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的時候,各種懵懂各種不知,導致到最后搞戶口搞檔案的時候吃了很多悶虧。 樓主畢業的時候辦了暫緩就業,工作了一段時間后才把 檔案搞到人才市場、戶口遷到戶籍地。但是中間因為各種不懂,浪費了許多時間和精力。想想就非常不值得。 各位即將畢業的90后的筒子們,畢業的時候就該想想好,要在哪里發展,戶口啊、檔案什么的要搞懂,起碼自己心里清楚明白。工作的時候,再請假去搞這些材料,會讓你心力交瘁的。樓主就因為上班時間經常請假去辦這些材料,每次都要看領導臉色啊。請假多了,領導也會有看法 了。嗚嗚,還好都過來了。 親身經歷過才知道有些東西非常重要,甚至影響了事業前程啊。樓主吐血整理出來一些有用的東西。希望能對90后師弟師妹們有用吧。共勉。 高校畢業生走上社會要注意的問題: 一、有關就業協議書(又叫三方協議) 《就業協議書》是為了明確畢業生、用人單位、學校三方在畢業生就業工作中的權利和義務,經協商簽定的協議。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就業協議書》在就業計劃中是非常嚴肅的,學生就業按就業協議辦理。隨著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就業觀點的日益變化,大量新的問題涌現出來,如簽了就業協議書,但人不去報到,或是簽了就業書,等到畢業時,該單位沒有了,還有的學生簽了就業協議書,但一報到就發現單位不是他想象的,提出解約,不同意解約就一走了之,等等。就業協議書的約束力在減弱,但國家教育部仍在使用,所以,在實際過程中要注意正確使用好《就業協議書》。 學校是憑《就業協議書》來派遣的。學校依據《就業協議書》的內容開出《畢業生就業報到證》和《戶口遷移證》,同時轉移學生檔案。一般學校會要求學生在規定的日期(如每年6月底)上交《就業協議書》,學校再以《就業協議書》為依據進行派遣,如果超過這一時限,學校會把學生的關系和檔案一并派回原籍。 不想回原籍的學生都必須十分清楚自己是否符合要去的地方的落戶條件。如杭州,本科以上學歷、大專學歷緊缺專業或具備其它特殊條件的畢業生可進杭落戶。有那么一部分學生,雖已在杭找好工作,但不符合進杭落戶條件,結果戶口落不下來,變成口袋戶口。 如果你不符合進這個城市的落戶條件,又想進這個城市工作,可以先將關系返回原籍,在原籍落戶,在原籍人才中心存放人事檔案,然后出來工作,等條件成熟以后再辦理人才引進,這樣,你就不會遇到一些不必要遇到的麻煩,如出國政審,考研證明,結婚證明等沒地方去辦理。 1 、為什么每位畢業生只能有一份《就業協議書》 《就業協議書》是學校證明畢業生具有就業資格、也是用人單位到畢業生就業主管部門辦理畢業生審批手續的憑證。為維護就業市場的嚴肅性,避免一個畢業生同時被兩個用人單位審批錄用,造成用人單位進人指標浪費,同時也為了維護學校的聲譽和今后畢業生的就業,每位畢業生只能有一份《就業協議書》原件。 2、如何辦理《就業協議書》解約手續 由教育部學生司印制、學校發放的《就業協議書》每位畢業生只有一套(一式三份、編號固定)。畢業生通過“雙向選擇”確定接收單位,并與用人單位簽訂了《就業協議書》后,畢業生和用人單位都應認真履行協議。倘若畢業生單方面違約,應承擔違約責任。 已簽訂《就業協議書》的畢業生,如要違約,需辦理如下解約手續: a、到原簽協議單位辦理書面同意的解約函(蓋單位公章) b、向本學院提出書面申請(闡明解約理由),并附上單位解約函、原《就業協議書》負責畢業生就業的副書記簽署意見并簽字、蓋章后交學生處就業指導中心。 