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年輕帥氣的小伙衛哲從上海外國語學院畢業后,應聘到了一家證券公司做總經理秘書。堂堂的名牌大學優秀畢業生,去做一名秘書,是不是屈才了?但衛哲卻不這么想,他告訴自己:“以前的一切全都掀過了,擺在你面前的又是一張嶄新的白紙。”
秘書工作很繁瑣,但在許多極普通的事上,衛哲都要求自己盡力做到最好。比如文件的擺放,一般的秘書會按照時間順序把文件放在老板的桌子上,他則會按照急緩程度來排序,并且盡量把內容有關聯的文件放在一起。即使是在端茶送水這樣的小事上,衛哲也揣摩出很多道道。比如,老板講話講得多,倒水就得勤快一些;什么時候只倒水不加茶葉,什么時候該帶茶葉進去……
當他把這些細節都做好的時候,老板知道,讓衛哲再做復印、倒水等工作,就是屈才了。很快,老板提拔了他。衛哲24歲時,就出任了上海萬國證券公司資產管理總部的副總經理。
當上副總經理后,衛哲總是問自己:“你真的有這個能力嗎,比如財務管理?”為了提高自己的財務管理能力,后來衛哲去了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他主動提出:“我需要一個盡可能低的職位。”最后,他自己挑了一個“財務專員”的位子。
從“萬國”的老總級人物,到在普華永道被將近30個人領導著,衛哲絲毫沒有感到委屈,他反而很高興,因為有相當于將近30個老師可以教他。同事都非常喜歡這個謙虛好學的年輕人,他不僅贏得了好人緣,而且從同事身上學到了許多他以前所不知道的東西。很快,他在普華永道脫穎而出,從一般的財務顧問到經理,再到總部高級經理……
之后,年已不惑的衛哲又成為阿里巴巴網絡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首席執行官。作為中國最年輕的首席執行官之一,他的職場生涯,被無數白領尊為“衛氏職場史”,曾得到美國權威財經雜志《福布斯》的高度評價。
通過衛哲的故事,我們不難發現,他之所以用僅僅十多年時間就像坐火箭一般完成了“從士兵到將軍”的職務升遷,跟他在職場中的“歸零心態”不無關系。
所謂“歸零心態”,就是對職場中人來說,不論是新人還是老人,面對新環境或新崗位,都要進行“清零處理”。就是說,不管你從前在多么牛的企業、取得了多么大的成績,也不論是從什么名牌學校畢業、取得過什么榮譽,來到新崗位以后,都要從零開始,不能沉迷于過去的成就和驕傲中。
衛哲無論是在初入職場時,還是在跳槽到新公司時,總是能夠帶著“歸零心態”,擺正自己的位置,以一顆平常心、謙恭心、進取心來工作,努力完成領導交付的每一項工作,或者把每一位同事當做自己的老師。如此一來,領導欣賞、同事喜歡,工作起來自然就干勁十足,業務能力自然會突飛猛進,想不升遷都難!
一位美國企業家針對比爾?蓋茨的經歷說過一句話:“學位是一段學習的墓志銘,輟學則是一段學習的開始。”實際上這就是講的“歸零心態”,一切從現在開始,從現在所面對的結果開始,過去再輝煌也已經過去。
人在職場,如果沒有“歸零心態”,將過去的榮譽和成績變成包袱背在身上,又會是怎樣一種結果呢?
某全國連鎖性的大商場里有位女士,多年來擔任一類產品的采銷主管,業務精干。這一年,公司出于全局考慮,將她調到另外一個部門。她的?頭上司采銷總監是個與她比起來學歷高但資歷淺的人,她覺得自己資歷很深,而且年齡比總監大,所以就很不服氣。
暗地里,她經常對同事發牢騷說:“這總監太可惡了,下了這么多任務,不可能完成的。我在公司都干了多久了,沒有功勞還有苦勞呢,他一個小孩,天天在我面前指手畫腳的!”同事就好心勸她:“不能用苦勞去當功勞用,這樣對工作是不利的。”不想她卻回應道:“現在的商場不都這樣嗎?他不就是學歷高嘛,又沒經驗,除了會派任務還會什么?”
就這樣,這位采銷主管不是腳踏實地地工作,而是常常明里暗里地說總監的壞話,?者故意給積極肯干的同事潑冷水,以此拆領導的臺。時間一長,總監覺得她是個攪壞一鍋粥的“死老鼠”,同事也認為她是個只會發牢騷的“破風箱”,搞得人際關系十分緊張。
結果可想而知,沒出三個月,這位曾經“勞苦功高”的“功臣”便被人事部通知前去辦理待崗手續……
你看,缺少“歸零心態”,一味地覺得自己勞苦功高,領導資歷淺薄,這位采銷主管抱著這樣的心態,怎能把工作做好?又怎會贏得同事們的信任和尊敬?證明自己的價值靠什么?靠學歷或者靠資歷?不,這些都只能說明過去的成績!
衛哲的成功與那位采銷主管的?敗,啟示我們:身在職場,你可能是成績優秀的名校畢業生,也可能是當年同老板一起打天下的元老;無論你是求職、跳槽、實習、試用,還是內部崗位調整,一旦當你和別人處在同一個起跑線上時,不要感覺任何不平衡,而是要面對新形勢,對過去的成績進行“清零處理”,具有一種從頭開始的“歸零心態”。要知道,每份工作都是從基層開始做起來的,只要平時腳踏實地、積極主動,遲早能受人賞識,千萬不要好高騖遠,“大事干不了,小事不愿干”!
有了“歸零心態”,你的心態就會變得平和;心態平和,就能擺正自己的位置;位置擺正,就會營造?種融洽的人際氛圍;人際融洽,就能使個人能力得到充分發揮;能力得到充分發揮,才有可能創造良好的業績……因此,“歸零心態”說到底是一種不斷奮斗的精神,是一種勇于超越自我、成就新的事業的職業素養,是一味處理職場人際關系的“靈丹妙藥”。這種心態不但決定了人與人、個人和組織的關系定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決定了個人的未來。
[職場溝通寶典]
在工作、生活中,任何事結束,無論成敗,都不妨讓它“歸零”,以全新的姿態開始另一件事。如何“歸零”呢?
1.摘下頭頂冠,揮別昨天再出發。冠冕,是暫時的光輝,?永久的束縛。一個人只有擺脫了過去的束縛,才能不斷邁步向前。昨天獲得的成績、榮譽,畢竟已經成為過去,讓過去的有歸于現在的零,不背任何包袱,輕裝上路,到頭來你才能得到更沉甸甸的收獲。
2.倒掉杯中水,潛心接受新挑戰。海爾集團首席執行官張瑞敏說:“我們主張產品零庫存,同樣主張成功零庫存。”只有把成功忘掉,才能面對新的挑戰。每個人掌握了一定的學識,有過一些成功的經歷,就好比水杯中已經蓄了很多的水。而當你接受新的工作挑戰時,能否成功,取決于你是否能倒空杯中的水,潛下心來從頭做起。
3.關上身后門,換?方式去前進。人在職場,職業倦怠、激情喪失,似乎是永遠也繞不開的話題,當感到一種難以擺脫的壓抑和煩躁后,適當將現狀歸零,換種方式去前進,或許是種不錯的選擇。從某種意義上說,當一個人的發展遭遇某種瓶頸時,我們以“歸零”的方式放棄從前,關上身后的那扇門,就會發現另一片美麗的后花園,找到另一番工作的激情和樂趣。 "勢利之交,難以經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