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紅薯生長與環境條件的關系
紅薯,又名甘薯、番薯、紅苕、山芋、地瓜。屬甘薯屬、甘薯種的蔓生草本植物,在熱帶為多年生,溫帶因冬季蔓葉枯死,成為一年生。紅薯塊根富含淀粉(13~33%)、糖分(2~4)、蛋白質(2%)和多種維生素(如胡羅卜素、硫胺素和抗壞血酸等),是糧食、果蔬兼用的營養食品。紅薯的蔓葉是很好的飼料。紅薯具有高產穩產和適應性廣、抗逆性強的特點,在肥水條件較好的土地上種植,畝產可達2000~3000公斤,高的可達5000公斤以上。
1、紅薯生長與溫度的關系:
①塊根萌芽與溫度的關系:萌芽
最低溫度16~18℃,適宜溫度28~32℃,超過35℃萌芽受抑制。
②蔓葉生長與溫度的關系:最適溫度21~26℃,低于15℃生長停止,高于38℃生長受抑制。
③根生長與溫度的關系:不定根的發生要求地溫15℃以上,在15~30℃的范圍內,溫度越高發根越快。塊根形成的適宜地溫21~29℃,低于20℃或高于32℃均不利塊根形成;塊根膨大的適宜溫度為22~23℃,膨大的最低溫度為16~18℃。
2、紅薯生長與光照的關系:紅薯是喜光作物,光照充足有利光合作用。晴朗天氣多,塊根產量高,陰雨天多、光照不足產量低。
3、紅薯生長與水分的關系:紅薯耐旱力較強,蒸騰系數較小。大田生長期間的耗水動態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在扎根還苗、分枝結薯階段,生理需水較少,要求田間持水量60~70%;分枝結薯至蔓葉生長高峰期間,生理需水較多,要求土壤最大持水量70~80%;進入莖葉衰退期后,以保持土壤含水量60~70%為宜
4、紅薯生長與養分的關系:紅薯吸肥力強,在瘠薄的土地上也可獲得相當產量,但紅薯是高產作物,需肥較多,只有供給充足的養分,才能充分發揮它的高產性能。生產1000公斤鮮薯,需施純氮肥(N)4~5公斤、磷肥(P205)2~3公斤、鉀肥(K20)7~8公斤。
5、紅薯生長與土壤的關系:紅薯耐酸堿能力較強,在土壤PH值4.2~8.3范圍內均可生長,但以PH值6.5~7較為適宜。土層深厚、通氣爽水、富含有機質的砂質壤土和壤土有利于紅薯奪取高產。
二、優質高產栽培技術
(一)選用良種
(二)培育壯苗:
壯苗根原基多而發達,栽后活棵快,發根結薯多,是全苗、壯株、薯多、薯大的基礎。壯苗標準:莖粗壯、節間短、葉片肥厚,大小適中,具有本品種特征,無病蟲,剪口乳汁多,苗長20~25cm,莖粗0.5cm以上。
1、苗床選擇。選擇背風向陽,排灌方便,土質肥沃,三年內沒種紅薯的地塊作苗床,栽一畝大田備足苗床2.5~3m2。
2、適時排種:海拔500cm以下地區,3月上中旬排種,500~700cm地區,3月中下旬排種。播種前7~10天,耕整土地做好苗床,即:在整細整平的地塊上,按1.7m寬開廂,廂面寬1.3m,先做成深10~15cm茶盤式苗床,每m2苗床施腐熟廄肥3~5公斤、復合肥50g于苗床內,然后覆土、蓋膜,以便搶時間播種。排種時認真選薯,選用無傷、無病、具有品種特性的薯作種薯。斜排種薯,種薯之間相隔2~4cm,并做到頭朝上、尾朝下、背朝上、腹朝下,種薯在苗床內上齊下不齊。排種后澆足水,每m2苗床澆稀糞水30~50公斤,待種薯表面涼干后再蓋3~4cm濕潤細土,以不見種薯為宜。然后拱膜覆蓋。
3、苗床管理:齊苗前以保溫催芽為主,溫度保持30~35℃,超過35℃,揭膜降溫,齊苗后,仍以催芽為主,但應注意煉苗,床溫由30~32℃逐漸降到25℃左右,薯苗長到6~7節時,揭膜煉苗,床溫降到20~25℃,當苗高20cm以上時及時采苗。采用剪苗方法采苗,剪苗時留1~2節以利再生,每采一次苗追肥一次,畝用稀糞水20~25擔兌尿素2~3公斤潑澆。
(三)規格移栽
1、土壤選擇:以選擇土質肥沃,排灌方便,陽光充足,集中連片的冬閑地為主,作物地應保證在6月底以前插苗。
2、整地,施肥、作壟
①整地:移栽地深耕20~25cm,將土整平、整細,并開好圍溝、腰溝和廂溝。
②施肥、作壟:土整好后按66cm寬劃線開施肥溝,溝寬10cm,深5~8cm,畝施腐熟有機肥2000~2500公斤,氮、磷、鉀(15:15:15)復合肥50公斤于溝內,然后覆土作壟,壟高20~25cm,壟面寬40cm,壟面呈瓦背型。
③合理密植:6月上旬以前移栽,畝栽3000苗,6月中、下旬移栽,畝栽3000~3500苗,每壟栽一行,株距30~33cm,移栽時在壟面開寬5~8cm、深10cm移栽溝,將薯苗擺入溝內(入土2~3個節)然后蓋土輕壓蔸,畝澆稀糞水10~15擔。以便活棵快。
(四)科學培管
1、查苗補苗:薯苗移栽后5~7天,田間查看,發現缺苗及時采壯苗補苗。
2、中耕除草:中耕可以改善土壤通透條件,有利于促進根系生長及塊根的形成和膨大,一般進行2~3次。第一次在還苗后(插后10~15天)進行,宜深;第二次在分枝結薯期(插后30~40天)進行;第三次在封行前進行,這次中耕宜淺、并培土。
3、追肥:①提苗肥:結合第一次中耕進行,畝用尿素2公斤兌10擔稀糞水潑澆。②結薯肥:在封行前結合中耕進行,畝用復合肥(N:P205:K2O為15:15:15)15公斤,加硫酸鉀5公斤穴施并培土。
4、綜防病蟲:危害紅薯的主要病害有黑斑病、軟腐病,蟲害有紅薯天蛾、葉甲、龜甲、潛葉蛾。防治方法。病害防治:一是繁殖無病種苗。二是藥劑浸苗,用50%多菌靈500倍液浸種苗。蟲害防治:一是采用頻振式殺蟲燈誘殺成蟲,二是藥劑防治,在6月上旬、7月上旬、8月上旬分別用25%的敵殺死2000倍液噴霧。
(五)適時收獲
當蔓葉開始變黃,氣溫在20℃以下時便可收挖,作種用薯要求在10月底前(打霜前)挖完。收挖時應盡量避免挖傷薯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