c、學生處就業指導中心根據有關規定審批發換新的《就業協議書》 d、畢業生領取新協議后到本學院備案 3、畢業生如遺失《就業協議書》如何補辦 . 畢業生如遺失《就業協議書》,需本人提出書面申請,經所在系(所)負責畢業生就業工作的老師簽署意見,補辦。 補發的《就業協議書》上注明“根據本人聲明,該生原件已遺失,此份為遺失補辦件”,以示有別于正式的《就業協議書》。 畢業生如謊報遺失《就業協議書》,視情節輕重給予相應校規校紀處分。 二、報到證 1、報到證有什么用: A、到接收單位報到的憑證; B、證明持證的畢業生是納入國家統一招生計劃的學生; C、干部身份證明; D、憑報到證以及其它有關材料辦理戶口手續。 現在看,前三點都不重要,第四點才重要,所以報到證不要丟失。 2、開具報到證的時間 畢業生一般在6月中下旬,確切時間以省廳通知為準。 3、何時發放報到證 報到證開回后,由各學院統一到學生處領取,在畢業生辦理完離校手續后,發給畢業生。 4、畢業生何時報到 報到證上的報到時間一般是從開報到證之日起順沿一個月,但各用人單位一般會有自己的要求,因此畢業生應事先征求用人單位的意見。 5、報到證遺失怎么辦? a、 在丟失地發行的主要報紙上登報聲明。 b、 畢業生攜帶本人身份證復印件、單位介紹信、丟失聲明報紙和“就業通知書”(保存于個人檔案中)到學校就業指導中心書面申請。 c、 學校形成書面報告報請省級畢業生主管部門補發。 三、戶口遷移證 來到學校讀書,戶口從原籍遷到學校,但在學校是臨時性的,畢業后都應該遷出。戶口遷移證,是學生畢業時其戶口從學校所在地派出所遷出的證明,不能丟失,不管到哪里,你要在規定時間內把戶口落下來,不要把《戶口遷移證》一直放在口袋里。 樓主接下來還會繼續貼關于檔案、戶口、勞動合同等。。。有筒子要看么? 四、檔案是什么? 檔案是一個很重要的東西,它從很早開始就伴隨著我們存在,并且持續一生,不過由于檔案總是無法與我們見面,大部分人在自己的學業完全結束后才剛剛開始接觸檔案,而之前檔案問題的處理,都是由別人代勞的。因此,檔案是什么,檔案有什么作用,我們該如何對待檔案,對于大部分剛畢業的學生來說都是一個空白。 1、檔案里面都有啥 檔案里主要是反映人的政治思想、品德作風、業務能力、學識水平、工作業績等方面的材料,它記載了我們的一生,從出生的證明材料開始,到各個學習階段的入學考試材料、學習成績證明、學習結果證明,甚至我們的工作情況證明、工資情況、職稱情況、入黨入團材料、出國記錄、統一健康檢查結果,獲得的獎勵,以及不良記錄也都會進入檔案。 2、如果沒有了檔案 檔案的作用體現在工作和升學的人事方面,畢業生將要面對的轉正定級、職稱申報、辦理養老保險,以及開具出國、考研等有關證明,都會用到檔案。現在很多大學生不知道檔案的重要性,不久前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認為檔案沒用的大學生占49%,將近一半!而各地檔案托管機構中的棄檔數量都以每年數千份的速度遞增。 但是檔案就像是魚身邊的水,人身邊的空氣,它在時體會不到它的好處,甚至感覺不到它的存在,不過當失去了它,問題可就來了。我們就舉幾個簡單的例子,看看如果沒有了檔案,我們將會面臨什么問題吧: 如果沒有了檔案,當身份證丟失的時候,因為沒有檔案托管方,沒有人能為我開具身份證丟失證明,那么我將沒辦法補領身份證,我成了“黑民”! 如果沒有了檔案,無論我參加了多少年工作,工齡都是零!因為沒有一個指定的機構為我記錄并把這些信息歸檔,我因此也無法辦理養老保險。 如果沒有了檔案,等我想回歸學校參加考研時,沒辦法開具考研證明,更沒辦法將檔案轉移到學校,升學連機會都沒有。 如果沒有了檔案,工作中我無論怎么干、干得多好、干了多長時間,我都無法晉級相應的職稱,工程師之類的稱號永遠與我絕緣。 