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記:紅樓中的人物名字隱趣 作為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在中國古典文學舞臺上占有著翹楚的位置,這不僅僅體現在其百科全書似的全景社會描寫,更是因為書中一些人物帶有隱喻的姓名,讓人嘆服不已。 “十年一覺迷考據,贏得紅樓夢魘名。”《紅樓夢》中處處暗藏機關,飽含寓意,不啻為考據迷們提供了最佳素材。曹雪芹著《紅樓夢》無處不用巧思,一切描寫從塑造人物出發,連給人物命名也不放過。許多人物的名或字,或幾個人的名字合起來,都是大有深意的。有的暗示了人物的命運,有的則是對情節發展的某種隱喻,有的概括了人物性格的某些特點,有的是對人物行事為人的絕妙諷刺,有的是人物故事的某種暗示等等。細玩之,頗有意趣。《紅樓夢》開篇不久,曹雪芹就繞了個彎子虛構了一個大荒山無稽崖青埂峰的神話,讓空空道人看到蒙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攜入紅塵多年的“石兄”的故事,那故事“朝代年紀,地輿邦國”都“失落無考”,也“毫不干涉時世”。這是雪芹先生為了躲避文字獄故意用“假語村言(賈雨村)”把“真事隱去(甄士隱)”。......四大家族的故事一開始是通過甄士隱賈雨村冷子興劉姥姥由遠及近,從外到里去講述的,不管賈家還是江南的甄家,通過這四個人講述的故事都是“真假難留”,意味著幾大家族最后的一敗涂地。在太虛幻境警幻仙姑讓寶玉喝的茶是“千紅一窟”,飲的酒是“萬艷同杯”。其實是寓意賈家到后來“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凈”;整個紅樓女兒最后也就都沒有好的結局:是“千紅一哭”,“萬艷同悲”! 據紅學家統計,《紅樓夢》全書共描寫了975個人物,其中有姓名的為732人。這些人物中,很多人名是有隱義的,所謂“一姓一名皆具精意”是也。通過對一些人名的“破譯”,不難看出作者曹雪芹的匠心獨運,苦心孤詣:有的名字暗示了人物的命運,有的名字是對情節發展的某種隱喻,有的名字概括了人物性格的某些特點,有的名字是對人物行事為人的絕妙諷刺等等。同時也凸顯出了作者成書過程中的一番艱辛,“披閱十載,增刪五次”,“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 《紅樓夢》一書中,第一個登場的人物是個小姑娘,名叫“英蓮”,即甄士隱的女兒。“英蓮”實際上是“應憐”的諧音。“英蓮”一生命運多舛,3歲時被人拐賣,整天挨餓遭打,吃盡了苦頭,剛剛成年又被賣給薛蟠做小妾,后來因難產而死。英蓮的一生,坎坷連踵,確實值得可憐,誠如書中所寫:“根并荷花一莖香,平生遭際實堪傷”! 馮淵是一個小鄉宦之子,“父母俱亡,又無兄弟,守著些薄產度日。”后來因爭妾,無端被呆霸王薛蟠給打死了,“那薛公子便喝令下人動手,將馮公子打個稀爛,抬回去三日竟死了。”不僅混了個人財兩失,還丟掉了性命。“馮淵”為了英蓮,被薛蟠活活打死,生不逢時,其冤深矣。“馮淵”其實是“逢冤”的諧音——遇到薛蟠這個渾不講理的主兒,不“逢冤”才怪呢! 賈雨村曾經出家于葫蘆廟。書中第四回中有“葫蘆僧判斷葫蘆案”一節,“葫蘆(糊涂)”在清代有稀里糊涂、講不清說不明的意思。