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當絕命劍對練 郭樹璞 甲乙二人側面相對站立,甲面向南,乙面向北,二人同站在一條中心線上,相距約3米,各以左手反握劍柄,使劍尖朝上貼靠于臂后,右手貼靠右腿側,兩臂自然垂直,兩腳靠攏自然站立,目視前方(圖1)。 要點:身體中正,虛靈頂勁。左肘微微上提,以免劍刃靠身。神態安然,呼吸自然。 一、甲乙弓步持劍前指 甲乙雙方同時動作:1右腳向右側撤半步,重心下移,膝微曲,左腳隨即向右腳靠攏,腳尖點地,屈膝。同時,右手變劍指,腰微向右擰轉,帶動右臂向上側平舉,高與耳平,手心向上。左手反握劍,屈肘向左上劃弧,停于右胸前,手心向下,目隨右手動(圖2)。 2上動未停,左腳向左前方邁出,屈膝成左弓步;右腿自然蹬直,身體隨即向左轉90度,同時,左手持劍隨身體的轉動經左膝前向左后方劃動,停于左胯外側,手心向后。右手內旋,手心向下,經右耳旁向左前方指出,目視右手(圖3)。 要點: 1左右手的運動要與腰的轉動合為一體,不可有先后之分。左右腳的虛實變化要清楚,兩臂不可僵直。 2左手的摟膝動作要在弓步完成以前,不可弓步形成再劃弧。左手反握劍要緊貼小臂,運行時不可碰擊身體。左肘要微曲,不能挺直,全身動作協調一致。 二、甲乙左虛步藏劍 甲乙雙方同時動作:1身體向右擰轉90度,同時,右臂向右下方弧形擺動至右胯旁,手心向上。左手握劍,隨身體的轉動自然擺動,目視右手(圖4)。 2上動未停,重心移至右腿,屈膝;左腳撤至右腳內側,腳尖點地。同時,兩手從兩側向上屈肘,合于胸前 ,手心相對,右手接劍,目視前方(圖5)。 3上動未停,右腿重心略向下移,左腳隨即向前伸出,腳尖點地,膝微屈成左虛步。同時,腰略向左擰轉,右手握劍向右下方抽拉,手心向里,刃分上下,停于胯外側。左手向胸前、向上、向前弧形指出,手心向里,目視左手(圖6)。 要點: 1身體和臂的擺動要自然,并與腰的轉動合為一體。 2兩腳的步法要清晰,兩膀相合,不要聳肩,劍身要緊貼小臂。 3步法虛實要分明,兩手的動作要同時完成,不可有先后之分。兩臂要有掙力,不可僵直。身體中正,沉肩、含胸拔背。 第一段 三、甲弓步前刺劍,乙撤步右虛步撩劍 甲左腳向前上半步,右腳隨即向前上一步,屈膝成弓步。同時,右手持劍向對方胸部刺去,手心向內,刃分上下;左手劍指向下、向后、向上劃弧,置于左上方,手心向上。肘微曲,目視劍尖(圖7)。 乙方左腳向右腳的右后方撤步,重心移至左腿,屈膝。右腳尖點地,膝微屈成右虛步。同時,右手持劍向上撩擊,手心向上;左手劍指向下向后劃弧,停于左胯旁,肘微曲,手心向下,目視劍鋒(圖8)。 用法:甲上步挺劍直刺乙胸膛,乙迅速后撤步閃開甲劍,同時出劍撩擊甲方手腕。 要點:甲方的刺劍要與右步同到,迅速,力貫劍尖。肩要沉順,不可抬肩。右臂要微曲,要有擰翻勁,劍要刺平。乙方撤步閃身要快,讓過對方的劍鋒,從側面截擊對方手腕,右手要有上托勁,左手要有下按后拉之力。此為“閃”字訣的典型范例,攻防一體。閃,躲也。為步法之靈活,身法之協調也。 四、甲虛步舉劍,乙弓步刺劍 甲重心移向左腿,屈膝,右腳向后撤回半步,膝微曲,腳尖點地成右虛步。同時,右手持劍向上弧形抽帶,屈肘停于右額前,手心向里,劍柄略高于劍尖。左手下落置于面前,屈肘,手指撫按在右腕內側,手心向外,目視右前方(圖9)。 乙右腳向前上步, 屈膝成右弓步。同時,右手持劍隨右腳的上步向前刺出,高與肩平,手心向內,刃分上下。左手劍指自下向上弧形擺動,置于頭的左上方, 手心向外, 目視劍尖(圖10)。 用法:接上式,甲見乙劍向自己的腕部截來,迅速撤步抽劍,躲避乙劍的撩擊。乙見甲劍抽回,露出肋部空隙,立刻上步,直刺對方肋部。 要點: 1甲抽帶劍要柔和迅速,手足配合要協調。雙肩要抱攏,兩臂要撐圓。此勢為“束”字訣之體現。束,縮也。為身法之要訣。 2乙刺劍要與上式撩劍合為一體。連接要緊密,出腳要迅速,突然。審時度勢,一舉成功。 五、甲上繞步弓步提撩劍,乙轉身蓋步反撩劍 甲右腳向左前方弧形上步,隨即左腳再向右腳前弧形上步,屈膝成左弓步,右腿自然伸直。同時,右手持劍從前向上、向左、再向下劃弧,停于胸前,手心向外,劍尖與胸平,劍柄略高于劍尖。左手劍指附于右腕處,與右手同行,目視劍鋒(圖11)。 乙身體向左轉90度,右腳經左腳前向左上步,屈膝,腳尖外擺。左腳自然蹬起,腳跟抬起,成叉步。同時,右手持劍,手臂外旋,自前向上向左抽劍。然后隨右腳的上步繼續向下再向右后劃一立圓,上身前傾,劍尖略高于右肩,手心向外。左手劍指向下向左劃弧,停于頭的左上方,手心向外,肘微曲,目視劍的前鋒(圖12)。 用法:甲見乙劍向自己的肋部刺來,立即向乙的右側弧形上步, 躲過乙劍,然后上蓋步,俯身向后反撩甲手臂。 要點: 1甲上步、反撩劍,要與腰身的擰轉協調一致,融為一體。步法要靈活,要展現出八卦掌以斜取正的技擊特點。閃躲要迅速,和順。兩臂要撐圓,劍的運行要走立圓,雙手不可分離,與身體成為整體。 2乙方的反撩劍要與右腳上步同到,上身的前傾不可失去重心。兩腿略曲,要有向上的蹬力。右肩要有擰翻力,左臂要撐圓。劍的反撩要與腳的上蹬力融為一體。 六、甲上步提劍弓步下掃劍,乙提膝推截劍 甲右腳向前上步,腳尖翹起,左腿略彎。同時,右手持劍向上向后提劍,劍柄停于頭的右上方,略高于劍尖,肘略曲,手心向外。左手劍指下按于左腹前,肘略曲,手心向下, 目視前方(圖13)。 上動未停,甲左腳繼續向前上步,屈膝成左弓步,右腿自然伸直。同時,右手持劍向上、向后、向下、再向前弧形運動,停于腹前,手心向上,刃分左右。左手劍指向左、向上、再向下劃弧,附于右小臂內側,手心向下,目視劍鋒(圖14)。 乙左腳向右腳前上步,身體隨即向右轉體,提右膝成獨立式。同時,右手持劍外旋,向上、向左、向下、再向前劃弧,撩推于腹前,手心向上,刃分上下,目視劍鋒(圖14)。 用法:接上式,甲見乙撩其手臂,立即向上提劍,躲避乙劍,同時上步,劍掃截其左腿。乙退左腳躲避,再提右腿,防甲連探其腿,同時用劍向上向前推攔其手臂內側。此為“攔”字訣用法。攔,攔截也,攻防雙用之技也。 要點: 1甲提劍動作不可過大,與上步同時進行。連接掃劍要緊密,中間不可斷開。 2乙轉身撤步要協調和順,撩劍要柔和,將要完成時再推劍,撩推要一體,不能分離。 七、甲提膝抽藏劍,乙虛步藏劍 甲右腳后撤半步,左腿提膝成獨立步,兩臂同時向兩側抽回,置于兩胯后側,手心均向下,上身略前傾,目視前方(圖15)。 乙右腳向后退步,重心移至右腿,屈膝,左膝微曲,腳尖點地成左虛步。同時,兩臂從前向后弧形抽回,停于胯的兩側,手心向下,兩肘微曲,劍柄略高于劍尖,目視前方(圖15)。 用法:接上式,甲向回抽劍,避開乙的攻擊,藏劍觀其變。乙也將劍抽回,待勢觀其形。 要點:雙方的抽劍不要直接向下向后抽,要略向兩側斜下方劃弧再向后抽,要與退步融為一體。兩臂不可過于后背,以免雙肩僵硬。 八、甲并步刺劍,乙撤步砍劍 甲左腳向前落步,右腳隨即跟進,停于左腳內側,屈膝半蹲成并步。同時,右手持劍向前直刺,手心向內,刃分上下,劍尖略低于肩。左手劍指向前推出,合附于右小臂內側,手心向內,目視劍尖(圖16)。 乙左腳向右腳后弧形撤步,自然伸直,身體隨即向左轉90度,右腿屈膝成右弓步。同時,右手持劍隨轉身向后、向上、再向前砍于胸前,劍尖斜朝上,手心向內,肘略彎。左手劍指向后向上弧形擺動,置于頭的左上方,肘微曲,手心向外,面朝南,目視劍的中段(圖16)。 用法:甲左腳上步,為迅速逼進對方;右腳跟進,為出劍發力之根源。突然出劍,直刺對方腹部。乙轉身撤步,為避開對方之劍鋒,同時出劍砍擊對方腕部。 要點: 1甲劍刺出要與上步同時完成,力貫劍尖。雙肩要松翻內裹,兩臂要撐圓合抱。兩肘要略彎曲,不能像圖中那樣過于挺直。上身要中正,不可突臀,要含胸拔背。 2乙劍的砍擊不要同刀術那樣硬砍愣劈,要在劍鋒將要接觸對方手腕時,用從上向下的挫勁,柔中寓剛,劍要斜立,以護其身,防其變化。此勢為“砍”字訣之用法???,挫也??硠σc退步合為一體,步的滑動要與轉體合為一體。 注意:此劍對兩肩兩臂的要求,不論是合抱或是分離,都要含有掙裹擰翻之力,都要與下肢、腰部形成整力,要始終貫穿于整個套路之中,是“束”字訣的一個基本法規(在以后的說明中不再重述)。 九、甲撤步虛步下點劍,乙上步叉步上托劍 甲左腳向左后方撤步,重心移至左腿,屈膝。右腳隨即后撤,膝微曲,腳尖點地成右虛步。同時,身體右轉40度,右手持劍向下、向后、向上、再向前運行,劈點于胸前,手心向里,腕微曲。左手劍指向下、向左、向上、再向前劃一立圓,合抱于胸前,附于右腕內側,手心向下。面朝東南,目視劍尖(圖17)。 乙右腳向左前方弧形上步,膝微曲,腳尖外擺。左腿自然蹬直,腳跟略起成叉步。腰略向左擰轉,帶動右手向左上方弧形抽劍,托于頭部左側,手心向后,劍尖略高于劍柄。左手劍指向右下方下劃,與右臂合抱附于右手腕處,手心向外,目視右下方(圖18)。 用法:接上式,甲見乙砍擊自己手腕,右手迅速下劃閃開乙方進攻,然后向乙方右臂外側撤步,掄劍尖點其手腕上部。乙向左前方上步,同時抽劍托起使甲攻擊落空。 要點:甲撤步閃身與點劍要一氣呵成。手腕微曲放松,不可僵直。步法虛實要分明,方向準確。 乙方擰腰上步要快,與抽托劍融為一體。眼要緊盯對方之劍,防其變化。 十、甲左弓步掃抹劍,乙繞步虛步云劈劍 甲左腳向前方斜上步,屈膝成左弓步。同時,右手持劍外旋,向左前方橫掃劍,手心向上,劍橫于右腹前。左手劍指向上劃弧,停于頭部左上方,目視劍鋒(圖19)。 乙左腳經右腳前向西北方弧形上步,身體向右后轉體180度,隨即右腳向左腳后退半步,重心移至右腿,屈膝。左腳隨即腳尖點地成左虛步。同時,右手持劍隨身體的轉動向右后平云劍一圈,立即向下劈劍,手心向內,劍尖高于劍柄。左手劍指姿勢不變,與右手同行,面朝西北方,目視劍鋒(圖20)。 用法:接上式,甲見攻擊落空,乘乙未變勢之機,突然上步利用步法掃抹乙的腰部。此勢為“露”字訣之展現。露,變化也。連環用招,變化多端,就是“露”字訣之精要,也是此劍特點之一。 乙見甲向自己的腰部襲來,用上步轉體之法避開甲劍,然后順勢劈擊乙方小臂。 要點: 1甲劍的掃擊要與手臂向左的拉抹之力融為一體,不能做成向前的推擊。右腳的蹬力,腰的左擰,與左手的上擺,右劍的抽抹,皆融成一個勁,和順、協調。 2乙方的上步轉身要迅速,與劈劍動作要一致,出劍要柔順。 十一、甲虛步平分劍,乙弓步平推劍 甲左腳向后退一步,重心后移,屈膝。右腿屈膝,腳尖點地成右虛步。同時,兩手向下向后抽回,平分于左右兩側,手心均向下,目視前方(圖21)。 乙左腳向前進步,屈膝成左弓步,右腿自然伸直。同時,右手持劍向前平推,平橫于右肩前,劍尖朝北,手心向上,刃分左右。左手劍指向上向左架起,置于左額前,手心向外,目視劍的中段(圖21)。 用法:甲撤步,縮身抽劍,避開乙的攻擊。乙見甲手臂撤回,立即搶步上身,橫劍直推甲的喉部。 要點: 1甲的兩臂運行要走弧線,撤步與抽劍同行,上身略傾。 2乙上步搶身要快,手臂不可僵直。對練時要注意,千萬不可使劍碰到對方喉部。 十二、甲撤步上托劍,乙丁步舉劍 甲右腳后撤,兩腿微曲。同時,右手持劍橫向上托起,手心向外,刃分上下,劍尖朝北。左手劍指從左向上再向下劃弧,手心向下按于腹前,目視劍的中段(圖22)。 乙向左轉身90度,左腳向右腳后撤步,重心移至左腳,屈膝。右腳再向左腳內側靠攏,屈膝,腳尖點地成丁步。同時,右手持劍隨轉身向左向后撤回托起,手心向里。左手劍指與右手同行,手心向外附手右手腕內側。雙臂合抱,劍身高于頭部,刃分上下,劍尖朝右,高于劍柄,目視右側(圖22)。 用法:接上式,當乙上步搶身時,甲退步拉開距離,然后,劍刃朝上斷乙進攻之手臂。乙迅速退步轉身,將劍向上舉起躲開甲之進攻。 要點: 1甲退步與上托劍要同時完成。左手運動弧度要小,在腹部范圍之內,要與上托劍形成上下二 掙力。 2乙退步轉身要迅速,兩腳虛實要分明,兩臂要抱圓。 十三、甲弓步下切劍,乙跳步并步分點劍 甲右腳向前上一步,屈膝成弓步,左腿自然伸直。同時,右手持劍自上向下切擊,手心向里,劍橫放,停于右膝前,劍尖朝北。左手劍指由下向左后、再向上劃弧,置于頭部左上側,目視劍的中段(圖23)。 乙右腳蹬地,雙腳同時向后跳起,身體向右轉90度。同時,右手持劍自上向左、向右下弧形劃動,停于身前;劍尖略低于腹部,手心向下,手腕微曲。左手劍指向右、向左上劃弧,置于頭部左上側,手心向外,肘略彎曲,目視劍尖(圖24)。 用法:接上式,甲上托劍落空,立刻上步進身,用劍的中段下切對方膝部。此為“剁”字訣用法。剁,切也。乙因距離太近,防守恐難奏效,所以,雙腿向后跳起,避開甲劍,同時起劍點擊甲手腕上部。 要點: 1甲切劍手臂自然伸直,身體略向前傾,但不可低頭彎腰,左臂肘略彎。 2乙起跳要迅速,要遠。點腕要盡量在空中完成,點劍不可做成向下的動作,應該向下向右分點。兩臂的動作要與跳步同時完成,協調一致。 十四、甲轉身提膝舉劍,乙轉身提膝舉劍 甲身體向右后轉體90度,右腳向左腳后退步,自然站立;左腿隨即提起,屈膝成獨立式,腳尖自然下垂。同時,右手持劍向下、向右后、再向上提起, 屈肘舉于頭部上方,手心向外;左手劍指向下、向左、向上劃弧,屈肘置于右小臂內側,手心向外,面朝南方,目視左側(圖25)。 乙身體向右后轉體90度,右腳向后退步,自然站立;左腳提起,屈膝成獨立式,腳尖自然下垂。同時,右手持劍向下、向右后、再向上弧形運動,屈肘提舉于頭部上方,手心向外;左手向下、向右后、向上劃弧,合附在右小臂內側,手心向外,面朝北,目視左側(圖25)。 用法:甲向后撤步提舉劍,躲避開乙方的攻擊,以觀其變。乙也同時撤步提舉劍,以觀其變。雙方均為待勢。 要點:甲乙雙方動作相同,唯方向相反。撤步舉劍要與轉身同時完成,沒有先后之分。右腿站立不要挺膝,獨立步要穩。 十五、甲走圈轉劍,乙走圈轉劍 甲右腿重心下移,微曲,腰向左擰轉,左腳隨即向右腳前落步,膝略曲,全腳掌著地。右手姿勢不動,左手劍指隨腰的左擰向左側指出,高與肩平,手心斜朝前,目視左手(圖26)。 乙的動作與甲相同,唯方向相反(圖26)。 注意:此式古譜稱為“仙人推磨”,為待勢。雙方左腳下落后不要停止,要各自向前走轉一圈,再回到原來各自的方位。主要是鍛煉以斜取正的靈活步伐,尋找戰機。 要點:轉圈時身體要保持一定的高度,不可上下起浮。兩臂肘微曲,不能挺直。左手始終指向圓心,兩眼要緊跟對方。轉圈時左腳要直邁,右腳尖微微向里扣。此為八卦掌法的趟泥步,扣膝掩襠。 第二段 十六、乙上步弓步下掃劍,甲撤步仆步撲劍 乙左轉身,右腳向左腳的左側弧形上步,屈膝成右弓步,左腿自然伸直。同時,右手持劍由上向下、向前弧形掃出,置于右膝前,上身略前探,手心向上。左手劍指向后向上弧形擺動,停于頭部左上方,手心向外,目視劍鋒(圖27)。 甲左腳向后退一步,屈膝全蹲,左轉身,右腿鋪平成仆步。同時,右手持劍由上向下向左弧形劃動,置于腹前,手心向上,劍尖斜朝右,肘彎曲;左手劍指向左向下劃動抱附于右腕上,手心向下,面朝北,目視劍的中段(圖28)。 用法:乙轉到甲的左側,突然上步劍掃甲左腿。甲左腿后退讓開乙劍,隨即用劍面下劃撲壓乙劍,使其攻擊落空,防其變化。此為防守之法。撲,壓也?!皳洹弊衷E之用法。 要點:乙的進攻要與轉圈連成一體,在走轉中完成,不可停止后再進攻;右腳要向圈內圓心上步。甲退步閃身要迅速,身體的下蹲要與壓劍動作協調一致,融為一體。壓劍不可硬碰乙劍,應貼住乙劍向下劃動。 十七、甲弓步削劍,乙仆步挑劍 甲身體上起,左腿自然蹬直,右腿屈膝成右弓步;同時,右手持劍向右上方擺動,手心向上,劍尖略高于頭。