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大口頭禪排名 超靈心態結果解析
近日,河南、北京、上海、廣東、湖南、湖北、浙江等省份十幾個大城市180萬網民參與了此次網絡調查(可多選,選項不超過4個),票選出中國人最愛說的十大口頭禪。據初步統計,排在前三位的分別是:“隨便”(30.4%)、“不知道”(19.3%)、臟話一類(17.6%),第四位至第十位分別是:“神經病”或“有病啊”、“不是吧?”或“真的假的?”、“我暈”、“郁悶”、“無聊”、“挺好的”、“沒意思”。 除了以上這些經典口頭禪外,很多流行詞也成為了人們的口頭禪。去年最流行的莫過于“給力”、“神馬”、“浮云”、“鴨梨山大”、“羨慕嫉妒恨”……這些網絡流行詞也成為不少年輕人信手拈來的口頭禪。 很多網友對照自身,又列舉出很多其他口頭禪。有人說10句話,包括8個“然后”;有人好像從來沒有過順心如意的時候,老是把“痛苦”、“煩死了”掛在口頭。細心的網友總結出了美國總統奧巴馬的口頭禪是 “恕我直言”,肯尼迪的女兒接受《紐約時報》采訪時,說了142個“你知道”。不論貧富貴賤、文化素養高低,口頭禪就像粘在人嘴邊的膏藥,甩也甩不掉。 分析口頭禪反映一個人的心態 口頭禪是怎么形成的?為什么人一旦有了這個習慣,就像上癮一樣,往往脫口而出,不能自制?“其實,口頭禪的本意是個貶義詞。”湖南省心理咨詢師協會秘書長石鵬分析,“口頭禪”原指那些沒得道的和尚,常把一些玄而又玄的禪語掛在嘴邊,裝做好像得道了的樣子。演變至今,成了個人習慣用語的代名詞,仿佛未經大腦就已脫口而出。正因為逃過了意識警察,才能看到后面深藏的潛意識,所以有人稱口頭禪為“心靈的莫爾斯電碼”。口頭禪的形成和性格有關,也和所處環境以及接觸人群有關。 “語言是社會的產物,特定時期社會的流行語,能折射出特定時期的社會現狀和一個群體的社會心態。”石鵬說。"隨便"這個詞代表著不確定性,喜歡用這個詞的人可能心態比較弱,沒有主見和目標,往大了說,也能反映出一種焦慮感。”石鵬認為,“隨便”當選為中國人十大口頭禪之首,或多或少折射出轉型期的一種社會心態。從個人性格來說,反映的是放棄自我選擇、消極拒絕等心態。喜歡說“隨便”的人,往往是愛隨大流、不能為自己做主的人,還隱藏著“錯了別怪我,和我沒關系”這樣推卸責任的潛臺詞。 建議生活中多說積極的口頭禪 長沙市心理學會辦公室主任劉立京表示,從他平時的觀察來看,負面和中性的口頭禪占絕大部分,積極向上的口頭禪則比較少。說口頭禪的人以30歲以下的人為多,通過口頭禪等方式來釋放與宣泄。“無聊、沒意思、郁悶”等口頭禪,典型地反映了這樣的心理。常說“差不多吧”、“隨便”的人大多安于現狀、缺乏主見、目標不明確;常說“據說”、“也許”、“算了吧”的人大多自信心不足;說“看我的”、“沒問題”的人則通常充滿自信,樂于承擔責任。 “我覺得年齡越小的人,越傾向于使用宣泄式的口頭禪,我高中的時候特別喜歡說"郁悶",現在覺得挺弱的。”24歲的白領小張說,現在她最喜歡說的是“隨便”,“覺得很多事情都無所謂,不太喜歡計較什么。”她覺得這是一種比較成熟的心態。 消極的口頭禪對于個人來說,也許能達到一種心理宣泄的作用,比如說一句“有病”或“沒意思”、“郁悶”,心里會舒服很多。“偶爾發泄調侃一下可以理解,但經常把這些負面口頭禪掛在嘴邊,會帶來很強的心理暗示作用,影響自己和身邊人的情緒。因此,不要讓自己受制于語言和語言營造的氛圍,你可以嘗試換一些積極的正面的口頭禪,其實就是換了心態。” “我自己比較喜歡說的是"為什么不",當我對一個選擇猶豫不決時,就用這句話激勵自己。”石鵬說,他還經常在內心對自己說一句“我要我幸福”,也喜歡用這句話來鼓勵身邊的親朋好友。前兩年熱播韓劇《加油,金三順》流行過后,不少人把“加油”當成口頭禪,這些都有利于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 提醒三類口頭禪要盡量避免 相關心理專家提醒市民,在生活中,要盡量避免說以下三類口頭禪。 第一:否定自己的話。“我不行”、“老了,不中用了”……中國人講話時習慣自貶以示謙和,因此這類口頭禪相當普遍。殊不知,貶低自我的口頭禪,就相當于一條能給所有信息“挑刺”的加工渠道,讓人時刻注意到自己的弱點,結果連優點也打了折扣。試想想,發言前就認定自己會怯場,那么發言時就更會因為不自信而發揮失常,這樣又強化了一開始的消極評價,長此以往,形成自我挫敗的惡性循環。 第二:對外界環境有偏見的話。許多人可能記得魯迅筆下老是感嘆“一代不如一代”的九斤老太,而現在“男人靠得住,母豬會爬樹”、“人心隔肚皮”這樣的口頭禪也隨處可見。這種語言雖說是他人或自己社會經驗的積累成果,但往往夸大了事物的陰暗面,成為一種消極的思維定式,讓人在處事時容易犯以偏概全、非黑即白的認知錯誤,從而導致不理性的判斷和行為。 第三:過于頻繁地宣泄負面情緒的話。“郁悶”、“煩死了”,這些情緒詞的脫口而出,往往能讓不佳情緒一吐為快,適當地說能有效表達和緩解情緒。但情緒如浮云,老是徘徊不去的烏云不僅讓人持續低迷,而且也讓旁人覺得壓抑。所以,不要光嚷“郁悶”,還要提出自己的愿望并尋求解決的辦法。 小測試 這些口頭禪,你愛說哪句 不同的口頭禪,也能展示不同的個性。昨日,網友提供了一個小測試,也許從口頭禪中能看出你的個性。 以下幾句口頭禪,你最常說的是: A。說真的、老實說、不騙你。 B。應該、必須、一定要。 C。聽說、據說、聽人講。 D。可能是吧、或許是吧、大概是吧。 E。啊、呀、這個、那個、嗯。 結果分析: A。此人有一種擔心對方誤解自己的心理。他會十分在意對方對自己的評價,希望自己在團體中可以被認可。 B。此人自信心極強。另一方面,“應該”說得過多時,反表現出其有“動搖”的心理,長期擔任領導職務的人,易有此類口頭語。 C。這種人的見識雖廣,決斷力卻不夠。很多處事圓滑的人,易用此類語。 D。說這種口頭語的人,自我防衛本能甚強,不會將內心的想法完全暴露出來。 E。常是詞匯少或是思維慢,在說話時利用作為間歇的方法而形成的口頭語的習慣。這種人的內心也常常是很孤獨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