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晉祠游記

     黑老趙 2012-02-21

    晉祠游記 

    (2011年10月30日)

    晉祠游記

                                                     (晉祠三寶之一,最為重要的核心景觀——圣母殿)

        今年10月24日,我因公到山西省右玉縣出差。26日返回太原市,我拜會了中央黨校的同學申聯彬同志。27日上午,我在晉祠賓館小徐的陪同下,游覽了晉祠公園。

        晉祠公園位于太原市區西南25公里處的懸甕山麓,為古代晉王祠,始建于北魏,是后人為紀念周武王次子、周成王胞弟叔虞而建,系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漢代史學家司馬遷在《史記·晉世家》中,有一段“剪桐封地”的故事,詳細地記載了叔虞封為唐國諸侯的經過。叔虞來到唐國,勵精圖治,使百姓生活富足、安康。叔虞死后,其子燮因境內有晉水而改“唐”為“晉”。后人祀叔虞于晉水之源,故稱“晉祠”。

        晉祠是擁有幾十座古建筑的中國古典園林游覽勝地。環境幽雅舒適,風景優美秀麗,素以雄偉的建筑群、高超的塑像藝術聞名于世。據說,游晉祠可沿中、北、南三線進行。游中線,從大門入,自水鏡臺起,經會仙橋、金人臺、對越坊、獻殿、鐘鼓樓、魚沼飛梁到圣母殿。游北線,從文昌宮起,有東岳祠、關帝廟、三清祠、唐叔虞祠、唐碑亭、朝陽洞、待風軒、三臺閣、讀書臺和呂祖閣。游南線,從勝瀛樓起,有白鶴亭、三圣祠、真趣亭、難老泉亭、水母樓和公輸子祠。此外最南部還有十方奉圣禪寺,相傳原為唐代開國大將尉遲恭的別墅。祠北浮屠院內有舍利生生塔一座,初建于隋開皇年間,宋代重修,清代乾隆年間重建,為七級八角形,高30余米,每層四面有門,飾以琉璃勾欄。登塔遠眺,晉祠全景歷歷在目。我在導游小段的帶領下,以游覽中線為主,兼顧了南北兩線的重點景觀。

         圣母殿、魚沼飛梁和獻殿并稱“晉祠三寶”。

        圣母殿為晉祠最著名的建筑,始建于宋代天圣年間(公元1023——1032年)。圣母傳為叔虞之母邑姜。圣母殿原名“女郎祠”,殿前八根大柱上各雕有一條姿態各異的木龍,殿堂寬大疏朗,并無一根立柱,邑姜居中而坐,神態莊重。

        魚沼飛梁,建于宋代,呈十字橋形,如大鵬展翅,位于圣母殿前,形狀典雅大方,造型獨特,是國內現存古橋梁中僅有的一例。

        獻殿位于魚沼飛梁的前面。這座大殿原來是祭祀圣母、供獻禮品的場所。金大定八年(公元1168年)始建,明萬歷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修葺。面闊三間,進深兩間,斗拱簡潔,出檐深遠,外觀酷似涼亭。

        金人臺四尊鐵人姿態英武,因鐵為五金之屬,人稱之為“金人臺”。西南隅的那尊鐵人,鑄于北宋紹圣四年(公元1097年),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不但保存完整,而且神態威武,英姿勃勃,氣概不凡,鎖明甲亮,閃閃泛光,頗為獨特。

         水鏡臺規模壯觀,臺上東部為重檐歇山頂,演戲時用為后幕,臺上西部為卷棚歇山頂,面向圣母殿,三面開敞,演戲時為前臺,臺下埋大甕八口,為擴音之用。每逢酬神還愿的祭祀活動,總少不了表演各類舞樂,以娛神兼娛人,歷代皆然。  

