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走失眠 神經衰弱偏方大全
中國吃網(www.6eat.com)是中國餐飲行業第一門戶網。“餐飲百科”為您聚合了美食菜譜、美女養生、美男養生、兒童飲食、老年養生、飲食常識、生活竅門、食物食材、餐飲文化等內容。目前為您提供的是【食療有方】欄目的【趕走失眠 神經衰弱偏方大全】 [摘要] 中國吃網就為您整理了一份治療神經衰弱的偏方大全,希望能對您有幫助。下面介紹的食療偏方在治療神經衰弱方面都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因為人的體質和病因不同,應該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才能獲得最好的治療。下面中國吃網就告訴您治療神經衰弱小偏方的有哪些。 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很多人都有神經衰弱的問題,輕則失眠多夢,嚴重的甚至會影響到正常的工作生活。對于神經衰弱的治療,日常鍛煉和飲食調理是很重要的。今天中國吃網就為您整理了一份治療神經衰弱的偏方大全,希望能對您有幫助。下面介紹的食療偏方在治療神經衰弱方面都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因為人的體質和病因不同,應該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才能獲得最好的治療。下面中國吃網就告訴您治療神經衰弱小偏方的有哪些。 治療神經衰弱食用偏方要對癥下藥 1.肝腎陰虛型神經衰弱 心煩失眠,頭暈頭痛,健忘耳鳴,腰膝酸軟,咽干口燥,五心煩熱、多夢或月經不調,舌紅少苔,脈細。治以滋補肝腎,降火寧神。方用歸芍地黃湯加減:生地、玄參、麥冬各15克,山萸肉、山藥、茯苓、棗仁各12克,丹皮、澤瀉、合歡花、知母各10克,黃連、五味子各6克。 2.心虛膽怯型神經衰弱 多疑善恐,終日坐立不安,睡眠多夢易醒,健忘,自汗,驚悸不寧,舌淡,脈弦細。治以益氣化痰,安神定志。方用溫膽湯加味:茯苓、法夏、浮小麥、龍齒各15克,陳皮、竹茹、枳實、石菖蒲、甘草、大棗、棗仁各1O克。 3.肝郁化火型神經衰弱 情緒不穩,急躁易怒,心煩失眠,面紅目赤,口燥咽干,胸肋脹痛,口渴便結,舌紅苔黃、脈弦數。治以疏肝清熱、平肝安神。方用丹梔逍遙散加減:當歸、白芍、生地、磁石、龍齒各15克,丹皮、梔子、郁金、瓜蔞仁各12克,柴胡、香附各10克,大黃、甘草各6克。 4.心脾兩虛型神經衰弱 心悸失眠,食少乏力,面色萎黃,頭昏健忘,腹脹便溏,舌淡苔薄白,脈緩弱。治宜健脾益氣,養血安神。方用歸脾湯加減:炙黃芪、黨參、龍齒各20克,自術、棗仁、茯苓各12克,龍眼肉、遠志各10克,木香、甘草各6克。 治療神經衰弱經典小偏方 治療神經衰弱經典小偏方一 【方藥組成】蠶蛹100 克 米酒1 000 毫升 【制用方法】將蠶蛹用涼開水洗凈, 放入米酒中浸泡24 小時, 然后同放沙鍋內用小水煮沸, 煎取500 毫升, 待冷瓶裝密封備用。每次口服50 毫升, 每日2 次; 蠶蛹可食, 每次10 克, 每日2 次。 【功效主治】健脾和胃, 安神定志。主治神經衰弱, 癥見失眠、心煩不寧, 屬于脾胃虛弱, 氣血不足者。 【醫師囑咐】本藥酒屬食療范圍, 可以久服。 治療神經衰弱小偏方二 【方藥組成】紅曲500 克 蜂蜜5 000 毫升 【制用方法】在蜂蜜中加入深井水1 000 毫升, 再放入紅曲,混勻裝入干凈的小口瓷壇中, 外用牛皮紙封口, 經過45 日發酵,即可過濾使用。每次口服30 毫升, 每日3 次。 【功效主治】補益氣血, 養顏安神。主治神經衰弱, 癥見失眠乏力、眩暈氣喘、性功能減退, 屬于氣血虛衰者。 【醫師囑咐】本藥酒屬食療范圍, 可以久服。 治療神經衰弱小偏方三 【方藥組成】菊花2 000 克 何首烏1 000 克 當歸500 克枸杞子500 克 糯米5 000 克 酒曲1 000 克 【制用方法】先將前3 味藥加水煮汁, 用紗布濾取藥液備用。再將糯米煮成米飯, 與藥汁混勻。待溫度降至30℃ 時, 再拌入酒曲, 裝入容器中, 密封, 四周用棉花或稻草圍繞, 保溫發酵,21 日后壓去酒糟, 濾取藥酒, 瓶裝備用。每次口服50 毫升, 每日2 次。 【功效主治】滋養肝腎, 補益精血。主治神經衰弱, 癥見失眠頭暈、目視昏花、腰膝酸軟。須發早白, 屬于肝腎不足者。 【醫師囑咐】本藥酒有抗衰美容作用, 可以久服。 治療神經衰弱小偏方四 【方藥組成】柴胡10 克 黃芩10 克 半夏10 克 黨參10克 紫蘇6 克 厚樸6 克 陳皮10 克 茯苓20 克 炙甘草6 克生姜3 片 大棗3 枚 【制用方法】上藥加水煎煮, 煮沸30 分鐘, 濾取藥液; 藥渣加水再煎, 煮沸40 分鐘, 濾取藥液。合并2 次藥液, 分早、晚2 次溫服, 每日1 劑。 【功效主治】解郁清熱, 化痰健脾。主治神經衰弱, 癥見精神抑郁、情志不遂、久思妄想、胸腹脹滿、口苦咽干、頭暈目眩、煩躁易怒、喜哭善悲、或喉中如絮、咯之不出、咽之不下,屬于痰涎凝聚者。 【醫師囑咐】孕婦慎服。
聲明:此文章【趕走失眠 神經衰弱偏方大全】以及中國吃網餐飲百科所有刊載菜譜制作方法、文章、知識、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請自行核實,由此所產生的風險均由您個人承擔。中國吃網“餐飲百科”致力打造成為提供最優秀實用美食、菜譜食譜做法,專業健康養生知識、生活竅門、食材介紹的專業生活服務平臺。如果該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權或相關權益,請點擊這里 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及時處理。 責任編輯:張鵬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