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打開中央電視臺國際頻道《財經報道》和《中國新聞》節目主持人宋一平的公共電子信箱,就被來自世界各國的觀眾來信深深吸引。這些來自祖國大陸、美國、加拿大、俄羅斯、澳大利亞等國家和我國臺灣地區的觀眾來信熱情洋溢,無不傳遞著他們對節目和主持人的認可、關注和期望。
宋一平自1997年進入中央電視臺國際頻道,主持的節目從《整點新聞》到《中國新聞》,再到《新聞60分》和《財經報道》,都為她贏得了國內外觀眾的一致好評。而她作為一個優秀的新聞工作者的良好素質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現。“9·11”事件之后,戰爭一觸即發。2001年10月8日晚上12時,宋一平在睡夢中覺得樓道里人聲鼎沸,隱約聽到樓道里人們在談論美英部隊開始對阿富汗進行軍事打擊。她一骨碌翻身起床,來不及化妝,來不及精心準備,15分鐘后就坐在了直播間。豐富全面的背景資料,形式多樣的全球連線、機智敏捷的主持風格,無不讓觀眾大飽眼福,然而他們看不到主播宋一平利用直播間隙在不斷地給自己“添磚加瓦”,戴隱形眼鏡,描眉毛等等。
敏銳的洞察力,獨特的視角,科學的工作方法,尤其是遇到突發事件能夠理智冷靜,宋一平身上的這些優點使得她不斷成為新欄目的首要人選。2000年國際頻道推出全國直播時間最長的綜合新聞類節目《新聞60分》,宋一平擔任主播,和《新聞60分》一起經歷了眾多讓人難以忘懷的重大歷史事件:臺灣大地震,三峽截流,中共召開的“十五大”等,而《新聞60分》也逐漸成為一個收視率在國際頻道領先的綜合新聞類節目。
2003年國際頻道對《財經報道》進行改版,增添了現場直播訪談板塊。宋一平既做主持人又做策劃,和國際國內專家一道,通過數字和政策解讀背后的故事,為國內外觀眾在有限的時間內提供盡可能多的、有價值的財經信息和觀點。為追求更高的節目質量,宋一平和同事們甚至狠心把一位從紐約來的專家直接從機場請進直播間,不為別的,只因為那位專家是當天晚上訪談內容方面公認的權威。《財經報道》的現場直播訪談板塊要求主持人在積極主動交流的同時又要冷靜思辯及耐心傾聽,還要隨時與導播保持高度和緊密的默契聯絡,這無論在心理上還是準備上都加大了主播現場調控的難度。宋一平多年的新聞直播生涯為勇于挑戰自我的她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實際中表現得非常得心應手。
一張一弛,文武之道。屏幕上的宋一平成熟而干練,生活中的她則是嬌小玲瓏,活潑幽默,不經意間展現的才能讓周圍的朋友驚訝不已。一道別有風味的徽派小菜“西紅柿炒青椒”就給朋友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宋一平的在沈從文的故居拍的照片讓人難以忘記。宋一平身著簡潔的白衣,清爽的短發上很隨意地別著幾個卡子,靜靜地坐在沈先生用過的書桌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