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銅都雙語學校學習心得體會
值夏中學 鄒兆侃
2011年11月1日,在劉主任的帶領下,我們來到安徽銅都雙語學校參觀學習,學習他們如何進行課堂教學改革的。銅都雙語學校在“以人為本,關注生命”的辦學理念指導下,遵循“教為主導,學為主體,師生互動,共同發展”的教改思路,圍繞“培養什么樣的人,怎樣培養人”,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自主發展型“五環大課堂”教學模式,代表了時代的發展方向。這次參觀學習我們感觸頗深,收益匪淺。
一、體會:給我的啟示是深刻的、是終身受益的
(一)校園美景,濃郁的校園文化、學習氛圍
銅都雙語學校處處充滿學習的氣息:走廊上貼滿了英語單詞、學生的作品及作業,標語非常有個性,走廊上方,不是帶有名人頭像的標語,取而代之的是學生的頭像和他們自己的標語,即它們的名字,他們可以和名人比高低,這是何等的自信。做操時,學生服裝是統一的,整齊美觀。學生充滿活力,神采飛揚。走進教學樓,到處可見將學生的“名言”,“自研不認真,互動展示便成空”“互動不積極,展示何談起”“我展示,我風光,我快樂”,既是對學生的激勵和鼓舞,從中也可以清楚地看出他們對學校的熱愛、對課改的擁護和贊同。還有那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學生手抄報,不僅是學生水平的展示,更是學生能力的體現。校園的樓群間是各種內容的板報,這些景致的設置,匠心獨運,潛移默化的感染著學生的求知欲,也讓我們這些學習者感受著學校濃濃的學習氛圍。我感覺銅都雙語學校改革給老師,給學生都創設了一個展示自我的舞臺,他們的老師真正做到了勤奮敬業,不斷進取。他們的學生已經真正成為了自主學習的人。走進他們的教室,學生分組而坐,教室的前后兩塊大是黑板,傾聽他們的課堂,學生隨時在黑板上或默寫或解題或爭論或評議,學生站著的、寫著的、大聲說著的、趴著傾聽的……最大限度的讓學生動了起來。課上呈現出的是絕對的以學生為主體,學生來到前臺,教師退到了幕后,只在解疑問難之處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我看到的是教師的微笑上課,看到的是生機勃勃的課堂教學氣氛,看到的是把課堂還給學生的大力改革。正如教室里所書寫的“我的課堂我主宰,我的人生我把握”,“我展示、我風光、我快樂”“經營幸福課堂,體驗生命成長”。
(二)生動活潑的高效課堂
該校將預習、上課、訓練、培輔、反思等常規項目整合成工廠流水線式的學科導學流程,命名為自研課、展示課、訓練課、培輔課、反思課等,并進入日常化、生活化、制度化、精細化管理之中,讓師生的教與學有章可循,有規可依,有的放矢。展示課型按“三模五環六度”的課堂運行機制進行操作,充分體現自主、導學、互助、展示等課堂元素,操作時要求能落實“三主”,即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練為主線;倡導“三自”,即自主學習、自主探究、自主交流;鼓勵“三動”,即動腦、動手、動口;實現“三會”,即學會、會學、會用;發展“三維”,即認知、情感、技能。
聽了幾節課,使我們初步解了銅都中學在杜郎口中學的教學理念的基礎上,創建了自己獨特的自主發展型“五環大課堂”教學模式,在他們的課堂上,沒有講臺,沒有權威,沒有高高在上的老師,更沒有滔滔不絕的講解。這里教師真正成為“導師”,為學生構建知識的引路人,課堂上教師更多的時候是在了解在傾聽。他們運用的小組合作討論式學習把“以學生為主體”發揮得淋漓盡致。老師上課幾乎不用講課,整堂課全部是由學生來講,學生提問,這種課堂教學模式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真正實現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度目標的培養,這是其首要的優勢和意義。其次,這種合作討論式的學習模式,可以“以優帶差、以差促優、優勢互補”,實現共同發展整體提高,全面提高教育教學的最終目標。再次,在交流知識中學習,在表現自我中交流可以有效地避免學生課堂走神,聽課效率低等問題。這樣的課堂真正成了學生的天下,把學生的主體作用發揮得淋漓盡致,可以說是發揮到了極點,真正把知識的學習和能力培養融為一體,真正實現了課堂教學的高效性。
(三)老師給學生以自由發揮的時空和不拘一格的表現方式
銅都雙語學校的自主發展型“五環大課堂”教學模式的優勢是什么?毫無疑問,就是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真正實現了三維目標的培養。
我覺得銅都雙語學校的教學模式中有兩點最值得我學習:一是落實到位,二是相信學生。先說說“落實到位”的問題。他們每節課都是五花八門的檢測,而且要以書面的形式展現出來。我覺得他們的檢測持之以恒的堅持下來的精神值得我好好學習。我非常清楚“落實” 的重要性,但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
