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S美女 大學一年級 發表于:2012-02-27 14:32
剛從網上看了一個視頻,意大利的一檔綜藝節目,主要是說一個小男孩給小女孩寫了一封情書,在主持人的引領下,(請注意是“引領”)小男孩輕松地讀出情書,并當眾向小女孩表白,小女孩喜極而泣,他們最終還一起唱了一首歌,全場所有的人都一起打著節拍,跟著節奏鼓掌…… 后來就聯想到了一篇很有趣的博客,美國科羅拉多州的一個男童名叫格雷文(Alec Greven),8歲那年,他在讀三年級時為應付學校的創意功課而寫下了《怎樣跟女孩子說話》(俗稱《泡妞大全》)這篇作業。該作業后來擺在校內書展,以3美元一本出售。書中天真爛漫之言竟然大受歡迎,最后更獲校方鼓勵出版成書,(請注意是“校方”)不僅成了輿論話題,更營銷全美乃至澳大利亞。 繼而就想到在咱們中國,是如何看待類似于這樣的問題的呢? 前不久,阿斯頓英語8歲男孩寫情書的事件被吵得沸沸揚揚,很多家長集體轟炸,說是孩子早熟,早戀了,同樣是寫情書,國內和國外竟然有這么大的差異,令人愕然。 這就不得不想到國內外的教育模式,不同的教學理念和思想,培養出來的思維是不一樣的。例如,同樣是一節《灰姑娘和白馬王子》的課文,在中國的老師們就會問:“灰姑娘的性格特征是什么?后母的性格特征是什么?這篇課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等等,而在國外,老師可能就會問:“你想當灰姑娘嗎?你希不希望遇到一個白馬王子?”,或者就是讓學生們把這篇課文整體演下來。 這是完全不同的教育模式,就誕生了對于課文的不同理解和認識。 在國外,他們的教育理念是十分開放的,所以,在他們的眼中,有些事情就是習以為常了,他們會大膽地讓孩子隨著自己的天性去發展,解放孩子的天性,沒有束縛,甚至去指導,鼓勵,而在中國就是完全不同的處理方式了。 在國外的一些學校,當孩子上了小學三年級的時候,他們的老師會給他們開課,教他們如何寫情書,如何向異性表達自己的愛意,可是在中國,如果老師發現班里有同學寫情書,就會讓學生寫檢查,進行一系列批評,教育了。 為什么在中國這樣的保守教育中,還會有8歲的“情詩弟”呢?其實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受后天教育理念的影響。那個8歲“情詩弟”是阿斯頓英語的學生,而阿斯頓是一種美國式的開放教育理念,孩子暢所欲言表達自己的感情,在他們學校看來,很正常,可孩子的家長儼然接受了幾十年的中國是保守教育,必然就產生了“早戀求助”。 既然把孩子送到了阿斯頓英語,估計就是想讓孩子接受西方先進教育理念吧,那我們又何必再畫蛇添足地自討苦吃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