左手劍指向左上方弧形劃動,停置于頭部左上方,手心向外,目視劍鋒(圖29)。 乙重心左移,左腿屈膝全蹲,右腿自然鋪平成仆步;同時,右手持劍向上崩挑劍,劍尖斜朝上,置于身體左側,手心向內。左手劍指向右、向下、再向上劃弧,停于頭部左上側,手心向外,目視劍尖(圖29)。 用法:接上式,甲撲壓乙劍后,迅速起身削擊乙方頭部,為防守反擊之法。斬,削也?!皵亍弊衷E之用法。乙立刻側身,重心下移讓過甲劍,同時劍挑甲的手臂。此為防中寓攻之法,閃中有攻,攻防一體。 要點: 1甲劍的上削要與上式的撲壓劍聯成一體,一氣呵成。剛柔相濟,壓為柔,斬為剛。上體略向右側傾探,手臂放松,要有抖鞭的寸勁。 2乙劍上挑劍要與仆步協調一致,配合得當。挑劍要坐腕,要用腕力。 十八、甲虛步下斬劍,乙提膝截劍 甲重心后移至左腿,屈膝;右腳隨即后移,膝略曲,腳尖點地成右虛步。同時,右手內旋,使劍從上向后、向下、向右劃弧,置于左腿前,手心向下,刃分左右。左手劍指向下、向后、再向上劃弧,屈肘停置于頭部左上側,手心向外,目視劍鋒(圖30)。 乙身體向右轉體90度,上起。左腿自然站立,右腳向上提起,腳尖自然下垂成獨立步。同時,右手持劍隨身體的上起向左、向下、再向前弧形擺動,置于腹前,手心向下,劍尖略低于劍柄。左手劍指下落,附于右小臂內側,手心向外,目視劍鋒(圖30)。 用法:接上式,甲見乙劍挑自己手臂,立刻縮身屈臂,避開乙劍,并迅速向下斬擊乙右腿。乙見自己的攻擊落空,立刻提起右腳躲開甲斬腿之劍,同時,持劍截擊甲的右腕外側。 要點:甲回身收臂要迅速,與下斬劍連貫一體,中間不可有停頓。步法虛實要分明,上身中正,立腰。 乙截劍要與腿的站立和上身的起動融為一體。上身略前探,兩臂要抱圓,獨立步要穩。 十九、甲轉身蓋步反點劍,乙弓步刺劍 甲重心略移向右腳,身體向左轉90度,同時,右手持劍向下向左劃弧,停置于左胯處,手心向里。左手劍指下落,附在右腕處,手心向下,目視右方(圖31)。 乙右腳向前落步,屈膝成右弓步,左腿自然伸直;同時,右手持劍外旋,向前平刺劍,手心向上。左手劍指向左上方劃弧,停于頭部左上方,手心向外,目視劍尖(圖31)。 用法:接上式,甲轉身回臂躲開乙劍的攻擊。乙見甲肋部露出,突然上步進身挺劍直刺甲方腰肋。 要點:甲回臂要與轉身同時進行,劍的下劃要貼身,兩手同時在腹前會合,兩腿微上起。 乙上步刺劍要突然、迅速,右臂自然伸直,要利用左腳的蹬力和腰的擰轉之勁出劍,力貫劍尖(但須注意:習練時不可使劍的任何部位觸及對方身體的任何部位,以保障對方的安全)。 上動未停,甲右腳向左腳前邁一步,前腳掌著地,兩腿微曲成蓋步。身體繼續向左轉90度,將要完成時,突然再向右擰轉;同時,右手持劍繼續向上向右環形環繞,手臂自然伸直,手心向上反點于右后側,刃分上下,劍柄高于劍尖。左手劍指屈肘上抬于左胸部,高與左肩平,目視劍尖(圖32)。 用法:此式與上動連用,一氣呵成。甲見自己的腰肋被對方偷襲,立刻上步閃躲開乙方的攻擊,同時揮劍反點其手臂,防攻一體。 要點:甲劍的運行要走立圓,反點劍與蓋步同時完成,與上動不可斷開,各部要協調一致。左轉身與右擰腰要融合一起,轉身為了閃躲,擰腰為了進攻。 (待續) 二十、乙上步抽提劍,甲上步提劍 乙左腳向前上步,同時,右手持劍內旋,向下向后劃弧,提至右胯后側,肘微曲,手心向里,劍柄高于劍尖。左手劍指向前向下少至胸前,手心向里,目視前方(圖33)。 甲左腳向前上步,同時,右手持劍向上向左向下弧形環繞至右胯外側,手心向里。左手屈肘下落于腹前,手心下,目視后方。 用法:接上勢,乙向后抽劍,使甲攻擊落空,隨即上步逼近對方,伺機進攻。甲上步拉開與乙的距離。 要點:乙劍下劃,左手前落與上步都要同時完成,不能有先后之分。兩臂的轉動要走立圓。甲各部動作要配合協調,不能脫節。右劍的環繞要經過面前,上身略前傾。 二十一、乙上步弓步劈劍,甲扣步轉身提膝斜劈劍 上動未停,乙右腳再向前上步,屈膝成右弓步,左腿自然登直,同時,右手持劍外旋,向下向后向上、再向前弧形環繞,停于面前,劍尖略高于右肩,手心向里,刃分上下,右臂自然伸直。左手劍指繼續向下向后向上劃孤,置于頭部左上方,手心向外,肘微曲,目視劍鋒(圖34)。 上動未停,甲身體向左后轉身360度,右腳經左腳前弧形向左腳外側上步,腳尖內扣;隨限重心移向右腿,膝微曲,自然站立。左腳立即向上提起,屈膝,腳尖自然處垂成獨立式;同時,右手持劍隨轉向上步向左右后、再向右上方弧形運轉,斜劈于面前,手心斜朝上,手臂自然彎曲。左手劍指向左向后,在胸前迎合右臂,附于右小臂內側,手心向下,腰略向左擰轉,上身略向右傾斜,目視劍鋒(圖35)。 用法:接上勢,乙上步逼近對方,起劍立劈其頭部。甲左上步,轉身讓過乙劍,斜劈乙方手腕內側。此為在進攻“劈”字訣之用法。 要點:乙劍的劈擊要走立圓,與上式緊密相連,中間不允許有停頓的動作,要做得和順圓滑,上步與左手動作同到。甲轉身上步要快,要和順。斜劈劍要利用擰腰提膝之勁,順而擊之。轉身為讓劍,扣步為進身,滾進敵身使對方難以變化(圖33~圖35)。動作要一氣呵成,不可脫節。 二十二、甲進步弓步反刺劍,乙退步虛步下格劍 甲左腳下落,屈膝成左弓步,右腿自然伸直;同時,右手持劍內旋,向下向前反手探刺,停于腹前,手心向外,臂自然伸值。左手劍批向左上方劃弧,肘微曲,停于頭部左上方,手心向外,目視劍尖(圖36)。 乙右腿向左腿后腿一步,隨即重心移向右腳,屈膝。左腿隨后屈膝,腳尖點地成左虛步;同時,右手持劍外旋,向上向后托抽劍至頭部的上方時,手臂再內旋,使劍頃前向下弧形插出,斜立于胸前,手心向外,劍指朝上。左手劍指向前向下弧形運動,屈肘合抱至胸前,附于右腕內側,手心向外,目視劍的前段(圖36)。 用法:接上式,乙劍向上向后托起,避開甲的反擊。甲見反擊落空,劍鋒一轉直刺對方小小腹,為驚上取下之法。乙見甲變勢,迅即向下插劍,格對方之劍,阻止其攻擊。此迷“露”字訣的又一展現,沾著即變。 要點:甲方的反刺劍,上身要略向前傾,與上步同到,轉鋒要自然。乙劍的上托與下插劍要連貫和順,兩劍法要融合一起,插劍后再略向上提劍,并有向外的力,不可硬碰甲劍,要輕沾柔化。 二十三、乙上繞步旬劃纏劍,甲上繞步里劃纏劍 甲右腳向左腳前弧形上步,腳尖略外擺,兩腿微曲,同時,右手持劍向外向上弧形上環繞于胸前,臂自然伸直,手心向下。左手劍指弧形下落,屈肘置于腹前,手心向下,目視劍鋒(圖37)。 二十四、甲上繞步里劃纏劍,乙上繞步外劃纏劍 甲左腳向右腳前弧形上步,腳尖微里扣,兩腿微曲。同時,右手持劍向上向左向下劃一立圓,置于胸前,手心得里,手臂自然伸直。左手劍指隨右手動作向左向上、再向左弧形環繞,置于左腹前,目視劍鋒(圖38)。 乙左腳向前弧形上步,腳尖微里扣,兩腿微曲,同時,右手持劍向上、再向左劃立一圓,手心向上,手臂自然伸直。左手劍指隨右手動作,向下向左向上、再向下劃一立圓,置于腹前,目視劍鋒(圖38)。 甲左腳繼續向前弧形上步轉一個圓,走到乙的位置上,右腳在前,雙手的動作與上勢相同(圖39)。 乙右腳繼續向前弧形上步走一個半圓,轉到甲的位置上,右手在前,雙手的動作與上勢相同,交換位置(圖39)。 用法:從圖36到圖39,動作要一氣呵成,連綿不斷,中間不可斷開或脫節。雙方纏腕要劃立圓,但范圍不可過大,只在對方的手腕周圍。注意不要觸及到對方手腕,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傷害。上步要走弧線,各轉一個半圓。雙后的動作要與上步配合協調,兩臂要放松,不可僵硬。上步的多少,要根據自己轉的半圓的大小而決定,不可拘泥。 二十五、乙上步弓步下點劍,甲轍步虛步上挑劍 乙右腳向前上一步,屈膝成右弓步,左腿自然伸直;同時,右手持劍內旋,向下點擊,手臂自然伸直,手腕略上抬,手心向里。左手劍指向下向左向上劃弧,屈肘置于頭部左上方,手心向外,目視劍尖(圖40)。 甲左步向右后方退一步,重心移向左腿,屈膝,右腳后撤半步,膝略曲,腳尖點地成右虛步;同時,右手持劍隨身體重心下移,向下抽劍柄,坐腕上挑劍,手心向里,劍尖斜朝上,停于右腿內側。左手劍指向下向上弧形環繞,置于頭部左上方,手心向外,目視劍尖(圖40)。 甲左腳向后方退一步,重心移向左腿,屈膝。右腳后轍半步,膝略曲,腳尖點地成右虛步;同時,右手持劍隨身體重心下移,向下抽劍柄,坐腕上挑劍,手心向里,劍尖斜朝上,停于右腿內側。左手劍指向下向后向上弧形環繞,置于頭部左上方,手心向外,目視劍尖(圖40)。 用法:接上勢,當乙劍纏至甲劍上方時,突然上步抬腕下點甲手腕。甲趕忙向右向后撤步,避開乙劍,同時坐腕上挑乙手臂。 要點:要與上式連接緊密,乙的下點劍要用腕力,腕部要放松,與弓步同到。甲上挑劍,要與身體的重心向下沉融合在一起;撤步要迅速,要與重心的后移形成整體;挑劍時手腕要靈活,先松后緊,與左手形成上下掙力。 二十六、乙虛步舉劍,甲弓步刺劍 乙重心移向左腿,屈膝,身體略向左擰轉,右腳稍向后轍,屈膝,腳尖點地;同時,右手持劍外旋,向上向后抽劍,托舉于額前,肘彎曲,手向心里。左手劍指向右向下弧形落,屈肘與右手合于額前,附于右腕內側,手心向外,目視右前方(圖41)。 甲右腳向前上步,屈膝成右弓步,左腿自然伸直;同時,持劍向前方刺劍,手臂自然伸直,手心向里,高與胸平。左手劍指向右下方弧形下落,附于右小臂內側,手心向右,目視劍尖(圖41)。 用法:接上勢,乙見甲用劍挑擊自己的手臂,立刻收腿抽劍,躲開甲劍。甲見乙手臂逃開,立即上步劍刺對方胸肋。 要點:乙上托舉劍兩臂要裹圓,步法要虛實分明。甲上步與剌劍同時完成,右手臂不可僵直,左肘微曲,雙肩合攏。 二十七、乙上繞步弓步反撩劍,甲撤步虛步提劍 乙右腳向左前方弧形上步,腳尖外擺;左腳隨即向右腳前弧形上步,屈膝成左弓步,右腿自然伸直。同時,右手持劍向左向下向右劃弧,反撩于體前,劍尖斜朝下,手心向外。左手劍指附于右小臂內側,隨右手同行,目視劍鋒(圖42)。 甲右腿向后退一步,重心隨即移向右腿,屈膝;左腿屈膝,腳尖點地成左虛步。同時,右手持劍向下向右弧形劃劍,再向上行,倒提劍于胸前,劍尖斜朝下,手心向外,肘微曲,左手姿勢不變,與右臂同行,目視劍的中段(圖42)。 用法:乙向甲的右側弧形上步,避開甲劍,同時用劍反撩甲的右手臂外側,以斜取正。此為八卦掌的靈活應用。甲迅速后撤后腳,拉開與乙的距離,同時下劃上提劍,反格其劍,護其自身。 要點:乙右腳向左側弧形上步,左腳立即向右腳前上步,腳尖須里扣。兩腳的動作要連接緊密,與反撩劍配合嚴謹,協調一致,同時完成。甲退步要迅速,劍下劃與上提為一個動作,銜接要緊密,融和一氣,不可硬碰乙劍,要輕沾乙劍,輕劃外。 二十八、乙提膝上折劍,甲提膝截劍 乙左腿自然站立,右腳提起,屈膝成獨立式;同時,右手持劍外旋,自下向上向前弧形擺動,停于右胸前,肘略曲,手心向上,劍尖高于右肩。左手劍指向下向后弧形下落,屈肘停于左胯側,手心向下,目視劍鋒(圖43)。 甲左腳向后退一步,自然站立;右腳隨即向上提起,腳尖自然下垂成獨立式。同時,右手持劍外旋,自下向上向前弧形擺動,置于腹前,肘微曲,手心向上。左手劍指向下向后弧形下落,置于左胯外側,手心向下,目視劍鋒(圖43)。 用法:接上式,乙攻擊受阻,迅速劍鋒一轉,上斬崩對方頭部。甲隨即退步擺劍,橫截攔甲之手臂。 要點:乙上斬劍要利用腿的上提和腰的扭轉之力,右手臂要放松,先柔后剛。斬劍要用抖力,與右手的后拉形成一股螺旋勁。甲的動作要領與乙相同。 二十九、甲弓步刺劍,乙退步丁步抱劍 甲右腳向前落步,屈膝成弓步,左腿自然伸直。同時,右手持劍內旋,向前賴劍,手臂自然伸直,手心向左,劍尖略高于肩。左手劍指向上向前伸出,附于右小臂內側,手心向右,肘微曲,目視劍尖(圖44)。 乙右腳向后退一步,重心移向右腿,屈膝,身體向右轉體90旗,左腳隨即向右腳內側靠攏,屈膝,腳尖點地成丁步。同時,右手持劍內旋,先向左抽劍,然后再隨轉體向右后抹帶劍,屈肘時停于右腰處,手心向外,使劍斜橫于胸前,劍尖與肩同高。左手劍指向前伸出,附于右小臂內側,與右手同行,手心向下,目視劍的前段(圖44)。 用法:接上勢,乙劍略向回抽劍,避開甲的截劍。甲見有機可乘,迅速上步劍刺乙喉部乙退步拉開距離用劍回抹,帶甲劍。 要點:甲前刺劍要略往回抽劍后再前剌,與上步協調一致,上身略前傾。乙劍的左右抽,右抹帶,為兩個防守之法,一定要街接緊密,融為一體,中間不可有斷開的痕跡。接觸甲劍不能生硬,要借助甲的前剌劍之力,粘住其劍向后抹帶,力要柔順圓活。 三十、乙弓步刺劍,甲擰身叉步抱劍 乙右腳向前上一步,屈膝成右弓步,左腿自然伸直;同時,右手持劍外旋,向前賴出;左手姿勢不變,與右手同行,手心向上,刃分左右,劍尖略高于肩,目視劍尖(圖45)。 甲身體向右擰腰,左腳自然向前移動,雙腿微曲成叉步;同時,帶動右臂內旋,向回抽帶停于腹前,劍尖斜朝上,手心朝外。左手劍指姿勢不變,隨右手同行,目視劍的前段(圖45)。 用法:接上勢,乙帶開甲的刺喉劍后,立即出劍刺甲喉部。甲粘住乙劍向回抽帶,使乙攻擊落空。 要點:此式與上式作用相同。刺劍與抽帶劍要同做到攻防一體,要借對方之力來攻擊對方。動作要纏綿不斷,要做到沾邊粘隨,四勁融一。抽帶劍要有向外的力。 三十一、乙擰身叉步抱劍,甲弓步刺劍 乙上身向右擰轉,帶動右手持劍內旋,向下向后抽帶抱于腹前,雙腿自然彎曲叉步,手心向外,劍尖朝上。左手劍指姿勢不變,隨右手同行,目視劍的前段(圖46)。 甲右腳略向前上半步,屈膝成弓步,左腿自然伸直;同時,右手持劍外旋,向前刺劍,略高于肩,手心向里,臂自然伸平。左手劍指姿勢不變,與右手同行,目視劍尖(圖46)。 用法:接上勢,甲開乙劍后再直刺乙的喉部。乙粘住甲劍向回抽帶,化解甲的攻擊。 要點:與前式連接在一起(圖44~圖46)。這幾個動作要連綿不斷,柔順輕靈,一氣呵成。 三十二、乙弧形步攪劍,甲弧形步攪劍 乙左腳向左前方斜上弧形步,同時右手持劍向前刺出,隨即向左向下劃弧,停于腹前。左手姿勢不變,隨右手同行,手心向里,目視劍的中段(圖47)。 甲左腳向左前方弧形上步,同時,右手持劍內旋,向上向右向下劃弧攪劍,置于腹前,手臂自然放松,手心向上。左手劍指姿勢不變,附在右手腕處,隨右手同行,目視劍的中段(圖47)。 上動未停,乙右腳繼續向左腳前弧形上步,同時,右手持劍繼續向上向左弧表環繞至胸前,手心向里。左手劍指姿勢不變,隨右手同行,目視劍的中段(圖48)。 上動未停,甲右腳繼續向左腳前弧形上步,同時,右手劍繼續向左上向上、再向右弧形環繞,手心向上置于腹前。左手劍指姿勢不變,隨右手同行,目視劍的中段(圖48)。 上動未停,乙左腳繼續向右腳內側弧形上步,同時,右手持劍繼續向左向下向右弧形環繞,置于腹右側,手心向內,目視劍的中段(圖49)。 上動未停,甲左腳向右腳內側弧形上步,同時,右手持劍向右向下向左弧形環繞,手心向下。左手劍指姿勢不變,隨右手同行,目視劍的中段(圖49)。 用法:圖49乙帶開甲劍后,順勢刺甲喉。甲粘接乙劍向上向右帶化其攻勢,順勢再向右向下攪動乙劍,使其無法變化,雙方伺機尋找對方破綻,變化攻擊,并交換位置。 要點:圖46~圖49動作相同,為的是鍛煉柔化之力。所以,幾個動作要圓活勢順,銜接緊密,中間不可有斷開之意。邊轉圈邊攪劍,兩臂要放松,要自然,與步法、身體協調一致。乙劍要輕沾甲劍隨其環繞,雙方各轉半周,交換位置。攪劍時,雙方手臂不可相互硬撞,僵化。 第四段 三十三、甲弓步掃抹劍,乙橫襠步拉劍 上動略停,甲右腳向右向上一步,屈膝成右弓步,左腿自然伸直;同時,右手持劍外旋,向上向左抹掃,手心向上,手臂自然伸直,劍尖高于肩。