將賈雨村稱為“葫蘆僧”,既點明了他的出家歷史,又諷刺了他的斷案風格:糊里糊涂,亂判一氣——他不但不救人于水火之中,相反倒當堂釋放了強賣英連的薛蟠。最讓人不齒的是,他居然對有恩于他的昔日葫蘆廟小沙彌判了個“充軍發配”!這“葫蘆僧”確實“葫蘆(糊涂)”到一定程度了。 賈雨村的夫人名叫“嬌杏”,它實際上是“僥幸”的諧音。嬌杏原本是甄士隱府中的一個普通丫鬟,賈雨村官運復振后,丫鬟嬌杏便搖身一變當上了官太太,從端茶倒水一下子過渡到錦衣美食,這的的確確是一種“僥幸”。 《紅樓夢》作者巧妙地用諧音人名表達了自己的寫作思想。比如:賈寶玉——假寶玉;林黛玉——憐待玉;薛寶釵——削寶拆;賈府——假府;甄士隱——真事隱;甄英蓮——真應憐;甄寶玉——真寶玉;霍啟——禍起;封肅——風俗;賈雨村——假語存;賈化——假話;秦可卿——情可輕、情可傾、情可欽、情可情;吳新登——無星戥;石呆子——實呆子;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原應嘆息;抱琴,司棋,待書,入畫——琴棋書畫(抱琴——元春的大丫頭,司棋——迎春的大丫頭,待書--探春的大丫頭,入畫——惜春的大丫頭);單聘仁——擅騙人;戴權——大權;張友士——張有事;秦業——情孽;錢槐——奸壞;青梗峰——情根峰;仁清巷——人情巷;十里街——勢利街;賈政、賈敬——假正經;瀟湘館——消香館;梨香院——離鄉怨;蘅蕪院——恨無緣;怡紅院——遺紅怨;群芳髓——群芳碎;千紅一窟(哭)——千紅一哭;萬艷同杯(悲)——萬艷同悲。 再比如,賈、薛、王、史四大姓諧音“假寫往事”(又有人稱“家亡血史”)。“秦可卿”諧音“情可情”,按照《道德經》中的句式“道可道”,“情可情”之后應該是“非常情”。秦可卿與公爹關系曖昧,作為叔輩的賈寶玉在秦可卿的臥室中夢游仙境而初通人事,正應了“非常情”三字。秦可卿的弟弟“秦鐘”諧音“情種”。暗示賈寶玉在寧國府被播下情種,在榮國府大長特長。“寧國府”諧音“凝國府”,是把情天情海凝幻成情身的地方。寧國府四代男性人名賈代化、賈敬、賈珍,賈蓉,串起來諧音“代(為)化凈真容”,把賈寶玉凝為情身。 紅樓夢中很多人物的名字,其諧音都有特殊的含義,或諷刺,或感嘆,是為紅樓夢的藝術之一。脂硯齋的批文指明了部分的隱意。甄士隱,賈雨村:真事隱去,假語存焉;賈化,字時飛:假話,實非也;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四姐妹,“元迎探惜”諧音“原因探析”,“原應嘆息”,嘆息她們短暫的青春。探析封建社會衰敗直至滅亡的原因;冷子興:試問旁觀冷眼人;賈赦:假設,是說他在賈俯是個擺設,不被賈母看好;賈蓉:蓉,“容”也,能容忍其妻和其父通奸,容其妻勾引小叔;賈瑞:瑞者,謂天欲賜之福,先示以喜兆也,所以賈瑞號天祥。書中賈瑞第一個死了,接著群芳一個個香消玉隕,可見這是個假的喜兆,故稱之為賈瑞;賈代化:偽朝之所謂化,教化;賈代善:偽朝之所謂善;賈敬:假靜,他好靜搬到郊外居住,作者諷刺他是假喜清靜;賈史王薛——假史枉雪;賈化——假話;單聘仁——擅騙人;墜兒——贅兒;靛兒——墊兒;戴權——大權;張有士——張有事;蘅蕪苑——恨無緣;嬌杏——僥幸也,因回頭多看雨村兩眼后來成為雨村正室,何等僥幸。正是“偶因一回顧,便為人上人”。 