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梭利被譽為:“將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發揮得淋漓盡致的第一人。”
蒙氏教育的施行上,有兩點事項,是大人必須時時警惕在心的:
(1)給孩子絕對的自由“自由”是蒙氏“科學的教育學”的基本原則。這項原則也要教育兒童。
簡單地說,蒙氏認為強制的“教”法,對兒童──特別是學齡前的兒童,有害無益,非把孩子的頭腦解放出來,否則這些民族幼苗的發展不會健全,同時,蒙氏認為“自由”是與生即具有的基本人權。但是蒙氏的教育自由卻不是放任。她是以孩子能“獨立”為前提的重視“秩序”,她認為:“唯有在秩序中,才能順利進行一切的事務(包括教育在內)。如果人體內生理器官的活動相互矛盾的話,人就會生病,甚至于死亡。”所以“秩序”不但是教育的重要原則之一,也是日常生活遵循的法則。
“自由”該如何教育呢?蒙氏解釋說:對孩子應該以教育他們能獨立為前提,允許兒童依其“內在的需要”自由地去選擇“工作材料”──教具,自由地進行“工作”(操作)。 蒙氏對老師們說:“這并不難,你只要冷靜地觀望,保持一種尊重孩子的行為態度,使孩子在獲取經驗時,有完全的自由,在他們工作時不要干擾他。”我想在家中的大人們對孩子平日的生活教育上,也應把握上述的觀念。
(2)讓幼兒自己做蒙特梭利女士每次在演講時,總會提出這么一句話:“Help me to do by myslf”(請幫助我,讓我自己做)。一般父母對子女呵護得很仔細,什么都幫他們做得好好的,看起來是父母的愛心,實際上卻抹煞了許多孩子自我成長的機會。其實,孩子在開始學習走路,就是嘗試“獨立”的開始。讓我們來聽聽幼兒說:“我聽到,但隨后就忘了;我看到;也就記得了;我做了。我就理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