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藥量:1個月用成人的八分之一、4—9個月的用成人的五分之一、3歲的用成人的四分之一、五歲的用成人的三分之一 感冒類: (怕冷、鼻塞、打噴嚏、口不渴、小便不黃、全身酸痛。中醫稱為風寒性感冒。 ) (發熱、流黃鼻涕、喉痛、又渴、小便黃、中醫稱為風熱性感冒) 治流感:(熬大鍋藥) 杏仁15 陳皮15 枳殼15 法下15 桔梗15 黃芩15桑枝15百部15 蘇葉15 葛根15 蘇子12 甘草6 (以上是一個人的藥量,加人數時就以此類) 杏仁:止咳平喘、潤腸通便。 陳皮:理氣和中、燥熱化痰。 枳殼:散痞消積、下氣豁痰。 法下: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 桔梗:宣肺祛痰、開音利咽、利氣寬胸、排膿療癰、引藥上浮。 黃芩: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安胎、涼血 桑枝:祛風清熱、通絡除濕。 百部:潤肺止咳、滅虱殺蟲。 蘇葉:發表散寒、行氣和中。 葛根:解肌退熱、透疹、生津止渴升陽止瀉。 蘇子: 降氣消痰、潤腸通便 甘草:健脾益氣、清熱解毒、鎮咳祛痰、緩急止痛。 感冒: 桑皮15百部15 蘇葉15 葛根15 枇杷葉20 竹葉15 甘草6 桑皮:
瀉肺平喘、利水消腫。 枇巴葉:清肺止咳、和胃降逆。 淡竹葉:清熱除煩、清心利尿。 避署藥: 荊芥10 卜荷10 吉更10 麥冬15 菊花15 桑葉15 玄參15 荊芥:祛風散表、止咳止痙、止痛止癢、透疹止血。 卜荷:散風熱、清頭目、利咽喉、透疹止癢。 吉更:宣肺祛痰、開音利咽、利氣寬胸、排膿療癰、引藥上浮。 麥冬:潤肺清心、益胃生肌。 菊花:疏風清熱、平肝明目,解毒消腫。 桑葉:清熱除煩、清心利尿。 玄參:清熱涼血、解毒養陰。 感冒: 杏仁15 陳皮15 枳殼15前胡12 法下15桔梗15茯苓1黃芩15 前胡:
疏風散熱、降氣化痰 茯苓:
利水滲濕、健脾安神。 風寒感冒: 杏仁15陳皮15枳殼15前胡12法下15桔梗15茯苓15黃芩15桑皮15蘇葉15葛根15 枇杷葉20竹茹15甘草6 (大棗15 生姜12 也可換成百部) 杏仁:止咳平喘、潤腸通便。 陳皮:理氣和中、燥熱化痰。 枳殼:散痞消積、下氣豁痰。 前胡:
疏風散熱、降氣化痰 法下: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 桔梗:宣肺祛痰、開音利咽、利氣寬胸、排膿療癰、引藥上浮。 茯苓:
利水滲濕、健脾安神。 黃芩: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安胎、涼血 桑皮:
瀉肺平喘、利水消腫。 蘇葉:發表散寒、行氣和中。 葛根: 解肌退熱、透疹、生津止渴升陽止瀉。 枇巴葉:清肺止咳、和胃降逆。 竹茹:
清熱化痰、和胃止嘔、涼血止血。 甘草:健脾益氣、清熱解毒、鎮咳祛痰、緩急止痛。 大棗: 補氣健脾、養血安神、緩和藥性。 生姜: 解表散寒、溫中止嘔、化痰止咳、用于風寒感冒、胃寒嘔吐、寒痰咳嗽 感冒:(引起頭暈被甩倒)(胃腸性感冒) 蒮香15 腹毛15 蘇葉15 陳皮15 茯苓15 白術15 法下15 神曲15 白芷15 甘草6 大棗15 生姜12 蘇葉:發表散寒、行氣和中。 茯苓:
利水滲濕、健脾安神 陳皮:理氣和中、燥熱化痰。 法下: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 藿香: 芳香化濕、和胃止嘔、祛暑解表。 腹毛:利水行氣。
白術:
