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音樂是手機常用的功能之一。以前也許是專業的音樂手機才具備良好的音質,而如今智能飛速發展的年代,不一定是這樣了,咱們的小米照樣能有很好的音質,只要你看了下文。 音樂的播放如今無非就是經過三個階段:音源-解碼-還原 o. v/ e& O2 N# y, e i; ?) I2 P6 @: Y0 ]; ~ 1、音源就是我們平時下的MP3等格式的音樂文件.音源的選擇是至關重要的。一個再好的解碼器也無法還原一首音頻信息不完整的音樂文件!為什么CD的音質是那么的好,因為CD格式的音樂文件很大,一首歌往往要好幾十M,它里面完整地保存了音樂的每一個細節,再經過激光頭的解碼還原,上乘的音樂就出來了!所有我們在下歌的時候都是堅持一個原則:下碼率高的MP3(320kps),也就是說文件大的那種!當然,如果你不是很追求音質,無需下載那么大的文件來耗內存空間。 " Q" B6 t4 X4 [$ r; x- U2、解碼可以分為硬件解碼和軟件解碼.硬件解碼就是我們手機里的電路,功能是將音頻文件解讀成波形信號。軟件解碼是通過軟件的方式,對硬件解讀的波形信號進行優化處理,甚至能模擬硬解來達到相同效果,比如我們用的小米內置播放器。如今現實是小米的硬件解碼肯定不是那么地強了,所以只能通過軟解碼的播放器來增強音質了。那么在硬件上已經固定的時候,我們又應該怎么在眾多播放器中去選擇一個好的呢?其實選擇很簡單,只要考慮兩個因素,一是界面漂亮二是功能多,難道不是嗎?除了視覺和操作上的體驗,播放器的功能也至關重要。一款好的播放器必須擁有強大的功能,誰也不會用功能少的。它不但提供了我們一個可操作的友好界面,而且其強大的調節功能,使我們從軟件上去調節,優化硬件輸出的信號 。這里我向大家推薦號稱安卓旗下最好的音樂播放神器PowerAMP,還有天天動聽。 / g3 V1 C* E6 a( ]7 D" ?* c4 T, F) }) `3、耳機是將解碼信號還原耳朵能夠辨認的聲音.一段再好的音頻信息,沒有好的還原器件與其相對應,是無法還原出至真至純的音樂來的!這里我向大家推薦賓果i805,這款耳機的性能非常出色,音質音效的表現更是令人欽佩。這款耳機目前在淘寶65到90元左右。 4.最好來說下EQ的調節,這才是本帖的重點。EQ是Equalizer的縮寫,中國大陸地區稱呼為均衡器,它的作用就是調整各頻段信號的增益值來達到不同的效果。以下資料摘抄自互聯網。 , w4 j7 K8 Q% Z2 q# o6 i% z* h1 D就人耳可聞的音頻分析而言,由超重低音、低音、低中音、中音、中高音、高音、超高音組成。
超低音:20Hz-40Hz。適當時聲音強而有力。能控制雷聲、低音鼓、管風琴和貝司的聲音。過度提升會使音樂變得混濁不清。20Hz這段頻率只有很少人可以聽到,可以影響高頻的亮度,以及整體的空間感,這段頻率過少會讓人覺得有點悶,太多則會產生飄忽感,容易產生聽覺疲勞。
低音:40Hz-150Hz。是聲音的基礎部份,其能量占整個音頻能量的70%,是表現音樂風格的重要成份。適當時,低音張弛得宜,聲音豐滿柔和,不足時聲音單薄,150Hz處過度提升時會使聲音發悶,明亮度下降,鼻音增強。
中低音:150Hz-500Hz。主要是表現人聲的(唱歌、朗誦),這個頻段上可以表現人聲的厚度和力度,不足時,演唱聲會被音樂淹沒,聲音軟而無力,適當提升時會感到渾厚有力,提高聲音的力度和響度。300Hz處過度提升3-6dB,如再加上混響,則會嚴重影響聲音的清晰度。
中音:500Hz-2KHz。包含大多數樂器的低次諧波和泛音,是小軍鼓和打擊樂器的特征音。適當時聲音透徹明亮,不足時聲音朦朧。過度提升時會產生類似電話的聲音。1 kHz是人耳最為敏感的頻率。800這個頻率幅度影響音色的力度。如果這個頻率豐滿,音色會顯得強勁有力;如果這個頻率不足,音色將會顯得松弛,也就是800Hz以下的成分特性表現突出了,低頻成分就明顯;而如果這個頻率過多了,則會產生喉音感。如果喉音過多了,則會失掉語音的個性,適當的喉音則可以增加性感,因此,音響師把這個頻率稱為"危險頻率",要謹慎使用。