沒有了檔案,即將出現的問題還遠不止這些,真的要拋棄你的檔案嗎?請再三考慮一下吧。 3、 畢業該把檔案放何處 畢業工作后,檔案有三種可能的去處:第一種,檔案隨著你到了工作單位;第二種,你把檔案放在了人才服務機構;第三種,你把檔案暫存到了學校。各種存檔方式都是有其獨特之處的,具體存在哪里需要按照你的實際情況或者發展計劃來進行。 通常情況下,如果你的情況符合當地的人才引進政策,同時你的單位也有能力接收檔案,那么用人方一般會要求你把檔案轉到單位,并且為你辦理戶口,從而正式接管你的人事關系。這種方式的優點是你從此以后成為了單位的正式員工,將享受單位相應的工資待遇、福利,并且能夠方便地進行各種人事證明、職稱評定而無需花費額外的時間;缺點是如果你干得很好了,當你打算換單位或者升學時,單位可能不太情愿給你轉檔讓你走。 如果單位由于某種原因不能接收你的檔案,或者你希望做一個比較自由的職業者,可能會經常調換自己的工作,或者是你打算在近幾年內要考研升學,那么建議你把檔案存在人才服務機構,一般是各地人事局所有的人才市場。此種方式的優點是來去自由,并且評職稱、計工齡(哪怕你還沒找到實際工作)、保險等不缺,由于人才市場只管人不用人,但是法定人事關系是掛靠在人才市場的,因此在你升學或者換職業時不會因為檔案轉出困難而受阻。缺點是你和實際用人單位只能簽署勞動合同,相當于打工,單位因為你可能隨時離開的不穩定性而可能降低你的福利和待遇;還有在開具各種與檔案相關的證明時,你需要去人才服務機構,如果服務機構和你的工作地不在一個城市,可能會浪費你的時間;還有每年需要繳納一定的檔案保管費。 另外,這種方式視你已經找到工作,與把檔案存在工作單位一樣,如果想以后考公務員或者辦理其他地方的戶口,則沒有應屆畢業生的優勢了。順便提及,這種方式下如果你希望辦理醫療保險及住房公積金,原則上在存檔地和工作地都可以辦理,但建議在工作地辦理,因為醫保一般都有指定的醫療機構,要是看個病還需要回存檔地就太麻煩了。 把檔案暫存在學校,實際是保留著你的“應屆畢業生”資格,視為你仍舊處于“正在擇業”狀態。因此,你可以繼續按照應屆畢業生的條件考取公務員,以及找工作轉戶口的優惠政策,當然這期間你也還可以考研。這種方式的缺點就是期限最多為兩年,超期、或有的地方不允許學校暫存,如果學生畢業時沒有找到工作,檔案、戶口將直接被打回原籍所屬的人才服務機構,這時要注意,請立刻與原籍人才服務機構聯系辦理檔案托管手續,否則視為棄檔;還有一個缺點是因為你是“正在擇業 ”,即使這段時間你實際已經工作了,這種方式也不計工齡,不能評職稱。
七、關于檔案、戶口的問題
1、畢業生就業后檔案、戶口如何轉移 畢業生的檔案由學校按其就業的單位,發送到畢業生工作單位所歸屬的檔案管理部門。 畢業生的戶口由學校派出所按報到證上標明的就業單位遷移。領到戶口遷移證后,畢業生應仔細核對并妥善保管,不要折皺污損,更不能丟失,有錯漏不能自行涂改,否則作廢。 2、落戶口、轉檔案以什么為依據 就業報到證、升學的錄取通知書是畢業生檔案轉出的憑證。報到單位開到哪里,戶口、檔案就轉到哪里。 3、單位沒收到檔案時該如何查詢 單位沒收到檔案,請畢業生向各學院負責畢業生就業工作的老師查詢。 4、畢業生生源地有變動,應辦理哪些手續 畢業生生源地變動,應出示父母親單位的調動證明和親屬關系證明(加蓋公章),及新戶口所在地派出所的戶籍證明。經學院審核后交學生工作處備案。 八、關于就業審批的問題1、用人單位接收畢業生時需要辦理哪些手續