健脾燥濕、益氣生血、止汗保胎 神曲: 消食化滯、解表和瘀。 白芷: 祛風止痛、通鼻竅、消癰腫、潤膚止癢。 甘草:健脾益氣、清熱解毒、鎮咳祛痰、緩急止痛 大棗: 補氣健脾、養血安神、緩和藥性。 生姜: 解表散寒、溫中止嘔、化痰止咳、用于風寒感冒、胃寒嘔吐、寒痰咳嗽 感冒(背心痛): 丹皮15 茯苓15枳殼15 梔子15卜荷6 神曲15 柴胡15 元胡15 桔更15 白芍20 生地30 白術15 甘草6 丹皮:清熱涼血、活血散瘀、清肝瀉火。 茯苓:利水滲濕、健脾安神 枳殼:散痞消積、下氣豁痰。 卜荷:散風熱、清頭目、利咽喉、透疹止癢。 神曲:消食化滯、解表和瘀。 柴胡:和解退熱。。 元胡:活血散瘀、行氣止痛。 桔梗:宣肺祛痰、開音利咽、利氣寬胸、排膿療癰、引藥上浮。 白芍:補血、斂陰柔肝、緩急止痛。 生地:清熱涼血、養陰生津 白術:健脾燥濕、益氣生血、止汗保胎 甘草:健脾益氣、清熱解毒、鎮咳祛痰、緩急止痛 感冒(咳嗽) 桑葉15杏仁15沙參30桔梗15梔子15淅貝15桑皮15黃芩15前胡15蟲退12麥冬15 桑葉:清熱除煩、清心利尿。 杏仁:止咳平喘、潤腸通便。 沙參: 養陰生津、潤肺止咳。 桔梗:宣肺祛痰、開音利咽、利氣寬胸、排膿療癰、引藥上浮 梔子:
瀉火解毒、清熱得濕、涼血散瘀 淅貝:
止咳化痰、解毒散結。 桑皮:
瀉肺平喘、利水消腫。 黃芩: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安胎、涼血 前胡:
疏風散熱、降氣化痰 蟲退:
散風熱、透疹止癢、退翳、利咽開音、解痙熄風。 麥冬: 潤肺清心、益胃生肌。 治風熱感冒: 杏仁15蘇葉15陳皮15只殼15前胡15法夏15吉更15茯苓15粉各15黃芩15桑皮15甘草6竹葉15(可加枇巴葉15) 杏仁:止咳平喘、潤腸通便。 蘇葉:發表散寒、行氣和中。 茯苓:
利水滲濕、健脾安神 陳皮:理氣和中、燥熱化痰。 枳殼:散痞消積、下氣豁痰。 桔梗:宣肺祛痰、開音利咽、利氣寬胸、排膿療癰、引藥上浮 粉葛(葛根): 解肌退熱、透疹、生津止渴、升陽止瀉。 黃芩: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安胎、涼血 桑皮:
瀉肺平喘、利水消腫。 甘草:健脾益氣、清熱解毒、鎮咳祛痰、緩急止痛 法下: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 淡竹葉:清熱除煩、清心利尿。 治風寒感冒: 羌活6 獨活15川芎6 蔓荊子15 搞本5 防風15 羌活:
解熱散寒、祛濕止痛。 獨活:
祛風勝濕、止痛、解表散寒。 川芎:
活血調經、活血行氣、活血祛風通絡。 蔓荊子: 疏散風熱、涼肝明目。 搞本:祛風散寒、除濕止痛、用于風寒感冒巔頂疼痛,風濕肢節痹痛 防風:
祛風解表、止痛解痙、止癢。 菊花15羌活6防風15慢京子15石羔40枳殼15甘草6旋復花10 菊花: 疏風清熱、平肝明目,解毒消腫。 石羔的:清熱瀉火,除煩止渴。生肌斂瘡。 旋復花:消痰行水、降逆止嘔。 重感: 柴胡15粉葛15羌活6白芷15黃芩15白芍15吉更15石膏40甘草6 柴胡:和解退熱。。 粉葛:解肌退熱、透疹、生津止渴、升陽止瀉。 羌活:解熱散寒、祛濕止痛。 白芷:祛風止痛、通鼻竅、消癰腫、潤膚止癢。 黃芩: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安胎、涼血 白芍:補血、斂陰柔肝、緩急止痛。 吉更:宣肺祛痰、開音利咽、利氣寬胸、排膿療癰、引藥上浮 石膏:清熱瀉火,除煩止渴。生肌斂瘡。 甘草:健脾益氣、清熱解毒、鎮咳祛痰、緩急止痛 柴胡5大黃4枳實3黃芩5法下4白芍6甘草2大棗5 大黃:功積導滯、瀉火解毒、止血活血、祛瘀、退黃通淋。 枳實: 散痞消積、下氣豁痰。 法下: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 大棗:補氣健脾、養血安神、緩和藥性。 感冒身痛: 人參25茯苓15枳殼15吉更15柴胡15前胡15羌活15 獨活15川芎6卜荷6 大棗15生姜15甘草6 人參:
