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道德經(河上公本)

     太一.生水 2012-03-26
    道德經(河上公本) 字符數 字數
    老子著    
    體道第一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76 59
    養身第二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后相隨。是以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106 88
    安民第三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心不亂。是以圣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81 66
    無源第四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乎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若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52 42
    虛用第五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55 45
    成象第六    
    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31 25
    韜光第七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耶,故能成其私。 59 49
    易性第八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63 50
    運夷第九    
    持而盈之,不知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53 41
    能為第十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專氣致柔,能嬰兒。滌除玄覽,能無疵。愛民治國,能無為。天門開闔,能為雌。明白四達,能無知。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82 63
    無用第十一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60 49
    檢欲第十二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圣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59 49
    厭恥第十三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寵為上),辱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者,則可寄于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者,乃可以讬于天下。 106 87
    贊玄第十四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摶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繩繩不可名,復歸于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忽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后,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謂道紀。 113 94
    顯德第十五    
    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與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渙兮若冰之將釋,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渾兮其若濁。孰能濁以(止)靜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120 99
    歸根第十六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并作,吾以觀其復。夫物蕓蕓,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88 68
    淳風第十七    
    大上,下知有之。其次親之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56 44
    俗薄第十八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34 26
    還淳第十九    
    絕圣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欲。 55 45
    異俗第二十    
    絕學,無憂。唯之與阿,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臺,我獨怕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乘乘兮若無所歸。眾人皆有余,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獨若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忽兮若海。漂兮若無所止。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似鄙。我獨異于人,而貴食母。 161 132
    虛心第二十一    
    孔德之容,唯道是從。道之為物,唯恍唯忽忽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忽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然哉?以此。 87 71
    益謙第二十二    
    曲則全,枉則直,洼則盈,弊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圣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98 78
    虛無第二十三    
    希言自然。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于人乎?故從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樂得之;同于德者,德亦樂得之;同于失者,失亦樂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106 87
    苦恩第二十四    
    跂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其于道也,曰余食贅行。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也。 58 48
    象元第二十五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08 86
    重德第二十六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是以圣人終日行,不離輜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輕則失臣,躁則失君。 58 47
    巧用第二十七    
    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計不用籌策,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109 91
    反樸第二十八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歸于嬰兒。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于無極。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于樸。樸散則為器,圣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 107 86
    無為第二十九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為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故物或行或隨,或歔或吹。或強或羸,或載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72 58
    儉武第三十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后,必有兇年。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強。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92 75
    偃武第三十一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則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兇事尚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殺人眾多,以哀悲泣之。戰勝,以喪禮處之。 141 117
    圣德第三十二    
    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天亦將知之。知之,所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于江海。 86 71
    辯德第三十三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46 38
    任成第三十四    
    大道氾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而生,而不辭,功成(而)不名有。愛養萬物而不為主。常無欲,可名于小。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是以圣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77 63
    仁德第三十五    
    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樂與餌,過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可既。 54 43
    微明第三十六    
    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脫于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68 56
    為政第三十七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無名之樸,亦將無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 59 49
    論德第三十八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仍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義,失義而后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處居其薄;處其實,不處其華,故去彼取此。 160 130
    法本第三十九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其致之,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發,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貴高將恐蹶。故貴(必)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是以侯王自稱孤寡不谷。此非以賤為本耶?非乎!故致數車無車,不欲琭琭如玉,落落如石。 158 134
    去用第四十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 25 21
    同異第四十一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揄,質真若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 117 95
    道化第四十二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人之所惡,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為稱。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89 73
    遍用第四十三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于)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49 40
    立戒第四十四    
    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45 37
    洪德第四十五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躁勝寒,靜則熱,清靜為天下正。 50 40
    儉欲第四十六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于郊。罪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47 39
    鑒遠第四十七    
