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過了春自去好友琳是個深諳人情世故的女人,加上心理學的專業基礎,讓她成為我們好友圈子里有名的親友咨詢師。 而她自己有一母所生的姊妹7人,有4個外甥女。她曾經苦笑著對我說:“女人總是遇到無數的問題,從少女時代開始直到老去。不要說別家的女人了,就是我自己家里的女人們,就是一個復雜繁復的女性世界。” 我曾經問她:“你覺得女人在愛情婚姻方面,最大的自我障礙是什么?”她沉吟一陣之后說:“就是很多女人不明白什么叫作‘清明過后春自去。’” 琳的話讓我深思。
在有關“女人”、“女性”的網上論壇里,在周圍熟悉的人群中,常常會發現有很多年輕的已婚女人在傾訴自己婚后仿佛失去愛情的苦惱。其大體情形基本一致:走過紅地毯,走進婚姻之后,成為自己丈夫的那個男人逐漸失去了戀愛時的狀態,于是心生疑問和傷感:他是不是變了,是不是不愛我了? 知道倉央嘉措那首流傳甚廣的《情歌》的人,可能都會記得其中有句讓人回味深長的話:“清明過了春自去,幾見狂蜂戀落花?” 一些女人知道戀愛時男人和婚后生活中男人的大不相同,其實有著深刻的心理學原因。 深度心理學家在研究中發現,人在戀愛之時,心理上“退化”(Regress)回三歲之前的狀態,戀人之間的互動與嬰兒和慈父或慈母間的關系極為相似。不論是戀人之間或嬰兒與父母之間,在這個時期都缺乏“心理疆界”(Psychological Boundary),情緒糾纏不清,分不出彼此的感覺。其好處是,不管自己心里多么愁苦,一看到對方欣喜的笑容,自己什么事都不用做就不知不覺地跟著開心起來。其壞處是,看到對方心情不好,不笑了,自己的情緒馬上受感染開始難受起來,以為對方在怪自己。 于是,愛著的雙方,都會不自覺地、及其盡情地給予對方熱烈的親吻、擁抱,各種各樣能夠讓對方快樂、安寧甚至生死相依的承諾也隨之誕生。 激情是戀愛的根本,燃燒是戀愛的狀態,甘心情愿為對方奉獻,是戀愛散發的迷人芬芳——在這樣的時光里,你的生活里滿是見香味馥郁的蘭花,你看得見流水間閃爍的光,你會有忽然莫名的笑,聽得見管風琴的音,你會沉湎于和他耳鬢廝磨、朝朝暮暮、相對無語。在這個人生的春天里,就像大自然的春天一樣,充滿了鳥語花香。 當戀愛轉變為婚姻時,愛情就結出了自己的果實,就像鮮花爛漫的春天之后,必然進入秋實的秋天一樣。帶著親情的生活伙伴關系確立了,溫馨和平和逐漸取代了戀愛的激情和熱烈,溫暖、舒適、自然、平淡,是婚后生活的特征。要知道,男人也是自然之子,也有自然人的特質,男人再愛你,也不可能激情永遠,熱烈永遠,至少是在表現形式上是這樣。 “清明過了春自去,幾見狂蜂戀落花?”季節要更換,時光會流轉,春天過后一定是夏天和秋天。即便男人是狂蜂,也不會超越季節戀落花。所以,女人不要渴求伊人永遠像旋轉木馬那樣一直圍著你轉,一直滿懷激情環繞著你。 沉靜自己,讓自己猶如東山山上月,輕輕走出最高峰,乃是女人進入婚姻之后的最上策選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