大補元氣、補肺健脾、生津止渴、安神益智。 茯苓:
利水滲濕、健脾安神。 枳殼:
行氣寬中、曖氣呃逆 前胡:
疏風散熱、降氣化痰。 獨活
祛風勝濕、止痛、解表散寒。 川芎 活血調經、活血行氣、活血祛風通絡。 卜荷:散風熱、清頭目、利咽喉、透疹止癢。 生姜:解表散寒、溫中止嘔、化痰止咳用于風寒感冒胃寒嘔吐寒痰咳嗽。 感冒(頭暈、腎病、胃等) 蒮香15腹毛15蘇葉15陳皮15茯苓15白術15法下15神曲15白芷15甘草6大棗15 生姜10 蒮香:芳香化濕、和胃止嘔、祛暑解表。 大腹皮:利水行氣。 紫蘇葉:發表散寒、行氣和中。 陳皮:
理氣和中、燥濕化痰。 白術:
健脾燥濕、益氣生血、止汗保胎。 神曲: 消食化滯、解表和瘀。 A:黃芪30當歸15麥冬15五味10青皮6陳皮15粉各15蒼術12白術 黃芪: 補中益氣 益衛固表、利水消腫、托毒生肌。 當歸: 養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 麥冬:
潤肺清心、益胃生肌。 五味子:斂肺滋腎、生津止濁渴、澀精止瀉、養心斂汗。 青皮:
疏肝破氣、消積止滯。 蒼術:
燥濕健脾、發汗祛風、明目。 升麻:
發表透疹、清熱解毒、升舉陽氣。 澤瀉:
利水滲濕、泄熱。 炙甘草:健脾益氣、清熱解毒、鎮咳祛痰、緩急止痛。 陳皮:理氣和中、燥濕化痰。 葛根:
解肌退熱、退疹、生津止渴、升陽止瀉。 人參:
大補元氣、補肺健脾、生津止渴、安神益智。 B:香附15黃芩12黃連15人參25黃芪30麥冬20前仁6延胡12 香附子: 疏肝解郁、理氣止痛、調經安胎。 黃芩:
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安胎、涼血止血。 黃連: 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 黃芪:
補中益氣、益衛固表、利水消腫、托毒生肌。 麥冬: 潤肺清心、益胃生肌。 前仁:
利水通淋、滲濕止瀉、清肝明目、清愛化痰。 延胡索:活血散瘀、行氣止痛。 感冒:(頭暈中署) 黃芪30當歸15麥冬15五味10青皮6陳皮15神曲15粉各15蒼術12白術 黃芪: 補中益氣 益衛固表、利水消腫、托毒生肌。 當歸: 養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 麥冬:
潤肺清心、益胃生肌。 五味子:斂肺滋腎、生津止濁渴、澀精止瀉、養心斂汗。 青皮:
疏肝破氣、消積止滯。 蒼術:
燥濕健脾、發汗祛風、明目。 升麻:
發表透疹、清熱解毒、升舉陽氣。 澤瀉:
利水滲濕、泄熱。 炙甘草:健脾益氣、清熱解毒、鎮咳祛痰、緩急止痛。 陳皮:理氣和中、燥濕化痰。 葛根:
解肌退熱、退疹、生津止渴、升陽止瀉。 人參:
大補元氣、補肺健脾、生津止渴、安神益智。 感冒:升麻6丹皮15生地30天花粉18當歸15黃連15秦艽15枳殼15 升麻: 發表透疹、清熱解毒、升舉陽氣。 丹皮: 活血祛瘀、安神除煩、涼血消癰。 生地: 清熱涼血、養陰生津。 天花粉:清熱生津、潤肺化痰、消腫排膿 當歸: 養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 秦艽: 祛風濕、清虛熱、退黃疸。 枳殼: 行氣寬胸、曖氣呃逆。 感冒(打噴嚏)粉葛6黃芩6黃連2甘草1 6 出虛汗: 當歸15黃芪30黃柏15黃連15生地20熟地30浮小麥30黃芩15 黃柏: 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 熟地:
