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從來不提倡對大學進行排名,但在人們的心中,對大學還是有一個位次和層次劃分的。大學的辦學質量、師資力量、科研成果、畢業生質量、硬件設施等綜合因素,都在長期的辦學過程中,自然形成了一種公眾認可度。而這種自然形成(也有國家批準授予的如“211”“985”重點工程院校)的院校層次,也是考生和家長在填報志愿中,最為關注的一種分類方法。 ??聘呗殞W校 按科研規模劃分
眾所周知2000年,全國高校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合并重組。從根本上改變了1952年以來形成的以專業學院為主體的高等教育體制,建立了以多科和綜合大學為主體的高等教育體制。 2002年有學者提出了一種“按科研規模劃分”大學的分類標準。在這種分類標準中,大學由“類”和“型”兩部分元素構成。“類”反映大學的學科特點,“型”表現大學的科研規模。 “類”按教育部對學科門的劃分和大學各學科門的比例,將現有大學分為綜合類、文理類、理科類、文科類、理學類、工學類、農學類、醫學類、經濟類、法學類、文學類、管理類、體育類、藝術類等若干類?!靶汀卑纯蒲幸幠5拇笮。瑢F有大學分為研究型、研究教學型、教學研究型、教學型等4型。 例如:北京大學按各學科比例情況,屬于綜合類,按科研規模,屬于研究型,所以,北京大學的類型是綜合類研究型,簡稱綜合研究型。 再如:清華大學按各學科比例情況,屬于工學類,按科研規模,屬于研究型,故清華大學的類型是工學類研究型,簡稱工學研究型。上海交通大學屬于理科類研究型;北京科技大學屬于工學類研教型等等。 從院校特色上分 目前,我國高校類型可分為綜合院校、工科院校、農林院校、林業院校、醫藥院校、師范院校、語言院校、財經院校、政法院校、體育院校、藝術院線、民族院校、軍事院校12個類型(與我國的12大學科門類基本相對應)。許多高等學校基本上也是按照這種分類來命名的。 農業類大學如:中國農業大學、南京農業大學、華南農業大學、吉林農業大學;林業類大學如:北京林業大學、東北林業大學、浙江林學院、中南林業科技大學;醫藥類院校如:中國醫科大學、北京大學醫學部、中國藥科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理工類大學如:清華大學、北京工業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北京郵電大學、沈陽理工大學;師范類院校如:北京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東北師范大學、南京師范大學;藝術院校如:中央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院、中央美術學院、北京舞蹈學院等等。 隨著我國高等院校的不斷改革發展,很多高校雖然已經發展成為多學科門類的綜合性大學,但其本身特點和專業特色依然很突出。除了一些大型的綜合類院校以外,很多新興的綜合類高校,無法從其院校名稱中立刻看出院校特色,但仔細查看各學科門的比例和特色專業的設置情況,還是能夠對其優勢科門類和專業特色做出基本判斷的。 從隸屬關系上劃分高校
近年來,關于高等學校分類的討論,從學術界到普通百姓有許多的看法和標準,不同時期也形成了不同的分類。在此搜集、整理了幾種高校分類模式,分別介紹。目的是讓考生家長在填報高考志愿的時候,從多個側面綜合起來考慮,選擇適合的高校。今天先說說從隸屬關系上看高校。
截止2011年4月,我國經教育部批準設置備案的,具有高等學歷教育招生資格的高等學校(不含軍事院校和港澳臺高校)共有2429所。其中,普通本科院校820所;普通高職院校1228所;獨立學院311所,經國家審定的分校辦學點70個。其中很多高校類型的邊界相對模糊,一所學校可能是幾種類型并存。 所謂的隸屬關系,用老百姓的話說就是,某所高校由哪個部門主管。20世紀50年代初期,很多高校由部委和地方分別管理,通常分為教育部所屬高校、中央部委所屬高校和地方所屬高校三種類型。1992年后,部門辦學的趨勢減弱,中央和地方兩級辦學的新格局逐步形成。目前大體分為兩種:中央部屬高校、地方所屬高校。 中央部屬高校是指國務院組成部門及其直屬機構在全國范圍內直屬管理一批高等院校,目前,全國共有中央部委直屬高校一百多所,其中,82所(含分校)劃歸教育部直屬管理,其余劃歸中央其他部委直屬管理。比如,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科技大學等都是教育部直屬的。另如,北京協和醫學院(清華大學醫學部)、大連海事大學、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外交學院、中國民航大學等,分別直屬衛生部、交通部、公安部、外交部、民航總局等其他部委。 總體而言,中央直屬院校是我國高校中的精英,學校校園面積大、學生人數多、師資力量強、教學條件一流、就業率高、發展前景好。 地方所屬高校(省屬高校)是指隸屬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港澳特區,大多數靠地方財政,由地方行政部門劃撥經費的普通高等學校。省屬高校占了我國高??倲档慕^大多數,目前,全國2400多所高校,除一百多所中央直屬高校外,其余2300多所屬地方高校。按照學校的規格,地方高??纱篌w分為:省屬國家“211工程”重點大學、“省部共建大學”、地方性直屬高校三種模式。 在這三種模式中,這里只介紹一下“省部共建高?!薄!笆〔抗步ǜ咝!逼渲泻芏嘣褪侵醒氩课鶎傩袠I院校,后因教育體制改革轉為省屬院校。還有很多省份為了做強地方高等教育,大力支持省屬高校依靠自身特色積極爭取相關國家部委的資金和資源支持,也形成了“省部共建高?!?。如:河南農業大學是省與農業部共建;大連交通大學是省與鐵道部共建;南京審計學院是省與國家審計署共建高校;華北水利水電學院、三峽大學是省與水利部共建等等。 實際上,高等學校的所屬關系對高等學校的發展和學生的就業仍有一定的影響。了解這一點對考生和家長在填報志愿時是有幫助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