左手劍指向上向左劃弧停于頭部左上方,肘微曲,手心向外,目視劍鋒(圖50)。 乙左腳向左跨一步,屈膝;左腿自然伸直成橫襠步,身體略向左傾斜。同時,右手持劍隨身體的左傾向下向左拉劍,劍柄高于渝尖,手心向里,臂自然伸直。左手劍指回拉到右肩下,屈肘坐腕,手心向右,目視右方(圖50)。 用法:接上勢,當甲劍將乙劍攪至下方時,突然手腕一翻,向上掃抹乙頭。乙立刻跨步側身讓過甲劍。 要點:此勢與上動要聯系緊密。甲掃頭的動作要突然,但要注意向頭的上方掃,以免發生傷害。乙跨步閃身要迅速,不要低頭,眼睛要盯住對方。 三十四、乙弓步下刺劍,甲虛步后劃劍 乙右腳尖外移,屈膝成右弓步,左腿自然伸直,上體右轉90度。同時,右手持劍向前下方刺出,手心向下。左手劍指向左向上劃弧,屈肘停于頭部左上方,手心向外,上身略前傾,目視劍尖(圖51)。 甲重心移向左腳,屈膝;右腳隨即向后撤半步,膝略曲,腳尖點地成右虛步。同時,腰略向右擰轉,帶動右手持劍自上向下向后劃劍,屈肘停于右胯后側,手心向上,劍尖斜朝下,置于右腿外側。左手劍指變掌,向前向下按出,屈肘停于腹前,手心向下,手指朝右,目視左手(圖51)。 用法,接上勢,乙讓過甲劍之后,挺劍向下直刺甲右膝。甲馬上后撤右腿,同時用劍反劃乙劍,破壞其攻擊;左后同時下按乙手腕,防其變化,為自己反攻創造有利的時機。 要點:乙劍下刺要擰右臂,要有螺旋之力,與上式銜接緊密。甲下劃劍,左后的下按與步的后轍要同時完成。下劃劍時,手心始終向上貼往乙劍下劃,不可做成碰擋的動作,要善于利用腰的擰轉之力。 三十五、乙退步上斬劍,甲上步弓步劈劍 乙右腳向后退步,同時,腰向右擰轉,帶動右手持劍外旋,向后抽回置于右腿后,手心向左,劍柄略高于劍尖。左手劍隨腰的擰轉向前劃動,置于頭部前方,目隨劍行(圖52)。 甲右腳踏實,左腳向前進一步,同時,右手持劍向后向上弧形劃動,肘略曲,置于體右后側,手心向上。左手劍指向左后劃動,置于體左側,手心向下,目視前方(圖52)。 上動未停,甲右腳再向前進一步,屈膝成右弓步,左腿自然伸直;同時,右手持劍繼續向上向前劃弧,停于頭部前方,手心向里,劍尖略高于劍柄,刃分上下。左后劍指繼續向后向上劃弧,屈肘停于頭部左上方,手心向外,目視劍鋒(圖53)。 乙左腳向右腳后弧形退步,然后屈膝全蹲成歇步,同時,身體向左扭轉180度,帶動右手劍繼續外旋,向后向上再向左前上方弧形運轉,停于體的右上方,肘略曲,手心向上,劍尖高于劍柄。左后劍指隨轉向下向右向后劃弧,屈肘時停于左胯外側,手心向后,手指朝后,目視劍鋒(圖53)。 用法:接上勢,乙向后撤步并向后抽回右手,是為掙脫甲的控制,利于反擊。甲見乙劍向后逃開,急進步立劈乙的頭部。乙迅速向后撤步并閃身化解甲的攻擊,同時橫劍上削截甲右手臂,為躲反攻之法。 要點:圖52—圖53為連續動作。要作到連貫,力順。雙方的進步退步要配合協調,恰到好處。甲的劈劍要走立圓,與上步擰腰融合一體,兩手配合一致。乙劍的上削要以身帶劍,劍身合一。 三十六、甲左右提抹劍丁步抱劍,乙上步弓步刺劍 甲右腳向左腳后退步,重心移向右腳,身體向右后轉體90度,左腳尖點地成左虛步。同時,右手持劍隨轉體向后向右上方弧表提劍,肘略曲,手心向外,劍柄高于劍尖。左手劍指向右向后劃弧,屈肘停于右肘內側,手心向右,目視左方(圖54)。 乙右腳向右前方上一步,屈膝成右弓步,左腿自然伸直。同時,右手持劍內旋,向右前方刺出,手心向下,刃分左右。左手劍指向左向上劃孤,置于頭部左上方,手心向外,目視劍尖(圖55)。 上動未停,甲左腳向后退一步,重心移于左腳,隨即右腿向左退半步,停于左腳內側,腳尖點地成丁步,身體左轉180度。同時,右手持劍轉身向左后下方弧形抹劍,屈肘停于腹前,手心向上,劍尖略高于劍柄。左后劍指附在右腕處于右手同行,屈肘置于腹的左側,手心向下,面朝北,目視劍的中段(圖55)。 用法:圖52—圖55為連續幾個攻防動作。甲見乙劍直取自己手臂,馬上退步拉開距離,同時向后提劍,躲開乙的攻擊。乙劍走空,立刻起身直刺甲肋部。甲再向左后退步,化解開乙的入擊,并向左向后抹劍,控制住對方劍身,防身變化,瓦解其攻勢。 要點:上述幾個動作要連續不斷,環環相扣。甲的提抹劍要迅速,輕柔;身法閃躲要快,與步法配合協調;抹劍要貼住對方劍身向后劃行,不可硬撞擊乙劍,要突然、迅速、敏捷,步到劍到。刺劍要有向前的螺旋勁,但要注意安全,與乙的距離恰到好處。 此幾式之組合為“云”字訣用法之典型。云,劃也,抹也。要求輕沾、柔抹、力圓、意活,為武當劍法之要則。 三十七、甲上步弓步刺劍,乙繞步云抹并步推倒 甲右腳向右前方上步,屈膝成右弓步,左腿自然伸直。同時,右手持劍內旋,向右前方刺劍,手臂自然伸直,手心向里,與肩同高。左手劍指向左平伸自然展開,手心向上,目視劍尖(圖56)。 乙右腳向左前方弧形上步,腳尖外擺。左腳隨即向斜前方跟進,兩腿微曲。同時腰向左擰45度,帶動右手劍向下向左向上、再向后弧形環繞,置于胸前,肘彎曲,手心向里,劍在斜朝上。左手劍指向右向下弧形下落,附于右腕處,屈肘,目視的中段(圖56)。 上動未停,左腳向左前方上步,右腳隨即跟進,停于左腳內側,兩腿自然站立成并步。同時,右手持劍平放劍身向前推出,手臂自然伸出,手心向上,劍尖朝北。左手劍指姿勢不變,與右手同行,目視劍的中劍(圖57)。 用法:接上勢,甲壓化開乙劍后,順勢直刺乙喉。乙迅速向甲外側上步,避開甲劍,同時用劍向后反劃甲劍,隨即進步搶身,橫創直推甲喉。要求動作柔順,攻防一體,充分展現“云”字訣的四字要訣。 要點:甲劍出劍手臂不可僵直,左右手取二爭之力,力貫劍尖。乙的上步與擰腰要協調一致,與劍的運行融為一體。轉腰順序為先左后右、再向左,弧度不可過大。與劍的動作配合為沉、翻、推,中間不可脫節,一氣呵成。 三十八、甲仆步下截劍,乙退步提膝提劍 甲重心移至左腿,屈膝全蹲,右腿自然鋪平成仆步。同時,腰先向左再向右擰轉,帶動右手持劍外旋,向上向左向下劃弧,置于右腿上方,手心向下,劍尖略低于劍柄。左手劍指向上向右再向上弧形環繞,停于頭部左上方,手心向外,目視劍鋒(圖58)。 乙左腳向后退一步自然站立,左腿隨即向上提起,屈膝成獨立步,腳尖自然下垂。同時,右手持劍內旋,向左向下再向右弧形運行,停于腹前,手臂自然伸直,手心向下,刃分左右,劍尖低于劍柄。左后劍指姿勢不變,與右手同行,合抱于腹前,目視劍鋒(圖58)。 用法:接上勢,乙劍推甲頭,甲迅速后閃下蹲,使乙劍走空,同時用劍向下掃截乙右膝。乙不等甲劍到,立刻向后退步并提膝,躲開甲劍,同時劍鋒下轉截取甲手臂。 要點:甲下閃截劍要同時完成,要善于利用腰的左右擰轉力,來達到截劍的目的。乙退步與截劍同時完成,不可有先后之分;右膝盡量上提,獨立步要穩;上身略前傾,但不可失去中心。 (待續) 三十九、甲提膝上舉托劍,乙弓步刺劍 甲身體上起,左腿自然站立,右腿隨即向上提起,屈膝成獨立式,腳尖自然下垂。同時,右手持劍外旋,隨身體的上起向左上抽回提劍,隨即向上托起,屈肘置于額前,手心向里。左手劍向右移動,合附于右腕處,屈肘,手心向外,目視右方(圖59)。 乙右腳向前進步,屈膝成右弓步,左腿自然伸直。同時,右手持劍外旋向前刺出,手臂自然伸直,高與胸平,手心向里。左手劍指向下向后再向上劃弧,置于頭部左上方,肘略曲,手心向外,目視劍尖(圖59)。 用法:接上式,甲劍向上抽回并托起,躲開乙的截臂之劍,目視乙方,觀其變化。乙見有機可乘,上步挺劍直刺甲肋,尋隙搶攻,防守反擊。 要點:甲兩臂要抱圓,獨立步要站穩。托劍時腰略向左擰轉,要作到頭部上領,中心正,腳趾緊扣踏大地,兩臂撐開抱太極。乙上步刺劍時,身體不可過于前傾。刺劍要善于利用腰的左擰和左腳的蹬踏之力,氣貫劍尖。 四十、甲上繞步弓步反撩劍,乙提膝托劍 甲右腳向左腳前弧形落步,腳尖外擺,隨即腰向右擰轉,左腳向右腳前弧形上步,腳尖微內扣,屈膝成左弓步,右腿自然伸直。同時右手持劍向上向左向下再向前弧形環繞,停于胸前,肘略彎曲,手心向外,劍柄高于劍尖。左手劍指姿勢不變,隨右手同行,目視劍鋒(圖60)。 乙身體上起,左腿自然站立,隨即右腿向上提起,屈膝成獨立步,腳尖自然下垂。同時,右手持劍外旋,向后向上提劍托起,屈肘置于額前上方,手心向里,劍尖高于劍柄。左手劍指向右向下弧形下落,附于右腕處。屈肘,手心向外,目視右方(圖60)。 用法:接上式,甲見乙劍直刺肋部,疾速向乙劍外側擰腰上步閃開乙劍的偷襲,同時再擰腰扣步,劍撩乙臂外側。乙立刻身體上起,托劍避開甲的攻擊。 要點:甲上步要走弧線,擰腰轉身協調一致,完整。撩劍要以身帶劍,劍身一體。此為以斜取正之法。上步要敏捷,腰閃要靈活。俗話說:“腰活一閃過,制敵有把握?!币覄拥囊c及要求與圖59甲的動作相同。 四十一、甲上步弓步掃抹劍,乙上步轉身弓步下截劍 甲右腳向左腳前斜行上步,屈膝成右弓步,左腿自然伸直。同時腰向左擰轉,帶動右手持劍外旋,向上向右向下劃一小立圓,隨即向前掃抹,置于胸前,肘略彎曲,手心向上,劍尖斜朝南,刃分左右。左手劍指向下向后再向上劃弧,屈肘停于頭部左上方,手心向外,目視劍尖(圖61)。 乙左腳向前落步,上身姿勢不變,左腳再向前上一步,身體轉向北方。同時,右手持劍隨上步轉身向右后方擺動,劍尖朝上,斜抱于胸前,手心向里,屈肘。左手姿勢不變,隨右手同行,目視劍的中段,面朝北(圖61、圖62)。 上動未停,乙右腳繼續向左腳后退一步,自然伸直,左腿隨即屈膝成左弓步。同時,右手持劍向左向下弧形劃動,停于腹前,手臂自然伸直,手心向下,劍尖低于劍柄,刃分左右。左手劍指向下向左向上劃弧,停于頭部左上方,手心向外,目視劍鋒(圖63)。 用法:接上式,甲見自己的反撩劍走空,疾速斜上步橫劍掃抹乙腰。乙立即向甲臂外側弧形上步,同時退步轉身躲過甲劍,然后用劍截擊甲左腿。 要點:甲橫掃劍動作不要作成用劍尖向左橫掃,應該使劍鋒向左橫拉抹,要與上式的撩劍連接一起,不要有斷開的痕跡。乙右腳落步,要向左腳前上弧步。落步、上步、退步,三動要連接緊密,環環相扣。身體的轉動要與步法融合一體。要做得像球體一樣,向里滾動,閃開甲劍。動作要求圓活,迅速,果斷,劍身合一。 說明:此幾動舊譜為“腰橫玉帶”和“橫掃千軍”,都為跳步轉身運動。所以,進步和退步的步子都要盡量大些,轉到甲的左腿后側為宜。 四十二、甲上步轉身提膝下斬劍,乙轉身提膝上斬劍,甲換跳步提膝上崩劍 甲左腳向右腳前上一步,隨即自然站立,身體右轉180度,然后提右腿,屈膝,腳尖點地成獨立步。同時右手持劍隨轉身向右向后削劍,置于身體右側,手臂自然伸直,手心微向下,劍尖低于劍柄。左手劍指向右弧形擺動,肘略曲,置于頭部左上方,手心向上,目視劍鋒(圖64)。 乙身體上起,向左轉體90度,左腿隨轉身向上提起,屈膝,右腿自然站立成獨立步。同時,右手持劍外旋,向左向上再向右上方弧形擺動,上削于頭部右上方,手臂自然伸直,手心向上,刃分左右,劍尖略高于頭部。左手劍指向下向后再向上劃弧,停于頭部左上方,手心向外,目視劍鋒(圖65)。 甲上動略停,右腳向左腳內側落下,自然站立。然后左腿提起屈膝,腳尖自然繃直,圓襠開胯。同時,右手持劍外旋,向上劃弧,置于身體右側上方,手臂自然伸直,手心向上,劍尖略高于肩。左手劍指向下向左向上弧形環繞,停于頭部左上方,手心向外,目視劍鋒(圖65)。 用法:接上式,甲上左步躲開乙劍,隨后轉身回劍下削乙手臂。乙迅速擰腰劃臂避 開甲劍,順勢上削甲頭。甲馬上換步,翻轉劍鋒上崩乙腕。 要點:甲上步轉身與削劍要完整一致。手臂不可僵直,右膝盡量上提,削劍要用劍的前鋒(前段),獨立步要穩。乙上步削劍,先向左擰腰劃劍,隨即再向右擰腰把劍削出。劍走和順、圓活,身劍要協調一致。 甲上崩劍要用腕力,劍的運行范圍不可過大,隨翻即崩。上身略向右傾,中心要穩。提膝略向左側展開。右腳的下落要在左腳內側振腳,隨即提左膝。配合要完整一致。 四十三、乙轉身馬步橫劍,甲蓋步抱劍 乙左腳向左側落步,右腳隨即向左腳前扣步。身體向左轉180度,兩腿微曲成馬步。同時,右手持劍內旋,隨轉身向左向下弧形劃動,肘微曲,橫于腹前,手心向里,刃分上下,劍尖朝左。左手劍指向下向左弧形運動,屈肘停于腹左側,手心向下,目視左方(圖66)。 甲左腳向右腳前上步,腳尖外擺,兩腿微曲成蓋步。同時,右手持劍向上向左弧形抽劍,屈肘抱于胸前,手心向里。左手劍指向右向下弧形下落,屈肘合于右腕處,手心向外,目視右方(圖66)。 用法:乙帶劍轉身,躲開截臂之劍,成馬步持劍,觀其變化。甲進步抱劍,準備攻擊。 要點:乙轉身要快,右腳的扣步要走弧形。馬步兩腳要在一條橫線上,上體要正,不可突臀。甲抱劍要圓,上步要輕靈,與臂的動作配合協調。 四十四、甲弓步下刺劍,乙退步歇步扣壓劍 上動未停,甲右腿向前上一步,屈膝成弓步,左腿自然伸直。同時,右手持劍向前下方刺劍,手臂自然伸直,手心向里,刃分上下。左手劍指向左上方推出,手心向外,目視劍尖(圖67)。 乙左腳向右后退一步,身體向右后擰轉180度,兩腿屈膝全蹲成歇步。同時,右手持劍隨轉體向上向左再向下弧形環繞,扣壓于身體右側,劍尖斜朝左上,肘微曲,手心向下,上身略向左傾。左手劍指向后向左上弧形擺動,停于頭部左側,手心向外,肘微曲,目視劍的中段(圖67)。 用法:接上式,與圖66連用。乙為連續退避防守之法,甲為追擊反攻之法。甲見乙連續退步躲過攻擊,即連續上步,劍刺乙腰或腿部。乙迅速扭身躲過,并用劍扣壓甲劍,防其變化。 要點:上述動作要與圖66銜接緊密。乙擰身轉體與下蹲要同時完成,兩肩要松沉,微向前扣;劍要輕扣甲劍,向左微微劃動,要與下蹲動作協調一致,成為整體。甲兩腳的上步要連接緊密,連續不斷;回劍要輕柔,出劍要剛猛。 四十五、乙挺身叉步上崩劍,甲橫襠步上挑劍 乙身體上起,兩腿姿勢不變隨身上起成叉步,左腳跟微離地面。同時,右手持劍隨身體的上起向右上方橫崩劍,手臂自然伸直,手心向下,劍尖略高于劍柄,手腕略挺。左手劍指屈肘停于頭的左側,手心向外,目視劍鋒(圖68)。 甲左腳尖略向外擺,屈膝成弓步。右腳尖略里扣,自然伸直。身體略向左擰轉成橫襠步。同時,右手持劍隨步法的變動,手腕向下沉,使劍尖向上崩挑,停于身體右側,手心向里,劍尖斜朝上,手臂自然伸直。左手劍指姿勢不變,隨擰身向左擺動,手心向外,目視劍尖(圖68)。 用法:接上式,乙扣壓甲劍后,突然起身順勢橫崩甲頭部(舊譜為“落鴻挺翼”)。甲馬上側身閃躲,同時劍挑崩乙手腕底部。 要點:乙崩劍要突然、和順,并善于利用雙腳蹬地的反作用力。兩肩臂要展開,為“束、展”身法之體現。崩劍完成后,立刻隨勢自然回擺,手腕要靈活。劍法運用之好壞,全仗手腕運動之靈活。甲步法變向要迅速,上身略側傾,挑劍要坐腕,與塌腰沉肩融為一體。 四十六、乙上步蓋步回身點劍,甲換跳步并步刺劍 乙左腳向左前方邁步,重心略移向左腿,膝微曲。同時,右手持劍向下向左劃弧,置于腹前,屈肘,劍尖斜朝左上,手心向里。左手劍指下落,附于左腕處,屈肘,手心向下,目隨劍行(圖69)。 甲左腿自然站立,身體向右轉動,右腿隨即提起,屈膝,腳尖自然下垂。同時,右手持劍向下向右后弧形劃動,提于右胯處,手心向里,刃分上下。左手劍指隨轉身向前擺動,置于頭部左上方,手臂自然伸直,手心朝前,目視前方(圖69)。 上動未停,甲右腳向下落步,隨即左腳向前上一步,然后右腳再向前上一步,置于左腳內側,兩腳并齊,雙膝彎曲成蹲步。同時,右手持劍向前平刺,手臂自然伸直,手心向內,刃分上下。左手劍指下落,附于右小臂內側,手心向下,肘略彎曲,目視劍尖(圖70)。 乙右腳向左側前方進一步,腳尖外擺,膝微曲。左腿自然蹬直,腳跟離地,上身略左傾。