養血滋陰。 浮小麥:止虛汗、養心安神、用于體虛汗多、骨蒸勞熱自汗、盜汗及臟等 頭暈: 法下15天麻25白術15茯苓15西洋參25黃芪30干姜5澤瀉15麥芽20蒼術12 神曲15勾藤15石決明6 法夏:
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 天麻: 平肝潛陽、熄風止痙、通絡活絡。 白術: 健脾燥濕、益氣生血、止汗保胎 茯苓:
利水滲濕、健脾安神。 西洋參:益氣養陰、生津降火。 干姜:溫中散寒、回陽通脈、燥濕消痰用于脘腹冷痛嘔吐瀉泄、肢冷脈微痰飲喘咳 麥芽:
消食和中、舒肝回乳。 蒼術:
燥濕健脾、發汗祛風明目。 神曲:
消食化滯、解表和瘀。 鉤藤:
熄風止痙、清熱平肝。 石決明:平肝潛陽、清肝明目。 腰漲痛: 當歸15白芍15柴胡15茯苓15白術15卜荷6香附15郁京15續斷15杜仲15 甘草6 當歸: 養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 白芍: 補血、斂陰柔肝、緩急止痛。 柴胡:
和解退熱、疏肝解郁、升提中氣。 茯苓:
利水滲濕、健脾安神。 白術:
健脾燥濕、益氣生血、止汗安胎。 卜荷:
散風熱、清頭目、利咽喉、透疹止癢。 香附:疏肝解郁、理氣止痛、調經安胎。 郁金:
活歇止痛、行氣解郁、清熱涼血、清心開竅、利膽退黃。 川斷(續斷)(六汗): 補肝腎、強筯骨、固胎元、止崩漏。 杜仲:
補肝腎、強筯骨、安胎。 甘草: 健脾益氣、清熱解毒、鎮咳祛痰、緩急止痛。 小茴:
溫陽散寒、行氣止痛。 寒濕: 霍香15 厚樸12 水半夏15 茯苓15 通草15 滑石15 苡仁30 豬苓15 澤瀉15白叩6 蒮香:芳香化濕、和胃止嘔、祛暑解表。 厚樸: 燥濕行氣、消積導滯、下氣平喘。 法夏:
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 通草:
利水滲濕、通乳 用于小便熱赤、淋瀝不爽、、鼻癰氣息不暢。 滑石: 利尿通淋、清熱散暑、收澀斂瘡。 苡仁: 益胃健脾、除痹勝濕、清熱排膿。血消癰。 豬苓:利水滲濕。 澤瀉:利水滲濕、泄熱。 白叩:化濕消痞、行氣溫中,開胃消食,用于濕濁中阻不思飲食溫濕初起,胸悶不饑寒濕嘔逆胸腹脹痛食積不消。 寒濕引起腰漲痛: 杜仲15沒藥6秦艽15牛夕15桃仁6紅花6五靈脂15當歸15白芍15地龍20 續斷15細辛6 杜仲:補肝腎、強筋骨安胎。 沒藥:活血止痛消腫生肌。 秦艽: 祛風濕、清虛熱、退黃疸。 牛膝: 活血祛瘀、利關節、強腰膝、利尿通淋、引血引火下行。 桃仁:
活血化瘀、潤腸通便。 紅花: 活血通經、祛瘀止痛。 五靈脂:活血止痛、化瘀止血、解毒。 地龍:清熱平肝、平喘、活血通絡利尿。 細辛:
祛風解表、散寒止痛、溫肺化飲、宣通鼻竊。 香附子:疏肝解郁、理氣止痛、調經安胎 (肝和腎的寒濕)引起腳麻木 / 腰痛 / 手腳痛: 獨活12 寄生15 秦艽10 防風15 細辛8 川芎6 當歸15 熟地30 白芍15 桂枝15 杜仲15 牛夕15 黨參30 黃芪30 川斷12 路路通15 木瓜15 甘草6 (黨參可換成人參、可減少熟地和川斷) 獨活:
祛風勝濕、止痛、解表散寒。 桑寄生:祛風濕、調血脈、補肝腎、強筯骨、安胎止血。 秦艽: 祛風濕、清虛熱、退黃疸。 防風(云豐):
祛風解表、止痛解痙止癢。 細辛:
祛風解表、散寒止痛、溫肺化飲、宣通鼻竅。 川芎: 活血調經活血行氣、活血祛風、通絡。 當歸: 養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 熟地: 養血滋陰。 白芍: 補血、斂陰柔肝、緩急止痛。 桂枝: 發汗解表、散寒止痛、通陳化氣 。 杜仲: 補肝腎、強筯骨、安胎。 黃芪:補中益氣 益衛固表、利水消腫、托毒生肌。 甘草: 健脾益氣、清熱解毒、鎮咳祛痰、緩急止痛。 牛膝: 活血祛瘀、利關節、強腰膝、利尿通淋、引血引火下行。 黨參: 健脾補肺、益血養血、生當止渴。 川斷(續斷)(六汗): 補肝腎、強筯骨、固胎元、止崩漏。 甘草:
