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河(四) 黑龍江
黑龍江與長江、黃河并稱為中國三大水系,它是世界十大河流之一。黑龍江從吉勒老奇山源頭至入海口,全長4350公里,流域面積184.3萬平方公里。自發(fā)源地至黑河市為上游,從黑河市至烏蘇里江口為中游,烏蘇里江口至入海口為下游。黑龍江的上中游部分河段為中俄界河,下游主要在俄羅斯境內(nèi)。中國境內(nèi)的黑龍江全長3420公里,流域面積90萬平方公里,總徑流量2709億立方米,為黃河水量的5.58倍。因為它流經(jīng)的地方森林茂密、水草叢生,兩岸土壤含黑色腐殖質(zhì)溶解于水中,因而江水呈黝黑色。這黝黑的江水沿著彎彎曲曲的河床奔流,逶若游龍,于是取名為“黑龍江”。黑龍江有南北兩條上源河流,北源石勒喀河發(fā)源于蒙古人民共和國北部的肯特山東麓,南源額爾古納河發(fā)源于中國大興安嶺西側(cè)的古勒老奇山。兩源在漠河鎮(zhèn)西部的恩和哈達匯合以后始稱黑龍江。兩源匯合后先向東南方向奔流,到了蘿北附近折向東北方向奔流,最后在原蘇聯(lián)境內(nèi)注入日本海的韃靼海峽。 綏芬河 水系 黑龍江
流經(jīng)省份 黑龍江 流域面積 流域面積10004平方公里 形態(tài)描述 綏芬河長度254公里,流域面積10004平方公里,流量60立方米/秒。 本河位于東經(jīng)130°00’~130°40’北緯43°20’~44°40’之間,河流全長449公里,流經(jīng)黑龍江、吉林兩省,為中蘇兩國共有。在我國境內(nèi)流長258公里,流域面積10069平方公里,占總流域面積的58%。綏芬河流域南北西三面為高山,多森林覆蓋,植被茂密,為山區(qū)性河流,落差大,底質(zhì)為礫石,卵石,中游最開闊處寬160米,最深處7米,流經(jīng)東寧鎮(zhèn)后進入平原地區(qū),繼而向東流經(jīng)一公里,為中蘇界河,然后流入蘇聯(lián)境內(nèi),流速每秒0.6~1.0米,最大每秒4.83米,水位受降雨影響波動幅度很大,綏芬河地區(qū)氣溫較鄰近其他縣為高, 年均氣溫為5℃,夏季平均氣溫17.3~23.2℃,冬季平均氣溫為-11.1~-16.2℃,雨量集中在6~9月,占全年的80%。秋季河水的透明度最大。 松花江
松花江是黑龍江的最大支流,全長1840公里,流域面積54萬平方公里。其本身也有兩條主要支流,一為源于白頭山天池的第二松花江,另一為源于小興安嶺的嫩江。松花江是中國東北地區(qū)的一個大淡水魚場。冬季的松花江,氣候嚴寒,有時氣溫會降至零下30度,結(jié)冰期長達五個月。但是在豐滿水電站這一段從不結(jié)冰,據(jù)說是因為通過發(fā)電廠流入江里的水溫度甚高所致。這一段夾帶暖流的江面,不斷冒起團團蒸氣,凝結(jié)在岸邊的柳絲、松葉上,形成一簇簇、一串串晶瑩似玉的冰花,十里長堤頓時成了玲瓏剔透、玉樹銀枝的世界。這就是聞名全國的“樹掛”奇景。
![]() 烏蘇里江
烏蘇里江是黑龍江的一條主要支流,其主要由烏拉河與道比河匯合而成,向東北流至伯力一帶急轉(zhuǎn)折向西南,注入黑龍江。烏蘇里江全長890公里,流域面積近19萬平方公里。自其支流松阿察河流入之處起,至江水與黑龍江匯合之處止,是中國與俄羅斯的界河。烏蘇里江流域土地肥沃,原始森林密布,蘊藏大量礦產(chǎn),盛產(chǎn)大豆、高粱。水產(chǎn)亦極為豐富,鰲花魚、鰉魚、胖頭魚、鱘魚、東珠(珍珠)等聞名全國,還有特產(chǎn)大馬哈魚,最大的長達4-5米,重達700-800公斤。這種魚在魚汛中數(shù)量極多,簡直達驚人程度。《黑龍江志稿》有“每年秋天自海逆水而上,入江驅(qū)之不去,充積甚厚,當?shù)厝司褂新聂~背而渡者”的記載。烏蘇里江每年有四個多月結(jié)冰期,完全不能通航,河面變成了雪橇飛馳的平滑大道,但仍可鑿冰捕魚。