同時,右手劍繼續向上、向右向下劃弧,停于身體右側,手臂自然伸直,手腕略聳起,劍尖略低于劍柄。左手劍指向左向上弧形運動,停于頭部左上方,手心向外,目視劍尖(圖70)。 用法:接上式,乙上步屈肘劃劍,躲避甲之挑劍。甲順勢換步刺乙腰肋,乙連忙再上步躲避,并回身下點甲腕。 要點:上述幾動為連續動作,中間不可斷開。乙劍下劃時,要先屈肘再下劃環繞。劍運行一個立圓,與兩個上步配合融洽。下點劍要利用左腳掌的下蹬和腰的右擰轉之力,配合協調。點劍要屈腕,手臂要放松。甲換步要迅速,右腳下落要全腳掌著地,輕輕振腳,然后左腳迅速邁出。刺劍要與并步同時完成,雙臂不可僵直。 四十七、乙轉身弓步橫掃劍,甲跨步橫襠步斜崩劍 乙向左后轉體270度,左腿屈膝成左弓步,右腿自然蹬直。同時,右手持劍外旋,隨轉體向左向后平掃一周,停于胸前,手臂自然伸直,手心向上,刃分左右,高與肩平。左手劍指下落,附于右腕內側,與右手同行,手心向下,目視劍鋒(圖71)。 甲身體重心略向下沉,隨即左腳向左側斜前方跨出,屈膝成橫襠步,右腿自然蹬直。同時,右手持劍略向下再向右上方劃弧,屈腕崩挑于體前,手臂自然伸直,坐腕,手心向左,劍尖朝斜上方。左手劍指向下向左上劃弧,肘微曲,停于頭部左上方,手心向外,目視劍尖(圖71)。 用法:接上式,甲身下沉避開乙劍。乙無論攻擊成功與否,都要迅速轉身橫劍掃甲頭部。甲立刻潛身向乙劍外側跨步閃開,同時沉劍坐腕,用劍向上崩挑乙手臂。 要點:乙下點劍是否成功,都要迅速轉身,避免背后過長時間讓給對方。掃劍要利用轉腰之勢走平圓。在對練時,劍掃得盡量高一些,以免發生意外。甲身體的下沉與跨步要連成一體,不可脫節。上身盡量下潛,讓劍從頭上掃過。上崩劍要用腕力,與跨步同時完成。身體略向左前傾。此勢較危險,對練時一定要掌握好節奏,注意安全。 四十八、乙上托劍騰空跳躍弓步持劍,甲弓步下掃劍 乙身體略向上起,雙腿姿勢不變。同時,右手持劍隨身體的上起向上向回抽劍,屈肘置于面前,手心向里。左手劍指姿勢不變,隨右手同行,目視右前方(圖 72)。 甲右腳向前方上一步,屈膝成右弓步,左腿自然伸直。同時,右手持劍外旋,略向右向下向前劃弧掃于體前,肘微曲,手心向上,劍尖低于劍柄,刃分左右。左手劍指向下向右弧形下落,附于右小臂內側,目視劍鋒(圖72)。 上動未停,甲弓步不變,身體繼續下沉。同時,右手持劍隨身體下潛繼續下掃。左手姿勢不變,隨右手同行,目視劍鋒(圖73)。 乙左腳蹬地,隨即右腿向上擺起,身體騰空向前躍起。同時,右手持劍隨身體的躍起向下落于右腰側,肘微曲,手心向里,劍順于右腿外側。左手劍指向上擺起,手心向外,目視下方(圖73)。 乙右腳向甲身后落地,左腳隨即向右腳前落步,膝略曲,成左弓步。身體同時向右擰轉,左手姿勢不變,目視右方(圖74)。 甲身體略向上起,各部姿勢不變(圖74)。 用法:接上式,乙向回抽劍,避開甲的崩劍。甲見攻勢落空,劍順勢下潛掃乙雙腿。乙立刻身體騰空,向甲身后躍步,化解甲的掃腿之勢。此為驚上取下之法。 要點:上述幾個動作為連貫動作,各勢間要銜接緊密,不可斷開,一氣呵成。甲的上崩下掃劍要連接緊密,和順自然。乙長身、起跳、落地,要做到連續不斷,輕靈敏捷。下掃劍要低,躍步要遠,雙方配合默契逼真。 四十九、乙轉身弓步劈劍,甲退步轉身弓步斬劍 上動略停,乙左腿自然蹬直,腳尖里扣,身體向右轉90度,右腳尖微外擺,屈膝成右弓步。同時,右手持劍隨轉身向上向右弧形環繞劈于胸前,手臂自然伸直,手心向里,劍尖高于肩。左手劍指向左上方伸出,手心向外,肘微曲,目視劍鋒(圖75)。 甲以右腳為軸,身體向左后轉身180度,帶動左腳向后劃半弧,于右腿后自然伸直成右弓步。同時,右手持劍隨轉身向左上方劃弧,停于胸前,肘微曲,手心向上,劍尖略高于肩。左手劍指向左向后向上劃弧,置于頭部左上方,手心向外,目視劍鋒(圖75)。 用法:接上式,乙轉身立劈甲頭,甲迅速回身劍削乙腕,阻其攻擊。 要點:雙方轉身要迅速。乙換步要自然,劈劍手臂要放松,要借轉身之勢立劈。甲退步閃身要疾速,左腿后劃要利用腰的擰轉之力。 五十、甲虛步分劍,乙虛步分劍 乙重心移向左腿,屈膝,右腳向后撤回半步,膝微曲,腳尖點地成虛步。同時,右手持劍向下向后抽回,置于右胯外側,手心向里,肘略彎曲,劍尖斜朝下。左手劍指向下向后弧形劃動,停于左胯處,手心向下,手指朝前,肘略彎曲,目視前方(圖76)。 甲重心移向左腿,屈膝,右腳向后撤半步,膝微曲,腳尖點地成虛步。同時,右手持劍內旋,向下向后抽回置于右胯外側,手心向里,肘略彎曲,劍身平順于體右側。左手向下向后弧形劃動,停于左胯處,手心向下,手指向前,目視前方(圖76)。 用法:接上式,乙向回抽劍,避開甲的削劍,觀其變化。甲也隨即抽回劍,觀其變化。 要點:甲乙雙方要求相同,重心的后移與劍的抽回要同時完成。步法虛實要分明,立腰含胸,頭頂中正。 五十一、甲弓步刺劍,乙弓步刺劍 甲右腳向前上半步,屈膝成弓步,左腿自然蹬直,上體向左擰轉90度。同時,右手持劍向前刺出,手臂自然伸直,手心向里,劍與肩同高。左手劍指向后伸出,手臂自然伸直,手心向里,目視劍尖(圖77)。 乙右腳向前上半步,屈膝成弓步,左腿自然蹬直,上體向左擰轉90度。同時,右手持劍向前刺出,手臂自然伸直,手心向里,劍與胸平。左手劍指向后伸出,手臂自然伸平,手心向里,目視劍尖(圖77)。 用法:甲上步直刺乙喉或胸部,乙側身躲過,挺劍直刺甲胸或腹部。 要求:出劍要迅速,上步與刺劍同時完成,力貫劍尖。雙方都要擰身,讓過對方劍尖,以免造成傷害。 五十二、甲退步虛步抱劍,乙退步虛步抱劍 甲右腿向后退一步,重心移向右腿,屈膝,左膝略彎曲,腳尖點地成虛步。同時,右手持劍向后拉回,屈肘,停于胸前,手心向里。左手劍指向上向右劃行,屈肘附于右腕處,手心向外,與右手心相對,目視前方(圖78)。 乙右腿向后退一步,重心移向右腳,屈膝,左膝略彎曲,腳尖點地成虛步。同時,右手持劍向后拉回,屈肘停于胸前,手心向里。左手劍指向上向右劃弧,屈肘附于右腕處,手心向外 ,與右手心相對,目視前方(圖78)。 用法:準備接劍。 要點:撤步與抽劍同時完成。步法要虛實分明,頭上領,含胸拔背。兩臂要有向外的*%勁。 收式:甲乙同時動作。身體上起,左腿隨即向右腿靠攏,雙腿自然站立。同時,劍交左手反握劍,向下劃弧,停于身體左側,手心向后,肘微提。右手變劍指,向下向右向上再向下劃一立圓,置于右腹側,然后手心向下,變掌落于身體右側,手心向里,自然站立,目視前方(圖79)。 要點:手與腿的動作要協調一致,完整統一。雙腿不可挺直,頭上頂,神態要安然。劍身不可觸及身體,雙臂要放松 一、渾元一氣 面向正南方,自然站立,兩臂自然下垂,附于身體兩側。頭身正直,虛靈頂勁,收下頜,兩目平視,舌抵上腭。身心放松,兩腳并攏不要太緊,兩腳尖相距10厘米左右,意守丹田。 要求全身自然放松,平心靜氣。體松意靜神寧,呼吸輕勻綿長,排除雜念(圖1)。 二、童子拜佛 接上式,兩臂掌外旋,手心向上,從體兩側慢慢向上托舉,在頭前向中間胸前合攏。兩掌指向上,手心相對,兩臂屈肘微下垂。右腿向右側胯一步,兩腿緩緩屈膝下蹲,成馬步拜佛式,目視前方(圖2)。 要點:兩掌上托要與呼吸協調一致,隨雙掌合抱于胸前時慢慢下沉,徐徐歸于丹田,融匯于血液之中,滋潤全身。內蓄渾元之氣,意守勞宮穴,力達掌指。 技擊含義:此勢為護防手法。敵用右拳向我胸部擊來,我用雙掌攔截化之,并隨同身法的變換迅速出擊。左掌柔化,右掌取敵雙目及天突穴。技擊要靈活運用,根據敵方招勢變動手法。在瞬息萬變的實戰中,全靠練者的領悟去體驗。掌法云:拳無拳意無意,先意之中見真意。 三、野馬分鬃 緊接上式,向右擰轉腰胯,帶動兩臂掌經胸前向體兩側劃弧,左掌微左上,右掌斜向下,臂肘微曲。兩掌要有向外的擰勁,成螺旋掌。兩虎口相對,手心向外,目視右手掌(圖3)。 要點:腰胯擰轉與分掌要融合一體,馬步不動,膝略外旋。兩臂要形成擰翻之力。力貫于掌心。 技擊含義:敵出掌擊我面部,我微向右閃轉,右手向外旋,棚拿敵襲來之右手,并向右斜下采帶。左掌上穿敵的腋下,用前臂斜棚敵肋骨。同時,左腳向前內扣,絆住敵右腳踝,要敏捷果斷。歌云:肘臂起意奔肋膛,合滾束展一命亡。 四、千緣手 接上式,身體重心右移,上體向右略轉,右掌翻轉向外劃,再向內轉;經腹前向左側,隨之再翻轉掌心向上,自左向上經面前向右云轉橫掌擺至體右側。左掌微向左,掌心向外,同時,體重心移于左腿,右腳提起向右側后劃一弧圈,經左腳內側再向前劃于右側,為膛步,目視右掌(圖4)。 身體重心再左移,上體左轉,左掌翻轉向外劃,再向內翻轉,經腹前向右側,隨之掌心向上,自右上經面前向左云轉橫掌擺至身體左側。右掌微向右,掌心向右。同時,身體重心移于右腿,左腳提起向左側后劃一弧圈,經右腳內側向前劃于左側為膛步。目視左掌(圖5)。 身體重心再右移,上體右轉,右掌翻轉,手心向外,再向內經腹前向左側體前弧形劃撥。左掌隨同右手掌云轉,當兩掌至體左前方時交叉成剪子手。同時,左腳緊跟,從右向左向前向后劃弧,屈膝成弓步。右腿自然伸直,目視右掌(圖6)。, 要點:此式在散手中名牽緣手,即雙推手之變化。法用左右手作回環攔之勢。待兩手指端至熟練時,心作連環式,此手能練圓時,指臂皆靈活。一切手法皆不難迎刃而解。初學步時當精心習練。 技擊含義:此手又名猿手,為手之用法。如敵人以手或木棍擊來,我以左右隨勢緣格敵手之物,致敵落空不能中。再進逼一步,隨機取敵之要害。 五、旋風卷沙 接上式,身體重心右移,右腿屈膝前弓。同時,右掌翻轉掌心向下,從前下劃向左經腹前向右,再向前伸探。兩腿不動,吸腹內收,擰轉腰身,臂肘一起運行。目視右手掌(圖8)。 要息:纏壓彈、抖內勁的靈變與穿掌扭身要同步完成。右掌內旋下捋玉,力在順勢穿翻,托其臂肘要使螺旋勁。整體動作要連貫自然。 技擊含義:敵以直拳擊我胸腹,我含胸收腹,以右掌向下右纏壓捋帶其臂,并用彈抖之勁攻其肋。也可托敵臂肘,以左掌攻之。此掌的要點是陰陽掌上下翻,化旋抖發猛狠透。 六、迎風揮扇 接上式,重心左移,上體左轉,左卻稍外展成橫襠步。同時,右掌向左劃弧,斜劈于左掌心。掌心向內,目現右掌(圖8)。 身體重心再右移,成右弓步。右肩向右傾靠,兩掌分別向右前上方和左前下方撐開。右掌高于頭齊,掌心向上,左掌與腰同高,掌心斜向下(圖9)。 要點:兩臂的動作與腰的轉動要合為一體。以氣運身,以身帶臂。要自然,發力脆猛,一抖即出。 技擊含義:敵出拳擊我面部,我向左閃身避其銳氣。同時,右掌橫削敵手腕內關穴,并順勢用右掌背反彈擊敵面部。 七、白馬坐坡 接上式,身體重心左移,左右兩手掌從前向左翻轉手心向上,托帶至胸前,高與肩齊。同時,腰腿隨雙掌的托帶回拉之勢,向右扭轉成左虛步,目視雙掌(圖10)。 要點:雙手向后牽帶敵方右手時,不可緊握,應以向后托帶為主,與腰的轉動合為一體。臂肘應半曲半直,不可全伸。樁步要穩。 技擊含義:對方以右拳擊我頭、胸部時,我略閃身,以雙手接住來拳,牽動對方力量繼續向右側托帶,為我所制。此招勢在戰術上為柔化剛發,接而化打。古人云:“齒以剛折,舌以柔存”。以柔御敵可以四兩撥千斤,以小勝大。 八、二郎擔山 接上式,左腳向左側橫跨一步成馬步式,同時,左右兩掌向體兩側推開,拳眼向上,目視左拳(圖11)。 要點:反應靈敏,發力干脆。伸腰展臂要用二爭力,彈抖勁。 技擊含義:此勢與上勢連用,當我托帶敵臂肘用力扳壓之機,敵猛然回撤,我順勢快步沖拳直擊敵腋下肋骨。此招勢要以剛勁取敵,要剛在他力前,先發制人。歌訣曰:敵拳逼胸來,前后手接應,座樁吞吐妙,乘虛制敵人。 九、天馬追風 緊接上式,向左轉體,左掌翻轉臂腕向體左側牽帶,手心向外。右掌變拳向前方擊出,隨之左腳以跟為軸向左扭轉,右腳緊跟上前一步與左腳并攏,身體向下微蹲。目視前方(圖12)。 左腳再向前一步,屈膝前弓成左弓步,右腿自然伸直。同時,左掌從左側向體前順勢下接壓,內旋手心向下。右拳翻腕從內側胸前向上沖擊,手心向上,目視右拳(圖13)。 要點:身活步靈,左手采抓要準快,右拳的出擊要與腰的擰轉勁合一。攔按撥壓敵手不丟,上沖拳力要猛快。此所謂有縫即鉆。 技擊含義:對方用左拳擊我面部,我略向右閃身,用左手接對方手,并反手抓采其腕部,順勢向體左方牽帶,右手擊之。如敵以右拳反手攻擊,我在閃避的同時用左掌攔格下撥,左腳上前一步,用腳尖鎖扣其右腳。右拳擊敵面部要害部位。此招法為防守御敵,消力化勢。強調與敵交手應該直來圓化,圓化直攻。先引使來勁落空,在于造成我順人背之優勢,隨化隨發。憑機智與功力克敵制勝。要訣是:敵人如攻人,擒拿須認真,牽制則身進,吐拳似蛇奔。 十、白虹貫日 接上勢,身體重心右移,上體右轉。左右兩腳跟隨之碾動成橫襠步。同時,兩拳變掌翻轉向外,右上左下拉開,目視左前方(圖14), 要點:看其來勢,恰當地順勢。適合其勢,出其不意,乘勢攻擊。 技擊含義:對方用右掌向我頭部劈來,我以右手接拿右臂腕。隨之以腰腿勁往右側繃提變臉右轉,同時用左掌內旋戳截其肋骨。此式為化法。即化彼勁為我用,以其人之力還擊其人之身。引進落空,敵走正門我走偏門,以斜取正。充分運用腰法步法,達到柔化敵勢以守為攻之目的。 十一、三豐觀陣 接上式,上體右移,右掌從右上向下經腹前向左,再向右上方亮掌,掌心向外。同時,身體重心移于左腿,右腳從右向左從內側向前右方膛步,左腳再緊跟向前上一步成左虛步式,目視前方(圖15)。 要點:轉腰松胯,兩手劃弧,要以腰為軸。上步格攔與穿繃拿動作配合協調,分擊時兩手要有互相抗爭的含蓄之力。 技擊含義:當敵用拳擊我胸面部,我閃避其銳氣,以右手內旋棚拿對方臂手。左掌順勢從敵腋下穿上擊敵面部,也可繃其臂,右掌擊敵胸,左腿進前扣鎖其腳踝及小腿。此勢為閃進之 法,要靈活多變,把握時機。 十二、霸王穿靴 接上勢,身上起提,左腿膝,右腿微曲成獨立勢站穩。同時,左右兩掌從體兩側弧形下劃,向體前抱于左腿膝蓋部,腳尖自然下垂,兩手心向里,緊貼左膝蓋下部,目視前方(圖16)。 身體保持獨立式站穩,然后左腳向前彈踢,兩掌向內上掀帶。目視前方(圖17)。 要點:獨立式要穩,兩手向上扳牽力要猛。彈踢蹬腳要剛勁有力。 技擊含義:對方用腳踢我腹襠,我用兩手接拿扳牽,左腳猛蹬敵襠腹。此勢要剛猛有力,敵進攻被我化解,彼處被動,我抓住戰機出其不意而攻之。對近身搏擊最為有效。 十三、蟒蛇攔路 接上式,左腳向左側前上步,右腳緊跟向前扣步,身體重心前移,成右弓步式。同時,左右兩掌在胸前交叉成十字手,左手向前按壓,右手向后鎖拿拉開,位于腰間右側,屈掌,掌心向下,目視前方(圖18)。 要點:反應敏捷,轉身以腰為軸,動作快,協調連貫完整。 技擊含義:當我攻擊對方,右掌被敵手抓住之時,我順勢鎖拿敵手腕,身體略向右扭轉,扣手外旋捋向里擰。左掌按抓向下壓敵之右臂肘部位。此招為擒拿之術。擒拿時要順勢摸準敵腕脈穴,拿其要害,使其痛入骨髓。擒拿須認真,兩手巧取勝。樁功不可松,乘勢即取之。 十四、迎風撣塵 接正式,身上起,左腿獨立式站穩,右腳向前上踢,腳尖在前。同時,左掌從內用掌背順腳尖外撣。也就是練腰腿功的擺蓮腿(圖19)。 要點:快速巧妙,出奇制勝。拳諺曰:“動靜之分,守如處女,動如脫兔,一動無不動,一靜無不靜”。所謂身如九曲之珠。 技擊含義:此式同上式相接,當我擒拿敵人臂肘,敵方力大掙脫,我快速乘勢而攻之。左掌撩托對方臂肘底部,隨之用右腳踢敵肋骨及襠部要害。也可斜身進擊,用擺腿打擊對方背部。此戰術為以靜觀變,臨戰之機必須心靜意專。這樣就能有效的掌握對方的攻勢動向,爾后乘機而發,干脆利落,剎那間制敵取勝。要訣為:“欲知進與退,動靜瞻前后。順勢隨其人,出腿奇制勝。” 