健脾益氣、清熱解毒、鎮咳祛痰、緩急止痛。 路路通:風濕性腰腿痛、心胃氣痛、月經不調、少乳、蕁麻疹、濕疹 木瓜:化食、舒筋、平肝、和胃 寒濕引起腳痛: 白芍70牛夕40甘草40木瓜40細辛10海桐皮15 細辛:
祛風解表、散寒止痛、溫肺化飲、宣通鼻竊。 海桐皮:風濕性腰腿痛 腿腳痛:(腰痛) (1):黃柏15蒼術12天南星6桂枝15防已15威靈仙30桃仁6紅花6膽草15羌活6白芷15川芎6神曲15 黃柏:
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 蒼術: 燥濕健脾、發汗祛風、明目 天南星:燥濕化痰、祛風定驚、散結消腫 桂枝: 發汗解表、散寒止痛、通陳化氣 防已:祛風止痛、利水消腫。 威靈仙:祛風除濕、通絡止痛、消痰涎除骨鯁 桃仁:活血化瘀、潤腸通便。 紅花:活血通經、祛瘀止痛。 膽草:膽草:清熱燥濕、瀉肝膽火、健胃 羌活: 解熱散寒、祛濕止痛。 白芷: 祛風止痛、通鼻竅、消癰腫、潤膚止癢。 川芎: 活血調經、活血行氣、活血祛風通絡。 神曲: 消食化滯解表和瘀。 (2)當歸15羌活6防風15升麻6豬苓15茵陳40黃芩15
粉各15蒼術15白術15 苦參15知母15甘草6牛夕15黃柏15 升麻: 發表透疹、清熱解毒、升舉陽氣。 豬苓:利水滲濕。 茵陳:清熱利濕、利膽退黃 黃芩: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安胎、涼血止血。 葛根:
解肌退熱、退疹、生津止渴、升陽止瀉 白術: 健脾燥濕、益氣生血、止汗保胎。 苦參:
清熱燥濕、解毒殺蟲。 知母: 清熱瀉火、滋陰潤燥。 甘草: 健脾益氣、清熱解毒、鎮咳祛痰、緩急止痛。 牛膝: 活血祛瘀、利關節、強腰膝、利尿通淋、引血引火下行。 黃柏:
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 (3)赤芍15川芎15當歸15地龍15 桃仁15紅花6秦艽15黃芪60 (手腳麻木) 赤芍: 清熱涼血、活血祛瘀。 川芎: 活血調經、活血行氣、活血祛風通絡。 當歸: 養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 地龍:清熱平肝、平喘、活血通絡、利尿。 桃仁:
活血化瘀、潤腸通便。 紅花:
活血通經、祛瘀止痛。 秦艽: 祛風濕、清虛熱、退黃疸。胃炎: 黃芪:
補中益氣、益衛固表、利水消腫、托毒生肌。 (4)白芍20甘草6丹參20牛夕20桂枝15黃芪30川斷15
大棗15白術15防風15 獨活12 (也可加/伸筋草 白芍:
補血斂陰柔肝、緩急止痛。 丹參:
活血祛瘀、安神除煩、涼血消癰 桂枝:
發汗解表、散寒止痛、通陳化氣 六汗(川斷): 補肝腎、強筯骨、固胎元、止崩漏。 大棗: 補氣健脾、養血安神、緩和藥性。 白術:
健脾燥濕、益氣生血、止汗保胎。 防風: 祛風解表、止痛解經、止癢。 獨活:
祛風勝濕、止痛、解表散寒。 腿無力: 防風15 人參25
白術15黃芪15牛夕15 杜仲15
當歸15 川芎6
白芍15 熟地30
羌活6附片15(另包)干姜15龜膠20鹿角膠20 枸杞30
首烏20 鎖陽6 人參: 大補元氣、補肺健脾、生津止渴、安神益智。 杜仲: 補肝腎、強筯骨、安胎。 熟地: 養血滋陰。 羌活: 解熱散寒、祛濕止痛。 附片:回陽救逆、補火助陽、逐風寒濕邪,用于之陽虛脫、肢冷脈微、陽瘺宮冷、心腹冷痛、虛寒吐瀉、陰寒水腫、陽虛外感、寒濕痹痛 干姜:
