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問-四氣調神大論》:“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其核心的思想就是秋季養生得把握一個“平”字。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秋季,自然界中陽氣開始逐漸消退,陰氣慢慢上漲。人體適應這種天氣的改變,陽氣開始內收,氣血應該是內走了,不宜出汗,為冬天的閉藏做好前期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
其核心的思想就是秋季養生得把握一個“平”字。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秋季,自然界中陽氣開始逐漸消退,陰氣慢慢上漲。 人體適應這種天氣的改變,陽氣開始內收,氣血應該是內走了,不宜出汗,為冬天的閉藏做好前期準備。 如果早秋穿得過多,動輒汗出,腠理開放,不利于氣血內收。 所以,對于早秋,適度地涼可以收縮全身毛細血管,使氣血內行,順應自然的趨勢,此養收之道也。這個適度就是早秋在穿衣這方面的“平”。不多不少,穿上后日常必須的活動后沒有出汗,這就可以了。
在飲食上,也是把握這么一個“平”,寒涼的和溫熱的食物都不是首選,而應該是性平的一些食物,比如肉類中有豬肉,雞肉;蔬菜多是性平偏涼,多半沒有什么忌口的。而羊肉牛肉性太熱,不太適宜,但也不是絕對的,如果能配上一些涼性的食物比如菱角,蓮藕,自然是好。 另外 如果,體質本寒,也是比較適合吃的。 蜂蜜,性味甘平,滋陰潤肺,還能潤腸通便。四季皆宜,尤宜秋季。
秋季燥,易傷肺,七情應悲,原則上最容易出現悲傷地情緒,但也要因人而異,視具體情況而定。現代社會壓力大,大家情緒一般都比較急躁易怒。不管是什么樣的糟糕情緒,我們都要注意調整心情,使情志寧靜,心態平和,這是我們可以掌控,我的心情我做主。淡定一點,神馬都是浮云,保持一個美好的心情對生活和工作都是一種獎勵。 |
|
來自: 松柏林光139 > 《8中醫養生保健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