十五、百步穿楊 接上式,右腳向前下落,身體重心前移成右弓步,同時,左掌翻腕向胸前下按,手心向下,右掌翻轉臂腕向上向前直臂穿伸(圖20)。 左腳向前上步,身體重心前移成左弓步。同時,右掌翻轉臂腕向胸前下按,手心向下,左掌翻臂腕向上向前直臂穿伸,目視左掌(圖21)。 右腳向前上步,身體重心前移,成右弓步式,同時,左掌由前翻轉臂腕向下按壓,右掌繼續向前穿伸(圖22)。 要點:步法輕靈穩健,前穿掌要有力,勢出勁至,要充分發揮十字勁法的作用。上穿下封就近變招。 技擊含義:此為攻防并用之技法。多用于連環步法快速攻之。對方上步出拳擊我胸部,我以左掌接按下壓外撥,用右掌指穿戳敵喉部及天突穴。此謂夾擊,即打顧齊發如同兩打一。戰術要求出手如蛇,迅速敏捷,勇猛傈悍,身手隨風而入,避重就輕,左右出擊。要訣曰:“出手剛柔濟,吞吐似蛇奔。借力順勢人,妙法見神奇。” 十六、獨立抽捶 接上式,身上起,提右腿,腳尖自然下垂,左腿微曲成獨立式站穩,同時,右手翻掌心向下,摟拿帶回體右側腰間。左掌掌心向下,向前探伸,日視前方(圖23)。 要點:獨立式樁功要站穩,彈踢要力貫腳尖。手與腳的動作要配合一致。 技擊含義:敵上步用掌向我頭部劈來,我略向右轉體,用右掌內旋上穿外格棚,捋拿其臂腕向右腰側猛帶。左掌前伸穿撲敵面門取其雙目。右腳彈踢敵前鋒腿之膝蓋要害部位。 戰術要求:進身快速,手法連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打敵方措手不及。要虛實并用,分散對方注意力,驚上取下。要訣曰:“掌腿連環不為奇,左右循環乃為宜??礈蕘砺贩缴焓?,發動全憑心合力。” 十七、老君拂袖 接上式,右腿向前下落,身體重心前移成右弓步式,同時,右掌翻腕從腰間向前撩陰,掌心向上,目視右掌(圖24)。 再將身體重心后移于左腿成右虛步,同時,右掌向上左撥,手心向內,掌指向上,臂微曲,沉肩墜肘。左掌隨之扶護在右小臂旁,掌心向外,目視前方(圖25)。 要點:攔撥掌要剛勁有力,上步貼身撩陰要一氣呵成。撩陰要力貫掌根,疾快兇狠準確,以氣運力,干凈利落。 技擊含義:實戰中如對方用拳擊我面部,我可以用右掌向外削格,再回手削擊敵頸部;左手再向前伸,塌按其胸。此式戰術為防守御敵,消力化勢。與人交手,首先要緊守門戶,護其全身要害,然后借勢直取對方胸部。要訣曰:“封閉固是護身招,躲過他人自逍遙。任他鬼神多靈妙,機會恰巧勢難敵。” 十八、巧探玄機 接上式,身體重心保持不動,右掌心從左向右撥回,掌心向外,目視前方(圖26)。 右掌向下捋按,左掌順勢向前探伸,掌心向下,手指向前。同時,右腳墊步,左腳前上一步,成半馬步式(“四六步”),目視前方(圖27)。 要點:全套動作要連貫自然。墊步向前不是直邁,要利用后腿的蹬力。如老師們常講:不鉆不翻寸為先,下動寸步上發寸力。 技擊含義:此為解拿之法,我右手被敵抓握,我縮身屈臂,掌弧形向上翻轉,敵手定開,再順勢出左掌擊劈其前胸。 十九、黑虎舔襠 接上式,重心前移,右掌向前撩抓,掌心向上,左掌拍打右小臂,掌心向下。同時,右腳向前橫踢,腳尖向右,目視前方(圖28)。 要點:上步抬腿腳不要過高,向前邁出利用后腿的蹬力,與撩陰掌要打成一個整力,不能分節。 技擊含義:對方以右掌順步劈我頭部,我用左掌臂攔格,避其銳氣。同時以右掌撩敵襠腹,右腳踹敵前鋒腿,動其根基。此勢為近身搏擊,貴在行動敏捷和時機的把握。抓住戰機,出其不意,以剛猛勁擊之。要訣曰:“敵勢逼胸來,閃身把臂推。撩陰能制人,步法招要準?!? 二十、撫虎聽風 接上式,身體重心前移,左腳向前上步,腳尖點地,右腿屈膝成虛步。同時,右手向前撩抓回拉于腰間右側,左手順勢向前撲按,手心向下,目視前方(圖29)。 要點:兩臂的動作要與腰身合成一體,以氣運身,以身帶臂,兩臂放松,左臂不可僵直,重心自然后移。 技擊含義:敵用右拳擊我面部,我以左手向上格攔,用右掌撩敵陰部。當對方急收小腹或撤步時,我快速上右腳踢敵小腿面骨,并抓敵方腰帶回拉,左掌順勢撲擊敵面門。此式為逼近狙擊法,阻住對方進攻之猛勢,封住敵方手腳,使對方有力不能發。然后屈身進步手足齊發,看準時機,膽大心細。要訣曰:“藝猛臨陣若無敵,凝神圍視甕中鱉?!? 二十一、夫子三拱手 接上式,左腳內扣踏實,身上起,重心右移,轉體180度,提右腿,腳尖自然下垂。同時,左掌隨身體向右扭轉,向前抻臂摟手,手心向上。左手緊隨向前探掌,手心向下,目視右手(圖30)。 重心前移,右腳向前下落,左腳緊跟墊步并向前進步。左掌繼續摟于胸前,右掌緊隨向前探臂擊出,手心向下,目視前方(圖31)。 右腳繼續向前,左腳墊步緊隨上前跟進一步。同時,左手摟于胸前,右掌向前探擊,手心向下,目視右掌(圖32)。 要點:幾勢為一組,動作要銜接緊密,協調連貫和順,中間不離不斷。兩臂運行動作要圓和柔順,自然放松。兩腿變換快速。敢進敢打,彈踢猛狠。 技擊含義:此為連環技法。敵用拳向我面部及胸部擊來,我避其鋒芒,以左掌應接對方拳并向下外摟撥,右掌隨之橫劈敵頭部。同時,腳彈踢其下盤腿部,膝頂其陰部要害。此式講究避實就虛,引進落空,貴在行動敏捷,應知進退攻守的規律。對方若敗我則進,對方若追入我門戶,我即左右閃身,側身對敵變守為攻。 二十二、太子下坡 接上式,左腳向右腳后插步,身體下蹲成歇步。同時,左右兩掌上下分開。左掌在上,掌心向外;右掌向下,掌心向身后,目視右掌(圖33)。 要點:右轉身插步下蹲要迅速穩健,瞬間一氣呵成。兩掌上下展開要連貫自然,與整體協調順暢,力勁脆快。 技擊含義:對方以左拳向我擊來,我插步閃身避其鋒芒,左掌棚捋其手臂,抓其衣袖向外領帶。右肘頂其肋骨,掌向下擊敵襠部。此法出手敏捷,腿腳靈活,才能順其勢借其力,手腳并用,避重就輕,左右出擊,出奇制勝。 二十三、喜鵲蹬枝 接上式,身上起,以雙腳跟為軸,向左轉體180度。隨轉體之勢,左臂向后掄,右臂緊隨其后掄臂松手向外。兩臂左右拉開架勢,手心向外。同時起右腿向右方彈踢,目視右方(圖34)。 要點:閃展要活,手法要連貫,臂攔勾掛要用彈勁。一遇攔阻即可變招,上下齊進。 技擊含義:敵從身后向我撲來,我速轉回身,避其銳氣。用左臂反劈敵撲來之臂,并快速抓托敵臂肘。右掌劈其面部的同時,用右腳蹬踹對方胯部。此法要求動中發力,指上打下,擊左防右,重在步身之變化。 二十四、毒蛇翹尾 接上式,重心左移,上體右轉90度,面向西南方。右腳向左腳前下落,身體下蹲,右腳尖點地。同時,兩臂內收于腰間,兩手握拳,手心向下,目視右前方(圖35)。 身上起的同時,兩手握拳向體兩側伸展,手心向外。右腿向右側彈踢,目視右方(圖36)。 要點:閃身下蹲體要低,重心要穩。松腰坐胯,兩肩微內含,兩肘屈臂。雙腿虛實變化要清楚,彈踢勁要兇猛準確,周身協調成一個勁。 技擊含義:對方以拳向我劈來,我閃身下蹲避其銳氣,隨后猛起身用右臂彈崩攔截。右腿起腳彈踢敵右小腿。此為驚上取下打法,連環進擊。要訣曰:“手是二扇門,全憑腿打人。”要乘機而人,力求在手的掩護下一舉成功。 二十五、蟒蛇攔路 接上式,身體重心左移,右腳向左前上步,屈膝成右弓步,面向東方。同時,右手翻腕內旋,扣手帶回腰間右側,手心向下。左手隨勢變化,翻轉臂腕由胸前經右臂上向前沖拳,手心向下,目視前方(圖37)。 要點:我雙手采捋敵臂腕要快速有力,沖拳要掌握好分寸。對方曲身前傾時再出擊。但須與腰配合一致。 技擊含義:敵若以順步用拳向我打來,我迅即左閃身,以右手棚抓敵臂腕及衣袖,左手捋其臂,轉向下牽拉帶之。待敵順勢抽身化解或向后退時,我左手順對方右臂滾進擊敵太陽穴或右腮。此式技擊以柔克剛,以曲壓直,取向順勢。對方兇猛可以順機牽制,不可牽制時,則用推滾吐擊之。但是要靈活多變,閃讓自如,果斷快速,不誤戰機。要訣曰:“手法步法要相隨,收縮合宜顯神奇。任他巨力來擊我,前捋推后腰安排。” 二十六、獅子滾球 接上式,身上起,右腳隨身起之勢向前彈踢。同時,右掌由下向前向上再向內旋轉一立圓搬扣,手心向下。左手內旋外崩彈,目視前方(圖38)。 要點:內旋雙掌與反崩要連貫和順自然,要有螺旋勁,二爭力,翻掌纏壓崩送是一個整勁,在對方一驚,氣斷力慌之機,縱力崩送則是破敵之法。 技擊含義:此為解拿之法,我左手被敵抓住,我迅速屈臂縮身,左手內旋,右手猛擊敵手腕底部,敵手定開。然后順勢捧送崩擊左拳,再塌掌心擊對方胸部,腳彈敵腿動其根基,敵必敗。此為以靜制動觀其變,后發制人之法。那怕你有霸王猛勇之力,我自有韓信精巧之謀。強調以軟柔御敵,以巧取勝,把握時機,以守為攻。 (待續)
二十七、追地風波 接上勢,重心前移,右腳向前下落,緊跟左腳前進一步,屈膝成左弓步式。同時,隨著上勢的化解,左拳向前崩擊,手心向內,目視前方(圖39)。 兩腿保持左弓步不動,左手回按于腰左側,手心向下。右拳向前崩擊,手心向內,目視前方(圖40)。 要點:進身快速連環崩擊要跟進半步。此勢要徑直行進沖破中門直搗腹地,奪取中央地位。所謂直進是幽元,打破硬進無遮攔。 技擊含義:此勢為連環捶。當破解對方進擊后,我左右兩拳連續截擊,一氣呵成。要訣曰:全身力量在中樞,穿梭直人勢難停。任他招法多靈妙,不守呆勢不守空。 二十八、丹山起風 接上勢,重心前移,右掌回撤于身體后側腰間,手心向上。左拳向前崩出,手心向內。同時,右腳向前彈踢,左腳成獨立式站穩,目視前方(圖41)。 要點:捋手崩擊發力要猛,彈踢要敏捷,整體動作要快速緊湊,連接不斷。拳言曰:用寸勁吐肩吐拳,力同脊發,醒氣下腰力貫肩臂,所謂不必旁求,只在眼前一寸間。 技擊含義:對方用拳擊我面部,我用右手穿棚捋拿其后手臂,向右后牽帶。左拳襲擊對方肋骨及要害部位,同時出其不意的以右腳踢擊敵方先鋒腿。 二十九、舉懷邀月 緊接上勢,重心右移,右腳向右側落步,左腳踏實,緊跟向右側上方進步,成左虛步式。同時,左拳變掌翻轉臂腕,手心向上,從前向右側托拳。右拳回撤于腰間右側,目視左掌(圖42)。 要點:臂的運動要與腰的旋轉協調一致。臂肘略曲,自然松腰坐胯。反應要敏捷,身活步靈,干脆利落。 技擊含義:當敵方用掌向我面部擊來,我上體微轉,向右略閃身,用左掌托抓敵肘臂,左腳上步為一暗腿。 三十、孤雁出群 緊接上勢,左手翻掌向左側外牽帶,手心向下。右掌從腰間右側直臂向前沖擊。同時,左腳向左側橫跨一步,面向東方。右腳緊跟一步與左腳并攏,雙腿微曲下蹲, 目視前方(圖43)。 要點:這是小擒拿手法。身隨手轉,橫斜出手,為開門引路之招法,牽動往來之舉也。捋采要快抓,握要牢,上下連貫,協調一致。動作與轉腰合成一體。 技擊含義:此勢連接上式合用。對方擊我面部,我閃身托抓其刖臂,敵反用左手捋抓我左手腕,用右拳崩擊我頭部,我翻轉手腕反抓敵左手腕,順勢向左后方橫牽帶。右拳快速出擊,擊敵肩脊肋等部位。要訣曰:轉身變法我不忙,看準來路莫要慌。任憑他人鬼神手,人我機關也枉然。 重心前移,左腳上前一步,屈膝成左弓步。左手變拳從左向前向下按壓,手心向下。右拳由腰間內旋向前上鉆擊,目視右拳(圖44)。 要點:上步按壓與鉆拳同時完成。雙肩要略向前抱攏,左右手形成上下二爭力,左右的擰翻力。 技擊含義:敵方以直拳擊我胸部,我速以左掌向下按壓其臂,右拳鉆擊對方下頜。此為近身搏擊,貴在行動迅捷,把握好時機。 三十一、迎風飛雪 接上勢,重心右移,以腳跟為軸,兩腳尖向右展轉。右腿屈膝,左腿自然伸直成橫襠步,面向南方,、同時,右臂內旋,右拳變掌經面前向上向右側屈臂拉開,掌心向前。左掌經前向左側方下按,掌心向左下,目視前方(圖45)。 要點:動作要協調,發力要有腰的擰旋之力,腳的蹬力與左右手的分拉形成一個整體。肩臂擰翻,全身擰成螺旋勁。兩手五指不可用力彎曲,要有虛含之意。 技擊含義:對方用左拳擊我頭部,我左腳隨即向右前上步閃身。同時用左手向外擰格敵拳。我右腳上步邁于敵左腳后,腳尖內扣,鎖管其腳踝,左手腕向左斜下猛帶敵手臂,右拳從右向左橫擊敵頭部。敵若閃身,我右臂屈肘,用肘尖向后下猛擊敵胸,上體隨之向右后旋轉,使敵倒下。 三十二、閃電手 接上勢,身體重心移于左腿,屈膝,上體微向右轉,右掌從右翻掌心向下, 由腰間經腹前向左側經腋下向上劃弧,向前上拉開,手心向頭部右側方。右腳隨即從右經左腳內側向前邁步踏實,左腳緊跟向前上步,腳尖點地成左虛步。同時,左掌配合前伸壓按,手心向下,面向南方, 目視前方(圖46)。 要點:閃進要擰腰松肩,右手的穿棚捋帶要有螺旋力,左掌要快速。后手比前手更快。手腳齊到,使敵防不勝防。氣聚于腕,機關在腰,腰不進則氣餒。要意貫周身,運動在步。所以步尤貴進矣。拳言曰:打法定要先上身,手腳齊到方為真。 技擊含義:敵順步以右拳擊我面部,我微向左閃,用右掌穿棚捋拿敵臂腕,左掌隨之撲向敵面,對方揚頭時按壓其腦門。此為民間閃電摸眉掌。戰術為借力的打法。充分運用以斜取正,八卦步法化敵勁力,做到隨化隨發,收到以守為攻的效果。 三十三、秋風掃葉 接上勢,重心移于左腿,右腳向左腳后插步,成交叉步。左掌向右上掩肘,手心向后。右手隨之從右上向下劃弧,經腰胸間向左腋下后插,掌心向上,目視左方(圖47)。 右手掌翻手心向下,扣手棚拿,再向右上方牽帶,手心向外。左掌隨之屈肘向左后抽帶,再翻轉臂掌從左后向左上推掌,手心向內。同時,左腿配合左推掌向左后掃腿,目視右方(圖48)。 要點:反應敏捷。要松胯沉肩,以腰為軸,捋手抽拳時兩臂要有互相抗爭的含蓄勁,整體動作協調一致,一氣呵成。 技擊含義:敵方上右腿鎖我左腳踝,以左手捋拿我左手,用右手從我腋下棚挑我胸肋,我快速以右手捋拿對方手腕向右側牽帶,用胸部棚格其臂肘。左手向腰后抽帶猛擊敵腰、背部,用左腿猛向后踢掃敵右腿,將敵摔出。要訣曰:捋拿本是無極手,擰翻關節自然有。拿里加打隨法變,上下相合自無難。 三十四、直搗黃龍 接上勢,重心前移,左腳上前一步屈膝成左弓步。左掌隨之翻轉臂腕向左方牽帶,手心向外,面向東方。同時,右拳直臂向前沖拳,手心向內,臂高與肩平,目視前方(圖49)。 要點:轉身擊拳要迅猛,氣貫拳頂,左手的捋拿撥化與轉腰的動作合為一體,同時完成。 技擊含義:對方以右拳順步向我面部擊來,我以左掌棚格,向左側攔撥,阻其攻勢。同時,左腳踩進對方前腳,動其根基,出右掌擊敵胸膛,步到拳發。強調以氣催力,先柔后剛。要起于腳,發于腿,主宰于腰,達于掌。要訣曰:敵勢逼胸進,左棚掛撥攔。迎風直插入,全憑神意合。 三十五、海底掀波 接上勢,身上起,左臂向左外上方劃弧格攔,拳心向外。右手隨之屈臂向右下劃外掛,手心向后。同時,左腳趾抓地站穩成獨立式,右腿向前彈踢,目視前方(圖50)。 要點:獨立式要穩,膝部略有彎曲,彈踢力貫腳掌。手與腳的動作協調一致,同時完成。 技擊含義:敵上右步以右拳向我頭部擊來,我用左臂掌向外棚格,對方又以左拳擊我胸部,我又用右掌下砸外掛,隨即以右腳彈踢敵襠。 要求:力要足,法要準,見景生情是真能。 三十六、葉底藏花 接上勢,右腳向前下落,腳尖右擺,身體下蹲。左膝頂于右膝窩,前腳掌著地用力。同時,右手向左上方托掌向上。左手手指向下,手心向左外側,腰身向右擰轉,目視前方(圖51)。 要點:穿托推掌與扭轉身體同時完成。左掌向下按推,右掌向右上穿掤翻捋,兩掌要形成二爭力。全身要打成一個整勁。 技擊含義:敵用右拳從左側擊我頭部,我用右掌上穿棚格其手腕,身體微向右扭轉,左腿后插下壓敵小腿,左掌按推敵胯外送,將敵摔出。拳言講:未粘切莫吐,一粘即是推。消肩并直腕,曲身進步穩。推即是吐。在得機得勢之時,有隙必乘。用此技得法,可以轉危為安,為反擊掃清障礙。 三十七、連環腿 接上勢,身上起,腰身回右扭轉。右腳尖略外撇,腳趾抓地,獨立式站穩,稍有彎曲。左腿向上彈踢的同時,右手上托,手心向外。左臂前下伸,為防手式。目視前方(圖52)。 左腳尖內扣,從前向左后勾掛,屈膝上提。