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葉: 別名:艾、冰臺、艾蒿、醫(yī)草、灸草、蘄艾、黃草、家艾、甜艾、草蓬、艾蓬、狼尾蒿子、香艾、野蓮頭、阿及艾、陳艾、灰草、大艾葉、杜艾葉、萎蒿。
性味:味辛;苦;性溫。 歸經(jīng):歸肝經(jīng);脾經(jīng);腎經(jīng)。 功能:溫經(jīng)止血;散寒止痛;祛濕止癢。 主治:吐血;衄血;吃力血;便血;崩漏;妊娠下血;月經(jīng)不調(diào);痛經(jīng);胎動不安;心腹冷痛;泄瀉久??;霍亂轉(zhuǎn)筋;帶下;濕疹;疥癬;痔瘡;癰瘍。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10g; 百部:
別名:百部根、白并、玉簫、箭桿、嗽藥、百條根、野天門冬、百奶、九叢根、九蟲根、一窩虎、九十九條根、山百根、牛虱鬼、藥虱藥。 性味:甘;苦;微溫。 歸經(jīng):肺經(jīng)。 功能:潤肺止咳;殺蟲滅虱。 主治:新久咳嗽;肺癆;百日咳;蟯蟲??;體虱;癬疥。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10g; 白果: 銀杏又名白果、公孫樹,為落葉喬木,是現(xiàn)存種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遺植物。銀杏5月開花,10月成熟,果實為橙黃色的種實核果。變種的品種有:黃葉銀杏、塔狀銀杏、裂銀杏、垂枝銀杏、斑葉銀杏。 白果含有氫氰酸毒素,毒性很強(qiáng),遇熱后毒性減小,故生食更易中毒??梢灾蠡虺词?,有祛痰、止咳、潤肺、定喘等功效,但大量進(jìn)食后可引起中毒。一般中毒劑量為10-50顆,中毒癥狀發(fā)生在進(jìn)食白果后1-12小時。為預(yù)防白果中毒,不宜多吃更不宜生吃白果。
巴戟天: 別名:巴戟、巴吉天、戟天、巴戟肉、雞腸風(fēng)、貓腸筋、兔兒腸。
性味:辛甘;溫。 歸經(jīng):肝經(jīng);腎經(jīng)。 功能:補(bǔ)腎助陽;強(qiáng)筋壯骨;祛風(fēng)除濕。 主治:腎虛陽痿;遺精早泄;少腹冷痛;小便不禁;宮冷不孕;風(fēng)寒濕痹;腰膝酸軟;風(fēng)濕肢氣。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6-15g; 北沙參藥名:北沙參 別名:真北沙參;海沙參;根條參;菜陽參;遼沙參;野香菜根。
性味:味甘;性涼。 歸經(jīng):歸肺經(jīng);胃經(jīng)。 功能:養(yǎng)陰清肺;益胃生津。 主治:肺燥干咳;虛勞嗽血;胃級不足;津傷口干。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5-10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