    不出戶(以)知天下,不窺牖(以)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 49 38
    忘知第四十八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之),以至于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51 41
    任德第四十九    
    圣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怵怵,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76 64
    貴生第五十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死地十有三。夫何故?以其求生之厚。蓋聞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甲兵,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措(其)爪,兵無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無死地。 98 79
    養德第五十一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成之孰之,養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89 72
    歸元第五十二    
    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知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見小曰明,守柔曰強。用其光,復歸其明。無遺身殃,是為習常。 91 72
    益證第五十三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徑。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服文彩,帶利劍,厭飲食,財貨有余,是為盜夸。(盜夸),非道(也)哉﹗ 73 55
    修觀第五十四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祭祀不輟。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鄉,其德乃長;修之于國,其德乃豐;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國觀國,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 113 91
    玄符第五十五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蟲不螫,猛獸不據,攫鳥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脧作,精之至也。終日號而不啞,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日明,益生日祥,心使氣日強。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 96 79
    玄徳第五十六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故不可得而親,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亦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 85 69
    淳風第五十七    
    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民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技巧,奇物滋起。法物滋彰,盜賊多有。故圣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 105 89
    順化第五十八    
    其政悶悶,其民醇醇;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正復為奇,善復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害,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86 70
    守道第五十九    
    治人,事天,莫若嗇。夫唯嗇,是謂早服。早服謂之重積德。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莫知其極(則)可以有國。有國之母,可以長久。是謂深根固蒂,長生久視之道。 80 65
    居位第六十    
    治大國若烹小鮮。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非其神不傷人,圣人亦不傷人。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 57 48
    謙徳第六十一    
    大國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故大國以下小國,則取小國;小國以下大國,則取大國。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國不過欲兼畜人,小國不過欲入事人。夫兩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為下。 96 81
    為道第六十二    
    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棄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雖有拱璧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不日以求得?有罪以免耶,故為天下貴。 95 80
    恩始第六十三    
    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報怨以德。圖難于其易,為大于其細。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是以圣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圣人猶難之,故終無難。 93 78
    守微第六十四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破,其微易散。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壘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為者敗之,執者失之。圣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民之從事,常于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149 123
    淳徳第六十五    
    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知此兩者亦楷式。常知楷式,是謂玄德。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乃至大順。 82 66
    后己第六十六    
    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其)言下之;欲先民,必以(其)身后之。是以圣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96 80
    三寶第六十七    
    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細也夫﹗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今舍(其)慈且勇,舍(其)儉且廣,舍(其)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之。 132 103
    配天第六十八    
    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 50 42
    玄用第六十九    
    用兵有言﹕吾不敢為主,而為客;不敢進寸,而退尺。是謂行無行,攘無臂,仍無敵,執無兵。禍莫大于輕敵,輕敵幾喪吾寶。故抗兵相加,哀者勝矣。 67 55
    知難第七十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則我者貴。是以圣人被褐懷玉。 58 47
    知病第七十一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35 28
    愛己第七十二    
    民不畏威,(則)大威至矣。無狹其所居,無厭其所生。夫惟不厭,是以不厭。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故去彼取此。 57 46
    任為第七十三    
    勇于敢則殺,勇于不敢則活。此兩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惡,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猶難之。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繟然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78 64
    制惑第七十四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得執而殺之,孰敢?常有司殺者。夫代司殺者,是謂代大匠斲。夫代大匠斲者,希有不傷其手矣。 68 57
    貪損第七十五    
    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饑。民之難治,以其上有為,是以難治。民之輕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輕死。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于貴生。 63 52
    戒強第七十六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不勝,木強則共。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67 57
    天道第七十七    
    天之道,其猶張弓乎?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余者損之,不足者益之。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 94 79
    任信第七十八    
    天下柔弱莫過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故圣人云﹕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正言若反。 77 64
    任契第七十九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為善。是以圣人執左契,而不責于人。有德司契,無德司徹。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49 40
    獨立第八十    
    小國寡民,使(民)有什伯,人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狗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98 77
    顯質第八十一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為而不爭。 72 57
      6501 5302
    注:劉通新依據王卡點校《老子道德經河上公章句》(中華書局出版社)整理。全文字符數7038;原經文字符數6501;原經文字數5302。2012年3月。

    返回《道德經》(標注普及版2012年)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男人第一无码av网站| 国产精品免费看久久久| 亚洲JIZZJIZZ中国少妇中文| 日本精品不卡一二三区| 老少配老妇老熟女中文普通话| 国产精品无码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中文字幕亚洲一区|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齐齐| 67194熟妇在线观看线路| 女人的天堂A国产在线观看| 蜜臀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小说 | 国产午夜精品理论大片| 国产精品无码日韩欧| 国产中文字幕精品喷潮| 亚洲 自拍 另类 欧美 综合| 精品国产一区av天美传媒| 国产农村妇女高潮大叫| 在线涩涩免费观看国产精品 | 国产精品自在欧美一区| 亚洲日本韩国欧美云霸高清| 国产精品毛片无遮挡高清| 国产精品亚洲二区在线播放| 少妇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在线视频观看免费网站| 亚洲精品宾馆在线精品酒店| 激情97综合亚洲色婷婷五| 国产成人8X人网站视频| 一夲道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香蕉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一码二码三码| 全国最大成人网站| 一本精品中文字幕在线| 国产超高清麻豆精品传媒麻豆精品| 日日鲁鲁鲁夜夜爽爽狠狠视频97 | 一本之道高清乱码少妇 | 日韩放荡少妇无码视频| 亚洲理论在线A中文字幕| 无套内射视频囯产| 国产乱子伦一区二区三区| 天堂久久久久VA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国产一二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