         唐叔虞祠,位于獻殿北側,已非初始之晉祠,重建于清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分內外兩院。外院有碑廊環繞,陳列《華嚴經》石刻,布局對稱。正殿也是過庭,兩旁陳列著一組元代樂伎塑像,每邊7尊,共14尊,手持不同樂器,組成一個完整的樂隊,東邊為管弦樂,西邊為打擊樂,兩位矮人大概一為領隊,一為指揮。內院正北即為唐叔虞殿,殿內中央神龕便是唐叔虞塑像,手里拿著成王封賜的玉圭,身穿蟒袍,修目美髯,神采奕奕,溫良敦厚,文質彬彬。分立兩旁的是文武大臣。祠前的八角蓮池,清波粼粼,荷葉片片,在明月當空的夜晚蔚為奇觀,令游客頓生“蓮池映月”之嘆。

        唐碑亭,即貞觀寶翰亭,坐落在唐叔虞祠東南隅,初僅一楹,西向,清乾隆三年(公元1770年)擴建為三楹,改為南向,邑令周寬題“貞觀寶翰”橫額。亭內陳列著根據唐太宗李世民手書碑刻的《晉祠之銘并序》。全碑1203字,高195 厘米,寬120厘米,厚27厘米,方座螭首額書飛白體“貞觀廿年正月廿六日”。碑文行書俊秀,蓋為唐太宗李世民得意之作,其刻工洗煉,是僅次于王羲之《蘭亭序》法帖的杰作,可謂行書楷模,乃晉祠“鎮祠至寶”。稍加留意的游客會發現亭內有左右兩塊碑,左碑為原石,歷時1000多年,受自然侵蝕,下部字跡漫漶,右碑則系清人楊育于乾隆三十七年,依照舊拓本重刻的復制碑。

         似乎可以把《晉祠之銘并序》看成是唐太宗李世民一生的總結。其父李淵曾擔任隋朝的太原留守,李世民年輕時代是在晉陽度過的。后來,在唐貞觀十八年,已成為皇帝的唐太宗李世民東征高麗失敗,被迫回朝。這是他30多年征戰不曾有過的失敗。乘步輦路過晉陽休養。重到晉祠,故地重游,觸景生情,感慨萬千。于是親撰銘文,刻石立碑,總結歷史,評點政治,留下了這個不朽之作。三年后,李世民與世長辭。《晉祠之銘并序》的內容大體可分為四部分:首先,作者提出“興邦建國”必須親信貴族,以作輔弼;“分圭錫社”也要給予采邑。“非親無以隆基,非德無以啟化”,認為不是親屬就不能鞏固社稷,不施仁政就不能得到人民的擁護和愛戴。作者認為,周朝所實行的分封世襲祿位制是國家長盛不衰的根本保證。其次,贊美了唐叔虞的功德,認為唐叔虞“承文繼武”,“經仁緯義”,不愧為周室棟梁,晉國先祖。作者以“六合為家”的氣魄,運用華麗的文筆,對晉祠的山水給予“施惠”、“至仁”、“剛節”、“大量”等擬人化的評價。第三,揭發了隋煬帝的殘暴統治,以至于神人共怒,“四海騰波”。李淵順天應民,得到擁護,從而統一了中國。最后,作者認為唐室政權固然是天命所歸,人心所向,而興旺發達卻是神功。為此,他以“日月有窮,英聲不匱。天地可極,神威靡墜”的語句來報達神恩。結尾祝“萬代千齡,芳猷永嗣”,以期唐室天下千秋永固。

        千年古樹“臥龍周柏”與難老泉、宋代彩塑并稱“晉祠三絕”。

        位于圣母殿左側的“臥龍周柏”,相傳為西周時所植,距今已有近3000年。樹身已向南傾斜約40度,但仍充滿了生機。左右兩株,同年所植,故稱齊年古柏。可惜有一株在清朝道光年間被砍伐了。剩下的一株,橫臥如虬龍,斜倚在擎天柏上,披覆在圣母殿左側。北宋歐陽修在慶歷三年(1043年)來到晉祠題寫詩句:“地靈草本得余潤,郁郁古柏合蒼煙。”明末著名書法家博山也在樹旁留下“晉源之柏第一章”的名筆。晉祠古木眾多。樹齡最長、最負盛名的是植于周代的兩棵柏樹與漢、隋、唐的三株槐樹。