發表散寒、止嘔、化痰解毒。 龜膠: 陰虛潮熱、骨蒸盜汗、腰膝酸軟、血虛萎黃、崩漏、赤白帶下 鹿角膠:溫補肝腎、益精養血。 枸杞: 滋腎益精、養肝明目。 首烏:
補益肝腎、滋養精血、潤腸通便、解毒止癢。 鎖陽:補腎陽、益精血、潤腸通便、用于腰膝痿軟、陽痿滑精、腸燥便秘。 腿腳痛打不伸: 白芍20甘草6丹參15牛夕15桂枝15黃芪30續斷15大棗15白術15防風15 獨活15伸筋草30 白芍: 補血斂陰、柔肝、緩急止痛 甘草: 健脾益氣、清熱解毒、鎮咳祛痰。緩解止痛。 丹參:
活血祛瘀、安神除煩、涼血消癰。 牛夕:
活血祛瘀、利關節、強腰膝、利尿通淋、引血引火下行。 桂枝:
發汗解表、散寒止痛、通陳化氣 黃芪: 補中益氣
益衛固表、利水消腫、托毒生肌。 川斷(續斷)(六汗): 補肝腎、強筯骨、固胎元、止崩漏。 大棗:
補氣健脾、養血安神、緩和藥性 白術:
健脾燥濕、益氣生血、止汗保胎。 防風(云豐):
祛風解表、止痛解痙止癢。 獨活:
祛風勝濕、止痛、解表散寒。 伸筋草:祛風除濕、舒筯活絡。 止咳(氣管炎): (心臟好的用麻黃、心臟不好的炙麻黃) (1)麻茸15冬花15法下15桑皮15蘇子15杏仁15黃芩15甘草6 麻茸:(麻黃攪碎)發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腫、用于風寒感冒、胸悶喘咳、風水浮腫、支氣管哮喘。 冬花:慢性咳嗽氣急,止咳下氣。 法夏:
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 桑皮:
瀉肺平喘、利水消腫。 紫蘇子: 降氣消痰、潤腸通便。 杏仁:
止咳平喘、潤腸通便 黃芩:
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安胎、涼血止血。 甘草: 健脾益氣、清熱解毒、鎮咳祛痰。緩解止痛。 (2)麻黃15冬花15法下15桑皮15蘇子15杏仁15黃芩15甘草6 麻黃:發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腫。 熱咳: 桑葉15杏仁15吉更15梔子15沙參30麥冬15淅貝15百部15 (杏仁可換成百合30克) 桑葉:
疏風清熱、清肝明目。 杏仁: 止咳平喘、潤腸通便。 桔梗: 宣肺祛痰、開音利咽、利氣寬胸、排膿療癰、引藥上浮 梔子: 瀉火解毒、清熱得濕、涼血散瘀。 沙參: 養陰生津、潤肺止咳 麥冬: 潤肺清心、益胃生肌。 淅貝: 止咳化痰、解毒散結。 百部: 潤肺止咳、滅虱殺蟲。 百日咳: 沙參15百部15炒杏仁15天冬15麻黃15五味15 天冬: 養陰生津、潤肺清火。 五味子:斂肺滋腎、生津止渴、澀精止瀉、養心斂汗。 涼胃、咳嗽: 百部6蒮香15茵陳40滑石15木通15石昌卜12黃芩15連喬15川貝15射干12 卜荷6 蒮香:芳香化濕,和胃止嘔、祛暑解表。 茵陳:清熱利濕、利膽退黃。 滑石:利尿通淋、清熱解暑、收澀斂瘡。 木通:清心降火、利尿通淋、下乳通絡。 石昌卜:豁痰開竅、寧心安神、化濕和中。 黃芩: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安胎,涼血止血。 連喬:清心散熱、解毒散結 川貝:清熱潤肺、化痰止咳、解郁散結。 射干:清熱解毒、利咽、祛痰。 卜荷:散風熱、清頭目,利咽喉、透疹止癢。 急性支氣管炎: 盧根15瓜蔞殼12桑葉15黃芩15吉更15前胡15杏仁15淅貝15羚羊蒮 盧根:清熱生津、止嘔、利尿。 瓜蔞殼:清熱化痰、降濁寬胸、潤燥滑腸、散結消腫。 前胡:疏風散熱、降氣化痰 羚羊蒮:平肝熄風、清肝明目,清熱解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