兩手保持原勢不動,目視前方(圖53)。速以踢勾掛之腿向左側方彈踹,左腳尖內扣,腳掌斜向上,目視左前方(圖54)。 要點:重心要穩,身形要低。連環腿踢掛踹要迅猛果斷,勢出勁至,不給敵人喘息之機。 技擊含義:敵上右步用右拳擊我面部,我閃避其鋒,以右手穿棚捋敵之手臂,左手攻其肋骨。敵吸腹,我使用連環腿法之左腳踢敵右腳踝。對方若提腿閃過,我速回掛,用腳踹對方左腿內側,使敵摔出。拳言曰:手打三分腳打七,穿掌換步矮身骸。招招連環隨機勢,只須腰腿巧安排。 三十八、反打天門 接上勢,左腳下落,屈膝成左弓步。右掌隨上步之勢,從前右上方向體左側外下按攔截于腋下,左拳隨之由下翻轉臂腕,向左上反擊,拳心向上,目視左前方(圖55)。 雙腳以腳跟為軸,腳尖略向右后轉動,右腿屈膝成右弓步。同時,后轉體180度面向西方,左手向右后側攔截按壓于右腋下,掌心向下。右掌變拳從左側向右上反擊,拳心向上,目視右前方(圖56)。 要點:上步轉體扭腰壓掌與崩拳要形成一個整體。動作自然協調,同時完成。兩腿的變動虛實分明,左右兩掌運行至胸前穿崩,不可離開中心線,要力貫勞宮穴。 技擊含義:對方順步以左拳擊我胸部,我略向左轉體,用右手向下攔截,左拳反崩擊敵面部。若敵從右側擊我胸部,我微向右閃避,化其銳氣。用左手按截來拳,以右拳反崩其面部。此招要左右逢隙,柔化剛發。要訣曰:轉掌之神膀為根,變時吞縮吐時伸。左右逢隙手先行,酷似神龍首尾連。 三十九、獅子滾球 接上勢,提右腿成獨立式站穩。同時,右拳變掌從前屈臂向內滾壓,掌心向下。左掌隨之向前崩拳,手心向內,目視前方(圖57)。 要點:常練此招,要走懷抱太極球。要含內力,重心后移,松腰坐胯斂臀。以腰為軸,彈踢要剛猛有力。兩臂運行與腿的動作協調一致。 技擊含義:此為破敵之法。當我右拳擊敵胸部被對方捋拿手臂腕時,我拳心向上外翻轉,再向內帶回,左拳隨之從下向上擊敵手腕底部。當敵方注意力在兩手交鋒之際,我以右腿彈踢敵前鋒腿。此為暗腿,可一舉成功。要訣曰:此招于人大不同,守住中心兩手靈。任他神拿施所長,巧用腿法更神通。 四十、迎風穿袖 接上勢,右腳向前下落,左腳再前進一步,屈膝成左弓步。同時,左拳右拳再左拳連環向前崩擊。崩拳時手心都向內,目視前方(圖58、59、60)。 要點:動作要連貫自然,上步抬腿不可過高,要利用后腿的蹬力。前腳要向前趟去,崩拳要有螺旋力。如同形意的崩拳,要有爆發力,要下動寸步上打寸力。身形如弓背,出拳如箭發。 技擊含義:此勢與上勢相接實為一組。當破解敵招后,我速進身,以連續的崩拳擊敵胸肋,并用前鋒腳趟踢其腿,動其根基,使敵不能立足,敵必敗。這就叫眼到手到腰腿到,上下相合穩準狠。 四十一、雙卦手 接上勢,身體重心后移,松腰坐 胯。右腿屈膝,左腳尖點地成左虛步。即形意的“三體勢”。同時,左肘向內旋擰,位于胸部前方,臂略曲,五指斜向上,手心向內,高與口平。右掌屈臂立掌護于胸前,手心向內,目視前方(圖61)。 右腳向前45度進一步,身體向下微回坐胯。左腿屈膝,體重落于左腿,右腿前伸,腳掌落地成右虛步式。同時,右肘內收,右掌向內旋擰位于胸部前方,掌心向內,五指斜向前上與口同高。左手屈刖立掌擴于胸前,手心向內,目視前方(圖62)。 要點:兩臂的動作要與腰合為一體。以身帶臂,以氣運身。兩臂要松,自然柔順。重心后移,兩肩略向前抱攏。要走七星步法,配合整體運行。 技擊含義:此為防守進攻之法。當對方以順步出右拳擊我胸部,我左腳向左跨,含胸側身,閃避其鋒芒,左掌擊敵腮部。若敵出左拳,我則向右跨步側身,用右掌擊敵腮部。同的,兩腿向敵側邁進,動其根基。在戰術上要求化人則柔,制人則剛。柔勁是一種隨彼勁伸縮而不含抗性的柔化勁力。以柔御敵,以巧取勝。 四十二、二仙傳道 接上勢,左腳向前上步,屈膝成左弓步,左拳隨上步之勢,由上向內向下經胸前橫壓滾擰推棚而去,手心向下,目視前方(圖63)。 要點:進步要快,跟步協調敏捷,左臂肘的纏壓滾棚與右手的推動要與腰勁合一。注意松肩抖臂,先柔后剛。要訣曰:發手春雷動,沾衣把肘滾。左右常相顧,棚靠法最奇。 技擊含義:此為疊捶。敵上右步,以雙手向我胸部打來。我含胸并向右轉腰,重心略向左移。同時,左腳前邁,鎖其腳踝部。左臂外旋,向前折疊滾壓敵臂腕,向敵胸部棚擊。要敢于進身,果斷迅猛。 四十三、鯤鵬展翅 接上勢,身上起,腰向右擰轉180度,提右腿。同時,右掌翻轉手腕從左向右牽帶,手心向后。左臂隨同轉身向左上劃弧,手心向右, 目視前方(圖64)。 右腿向右后下落,屈膝成右弓步。上體隨之向右擰轉,面向南方。左拳變掌隨右掌的牽帶從左向右橫步,手心向上, 目視前方(圖65)。 要點:右手的捋帶要連貫自然,不可脫節,與轉體撤步同時完成,融為一體。左掌的橫劈發力要整,兩臂要形成擰翻之力,樁功功底要穩。 技擊含義:敵用右拳擊我面部,我以右掌穿棚捋拿向右后牽帶,右掌擊敵后腦或砍其脖項。要訣曰:手法步法要相隨,側身還擊勢難敵。旋擰轉步用腰法,搖身一變可制敵。 四十四、回手揚標 緊接上勢,身上起,腰向左擰轉,提左腿成獨立式站穩。左掌從右向左下按的同時,右掌隨左掌的運動向右上揚亮掌,臂略曲,手心向左,目視左前方(圖66) 要點:左手的下按與提腿揮打揚右掌同時完成,不要有先后之分。支撐之右腿要自然彎曲,腰的旋轉與兩手運行配合一致,形成二爭力。 技擊含義:對方用腳踢踹我左胯及腿部,我用左手按撥對方腳踝及小腿,再提左腿用腳踢敵支撐腿內側。如果敵退去,我右手飛擊一標,敵必敗。要訣曰:手足隨合左右擰,腰如車軸轉不停。起腳彈踢如飛燕,臨陣應變看行情。 四十五、鷂子鉆天 接上勢,左腳向前下落屈膝成左弓步。右掌隨下落之勢,從上向左按壓,掌心向下,面向東方, 目視左前方(圖70)。 要點:兩臂的運動與腰的旋轉協調一致。按掌與穿掌同步完成,要利用后腿的蹬力。 技擊含義:敵方用直拳擊我胸部,我用右手按撥其臂,右拳崩擊對方頭腮部。要柔化剛發,忌用蠻力與敵拼搏。要憑機智巧力加功力克敵致勝。 四十六、神龜抖甲 接上勢,上體向右轉,面向南方。身體重心回坐移于雙腿,屈膝成馬步式。同時,左右雙掌隨身體后移之勢,從前經腰間兩側向后伸,手心向后,目視前方(圖68)。 左右雙掌用力向前推撞,手心向后。同時,隨雙掌的貫力,雙腿向后用力掛搓,目視前方(圖69)。 要點:松腰要自然,坐胯臀部內斂,兩臂撐圓。進身變招要快,反應敏捷。要有二爭力,整體動作協調一致。 技擊含義:此招式用于下盤為破敵之法。我以右拳或左拳擊敵胸部,被敵格攔。敵進步以腿鎖我腳踝及小腿,我屈身快速下蹲,將左右手抽回腰間,用掌背擊敵腰背的同時,兩腿運使足力向后掛搓,使對方立足不穩向前摔倒。要訣曰:掌擊腳掛莫遲緩,跟梢兩節要隨中。馬步樁法要坐穩,上下合力法不空。 四十七、童子拜佛 接上勢,雙掌由身體兩側向外向上向內于胸前合并,掌指向上,兩勞宮穴相對。馬步樁不變,成拜佛姿勢,目視前方(圖70)。 要點:雙掌要弧形上劃,以腰帶臂,以臂運掌,形成一個整體。兩肘不可夾肋,全身要自然放松。兩肩微扣,松腰坐胯。兩臂屈肘合掌于胸前,意氣貫勞宮穴。 技擊含義:敵拳擊我胸部,我雙掌內合攔劈,再向外纏撥捋壓,使敵重心前移,為反擊創造條件。戰術法訣曰:雙掌合力氣相連,神意在先是真傳。左右纏撥隨法用,見機而行瞬息間。 四十八、武當歸源 緊接上勢,身上起,左腳向右腳內側并步靠攏的同時,雙掌經胸前屈臂下按于腰間兩側自然下垂,掌心向內,貼靠兩腿,指尖向下,目視前方。全身放松,收式歸源(圖71)。 并步還原結勢終,形神意念周身松。 內氣回收歸丹田,陰陽平衡氣血通。
1、武當風雷道家掌,渾元一氣導丹田。 凝神行氣膻中會,納新吐故氣自然。 真氣往返二脈通,陰陽相合任意行。 2、小童拜祖隨吾愿,神藏氣內丹道成。 3、雙掌分翼抖變換,上步直撲奔膻中。 4、螺旋云手如穿梭,蹚腿好似卷地風。 5、電擊雷劈快似風,齊眉一掌滿天紅。 6、忽然透步身回轉,縮身潛入似白猿。 7、身法一變即前坎,揮掌如箭把敵斬。 8、雙掌成環緊相連,無數法門化波瀾。 9、跟須變化隨法用,探掌擊面撲胸前。 10、屈身兩掌緊護身,順勢捉足蹬襠間。 11、身法一卸欲何為,雙拳貫耳撞太陽。 12、旋臂轉身得機勢,踢在前陰禍不輕。 13、轉身撲擊發力猛,劈掌似斧擊胸間。 14、擒掌擰身借腰力,快如雷電取敵面。 15、斜身采纏敵肘后,腳跺前踢攻下盤。 16、順其來勢順其力,連續使用莫要停。 17、伸臂送肩身隨轉,一拿即放回旋轉。 18、腰身一旋朝陽勢,陡然揮掌紅滿天。 19、左右分撥闖東西,掌打去意在腰間。 20、沾實回力須展放,束展二字一命亡。 21、掩彼手臂反掌擊,贏人卻在起腰蹬。 22、順勢牽引意在身,上下合力勁法齊。 23、身腰步法隨手纏,屈臂扣肘抱雙環。 24、突然崩掌發力猛,消息全憑后足蹬。 25、閃身舒展是冷身,舉杯邀月赴玉宴。 26、馬襠蹲步雙掌發,月夜寒光閃長空。 27、神龜抖甲力臂長,隨后捧送勢潛藏。 28、身隨手轉橫斜出,旁擊直打頭上邊。 29、雙守橫捋腳下取,左右相同莫遲疑。 30、雙掌斬攔非等閑,轉身崩掌取肋間。 31、燕子穿云向上取,起落法中有循環。 32、力貫肩臂用寸勁,吞吐捧送先撞擊。 33、轉腰用力如磨轉,一陰一陽手法連。 34、剛前柔后法自然,雙掌齊發疾如電。 35、連綿順遂意不斷,山童拜祖在仙山。 36、道家拳法周易理,天人合一是真傳。 二、圖解 ?。?、渾元一氣 面南站立,自然中正,全身放松,兩眼平視,舌抵上腭,下頦微收,兩臂自然下垂,兩手心向里,貼于眼部外側。兩腳并攏不要太緊,兩腳尖相距10厘米左右。意守丹田(圖1)。 要求:凝神定意,平心靜氣,體松自然,呼吸輕勻綿長。去除雜念,達到意不他想。全身無為,抱元歸一。 ?。病⑼影莘? 接上式。兩臂掌外旋,手心向上從體兩側慢慢向上托舉。在頭前向中間胸前合攏。兩掌指向上。兩臂屈肘微下垂的同時,兩腿分開,右腿向右側跨一步。兩腿緩緩屈膝下蹲,成馬步拜佛勢。目視前方(圖2)。 要點:兩掌上托要與呼吸協調一致。雙掌合抱于胸前時慢慢下沉,徐徐歸于丹田,內蓄渾元之氣,意守勞宮穴,力達掌指。 技擊含義:此式為護防之手法。敵用右拳向我胸部擊來,我用雙掌攔截化之。并隨同身法的變換迅速出擊。左掌柔化,右掌取敵雙目及天突穴。技法要靈活運用,根據對方招勢變動手法。在瞬息萬變的實戰之中,全靠練者的領悟去體驗。掌法云,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見真意。 說明:此為攔撥之法,即開合挑壓。攔住以后方直入,外撥為開,內撥為合。上撥為挑,下撥為壓。前去為直入,發勢之時應如此。 3、野馬分鬃 接上式。向右擰轉腰胯,帶動兩臂掌經胸前向體側劃弧,左手掌微左上,右手掌斜向下,臂肘微屈。兩掌要有向外的擰勁,成螺旋掌。兩虎口相對,手心向外,目視右掌(圖3)。 要點:腰胯擰轉與分掌要融合一體,馬步不動。膝略外旋,兩臂要形成擰翻之力,力貫掌心。 技擊含義:敵出掌擊我面部,我微向右閃轉,右手向外撥旋。掤拿敵襲來之右手,并向右斜下采帶。左掌上穿敵腋下,用前臂斜掤敵肋骨;同時,左腳向前內扣,絆住敵右腳踝。要敏捷果斷。歌云,肘臂起意奔肋膛,合滾束展一命亡。 說明:手法可用點按滾三法。主要是腹結穴,在左肋梢骨下一分,此為氣血相交之所在,不可用力過猛,輕者可以服人。 ?。础⑶Ь壥? 接上式。身體重心右移,上體向右略轉,右掌翻轉向外劃,再向內轉,經腹前向左側,隨之再翻轉掌心向上,自左向上經面前向右云轉橫掌擺至體右側。左掌微向左,掌心向外的同時,身體重心移于左腿。右腳提起向右側后劃一弧圈,經左腳內側再向前劃于后側,為蹚步。眼視右掌(圖4)。 身體重心左移,上體左轉,左掌翻向外劃再向內翻轉。經腹前向右側隨之掌心向上。從右經面前向左云轉橫掌擺至身體左側。右掌微向右,掌心向右;同時,身體重心移于右腿,左腳提起向左側后劃一弧圈,經右腳內側向前劃于左側為蹚步。目視左掌(圖5)。 身體重心再右移,上體右轉,右掌翻轉,手心向外,再向內經腹前向左側體前弧形劃撥。左掌隨同右手掌云轉,當兩掌至體左前方時交叉成剪子手。 左腳緊跟,從右向左向前向后劃弧,屈膝成弓步。右腿自然伸直,眼視右掌(圖6)。 要點:此式在散手之中名牽緣手。即雙推手之變化,法用左右手作回環攔之勢。待兩手指端至熟練時,以作連環式。此手能練圓時,指臂皆靈活。一切手法皆不難迎刃而解,初學者當精心習練。 技擊含義:此手又名猿手,為手之用法。如敵人以手或木棍擊來,我以左右隨勢緣格敵手之物,致敵落空不能中。再進逼一步,隨機取敵之要害。(待續) 5、雷鳴電閃 接上式。身體重心右移,右腿屈膝前弓的同時,右掌翻轉,掌心向下,從前下劃,向左經腹前向右再向前伸探,兩腿不動,吸腹內收。擰轉腰身,臂肘一起運行。眼視右手掌(圖7)。 兩臂掌內旋,手心相對,從體兩側慢慢向前下向上托至小腹前。兩掌指相對,兩臂屈肘。馬步不動,目隨掌行(圖8)。 兩腿屈膝半蹲成馬步不變。兩掌同時從腹前直臂弧形擺動,至身前時,兩臂交叉向上舉,向體兩側弧形下擺至與肩同高時,兩臂外展,伸手指向上,掌心向外。眼視前方(圖9)。 要點:動作與呼吸協調,雙掌的運行要用暗勁。柔中有力,不可僵硬。要有排山倒海之氣勢,要求腿隨手動,眼以領手。 技擊含義:敵方向我迎面攻來,我則避其鋒芒,以右手掤化托架截其沖力,左手劈其頭部。也可掌臂掤滾化解對方勁力。進身掌臂擰翻擊敵胸部。 說明:此招法看似簡單,而用意很深,用文字表達很有可能不盡如人意,確需口傳身授。比如在變化過程之中,可為誘敵深入,專門以手分離讓對方上當。因為功夫之招式是肢體在適當之機自然地爆發出的技巧,用時隨心所欲,便能達到擊敵之目的。 6、古樹盤根 身體向左擰轉,兩腿屈腿下蹲成歇步;同時,左掌向上屈肘,屈腕成橫掌,橫架于頭部上方。掌心向前,右掌從上經胸前屈肘向左腋下。手心向上,眼視前方,面向東方(圖10)。 要點:架掌要有掤撐勁,前掌要快速有力。轉身靈敏,松肩活臂,手法連貫,起點柔,落點剛。這也是技擊常用之法。 技擊含義:對方向我上部擊來,我順勢棚架對方手臂。用掌遮住對方的視線。右掌擊敵胸肋,此為近身搏擊。貴在反應敏捷,行動果斷。 7、青蛇吐芯 身上起,右腳向前上步,身體重心前移成右弓步;同時,右掌向上向前直臂穿伸。手心向下,左掌屈臂向下捋按于體左腰側。手心向下,眼視右掌(圖11)。 左腳向前上步,身體重心前移成左弓步。右手掌翻轉臂腕向胸前下按,手心向下,左掌翻轉臂腕向上向前直臂穿伸,眼視左掌(圖12)。 要點:打人先上身,手腳齊到方為真。步法輕靈穩健,步進身隨,意如毒蛇吐信,封其喉,戳其眼。 技擊含義:避開對方的正面攻擊,走外線,上穿擊敵雙眼和天突穴。下腳踹其小腿脛骨,手腳齊到,上穿下封,就近變招。 8、閃動金光 左腳向后側插伸,兩腿形成前后交叉,兩掌同時向身前直臂弧形運動至身前時,兩臂交叉向上舉起,再向兩側弧形分劈,手心向外,眼視前方(圖13)。 右掌繼續向上弧形運動至身體右上方時,臂微屈,屈腕使掌指朝上,掌心向前,左掌弧形運動,附于右腋下。屈肘屈腕使掌指朝上,掌心向后,與此同時,兩腿屈膝下蹲成歇步。眼視左前方(圖14)。 要點:插步下蹲要迅速穩健,瞬間一氣呵成,身肢要有拔長之感覺,沉氣坐胯下蹲要松沉自然,整體上下相隨,用腰帶臂做到柔中有剛,動作連貫。 技擊含義:借力順力,以應萬變。若對方接手,我則以兩手臂隨之上搠接之法化解其攻擊力度。右手牽帶使對方重心偏離,左掌攻擊其頭部。如對方閃脫,我下潛戳擊其敵腹肋。 說明:在對方搏擊之中要做到制弱者為逼,制服中者為戳,制強者要用牽。動作和意念在搏擊中永遠要比雙手快半拍。要逼住敵方,隨其力之動變而隨之。 9、野馬追風 身上起,左腳向左側前上步,身體重心前移成左弓步。