者欺下,示親者智強。事大言少,官現行斂也。 攻術卷 治患戒忍也,防患戒疏也。上不臨險,士不與亂。以勢壓狂,以情馭眾。君子明攻,小人暗較。人謬可擊,無謬可設矣。 守術卷 身正逾智也,神謙逾功也。君子明勢,智者識害。上心必察,官戒必知。直者難保,巧者不蹶。無貪無否,無用無折矣。 褒術卷 旌忠必治奸也,鑒善必苛查也。仁者犯險,德者不巧。;小人無善意,明主倚厚賞。外恭固內詐,內智固外愚。民怨者不褒,惠民者不朽焉。 貶術卷 上威在貶焉,下福在明焉。士必攝之,敵必驅之,忠必污之,良必非之。貴不擔過,奸不顯跡。僞代其實,迫勝其刑也。 柔術卷 無柔則卻也,無爭則德也。賤以剛敗,貴以慢辱。除奸莫張,從俗勿犯。愚不識計,智不示惡。君子以柔治亂,小人以柔求利矣。 變術卷 善變者常榮焉,釋怨渣滓不困焉。君子不改其骨,小人不改其恥。惡習必禁,警語必迂。隱惡無幸,疑人無謀。察情知變,守道不變矣。 明代名臣徐階總結出的求遷、免謫、建功、化難、釋疑、遠謗、藏拙、去患,當屬于為官“八智”。本書關注的問題具體,內容又極為豐富;文字不多卻言簡意賅,寓萬千道理于其中,非常人所能道破。其理論高度和智慧深度遠遠超出人們的想象,不僅對為官者大有助益,對世人的影響也同樣深遠,與徐階同時代的大改革家張居正就十分推崇,稱其“道盡朝堂之秘,破盡宦海之機”。
徐階.《官智經》 ![]() 王陽明《官諱經》一書的注譯本。作者在熟讀二十四史的基礎上,把王陽明的經典觀點,結合封建時代的大環境進行釋評,并在史實的基礎上適當發揮配以歷史故事,做成此書。此書共八卷,“情諱卷”、“言諱卷”、“行諱卷”、“事諱卷”、“榮諱卷”、“辱諱卷”、“進諱卷”、“退諱卷”。清朝內閣大學士張之洞這樣評價:“為官秘要,字字驚心!”
王陽明.《官諱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