鴨綠江 鴨綠江是中朝界河,古名馬訾水。因其水色深綠如鴨頭,故稱鴨綠江。發(fā)源于吉林白頭山,從東北向西南方向流去,最后在遼寧省的東溝注入黃河,干流幾乎全為中朝兩國天然國界。其全長795公里,流域總面積163788平方公里,其中中國境內(nèi)32579平方公里。鴨綠江在臨江以上為上游,多峽谷險灘,水流湍急,江面寬度50-150米,森林茂密,水量充沛。臨江至水豐為中游,兩岸山高水深,坡度漸緩,江面寬度在200-2000米。水豐以下為下游,地處丘陵,河谷開闊。鴨綠江沿岸支流很多,由于受地質(zhì)斷層線控制,支流多于干流成直角相交。鴨綠江和圖們江一樣,由于發(fā)源于東北降水最豐富的長白山地,水量充沛。年徑流量為327.6億立方米。河谷狹窄,坡度較大,水利資源豐富,建有著名的水豐水電站。
牡丹江 牡丹江,滿語稱牡丹烏拉,意為彎曲的江,唐稱忽汗河。是松花江重要支流。發(fā)源于吉林省敦化市牡丹嶺,向北流入黑龍江省,經(jīng)寧安、牡丹江市、海林、林口,在依蘭縣城附近匯入松花江,全長726公里,流域面積3.1萬平方公里。上游干流奔行在張廣才嶺和老爺嶺之間,河谷狹窄。在寧安縣南部干流被火山熔巖流堵塞,形成鏡泊湖。吊水樓瀑布以下至樺林為中游,河谷較寬,河谷盆地呈串珠狀排列其間。樺林以下為下游,河谷較狹窄,在依蘭縣長江屯以下進入平原區(qū)。牡丹江流域?qū)贊駶櫄夂騾^(qū),是黑龍江省重要林區(qū),是省內(nèi)水電發(fā)展的重點地區(qū),山區(qū)林副產(chǎn)和礦產(chǎn)資源亦豐。抗日戰(zhàn)爭時期牡丹江流域曾是抗聯(lián)戰(zhàn)士活動的重要基地。烏斯渾河的關門嘴子即為八女投江殉國之地。鏡泊湖和火山口地下森林以及牡丹峰自然保護區(qū)均為旅游勝地。
嫩 江 嫩江,蒙古語為碧綠的江,是松花江最大支流。發(fā)源于大興安嶺伊勒呼里山,自北而南流經(jīng)黑龍江、內(nèi)蒙古、吉林,在三岔河匯入松花江。全長1490公里,流域面積28.3萬平方公里。水系發(fā)達,由30多條支流組成典型的羽狀水系。嫩江在門魯河口以上具山溪性河流特征,沿江兩岸為高平原。自布西以下進入平原區(qū),兩岸地勢開闊平坦,沼澤廣布。嫩江流域?qū)儆诎霛駶櫟貐^(qū),干支流中上游是中國重要林區(qū),中下游是農(nóng)牧業(yè)基地,沿江及其支流建有布西、查哈陽、音河、引嫩干渠等水利工程。嫩江流域月亮泡、連環(huán)湖、石人城和江橋等地為水產(chǎn)基地。
遼 河 遼河是中國北方地區(qū)的重要大河之一,被稱為遼寧人民的“母親河”。其干流上游老哈河源自河北省七老圖山脈的光頭山,(海拔1729米)。遼河流經(jīng)河北、內(nèi)蒙古、吉林、遼寧四省區(qū),注入渤海。全長1394公里,流域面積為20.16萬平方公里,屬樹狀水系,東西寬南北窄。遼河流域東部和西部山地分布紅松、油松、落葉松和以櫟屬為主的雜木林。遼河上游沙地草原以牧為主。遼河下游平原是中國開發(fā)較早地區(qū),盛產(chǎn)大豆、小麥、高粱、玉米、水稻等,沿海有葦塘。遼河三角洲上占地5600公頃的黑嘴鷗繁殖地是世界上唯一的黑嘴鷗繁殖地。
呼蘭河 呼蘭河為松花江支流,位于黑龍江省中部。源出小興安嶺,上游克音河、努敏河等支流匯合后稱呼蘭河。西南流向,與來自北面的通肯河交匯后,改向南流,進入平原區(qū),河道變寬,曲流發(fā)育,至呼蘭縣入松花江。全長523公里,流域面積3.1萬平方公里。干、支流兩側(cè)一些低洼地段遍布沼澤,面積較廣。流域內(nèi)大部分地區(qū)無霜期較長,積溫較高,土層深厚,黑土廣泛分布,是黑龍江省內(nèi)開發(fā)較早、最富饒的農(nóng)業(yè)地帶,重點商品糧基地之一。50年代以來對流域進行綜合治理后,已成為高產(chǎn)穩(wěn)產(chǎn)商品糧和亞麻、甜菜生產(chǎn)基地。上游山區(qū)是重要林區(qū)。