十二釵中的十二位女性元、迎、探、惜四姐妹和熙鳳、李紈兩嫂,諧音“原應嘆息春風晚”,寶釵、黛玉、可卿、巧姐、妙玉、湘云。諧音“差忒情欲巧妙云”。兩句話組成一副對聯。 賈寶玉判詞是“情不情”,參照“花非花”而來。白居易的“花非花”描寫的就是冬天北方夜間凝結在窗戶上的霜花。賈寶玉的經歷,正像霜花一樣,榮華一時,轉瞬即逝。正可用作對聯的橫批。所以,曹雪芹用一幅對聯概括了《紅樓夢》故事:原應嘆息春風晚,差忒情欲巧妙云;橫批:情不情。還有一句弦外之音:一切都像云(史湘云的諧音)一樣被西風(王熙鳳)吹去了。王熙鳳:希鳳,鳳為神鳥,有雌雄之分,雄為鳳,雌為凰。站在冰山上曝曬的鳳凰(一說“亡西風”或“枉為犀利的女子”)。 是作者希望鳳姐成為男性,比喻鳳姐的才干。也諧音“枉是鳳”,雖然才能出眾,但也免不了香消玉殞,一領草席裹尸丟曠野,女兒差點被賣的下場。 秦可卿:可情也,是濫情,可和任何人發生奸情;秦鐘:情種,與能兒偷情害死其父,也害死了自己,好一個情種;鴛鴦:一個反比的名字,鴛鴦鳥本來是成雙的,是愛情的吉祥物,但是“鴛鴦女”卻不能擁有自己的愛情,被賈赦逼死;賈環:“賈壞”,確實夠壞的,誣告寶玉;紫鵑:杜鵑被認為是最善解人意的鳥,有“杜鵑啼血”一說,紫鵑是黛玉閨中益友;孫紹祖:“孫臊祖”,給祖先丟人。本是靠賈府的勢力才有了今日,可是卻恩將仇報,害死迎春;賈薔:比起那些只知道吃喝玩樂的賈家子弟,賈薔稍微“強”點,“薔薇花”也是愛情的意思,賈寶玉從齡官和賈薔的愛情中明白了愛的真意;薛蟠:“蟠”本義是“曲折、盤繞”的意思,薛蟠字“文龍”,“蟠龍”在古籍傳說的八龍中面目最為兇惡;戴權:大權,專管買官賣官,權力何其大也;焦大:驕傲自大,依仗自己救過太爺的命,在新主子面前就驕傲子大不服管;甄英蓮:“真應憐”本生在官宦人家,卻從小被拐賣,又被金桂害死,一生命運實在坎坷,讓人可憐;其他人如:詹光、來升、吳新登、程日興、單聘人,都是賈府門下的一幫酸腐清客和管事,分別諧音“沾光”、“來升(官)”、“無星戥”, “乘日興”、“善騙人”;霍啟:禍起;錢花:錢花花;彩明:采明,點名字;秦業:情孽;李守中:以理自守;賈芹:賈情。脂硯齋的批文指明了部分的隱意。 得到湘云絳紋石戒指的四個大丫鬟:襲人,鴛鴦,金釧兒,平兒,諧音:昔怨今平或昔冤今平。曹雪芹為其小說里的人物取名都很甚重,多數隱含著一定的意義,多數是借諧音來達到其隱射的目的,比如說,小說開頭便用甄士隱來隱射“真事隱”,點出小說雖無明確的朝代,地點,卻是記錄的真人,真事,真生活;而另一人為何取名叫賈化,字雨村,相信很多人都明白其中的含義是“假話”,“假語村言”之意,賈家四位小姐的名字連在一起就是元,迎,探,惜,取的就是“原應嘆息”之意等等。 這里,我想說的是賈府里點出清客名字的三人,一個叫做“沾光”,粘有勸有勢之人的光,也可以叫做“狐假虎威”;一個叫做“單騙人”,雖然說單在姓氏里應該念“shan”,但此時無疑應該念“dan ”,做只的意思講,即只是騙人,沒有其他的本領;還有一個叫做“不顧羞”,騙吃騙喝臉皮厚,哪里還顧得羞。 再比如:寶珠,諸;寶釵,釵;寶琴,情;寶蟾,纏;寶玉,玉; 四春丫環:分別是“抱琴、司棋、侍書、入畫”,暗喻“琴棋書畫”古代四藝,同時也暗喻她們主人的愛好特點和藝術修養。