用人單位接收畢業生時需與畢業生簽訂《就業協議書》,部分地區還需報當地政府畢業生就業主管部門審批,如北京、上海、深圳、廣州等地,畢業生可請接收單位到當地政府畢業生就業主管部門進行確認是否需要審批。 2、學校編制就業方案的依據(《報到證》直接開到接收單位的依據) 學校用以編制就業方案(開《報到證》)主要以《就業協議書》和用人單位就業主管部門的意見為準。就業的畢業生應注意與用人單位簽訂的《就業協議書》需加蓋上級主管部門的公章(有用人自主權的單位不需加蓋)。 九、關于人才市場? ? ? 人才市場,是指運用市場機制開展人才交流,配置人才資源,實行人才社會化服務的機構、場所及相關活動的總和。 1、 與人才服務中心簽訂人事委托代理協議,明確了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其中有很多工作由代理方承擔了下來,借此契機,委托代理的畢業生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上; 2、 人事代理是一種法律行為。對被代理對象來講,個人選擇了代理項目,就意味著與代理機構建立了具有法律保證的權益; 3、 人事代理制有助于形成人才能進能出、能上能下的良性用人機制; 人事代理把原來的“單位人才所有”變成了“社會人才所有”,使人事管理工作向社會化方向大大邁進,同時更有利于人才個體的自主發展。它代表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人才管理制度的一個發展方向。 畢業生就業人事代理的工作主要包括下列幾個方面: 一、以保存人事檔案關系為主的人事代理,包括檔案管理、婚育管理、出具人事證明等 二、以社會保險為主的代理,主要包括為單位和個人代辦養老、失業、醫療、住房公積金等保險。! 三、為畢業生辦理黨員轉正、職稱評定等手續 四、辦理出國手續 五、畢業生可以隨時流動,省內改變單位,出省就業辦理調動手續。 十、可能出現的問題 1、 畢業生報到時用人單位拒絕接收怎么辦 國家規定:“經過協商落實和國家畢業生就業主管部門審批的畢業生就業計劃必須認真執行,未經高校和用人單位雙方復議并報地方主管部門批準,學校不得隨意改派畢業生,用人單位不得接收和退回畢業生”。當遇到用人單位拒絕接收時,畢業生應主動向用人單位說明情況,不要與對方爭吵,更不要貿然返校,應及時與學校取得聯系,由學校分清責任,按有關規定妥善處理。? 若屬因學校工作失誤造成計劃不落實,誤派畢業生的,應由學校負責提出調整意見報批。由于用人單位發生重大變化(如撤并、破產、倒閉等)無接收能力的,應及時與學校協商,合理調整。若是用人單位對畢業生提出難以達到的又不符合政策規定的過高要求,則不能作為退人理由。屬于畢業生本人身體有病而提出退回的,若是學生在校期間就有傳染病史,精神病史,用人單位不知道,待畢業生報到時才被發現的,應允許提出退回;若是報到后才患病的,應按在職人員病假的有關規定處理。 2、未在學校備案的協議,可否要求換發? 教育部明確規定,學校在制定畢業生建議就業方案時,要完善相應的管理措施,與用人單位和畢業生一道,維護《全國畢業生就業協議書》的嚴肅性。? ?? ?畢業生一旦與用人單位簽訂就業協議,雙方就已構成契約關系(不論是否在學校備案),畢業生如因故要終止與原簽約單位的協議,必須辦理違約手續。 3.申請出國(出境)的學生戶口和檔案辦理? 畢業生要求辦理出國(出境)不參加就業的,學生聯系本地人才市場或者其它地方落實接收戶口、檔案,簽訂協議書領取報到證,到保衛部辦理戶口轉出手續,到學院辦理檔案轉寄手續。戶口、檔案的轉入手續由學生自己負責。 已經落實就業單位的學生需要原簽約單位出具書面同意公函后才能辦理。已經開具報到證的,還要交回報到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