左掌翻轉臂腕向上向前直臂穿伸。右掌臂向胸前下按,手心向下。眼視左掌(圖15)。 右腳向前上步,腳尖點地,左腿屈膝半蹲成右虛步。左掌回牽,屈肘于腰問左側。手心向下,右掌緊隨向前探臂擊出。手心向上,目視右掌(圖16)。 左腳向前一步,腳掌著地,右腿屈膝半蹲成左虛步。右掌翻轉臂腕向回牽于胸前下按。手心向下,左掌翻轉臂腕向上向前直臂穿伸。手心向上,眼視左掌(圖17)。 身體重心前移成左弓步,左掌向身前,屈肘屈腕成橫掌,架于頭部上方,掌心向前。右掌變拳隨即從右腰側向前平直沖擊,眼視右拳(圖18)。 要點:幾勢為一組,動作要銜接緊密,協調連貫和順。中間不離不斷。進身快速,閃轉輕靈,剛柔相濟,化中有打,打中有化,化打不分。達到制服敵方之目的,戰術要求,要現出冷脆快,出手如鷹抓,回手似鋼鉤。達到全身皆爭力。歌云:亂戳之中一條溝,只怕單掌往里穿。趁機而入能隨人,剛破剛來柔破柔。 技擊含義:對方以右手向我擊來,我以右手拿其腕脈,順勢引領右掌穿擊對方喉面部,左右相同。若對方化解,反手抓拿我手臂,我順對方抓力從對方外側內旋翻拿其肘部。 10、脫袍卸甲 身上起,提左腿膝,右腿微屈成獨立勢,站穩;同時,左右兩掌從體側弧形下劃于膝蓋兩側后。兩臂微屈,手心向后。目視前方(圖19)。 要點:獨立勢要穩,兩掌下劃要猛,提膝要剛勁有力。 技擊含義:若敵用雙掌擊我胸部,我收腹收胸,雙掌向下擊,撐開對方雙臂,隨進身上步提膝之力猛擊對方襠腹部。敵如用腿踢我腹部也可用此法化解。此法為防守御敵,消力化勢,對近身搏擊最為有效。 11、雙峰貫耳 右腳向前下落,右腿屈膝半蹲,左腿自然伸直,成右弓步;同時,兩掌變拳,臂內旋從左右兩內側前運行貫耳。臂微屈,虎口相對。目視前方(圖20)。 要點:手眼步一致,心神氣相同,力從腰發,暗含抖意。要求全身渾元一體。上下形成一個爭力。 技擊含義:此勢與上勢連用,當我上勢化解敵之進攻后,我順勢快步搶其中盤,乘敵意亂之機,出其不意而攻之。 歌云:封手入勢掌當先,身出手起雙鋒貫,臨場對敵搶中門,只在眼前一動間。 12、浪里踢球 身上起,右掌向上挑起至身右上方時,成立掌,掌指朝上,手心向外,臂微屈;同時,左掌從左上向下向前直臂弧形繞行至身右腋下處。手心向后,兩腿隨即立起,右腿獨立站穩,左腿屈膝向前彈踢。目視左前方(圖21)。 要點:獨立勢要穩,彈踢要力貫腳尖。手與腳的動作要配合一致。 技擊含義:對方以拳向我迎面攻來,我利用右臂穿棚,借對方前沖之力捋帶其臂,乘機用左掌擊打其肋,起腳彈踢其胯。此為手腳齊動,對方必敗無疑。也可為引進落空,虛實互變。 戰術要求:當與對方交手,關鍵是要審時度勢,方能進退自如,時是時間,勢是事物的趨向和形勢。 13、千鈞爭力 左腳向前下落內扣,屈膝半蹲,左腳內收,腳掌著地成右虛步;同時,身體向右擰轉180度,面向西方。左掌隨轉體向體前順勢下按壓內旋,手心向下。右掌翻轉臂腕,從內側胸前向上前劈掌,手心向前。目視右掌 (圖22)。 要點:身活步靈,左手采抓要準快,右掌出擊要與腰的擰轉勁合一。攔按撥壓敵手不丟,上劈掌要猛快。 技擊含義:此為移步閃化之法,隨著向前移步,猛然轉體出掌攔格牽帶,右掌擊敵面部及要害部位,此為出奇制勝。這是軍事術語,是指運用特殊的手段和謀略以出人意外的變化進攻對手,使其喪失戰斗力。 14、迎門送客 左腳經右腳內側向前上步,屈膝半蹲,右腳向前進一步,腳掌著地成右虛步;同時,身體向右微轉,左手從右臂下穿,劃弧置于左腰側,屈臂肘,手心向上。右掌內旋劃弧,翻轉向右向前,再向左運行至左手,手心向上。目視前方(圖23)。 上式不停,右手繼續翻轉臂腕向前平削掌,手心向下。左掌屈臂肘向后牽帶,與右掌成二爭之力;同時,右腳前進半步,左腳跟進,保持右虛步。目視前方(圖24)。 要點:跟步要迅速穩健,瞬間一氣呵成。兩掌圈捋帶削,要連貫自然,與整體協調順暢,力勁脆快。 技擊含義:對方以左拳向我擊來,我上左步閃身避其鋒芒,右腳向前扣住其腿,左掌掤捋敵手臂,抓其衣袖向外領帶,右掌劈其脖頸。若敵閃開,則進肘頂其肋骨。掌削敵胸,此法出手敏捷,腿腳靈活,才能順其勢,借其力。手腳并用,避重就輕,左右出擊,出奇制勝。 15、敲山震虎 左腳經右腳前向右側上步,屈膝半蹲,右腳提起,在左腳前震腳;同時,身體向右微轉,左手從右臂下穿,劃弧至左腰側。屈臂肘,手心向下,右掌內旋劃,翻轉向右向前按于體右腰前。屈肘,手心向下,眼視前方,面向西方,目視前方(圖25)。 上式不停,右腳向前彈踢(圖26)。 要點:上步震腳彈踢,與圈手捋拿帶下按動作一致,準確有力,步法的閃進要快速連貫。不可脫節,要意氣力合一。 技擊含義:雙方對搏,對手突發以左手猛擊我胸部,我疾速側身上步,躲過敵方擊打的力點,以左手掤捋其手臂,抓其衣袖向外領帶,右掌抓按敵臂肘反關節。右腳踝跺踩對方左腳面。重傷敵方,瓦解其攻擊之力。 戰術要求,上步閃身準確,做到眼疾身快,此招法是以橫線破直線的典型打法。發力兇狠,手腳同動,要果斷,否則不能取勝。 16、風送輕舟 接上式不停,右腳向前下落,屈膝成右弓步;同時,右掌變拳,直臂向前崩擊。崩拳時手心向內,目視前方(圖27)。 上式不停,緊跟左腳前進一步,屈膝成左弓步的同時,左掌變拳繼續向前崩擊。手心向內,眼視前方(圖28)。 要點:崩擊發力要猛,動作要快緊湊,連接不斷。力發于腰間,準確兇猛。 技擊含義:此招是硬打硬的招法,我彈踢敵腿,敵必后撤,我緊跟上步發拳猛擊對手。兩拳應緊密相連,以破壞對方之進攻。秘籍中講,凡與人對敵,身法帶縮,腰法帶彎,前后手要相應,前后腳要相應,以身法送前手。這樣可利用身法變換角度,使其拳鋒改變方向,偏離我身,達到我制敵之目的。 17、掬目在手 接上勢不停,左拳向外翻轉臂腕,經面前向左后屈肘擺動,手心向上;同時,身體向左后擰轉180度,面向東方。左腳隨轉體向左后外擺,右腳尖內扣。目視左手(圖29)。 上式不停,身體重心前移,左腿屈膝前弓。右腿自然伸直成左弓步;同時,以腰帶右掌向前推掌,掌心向上,左手拳變掌向體前捋帶下按壓,手心向下,面向東方(圖30)。 要點:雙手交替前穿后捋按帶,要用意使陰陽轉接,暗合滾旋。穿掌要注意臂不要穿的太直,肘尖略下墜,小臂略內合。捋按手要注意向下沉后帶,掌心有內含之意,穿捋要同步完成,兩掌要有分爭之意。 技法含義:對方以左拳擊我面部,我以左掌掤接其臂腕部,并內旋前按捋抓其臂腕脈搏,牽帶向下。右拳擊敵面部,要身手合一,快似閃電。 18、繁星滿天 接上勢不停,身體向右擰轉,面南方,右手拳變掌從左前向右上劃弧,置于頭部右側,手心朝前。左掌翻轉臂腕向下劃弧,置于腰左胯處,手心向后,兩腳擰搓成橫襠步,眼視左方(圖31)。 要點:捋拿要穩狠,暗合拿脈扣擰之勁,反掌勁力在掌梢,腳要有蹬鏟之爭力。 技擊含義:上勢掤化對方進攻之力。在化解的同時,左手捋拿其腕脈,順勢向外引領。右手在穿擊敵面部瞬間,反手擊敵太陽穴。若對方以后手掤接我臂,順勢反纏拿其腕脈,借對方的前沖力,撐開其雙臂,下盤腳蹬鏟敵腳踝。此式中體現出出手如鷹抓,回手似鋼鉤。一觸即發,如一動牽動全身,以渾圓之力擊敵方。 歌云:見手穿擄莫遲緩,手擄腳蹬敵驚魂。 19、風火雙輪 接上勢不停,右腳經左腳內側向腿后插偷步,上體向左微轉,左掌從左腰側經胸前,向左側弧形向前下按。右掌從右經頭前向左劃弧下按,置左腰側。兩手心向下,身向前擁,胯要沉,雙肩催肘手。合力劃弧前按,眼視掌行(圖32)。 左腳向左前方上步,屈膝成左弓步。左右雙掌直臂向前向上,經頭前向右向下回旋一立圓,再經腹部向左前抖撣擊出,目視前方(圖33)。 重心后移,右腿屈膝半蹲,左腳內收,腳掌點地成低虛步、“半馬步”;同時,兩掌變鉤手向內旋纏擰回拉屈臂肘,左上右下,成螳螂式。目視前方(圖34)。 要點:幾勢為一組,動作銜接緊湊,協調連貫和順,中間不離不斷。兩臂運行由腳而腿而腰纏擰,要勁整。利用肩腰之旋合之力。身甩抖擊發,做到剛柔相濟,化打不分。 技擊含義:此為連環技法,對方拳向我面部及胸部擊來,我偷步閃避其鋒芒,以兩掌應接對方拳臂,并捋纏擰抓其衣袖向外領帶。隨步法變換上步之力,雙掌擊敵胸肋。若對方左手進擊,我以螳螂手順勢借力回鉤卷拿,再進步猛擊其敵,使對方無有還手之機。此為就近變招,貴在行動敏捷,把握戰機。 戰術要求:右手在肋,左手齊胸,后者微塌,前者力伸。神寧心定,隨人距離,用力宜勻。
(接上期) 20.迎門送客 左腳向右腳后撤一步,屈膝半蹲?右腳回收,腳掌著地成右虛步;同時,身體左轉45度?面向東北方,左掌隨身 扭轉,向前伸臂摟手,屈肘置于體左腰側?右手掌順勢弧形前劈,屈肘于左掌心,手心向上?目視前方(圖35)? 重心前移,右腳向前屈膝成前弓步;同時,右手掌翻轉臂腕直臂向前探擊,手心向下,目視右掌(圖36)? 要點:兩臂的運作要與腰身合成一體?退步要穩健,進步迅速,手法連貫,全身要順,穿擊意如開弓放箭,神意猛狠? 技擊含義:對方擊我面部,我撤步轉身,閃其風芒,避過對方進攻,以左手掤拿敵臂腕脈捋帶,用掌擊砍其頭部?若敵頭閃過,我順勢滾壓其臂,利用轉身撤步之機把敵摔出? 21.拔地而起 身上起,腰向右轉,面向東方?左臂直臂前伸,掌心向上,右手隨之屈臂向右下劃外掛,置于右腰側,屈臂手心向內;同時,右腳趾抓地站穩,成獨立式,左腿向前上彈踢,目視前方(圖37)? 要點:重心要穩,身形略低,出掌果斷,彈踢猛狠,不給對方喘息之機? 技擊含義:本式與上式相結合為一組?當破解敵招后,若敵后撤,我速進身以右掌穿擊其眼面喉部,左腿彈踢敵襠部?此為武當拳顧打及渾身齊到之功用?也就是逼住彼力,隨彼力之動變而隨之? 22.順手牽羊 左腳向前下落,身體重心后移?左右兩掌向前向左翻轉,手心向上,捋拿托帶至胸前高與肩齊;同時,腰腿隨雙掌的托帶回拉之勢,向右扭轉身體,成左虛步?目視雙掌(圖38)?要點:雙手牽帶敵方右手向后時,不可緊握,應以向后托帶為主,與腰的轉動合為一體?臂肘應半曲半直,不可全伸,樁功要穩? 技擊含義:敵方以右拳擊我面部,我略閃身,以雙掌掤接捋拿住來臂反關節,牽動對方力量,利用其進攻的沖力向右側托帶,令其倒地?戰術上為借招打招之法?順借敵向前沖擊之力,我雙掌鎖拿其臂,與閃身配合一致,快速準確?整個過程剛柔相濟?使對方無法還手? 23.黃龍轉身 上體左轉180度,左腳外擺,右腳向前扣步,重心后移,右腿屈膝半蹲,左腿微曲,腳尖點地成左虛步;同時,隨轉體兩掌屈肘收抱于胸前?掌心向里,面向西方,眼視前方(圖39)? 要點:上步轉體與兩掌環抱要形成一個整體?動作自然協調,同步完成? 技擊含義:對方順步以左拳擊我面部,我利用八卦擺扣步轉體略閃,以左手捋截纏拿其臂,右手鎖其脖頸?戰術要求利用對方重心不穩,以肩腰胯之旋轉合力,致使對方無還手之力,攻敵虛空處,則敵無所用其力?即所謂避實擊虛之法也? 24.迎風穿袖 左腳前上半步,腳掌著地,保持原左虛步不動;同時,先左拳后右拳再左拳連環向前崩擊?崩擊時,手心都向內,目視前方(圖40?41?42) 要點:動作連貫自然,要利用后腿的蹬力,前腳向前蹚去?崩拳要有螺旋力,如同形意的崩拳,要有爆發力,要下動寸步,上打寸力?身形如弓背,出拳似箭發?戰術要術三點:(1)喉頭?“氣”;(2)脊背弓;(3)地心?力?此為三個主掌? 技擊含義:本式與上式相結合為一組?當我破解敵招后,快速進身以連續的崩拳擊敵背,敵必敗? 25.舉杯邀月 重心右移,身體向右擰轉,右腳踏實,左腳緊跟,向右側上方進步,成左虛步;同時,左拳變掌,翻轉手臂,手心向上,從左前向右側托掌?右拳回撤于腰間右胯處,目視左掌,面向北方,目視前方(圖43)? 要點:手臂的運動要與腰的旋轉,及步法的虛實協調一致,要自然松腰坐胯,臂不要伸直,略有彎曲?神意要敏捷?達到身活步靈,干脆利落? 技擊含義:敵出拳擊我面部,我上體略轉,微閃身向右,用左掌托抓敵臂肘,左腳上步使一暗腿?歌云:御敵心和氣貴平,力貫周身隨法行? 26.仙道開門 身體向左轉180度,面向南方,以左腳掌為軸,右腳向左側方上步,腳尖內扣,兩腿屈膝下蹲成馬步;同時,左右雙掌用力向前平推?掌心朝前,目視前方(圖44)? 要點:進身變招要快,反應敏捷?松腰坐胯要自然,整體動作協調一致? 技擊含義:對方以左直拳擊我面部,我以左手穿掤捋拿,向左后牽帶,以八卦擺扣之步法迂回敵后,以掌擊敵背部? 歌云:穿掌捋手似旋風,擺扣蹲襠轉身形?左右雙掌擊敵背,坐腰坐胯后足蹬? 27.神龜抖甲 身體重心回坐,移于雙腿,屈膝成馬步式不動;同時,左右雙掌隨身后移之式,從前經腰間兩側向后伸,手心向后,目視前方(圖45)? 接著,左右雙掌用力向前推撞,手心向后;同時,隨雙掌的慣力,雙腿向前方用力掛搓?目視前方(圖46)? 要點:松腰坐胯,臀部內斂,兩臂撐圓?進身變招要快,反應敏捷,要有二爭之力,內勁貫于手掌背,整體動作協調一致? 技擊含義:本招式用于下盤力破敵之法?我以直拳擊敵面部,被敵格攔捋拿,敵進步以腿鎖我腳踝及小腿部?我屈身快速下蹲,將手屈腕內旋破敵手,并抽回腰間,用掌背擊敵腰肋的同時,兩腿運使足力向后掛搓,使對方立足不穩,向前摔倒?也可用于被對方抓住手時,身體下潛蹲身,雙臂抖彈,把敵摔出? 要訣曰:掌抖腳掛莫遲緩,根梢兩節要隨中?馬步樁法要坐穩,上下合力法不空? 28.風雷手 身上起,隨同左腿屈膝,在身前提起,腳尖自然下垂,右腿成獨立式站穩;同時,右掌向上直臂弧形推擺至頭頂,肘屈腕成橫掌,屈肘橫架,掌心向前,左掌向身后繞,屈腕成鉤手?反臂向上,手心向上,上體向左擰轉,目視左前方(圖47)? 左掌直臂內旋,經面前向左掄擊,然后弧形向右屈肘,附于右肩前,掌指朝上,掌心向右;同時,右掌從上向前下直臂下插?掌指朝下,掌心向后?左腳隨時在右腳內側下落地,兩腿屈膝略蹲,上身微前傾?目視右掌(圖48)? 身上起,左腿伸直成獨立式站穩?右腿屈膝在身前提起,上體向右微轉;同時,左右兩掌向兩側反臂崩舉,左低右略高,與頭齊,手心向上?目視前方(圖49)? 身體右轉,面向西方,右腳向前落步,右腿屈膝成右弓步,左腿自然伸直;同時,左掌向身前屈肘向下向身后反臂斜舉成鉤手?右掌隨即向下屈肘屈腕成橫掌,架于頭部上方,掌心向前?目視左前方(圖50)? 左掌從左向下經身前向右直臂弧形掄起,再向左前方掄臂?手心向右,右掌從右向下經身前向后直臂弧形運轉,上體向左擰轉,面向西南,左腿隨之屈膝成左弓步?目視左前方(圖51)? 右掌從身后上向前直劈,弧形掄臂略高于肩?左掌向下經體側直臂向后運轉,手心斜向上,兩腿左弓步不變,目視右掌(圖52)? 右掌屈肘收抱于左腰側,拳心向上,左掌隨即向前平直沖擊?掌指向上,掌心朝前?原步不動(圖53)? 左掌屈肘,收抱于左腰側,掌心斜向前下,右掌隨即向前沖擊?掌指朝上,掌心向前,目視西南方(圖54)? 要點:(1)出手時臂要旋擰,全身要順,獨立式要穩?(2)下搓掌要快穩,擊打要迅猛?(3)崩拳雙臂要掤圓,陰陽分明,身法要柔活?(4)掄臂要連貫,發力要整,意要猛狠?(5)推掌勁落點在掌梢?整體的運行過程要體現整體性?每個動作要做到合,做到柔中有剛,化中有打,打中有化,化打不分?肢體自然爆發出來的技巧,隨心所欲地達到打擊的目的? 技擊含義:(1)對方用拳擊我面部,我右拳穿掤,左掌擊其肋,起腳蹬踹其腿?(2)敵以左拳擊我胸部,我向左上步閃身,左手捋抓其臂,上步進身以右拳搓擊其肋腹部?左腳進敵左腿,使其不能退?然后雙臂反崩拳,崩敵臂,擊敵面?右膝撞擊對方腰部?若敵手臂按壓我臂,我身不可退而向右閃進,以左臂掄砸其臂,右掌劈敵頭部?左掌擊其肋腹,右掌擊敵胸部,戰術要求借對方前沖之力,側身走外線砸擊,使對方攻擊走空,形成我順敵背,用雙掌連環攻擊,要憑機智巧力加功力克敵制勝? 