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遜京城,堪比江南。滇南融合漢文化內涵典范之作——建水朱家花園

兩桿落日,半院蔭涼,幾扇花門,滿庭芬芳
當斜陽越過略顯寂靜的院落,撒向鏤空雕花門扇并留下光影,站在堂中或漫步在院院相通、門窗相連、處處滲透著文化氣息的宅內,如同昔日朱家人一樣,審視和欣賞著庭院中的每一座建筑,每一處角落,每一件事物,這種置身其間的感覺,卻是筆下難以記憶。百多年來,陽光不變,庭院未改,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朱家老宅中依稀尚存的精美雕花金飾,似乎還殘留著往日其主人喧囂慘淡的輝煌。賞視之余,也非常佩服朱家主人極高的文化修養和藝術品味。
日落兩桿時分,我們駕車七拐八拐地駛進了云南紅河州建水縣的翰林街,這是一條汽車非常難行的老街巷,路兩邊盡是老舊的門樓、老屋、小店,行人、自行車和許多流動攤,都擁擠在本已不寬敞的路面上,一個不小心,在昆明租的越野車,就被一個流動攤車蹭了一條長道子。雖然難走,但也必須從這過,因為,要去拜訪這個儒雅大氣并有著“滇南邊陲大觀園”之稱的清代民居建筑——朱家花園,我們所知道路,只此一條。
門票五十,游人無多,即是來拜訪空宅,導游也就免了。
如今,想要了解這耗時三十年建成,主體建筑呈縱四橫三布局,占地三十余畝,迷宮式層出迭進院落和井然有序房舍的組合式民居的歷史,或是其主人家的前世今生,網上的介紹都非常全面且詳細。我們此行前來的目的,只是慕名串門,尋覓特色,體會一下置身其中的感覺。


“畫棟連云燕子往來應有異,笙歌遍地春光長住不須歸”,朱家幾代人積累財富,在滇南建起的住宅和宗祠——朱家花園,處處顯露出曾經的輝煌。而不幸的是,在近代百多年的動蕩中,朱家的主人起起落落,卻總是于重要的時期,逆歷史潮流而動,不停的站錯隊,最終從顯赫一時到盛極而衰、土崩瓦解。也使得朱家豪宅從此空置,落得個“舊時朱家堂前燕,紛紛過墻去鄰家”的結果。

朱家花園的整組建筑陡脊飛檐、雕梁畫棟、精美高雅




朱家內宅院門“四水歸堂”









朱氏宗祠









前后院之間、中軸與兩側院之間的透空花墻







朱家大花園

進門后才知道,在建新街中段還有一個門,那條路寬敞多了,呵呵,到個生地兒,常會犯人生地不熟的錯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