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從容則有余味,人從容則有余年 明代養生學家呂坤在《呻吟語》里說“事從容則有余味,人從容則有余年”,又說“天地萬物之理,皆始于從容,而卒于急促。”洪應明也有聯云: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云卷云舒。
“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任憑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今日得寬余。”…… 【原文】
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虛其心,受天下之善;平其心,論天下之事;潛其心,觀天下之理;定其心,應天下之變。
【譯文】
放寬心胸,容納天下事物;謙虛謹慎,接受天下仁善;平心靜氣,分析天下事情;潛心鉆研,縱觀天下事理;堅定信念,應付天下變化。
【原文】
責善要看其人何如,其人可責以善,又當自盡長善救失之道。
無指摘其所忌,無盡數其所失,無對人,無峭直,無長言,無累言,犯此六戒,雖忠告,非善道矣。
其不見聽,我亦且有過焉,何以責人?
【譯文】
勸人為善也要看那個人的情況如何,如果那個人可以相勸,則以善言相勸,相勸時也要注意采取適當的方法。
不要揭人短處,不要盡數過失,不要發生口角,不要過于直率,不要講得太深,不要啰嗦嘮叨。如果違反上述六條,即使是肺腑之言,也不是勸人為善的方法。
對方不接受你的勸告,說明自己也有過錯,這樣又怎能責勸別人呢?
【原文】
責人要含蓄,忌太盡;要委婉,忌太直;要疑似,忌太真。
今子弟受父兄之責也,尚有所不堪,而況他人乎?
孔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此語不止全交,亦可養氣。
【譯文】
指責他人應該含蓄,切忌把人說得一無是處;應該委婉,不應過于直截了當;應該含糊,不應過于認真。
現在即便是父子兄弟之間的指責,還有不堪忍受的,更何況他人呢?
孔子說:“忠告應該善于說出,不可以時應該立刻停止。”
按照這句話去做,不僅可以保全朋友的交情,也可以培養自己的氣質。
1、永遠不要向任何人解釋你自己。因為喜歡你的人不需要。而不喜歡你的人不會相信. 2、時間就像流水 你永遠無法觸摸同樣的流水兩次 因為已經流逝的流水不會再來 享受生命的每個當下! 3、當你持續的說你非常忙碌,就永遠不會得到空間,當你持續的說你沒有時間,就永遠不會得到時間,當你持續的說這件事明天再做,你的明天就永遠不會來。 有些人一直沒機會見,等有機會見了,卻又猶豫了,相見不如不見。 有些事一直沒機會做,等有機會了,卻不想再做了。 有些話埋藏在心中好久,沒機會說,等有機會說的時候,卻說不出口了。 有些愛一直沒機會愛,等有機會了,已經不愛了。 有些人很多機會相見的,卻總找借口推脫,想見的時候已經沒機會了。 有些話有很多機會說的,卻想著以后再說,要說的時候,已經沒機會了。 有些事有很多機會做的,卻一天一天推遲,想做的時候卻發現沒機會了。 有些愛給了你很多機會,卻不在意沒在乎,想重視時已經沒機會愛了。 人生有時候,總是很諷刺。一轉身可能就是一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