渾 河 渾河,遼寧省東部河流。源于清原縣滾馬嶺,流經(jīng)撫順、沈陽等市縣,在海城古城子附近納太子河,向南流至營口市附近入遼東灣。全長415公里,流域面積1.14萬平方公里,年徑流量30.52億立方米。渾河為不對稱水系,東側(cè)支流密集,坡陡谷深,水量豐富;西側(cè)支流很少,水量不大。
大凌河 大凌河位于遼寧省西部,是遼寧省西部最大的河流。漢唐時稱白狼水,遼稱靈河、金改凌河。有兩源:北源出凌源縣打鹿溝,南源出建昌縣黑山(古白狼山),到大城子附近會合,東北流經(jīng)努魯兒虎山和松嶺間縱谷,接納老虎山河、牤中河、西河等支流,到義縣轉(zhuǎn)向循醫(yī)巫閭山西側(cè)南流,在錦縣東南注入遼東灣,河口三角洲規(guī)模大,汊流發(fā)育。大凌河全長397公里,流域面積2.35萬平方公里,流域內(nèi)年降水量450~600毫米,集中7、8月。年均徑流量16.67億立方米,流經(jīng)碎屑巖、火山巖和黃土地區(qū),含沙量達57千克/立方米,水土流失嚴重。大凌河沿岸有凌源、建平、朝陽、義縣、錦縣等縣市。
萬水之源-圖們江
朝鮮稱“豆?jié)M江”。中國東北與朝鮮北部的界河。下游為朝鮮與俄羅斯界河。
圖們江是吉林省東南邊境、是中國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界河,是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第一條大河,滿語原稱“圖們色禽”。“圖們”意為“萬”,“色禽”意為“河源”,即萬水之源之意。金、元稱愛也窟河,其下游段稱統(tǒng)門河,明稱啊也苦河,其下游段稱徒門河,清稱河源段為大浪河,紅旗河口以下稱圖們江。1962年中朝兩國協(xié)定,“紅土水”與溺流水以下稱圖們江。朝鮮語稱豆?jié)M江。圖們江發(fā)源于長白山東南部石乙水,流經(jīng)中朝邊界,向東北又折向東南,其干流流經(jīng)和龍、龍井、圖們、琿春4市。琿春市敬信鎮(zhèn)于防川土字牌在東經(jīng)130度42分,北緯42度17分處出境流入倭國海。干流全長525公里。流域面積我國一側(cè)2.2萬平方公里。中朝界河段510公里。土字牌以下15公里為朝俄界河段。河道總落差1200米。滯道平均坡降1.6%,沿途接納10公里以上的支流180條,30公里以上的支流30條,在我國境地仙主要支流有紅旗河、嗄呀河、布爾哈通河、海蘭河、琿春河等。圖們江與紅旗河匯流處以上河源區(qū),為長白山主峰地域,叢山峻嶺 ,森林茂密,人煙稀少,交通不便。 河流穿行于玄武巖熔臺地的深谷中,谷深達百余米,河道坡度陡,平均坡度下降2%。水流急,河槽窄深河底多大孤石,水聲轟鳴,數(shù)里可聞。三合鎮(zhèn)以上為上游,有兩條源流:紅土水和溺流水。紅旗河口以下平均水面寬約50-100米,河道坡降陡,平均坡降為千分之二點三六,水流湍急,水量足,豐枯變化小。上游兩岸山勢陡峻、多峭壁。山地多次生林,河道異常彎曲,河槽寬窄不一,狹窄地段,洪水水面僅寬190米,開闊地段龍淵洪水水面可達1000米。三合至甩彎子為中游,河谷逐漸開闊,流域面積約增加兩倍,水量猛增。河面展寬,水流變緩,平均水面寬60-240米,水深約1.2-3米。汛期水位猛漲猛落,變化急劇,經(jīng)常造成洪水災害。山地森林逐漸減少,沿江人煙密集,兩岸多農(nóng)田,交通方便。開山屯鎮(zhèn)至圖們江一帶,形成較寬的河谷盆地,河床為沙卵石,局部彎曲段沖刷劇烈,多汊道、沙州。嗄呀河江入后,河面展寬。甩彎子以下為下游,進入琿春河谷平源,地勢開闊平垣,坡度減緩,河面寬闊,水流平穩(wěn),水量大增,河道平均坡降為千分之零點二到零點一,水面寬為240-250米,河道水流主淄易左右擺動,江中形成島嶼和沙洲。 |
|
來自: zhentiancheng > 《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