再說說“相信學生”如把課堂還給學生,多讓學生自學,讓學生合作學習等。這一觀點我也非常贊同,但就是不太敢放手。我們的老師的注意力在課堂的教上,而銅都雙語學校的教師的精力用在了課堂教學的導上,備課存在區別,我們教師的備課不夠深入,淺層次的,而銅都雙語學校的備課是在備學生的學,可以設計到每個知識環節的中考題。銅都雙語學校的教學有其自身的原生狀態的特點學生在校時間長。這是我校至今無法解決的問題,結合我校的教學,如何發揮有限的時間,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思考問題的能力呢?也就是如何在我校的課堂上做好,自學指導呢?小組合作,老師你敢放開嗎?學校的指導方針是關鍵,學校的管理細節是促成這一工作落實的根本。
(四)銅都雙語學校高效課堂自主學習型“學道”編寫到位
銅都雙語學校的課改充分體現了新課程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新課改理念,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他們幾乎每節課都用了“銅都雙語學校高效課堂自主學習型學道”,每個導學稿上都向學生呈現了學習目標,使學生在上課時帶著目標去學習,有的放矢,接下來的學習主要分為三個環節:自研自探環節,合作探究環節,展示提升環節;自研自探環節包括自學指導內容,學法,時間等;合作探究環節包括互動策略,內容等;展示提升環節包括展示方案,內容,時間等,每一個環節都給了學生明確的指導,提示,使學生一拿到導學稿就知道每一步該怎么做,我聽了他們的語文課和數學課,感到非常驚訝,驚訝原來課還可以這樣上,驚訝原來學生的積極性會有這么高,驚訝原來學生的潛力真的是無窮的,自己上課感覺特別累,而感覺銅都雙語學校的老師上課卻特別輕松,像在看電影,看學生的表演電影,他們的學生積極性特別高,講解習題,分析都非常到位,真正感覺到了課堂真是他們的,他們可以自由的表演,成了真正的演員,老師只需要在適當的時候補充幾句就行了。語文課上,感覺他們的學生口才都那么好,像是一個一個的演說家,我們聽的剛好是一個短文閱讀分析課,學生對于文章主題,中心思想的把握分常到位。
二、幾點思考
銅都雙語學校的教學活動的確實令人感到是一種在新的教學理念下的教學交流。驚嘆他們課堂教學的同時,心里不免躍躍欲試,于是產生了一系列的問題,在與他們老師座談時進行了交流:
1.教改的最大障礙是什么?是老師,不是學生。與其說老師的認識上不去,不如說老師的擔心更多:擔心學生能不能學得會?
銅都雙語學校的教學活動的確實令人感到是一種在新的教學理念下的教學模式,不過我們要想的事,他們的教學能夠有充足的時間來安排:自研課——展示課——反饋課——培輔課——反思課,一節課的知識要在三節課來完成,我們的課堂教育有那么多的課時嗎?
2.教改中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一是學生的積極性,二是學生紀律。學生為主體的課堂,首先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初期也會存在學生不愿回答或不敢在老師和學生面前回答等問題,可采用評比、下達回答問題次數等方式解決。初期的討論也會有個別學生混水摸魚的現象,可通過老師、班主任的教育,年級、學校檢查評比、通報批評等方式規范。
3、進行教改的最佳突破口是什么課型?習題課和講評課。是因為這種課型是在學生具有一定知識基礎的前提下,相對好開展,容易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然后逐漸推展到各種課型。
4、課堂上他們的學生即使是新授課為什么對知識也那么熟練?他們的課型除按新授課、講評課……這種分類方法外,又分為“預習課”和“展示課”。自研課上老師提出目標,學生自學討論,教師點撥;展示課則是以解題為載體,展示自己對知識的理解,以規范步驟,拓寬思維和提升能力。他們強調,沒有預習的課不能上,預習不好的課不能上。至于預習時間的長短則視內容而定,可一節、可半節,但一定得預習充分。
三、銅都雙語學校教學模式在我校教學中的借鑒
反思我校的教學,我們的課堂為什么沉悶?其根源是老師對學生不放心,管得過死,獨霸講臺,不敢放手發動學生,學生的機會少,表達的愿望逐漸萎縮,變成了旁觀者,結果是老師辛苦了,學生迷糊了。解決的方法,逐步解放學生,把課堂的時間和空間還一部分給學生,首先把話語權還給學生,創設機會,讓學生去說,大聲地說,只要敢說,才能引發學生主動去想,為了說得好、精彩,他們才會動腦思考,說白了,上課就是創設氣氛,互相感染、影響、碰撞,形成感動、激動和生動。學生敢說了,會說了,也一定會做,課堂就活了。
反思我校的教學,在時間上的打拼,雖不能說是極限,但可再利用的時間也幾乎沒有了,再從時間上搞突破已經不太可能。要想進一步全面提高教學成績,只有提高課堂效率,走課堂改革之路。當然我們學習杜郎口、銅都雙語學校課堂教學模式,要結合我校實際,要學其精髓,把握內涵,深刻領會,促進自身課堂效益的提高,使我們的課堂真正成為活動的課堂、自由的課堂、和諧的課堂、激情燃燒的課堂、回旋著生命旋律的課堂。
反思我校的高效課堂“導學六環節”教學模式:揭示目標——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學生展示——教師點撥——鞏固拓展。我認為老師只要課前擬好預習提綱布置給學生預習好,新授課也能完成一節課的任務。
通過這次學習考察活動,我對新課改的理解和認識水平得到了進一步提高。最值得我們借鑒的是“充分發揮學校自主權,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把課堂還給學生的基本理念”。 在自己以后的課堂中,我們要逐步貫徹這種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