抱琴“暴寢”原“春暴斃”,司棋“死凄”應“春慘死”,侍書“事殊”嘆“春遠嫁”,入畫“入化”息“春出家”;晴雯:日邊霞云,可恨是“彩云易散”,亦即“情文”;花襲人:花有香氣,能讓人失去警覺,然后背后襲擊別人,給你溫柔的一刀,讓人防不勝防;四大郡王:東平王、南安王、西寧王、北靜王比喻“東南西北,平安寧靜”,是作者有意給當朝者粉飾太平、歌功頌德的一個假語。 賈府中有幾位清客,作者曹雪芹在為他們起名字時估計費了許多心思——這幾個人物名字不僅概括出了清客們不務正業的生活內容,也表達出了作者對他們的憎恨和鄙視。清客詹光、單聘人、卜固修,這三人名字背后的寓意分別為“沾光”、“善騙人”、“不顧羞”——名字與他們的人品和處世“風格”高度吻合!無獨有偶,賈家糧房書辦名叫“詹會”,此人見便宜就沾,是名副其實的“沾惠”;賈政是個滿嘴“仁義道德”的偽君子,所以隱喻“假正(經)”;賈鏈是個不知廉恥的荒淫之徒,所以才叫“假廉”;賈蕓的舅舅名叫“卜世仁”,誰看到這個名字都會心領神會,“卜世仁”分明就是“不是人”!。 清客是起源于戰國時的食客,《史記》卷七十五《孟嘗君列傳》所記:孟嘗君有食客數千人。“客”之名稱本來是指來賓,而與“主人”為對稱之辭,往往多擅藝能,又自托于清高,主人欽佩其能,請來住在家中出謀畫策。所以食客平時多不事事,但主人若有困難,亦會代出奇策,以救主人之厄,后有稱門客,清客等等。由魏晉而至南北朝,士族階級均有投靠的客,客的身份便與奴合為一體,而稱之為奴客。就是“賓客”的意義也和“奴客”一樣,變成主人的奴才。隋唐以后,客隨士族勢力的衰落,漸次恢復其原有的地位,即客就是來賓,而與主人平等。曹雪芹顯然對這些人很厭惡,才會給取了這樣的名字,來十分貼切的形容這一類人:第八回,寶玉出門遇見了門下清客相公詹光、單聘仁二人走來,“一見了寶玉,便都趕上來,笑著,一個抱著腰,一個拉著手,道:'我的菩薩哥兒!我說做了好夢呢,好容易遇見了你!’說著,請了安,又問好,嘮叨了半日,才走開。”一副奴才相,拍須溜馬,賈府里真正的奴才見了也只是垂手而立,可見他們比奴才還奴才。此外還有兩次,賈政要試寶玉的才情,眾清客更是極盡諂媚之能力,寶玉說一句,眾人便稱贊一次回。一次是第十七回大觀園建筑成功,賈政令寶玉試題匾額對聯,寶玉每發一言,每題一匾額,每擬一對聯,眾清客或贊道:“是極,妙極”,“才情不凡”,或“稱贊不已”,“哄然叫妙”,或“同聲拍手道好”,或稱“幽雅活動”,其一齊捧場,更甚至說寶玉的一句“睡足荼蘼夢亦香”套得比李白的原句“書成蕉葉文猶綠”更好,令人讀后,為之汗顏。另一次是第七十八回賈政命寶玉作“姽婳詞”之時,寶玉念一句,賈政寫一句。寶玉每念一句,眾清客便稱“古樸老健,極妙”,或謂“用字用句,皆出神入化”,或竟“拍手笑道,當日敢是寶公也在座,見其嬌且聞其香”,“轉韻更妙,這才流利飄逸,而且這句子也綺靡秀媚得妙”,或又“拍案叫絕”,或“眾人都道,妙極,妙極,布置,敘事,詞藻,無不盡美”,“鋪敘得委婉”,“念畢,眾人都大贊不止”。能夠說一句的是眾清客稱贊人的詞句竟是積累了如此之多,實在是令人佩服! 現如今是沒有“清客”的名稱了,但清客的眾生相卻蔓延到社會的每一個角落,阿諛奉承,拍須溜馬更是成了一門十分熱門的學科贏得眾人私下里仔細揣摩,以期能夠憑借這一門本事“沾光”向上爬,滿嘴里“單騙人”,完全是“不顧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