        難老泉素有“晉陽第一泉”之譽,泉水自懸甕山下的巖層涌出,潛流十多米,從水塘西岸半壁的石雕龍口注入水塘,看似白練飛舞,聽如鳴琴合奏,構成晉祠八景之一的“難老泉聲”。是晉水的主要泉源,流量1.8立方米。源前十孔分水,南北兩渠。因它晶瑩澄澈,冬暖夏涼,暢流不斷,終年生生不息,所以北齊時有人取《詩經·魯頌》中的佳句“永錫難老”,命名為“難老泉”。難老泉水世世代代澆灌晉祠附近的千頃良田,造就了“千家灌禾稻,滿目江南田”的豐饒景象。因泉水中含有多種礦物質,水溫恒定,水質優良,所以晉水澆灌出的晉祠大米,米質晶瑩,顆粒飽滿,口感香醇,回味無窮,與天津小站大米齊名。

        說起難老泉的來歷,還有一段動人的傳說:傳說在晉祠北邊二十里地的金勝村,有一個姓柳的姑娘,嫁給了晉祠所在地的古唐村。她婆婆虐待她,一直不讓她回娘家,每天叫她擔水。水源離家很遠,一天只能擔一趟。婆婆又有一種怪癖,只喝身前一桶的水,不許媳婦換肩,折磨她。有一天,柳氏擔水走到半路上,遇到一個牽馬的老人,要用她擔的水飲馬。老人滿臉風塵,看樣子是遠道而來的,柳氏就毫不猶豫地答應了,把最后一桶水遞給了馬。可是馬仿佛渴極了,喝完后一桶水連前一桶水也喝了。這使柳氏很為難:再擔一趟吧,看看天色將晚,往返已經來不及了;不擔吧,挑著空桶回家,一定要挨婆婆的辱罵、鞭撻。正在躊躇的時候,老人就給了柳氏一根馬鞭,叫她帶回家去,說是只要把馬鞭在甕里抽一下,水就會涌出,漲得滿甕。轉眼老人和馬都不見了。柳氏提心吊膽地回家,試試辦法,果然應驗。以后她就再也不擔心了。婆婆見柳氏很久不擔水,可是甕里卻總是滿的,很奇怪。叫小姑去看,發現了抽馬鞭的秘密。又有一天,婆婆破天荒允許柳氏回娘家,小姑拿馬鞭在甕里亂抽一陣,水就洶涌噴出,溢流不止。小姑慌了,立刻跑到金勝村找柳氏。柳氏正梳頭,沒等梳完,就急忙把一綹頭發往嘴里一咬,一氣跑回古唐村,什么話沒說,一下就坐在甕上。從此,水從柳氏身下源源不斷地流出,流了千年萬年,這就是“難老泉”。后人敬仰柳氏,尊其為水母,并于北齊天保年間修建水母樓,俗稱梳妝樓,別號水晶宮。樓內水母像銅質金裝,端坐甕上,束發未竟,神態淡定。

        宋代彩塑是我國古代雕塑藝術中的珍品,共有43尊之多,為圣母殿最著名的藝術品。邑姜居中而坐,其他彩塑侍女有的捧飲食,有的侍起居,有的奏樂歌舞,有的捧文印翰墨等,身材的尺寸都和真人大小差不多,這些侍從都是根據秦制度六尚(尚冠、尚衣、尚食、尚沐、尚席、尚書)而成,各有專職,身份、性格無一雷同。她們或幽怨、或憂郁、或慍怒、或哀思,神態自然逼真,面目俊俏可愛,造型生動,眉目傳神,表達出被禁錮深宮,身心備受摧殘的宮女的強烈不滿情緒。其塑造手法突破了古代寺院中宗教題材的平淡,采用現實主義的創作手法,塑造了具有豐富思想感情的人物形象,是中國古代泥塑的精品,有極高的藝術價值。