中高音:2KHz-4KHz。是弦樂的特征音(拉弦樂的弓與弦的摩搡聲,彈拔樂的手指觸弦的聲音某)。不足時聲音的穿透力下降,過強時會掩蔽語言音節的識別。這段頻率對聲音的亮度影響很大,這段聲音一般不宜衰減。這段對音樂的層次影響較大,有適當的提升可以提高聲音的明亮度和清晰度,但是在4kHz時不能有過多的突出,否則女聲的齒音會過重。
高音:4KHz-8KHz。是影響聲音層次感的頻率。過度提升會使短笛、長笛聲音突出,語言的齒音加重和音色發毛。這段頻率最影響語音的清晰度、明亮度、如果這頻率成分缺少,音色則變得平平淡淡。
極高音:8KHz-16KHz。合適時,三角鐵和立體的金屬感通透率高,沙鐘的節奏清晰可辨。過度提升會使聲音不自然,對音響的高頻表現感覺最為敏感。適當突出(5dB以下)對音響的的層次和色彩有較大幫助,也會讓人感到高音豐富。如果這段缺乏的話,聲音將缺乏感染力和活力。 12k-16k, 這段頻率能夠影響整體的色彩感,所謂小提琴的“松香味”就是由此段頻率決定的,這段頻率過于黯淡會導致樂器失去個性。
頻率的音感特征:30~60Hz 沉悶 如沒有相當大的響度,人耳很難感覺。60~100Hz 沉重, 80Hz附近能產生極強的“重感”效果,響度很高也不會給人舒服的感覺,可給人以強烈的刺激作用。100~200Hz 豐滿。200~500Hz 處的力度易引起嗡嗡聲的煩悶心理。500~1KHz 明朗, 800Hz附近如提升10dB,會明顯產生一種嘈雜感,狹窄感。1K~2KHz 透亮, 2800Hz附近明亮感關系最大。2K~4Kz 尖銳, 6800Hz形成尖嘯,銳利的感覺。4K~8Kz 清脆, 3400Hz易引起聽覺疲勞。8K~16Kz 纖細 。
這是個人經驗:20~40這個頻段聲音的大部分感覺是松軟的低音,而不是強勁有力,通過試驗就可以知道。40~150是聲音的基礎沒錯,但是絕占不到70%,而且人聲的鼻音也不在這個頻段,大概在250左右。150~500這頻段,是個要在處理的時候非常小心的頻段,絕不能靠提升這頻段來獲得人聲的力度。稍不小心就會一團遭。300Hz處過度提升3-6dB,如再加上混響,則會嚴重影響聲音的清晰度。在大部分時候,我們不建議增益500Hz以下頻段,這樣聲音會容易變得渾濁,適得其反,而稍微修飾一下中頻段和高頻段,則會帶來事半功倍的效果。平衡悅耳的聲音應是:150Hz以下(低音)應是豐滿、柔和而富有彈性:150Hz-500Hz(中低音)應是渾厚有力百不混濁:500Hz-5KHz(中高音)應是明亮透徹而不生硬:5KHz以上(高音)應是纖細,園順而不尖銳刺耳。 整個頻響特性平直時,聲音自然豐滿而有彈性,層次清晰園順悅耳。頻響多峰谷時,聲音粗糙混濁,高音刺耳發毛,無層次感擴聲易發生反饋嘯叫。另外,頻響曲線不夠平直不一定代表音質必然不好。
其實簡單地講,低頻是聲音的基本框架,中頻是聲音的血肉,高頻是聲音 的細節反映。
懂得了原理大家試著調節,就以小米內置的播放器來講解。EQ均衡器中頻段分得越細,調節的峰越尖銳,即EQ值(品質因數)越高,調節時補償得越細致,頻段分的越粗則調節的峰就比較寬,當聲場傳輸頻率特性曲線比較復雜時較難補償。當均衡曲線上有多少個可調節節點時,那么這個均衡器就被稱為多少段均衡器,10段均衡器表示有10個可調節節點。節點越多,便可以調節出更精確的曲線,而調節難度則更難。小米內置的播放器就為5段均衡器,屬于入門級的均衡器,分別是100Hz、500Hz、1kHz、4kHz、16kHz,雖然沒有那么多節點,不過對于我們這種普通用戶來說已經夠用了。我們可以大概把它分為低音、中低音、中音、高音、極高音。我就以人聲調節來舉例?!叭寺暋比说纳ぷ影l出的聲音,頻率范圍比較窄,所以100Hz與500Hz處往上提升,但不需太大提高,1kHz處可以不用調,而4Hz往上調,16Hz無需調。這樣就可以了。想要調好EQ不是-天兩天的事就學會的,以后大家在調節的時候可以先試著單獨調節-條頻段來找感覺,慢慢熟悉之后,就算以后是換了其它的播放器,你照樣會調節。 " B% ~' E3 _* i o } 經過十幾天的準備,盡一周的編寫,甚至為了試調,昕得我耳朵都累了,以上就是我為大家帶來的教程了。好了,希望看完帖之后能留下你的腳印,散點積分威望,點個支持或分享。認真,不容易啊,就像管理員觀音哥教你們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