        在漫長的歲月中,晉祠曾經過多次修建和擴建,面貌不斷改觀。南北朝時,文宣帝高洋,推翻東魏,建立了北齊,將晉陽定為別都,于天保年間(公元550——559年)擴建晉祠,“大起樓觀,穿筑池塘”。隋開皇年間(公元581——600年),在祠區西南方增建舍利生生塔。唐貞觀二十年(公元 646年),太宗李世民到晉祠,撰寫碑文并進行擴建。宋太宗趙光義于太平興國年間(公元976——983年),在晉祠大興土木,修繕竣工時還刻碑記事。宋仁宗趙禎于天圣年間(公元1023——1032年),追封唐叔虞為汾東王,并為唐叔虞之母邑姜修建了規模宏大的圣母殿。自從北宋天圣年間修建了圣母殿和魚沼飛梁后,祠區建筑布局更大為改觀。此后,鑄造鐵人,增建獻殿、鐘樓、鼓樓及水鏡臺等,這樣,以圣母殿為主體的中軸線建筑物就次第告成。原來居于正位的唐叔虞祠,坐落在旁邊,便退居于次要的位置了。

        游晉祠要抓重點,我的感受是要領悟“鎮祠至寶”和“三寶三絕”,“鎮祠至寶”就是唐太宗撰寫的《晉祠之銘并序》,“三寶”就是圣母殿、魚沼飛梁和獻殿,“三絕”就是周柏、難老泉和宋代彩塑。我們可以從中感悟滄海桑田的巨變和歷代先人的智慧!

        大哉,晉祠!美哉,晉祠!雅哉,晉祠!

     

    晉祠游記

                                  (晉祠大門,正門上方懸掛的匾額上“晉祠”兩個字,乃是陳毅元帥手書。)

     

    晉祠游記
                                          (金人臺上年逾八百的鐵人)

     

    晉祠游記
    (對越坊,“對越”出自《詩經?周頌?清廟》中“對越在天”一句。)


    晉祠游記  
                         (坐北朝南的唐叔虞祠)

     

    晉祠游記
                                                  (晉祠三寶之一——獻殿)

    晉祠游記
     (圣母殿前面的魚沼飛梁,晉祠三寶之一,堪稱古建筑史上一絕。)

     

    晉祠游記
        (圣母殿左側的周柏,雖說已傾倒,然而近3000歲高齡,依然充滿活力。)

     

    晉祠游記
                  端坐在圣母殿大堂中央的邑姜塑像與排列在兩側的侍女塑像

     

    晉祠游記
                        (四季不斷流的難老泉)

                       

    晉祠游記

            (晉祠鎮館至寶——唐太宗李世民所撰《晉祠之銘并序》碑刻之局部)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67194熟妇在线直接进入|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软件| 成人做受视频试看60秒| 精品一区二区不卡无码AV| 免费无码黄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婷婷| 日韩系列精品无码免费不卡 | 精品无人区无码乱码毛片国产| 99精品国产中文字幕| 日本公妇被公侵犯中文字幕| 真人性囗交视频| 久久精品无码鲁网中文电影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頻| 国产网友愉拍精品视频手机 | 国产首页一区二区不卡| 在线中文字幕有码中文| 亚洲春色在线视频| 老司机导航亚洲精品导航| 蜜臀久久精品亚洲一区| 国产无套粉嫩白浆在线观看|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国产成人| 久久精品国产久精国产一老狼| 国产成人午夜精品福利| 性做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AV美女在线播放啊| 深夜av免费在线观看| 久久午夜夜伦鲁鲁片免费无码影视| 午夜DY888国产精品影院| 久久AV无码精品人妻糸列| 欧美黑人大战白嫩在线| 久久精品国产福利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无码专区| 国产青榴视频在线观看| 暖暖日本手机免费观看中文| 亚洲精品无码MV在线观看软件|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漫画| 99久久国产成人免费网站| 国产精品自在线拍国产手机版|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丰满的少妇被猛烈进入白浆|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