歌云:手眼身形勢在清,隨機應變法不呆?奇正橫斜形無定,入手神妙貴自然? 29.仙人舞袖 右左兩掌從前翻轉,掌臂向上向右向下經腹胸部屈肘繞行,附于腰側,雙掌心向外;同時,右腳踮步,左腳前進半步,屈膝成四六步(半馬步),目視掌行(圖55)? 要點:兩臂的運動與腰的旋轉協調一致,雙按掌?圈掌與半馬步同步完成?要利用后腿的蹬力? 技擊:敵用拳從正面攻擊,我雙掌弧形上劃捋撥其臂,按擊敵胸,要柔化剛發? 要訣曰: 展開雙掌讓來勢,捋撥之中按擊胸?身閃腳到憑身法,引進落空敵難防? 30.清溪飛濺 兩掌內旋,向前屈肘,右臂在上與左掌交叉相疊,眼看雙掌,原步不動(圖54)? 左腳尖外撇,左腿屈膝半蹲,右腿自然蹬直,身體重心前移,成左弓步;同時,左掌繼續向后橫摟帶,至體左外側時,變拳屈肘,收抱于左腰側,拳心向上?右掌變拳向前平直沖擊?目視右拳(圖56)? 要點:兩動要連貫自然,并與腰合為一體?以身帶臂,以氣運身,要利用后腿的蹬力,沖拳要有螺旋力,爆發力?如同弓松箭發? 技擊含義:敵用拳擊我胸腹部,我上體微轉,兩掌內旋攔截下捋,左掌速向外按壓撥帶牽敵臂,右拳擊敵面胸部位?此為后發先至的打法?就是通過對敵方動作的預判,在敵與我相接時,判斷出對方的攻擊方向?而我在化解的同時包含著攻擊?化就是粘住對手控制對手,順勢改變對手的攻擊方向?攻就是在頃刻間變被動為主動快速轉換,是化打合一的戰術(圖57)? 31.燕子穿云 重心后移,右腿屈膝半蹲,左腿內收,腳掌著地成左虛步;同時,左拳直臂向前上方穿擊,手心向上,右拳回撤于腰間側?目視左拳(圖58)? 要點:右手捋帶與左手穿擊同時完成,要形成上下的二爭力,及右左的擰翻力? 技擊含義:對方以直拳擊我胸部,我右拳變掌,速抓捋其臂及衣袖向下牽帶,左拳擊敵下頜及面部? 32.迅雷擊物 身體左擰轉,右腳向前上步,屈膝成右弓步?翻轉左掌臂腕回撤于身體左腰間,右拳向前平直擊出,手心向內,目視左拳(圖59)? 要點:捋手與崩拳發力要猛,要快速緊湊,力貫于拳臂,擊打要透且猛? 技法:敵迎面向我擊來,我順敵擊來之力微閃,從敵外側纏撥化拿其臂腕,利用腰胯之旋轉合力牽帶,右拳擊打其胸部?戰術要求,拳頭抖發擊出,拳到位時適當緊拳,一緊即收,似觸電般迅速彈回?總之,要拿打結合,手腳拳掌協調配合,才能形成統一完整的實戰技擊術? 33.春風纏枕 雙腳以腳跟為軸,腳尖略向右轉,體向左擰轉,面向南方?左拳變掌,隨轉體向左側牽帶,手心向外?右掌從右向左橫?重心左移,左腿屈膝成左弓步?目視掌行(圖60)? 雙腳以腳跟為軸,腳尖略向右轉動,上體重心右移,右腿屈膝成右弓步?右手隨轉體向右橫向牽帶,掌心向下?左掌從左側向右上橫擊,掌心向上?目視右掌(圖61)? 要點:兩掌的左右運動與腰旋擰合為一體,要以身帶臂,身抖勁發? 技擊含義:對方攻擊我面部,我左手捋拿其腕脈向橫斜牽帶,化解其沖擊力?右掌順勢擊其頸部,左右相同,快如閃電? 歌云:出拳取向中,任敵向前沖?借勢是牽帶,用順攔截砍? 34.推山入海 雙腳以腳跟為軸,腳尖略內旋?上體向左擰轉,面向南方?雙腿屈膝半蹲成馬步,同時兩掌從右隨轉體內旋,屈肘向身前平舉,兩掌心均向外?隨坐胯足蹬,向前推擊?眼視前方(圖62)? 要點:松腰坐胯,臀部內斂,兩臂撐圓,身法要松活?推擊迅猛有力,上體保持中正,防止過度前俯? 技擊含義:敵方雙手抓我雙臂,我雙臂旋擰纏撥回掛,致使敵方雙手臂在外,我雙掌乘機擊其胸?要求近身搏擊行動敏捷,攻其不備?這樣,不管敵方技藝多么高超,如果遇此突如其來的攻擊也會驚慌失措?所以要善于靈活應變,變不利為有利,絕處可逢生? 35.童子拜佛 雙掌由身前向體兩側劃弧,然后外旋翻轉,掌臂向上向內于胸前合并,掌指向上,兩勞宮穴相對,馬步樁不變,成拜佛姿勢?目視前方(圖63)? 要點:兩掌的分合劃撥要以腰帶臂,以臂運掌,氣力相合,與勞宮形成整體,重心要穩? 技擊含義:對方以拳迎面擊我胸部,我雙掌內合攔劈,再向外纏撥捋壓,使敵重心前移,為我反擊創造條件? 戰術法訣曰:天地正氣集吾中,先克和化妙五行?擎氣全在掌指尖,雙峰對峙自尊嚴? 36.天人合一 身上起,左腳向右腳內側并步靠攏的同時,雙掌經胸前下按劃弧于腰間兩側,自然下垂?掌心向內貼靠兩腿胯側,指尖向下?全身放松,氣歸丹田?收式(圖64)? 《武當秘錄》曰:拳法千般與萬般,何能精透沒疑難;須知秘要無差漏,一熟機關用不完 無極靜守運神術,靈氣流化功法玄。 氣貫百會下丹田,功用乃在神意中。 中堂站定連手法,機到神知定中觀。 前躦后躍隨意取,提腿展臂身法輕。 陡身而進發于手,上下合力兩相齊。 前手挑掌后手隨,陰陽互用手法真。 伸臂送肩身隨轉,陡然回擊紅滿天。 突然出拳發力猛,消息全憑后足蹬。 身法一變回身轉,來往穿梭隨機變。 順其勢手迎掌出,隨后捧送踢襠間。 利在迅捷勢進取,迅猛異常一氣成。 餓虎撲食連珠炮,狹路逢敵因其猛。 貼身近敵如閃電,掌打寸力是真傳。 左右合手掌相連,轉身一鏢取敵面。 旋身起腿三不落,隨翻隨轉乘機取。 順勢左旋借腰力,快如閃電擊胸中。 蹲身一腿形神妙,隨得神意出自然。 迎面出掌腿后跟,左右同形非等閑。 沾實用力須展放,兩肘只在肋下藏。 陰陽云撥上下變,暗藏擒拿不留情。 進退刀手橫眉斬,直拳上打是沖天。 出手貫來用回掌,左右抖臂迎面闖。 提足只用騙馬式,轉身獨立野鵲登。 順步撩衣要快妙,機圓法活任逍遙。 橫縱之變巧妙多,行動莫測變化靈。 玉龍蜿蜒草上飛,揚波吐須穿心箭。 攻守互救打有方,謹慎應變行家手。 神意集中靜無物,抱元歸一動勢終。
練法注解 1、無極起式 面南自然站立,要中正頭上頂,下頜微收,舌頂上腭,呼吸自然,平心靜氣,沉肩松胯,兩臂自然下垂。兩手心向內,輕貼腿外側。精神內斂,精力充盈,舒展順達,意守丹田。(圖1) 要點:凝神定意,抱元歸一,直至全身內外陰陽平衡,以應萬變。 2、雙龍下海 兩臂分別從體兩側翻手心向上,緩慢捧起至頭頂,然后雙手內合于面前兩耳側,再緩慢下落,掌心向下按于腹前。意念天地渾元之氣由百會下領,走中脈匯聚于丹田。雙腿微曲,兩足十趾抓地,涌泉提吸地氣歸于丹田。上養氣,下養血,中煉丹,雙手懷抱太極。(圖2A、2B) 要點:意有感神之所施,這是周天循環,二經脈循行。 3、道童坐蓮 接上式,雙手由腹部向前平伸,掌握朝正前方。掌心向下,高與胸平。臂微曲,肘向下微墜,兩手分開。右腳向前半步,腳尖點地,身體重心后移于左腿,成右虛步,沉氣坐胯含胸拔背。脊椎伸撥,內外相合,目視前方。(圖3A) 要點:上步輕靈,運作連貫,虛實變化分明,松沉自然,手臂要有向上的掤力。吸氣歸納于丹田。 接上式不停,雙掌臂向外棚擰翻,隨即雙掌心向上屈肘臂向腰兩側捋帶,下盤保持原右虛步不動。腰身沉氣坐胯,腳尖點地,膝要含有挺力。要求上下形成一個爭力,意透其背,目光注視前方。(圖3B) 要點:此為定步,用腰帶動肩臂動作。要掤滾擰翻,做到柔中帶剛纏旋力。輕靈柔快一氣呵成。 技擊含義:當對方使用雙拳貫耳,擊我太陽穴時。我用雙臂向上掤攔,然后雙掌外翻滾,捋對方雙臂,向兩側托帶,腳踢對方襠部。要疾速狠毒,把握好時機。 拳諺曰:打法須要先上身,手腳齊到力為真。 4、虎步山林 接上式,右腳提起,再向下震足的同時,左腳向前一步,腳尖點地成左虛步。身體下蹲,松腰坐胯,右腿屈膝,重心移于右腿,左手隨身體變化,隨勢翻臂腕上挑撥,立掌手心向里。右臂后伸成鉤手,手心向下。目視左手掌(圖4) 要點:兩臂前后翻伸要連貫自然,做到柔中有剛。翻掌旋擊要做到身圓手臂圓,它包含著陰陽開合,化打合一。震跺上下要有相爭之力,深吸氣于丹田,一觸即發,內外相合,周身一體。要保持平衡力,兩手要打神力與擰腰坐胯融為一體。 技擊含義:此式與上式合為一組,當我用腳彈踢對方襠時,若對方后撤,我腳跺敵之腳面,用右掌背擊敵面部,左腳插其襠間,左手掌戳擊對方胸部。在化打時身不可后退,身要進,就近變招,不給對方機會。老師講過,技擊在動的時候就要發出去,要做到得機即發,不得機則守。要趁機而進,因為遲則變,疑則慢,容易被敵方乘機而入。 拳譜講:進步上身搶中門,化打合一用腰力。先發制人無先后,機圓法合是真功。 5、風雨翻云 接上式,雙掌臂搠滾上翻,遂變成斜立掌。掌心向里,兩臂橫撐,下盤步法不動。兩掌劃圓翻擰,猶如風雨翻云。目視前方。(圖5) 要點:此式要做得柔順連貫,掤滾纏撥掌翻要吸腰,粘住對方手臂,重心要穩。以腰帶臂,兩手的掌挑與擰腰坐胯要融為一體。要求松沉自然,自然可以使勁力從筋骨間生出。這勁出來為驚彈之力。對方難以防守。 技擊含義:如對方上左步,出右拳擊我面部,我左手掌向左上翻撥,把敵拳格攔在外;同時,跟進半步掌擊敵胸。也可以抓握其小臂,化解其攻勢,再出右拳擊敵胸部。注意防攻迅速,與步法配合默契。 拳訣言:隨得神意形神妙,搠翻化解出自然。 機到神知快如風,穿戳擄壓蘊其問。
6、銀河倒掛 上動不停,重心移向右腿,屈膝半蹲。左腿自然彎曲,腳尖微里扣,成三七步。腰微向左擰轉,帶動右手掌從身后向體左側,再向前劃弧,至胸前方與左掌匯合,成十字手。右手心向下,左手心向上,兩臂肘微屈,目視兩掌,面南方。(圖6A) 上動不停,隨即兩掌上下翻擰,然后兩臂再外旋。右掌向下向后再向上弧形運轉,屈肘停于胸前,成立掌手心向左。左掌外旋向下向上弧形劃至左胸前屈肘成刀掌,五指下垂,捏在一起。手心向下,目視左掌,面向南方。(圖6B) 要點:兩式為一組,動作要連貫,全身要合為一體,配合協調。雙掌的動作要與腰的動作同行,兩掌運行要有螺旋勁,不可僵硬,也不可無力。定式后,前腳三分,后腳七分,力度虛實分明,沉肩墜肘,松腰坐胯。需注意的是十字手和三七步法作為攻擊和防御最為重要,它為定字訣,也就是太極拳的中定。沉著鎮定,穩住心神,以應萬變。進退有法,進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守蓄意待機。 技擊含義:意敵出右拳擊我面部,我左手掌上立墜肘里掩攔接敵拳。身體略右擰轉的同時,右掌外旋帶右臂下上穿。然后內旋翻掌向右下擄帶敵臂,左掌隨即滾壓,向后擰轉外掛,右掌擊敵胸肋。左腳跟進半步卡住敵腳踝,要求進擊之時,先纏擄后進擊,要兩力相合,掌握時機,恰到好處。如敵不動,我為防守之式靜觀其變。 拳訣:攔撥纏擰掌合力,避實擊虛攻其胸。 靜守觀陣護正中,護中反打又稱雄。 7、玉柱擎天 重心前移,右腳向前一步,與左腳并齊,雙腿自然站立,左手掌弧形在胸前向下按壓,手心向下。右手掌變拳向體右側外旋,然后再翻轉向內,由腰間內旋再向右前上鉆擊沖拳。目視右拳,面向南方。(圖7) 要點:左手掌的下按壓盡量向左下外撥,是為右手穿鉆敵面創造機會。壓撥與鉆沖拳同時完成,發力要有腰的擰旋之力,腳的蹬力與左右手的分拉形成一個整體,肩臂擰翻,全身成螺旋勁。注意演練時意要專注,神有所視,神意氣力相合。 技擊含義:如對方擊我胸部,我左手向外按撥敵拳,右腳上步進身邁于敵左腳后側,鎖管其腳踝,出右拳穿擊敵面部。此為近身搏擊,貴在神速,行動敏捷。 拳訣:內外五行合一氣,擊打頸面敵膽寒。 按穿走化神意力,閃身旋放在腰間。 8、直搗黃龍 接上式身體向左轉,重心前移。左腳前上一步,屈膝成左弓步,左手掌隨轉體翻轉臂腕向左上方掤攔。手心向外,面向東方;同時右掌變拳直臂向前沖擊,手心向內,臂高與肩平,目視前方。(圖8) 要點:左手的掤攔撥架要恰到好處,準確有力。轉體進步要巧妙靈活,沖拳要迅捷有力,整體動作連貫協調,手腳配合默契,方能一氣呵成。 技擊含義:若敵以右拳向我進擊之時,我左手向上掤攔滾撒,使對方腳跟拔起,重心失調,右拳以旋擰而擊打對方胸肋。要走發化打一瞬間,步到拳發,以氣催力,先柔后剛。
9、八方風雨 接上式,右腳向外擺,身體隨即右后轉面西方。左腳緊隨上前一步。屈膝半蹲,身體重心前移成左弓步;同時,右拳變掌向右直臂弧形橫掃于右側腰間,再變拳向前沖擊。左手配合向前弧形繞行至胸前按掌于右腋下,掌心向下。(圖9A) 上式不停,左腳繼續向外擺,身體隨即左后轉,面向東方。右腳緊隨向前扣步的同時,左腳向前上一步,屈膝半蹲,身體重心前移成左弓步,左手掌向左上方直臂挑起,屈肘橫架,手心向外。右拳即向體前平直沖擊,手心向內,目視前方。(圖9B) 要點:上步轉腰要自然,動作連貫自然,兩勢不可分離,要銜接緊密柔順,在運轉之中變勢。要善于利用腰的擰轉與步法手法融合為一體。此為閃腰加反擊之技法。要求速度快,以集中全身的力量為一點,這樣擊拳有著無比的威力。一般難以回避,注意的是與敵周旋要左右逢源,能進能退,變化萬端。 技擊含義:敵以右拳擊我面部,我即向左側閃開敵拳襲擊。用左手臂掤攔外撥,以右拳擊其胸部。若敵從后或兩側襲擊,我以七星步法巧妙周旋,用引進落空,閃化即打的戰術,做到閃進合一,步到身到拳到。這就是步無定位快如風,拳似流星招法靈。按軍事戰術講,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快速突發,隨機應變。 9、八方風雨 接上式,右腳向外擺,身體隨即右后轉面西方。左腳緊隨上前一步。屈膝半蹲,身體重心前移成左弓步;同時,右拳變掌向右直臂弧形橫掃于右側腰間,再變拳向前沖擊。左手配合向前弧形繞行至胸前按掌于右腋下,掌心向下。(圖9A) 上式不停,左腳繼續向外擺,身體隨即左后轉,面向東方。右腳緊隨向前扣步的同時,左腳向前上一步,屈膝半蹲,身體重心前移成左弓步,左手掌向左上方直臂挑起,屈肘橫架,手心向外。右拳即向體前平直沖擊,手心向內,目視前方。(圖9B) 要點:上步轉腰要自然,動作連貫自然,兩勢不可分離,要銜接緊密柔順,在運轉之中變勢。要善于利用腰的擰轉與步法手法融合為一體。此為閃腰加反擊之技法。要求速度快,以集中全身的力量為一點,這樣擊拳有著無比的威力。一般難以回避,注意的是與敵周旋要左右逢源,能進能退,變化萬端。 10、策馬飛蹄 接上式,左掌繼續向上直臂弧形繞行,手心向外下,肘稍屈。右拳變掌從前向右側方直臂弧形繞行。手心向外撐的同時,左腳趾抓地站穩,成獨立式。右腿向前彈踢,目視前方,面向東方。(圖10) 要點:獨立式要穩,動作要求上下完整一致。閃身旋化要柔隨,彈踢腿不宜過高,但要猛狠,力貫腳掌。彈腿不宜過高,踢腿不過膝,達到擊傷對方下盤為目的。 技擊含義:此式與上組可同用,當我變招化敵引力,奪其重心之時,腳跺中門,起腿彈其敵下盤。 拳訣:一掌棚攔不為奇,掌腿合用乃為宜;上下動作合一氣,巧破千鈞顯神奇。 11、彩鳳奪窩 右腳向前下落步里扣,右拳繼續向前向下繞行,左拳變掌隨即向后弧形繞行;同時,上身向左翻轉,右腳蹬地起跳,左腿向后擺起,上身繼續從左向后向上翻轉,身體騰空,左手迎擊拍打右腳掌。(圖11A) 上式不停,左腳先落地,右腳隨即在身體右側落地成馬步式。左手掌斜舉于身體右側,右手向下經腰間取鏢,向右拳方直臂擺動抖腕,將鏢打出,目視右方。(圖11B) 要點:此勢為兩個連環動作。身法要靈活,要做得柔順連貫。飛腳要有向上向后的提擰之力。兩臂的運動要走弧形,發鏢時右手腕要有彈抖之力,與腰力合為一體,一氣呵成。 技擊含義:此式為避實就虛,化打同用,主要用于和高手群戰,為保自己才使用暗器。對方向我攻來,當我躲開其中鋒,對方又下潛用腿掃擊我下盤。我可縱身跳起,飛腳踢其面部,并閃身形旋化使飛鏢擊傷對方。 拳訣言:上下齊攻敵如麻,拳腳齊用混相加,縱身飛腳離弦箭,回手揚鏢悔難攻。 12、餓虎撲食 接上式,兩手臂內合于胸前,兩手心向上,然后左右外旋,用兩手掌撣大腿根部,再向腰兩側展開,向上劃弧高舉過頭頂。掌心相對,隨即兩腳用力蹬地跳起,再用雙掌向下劈于右腿內側前方。左腿自然伸直,右腿屈膝半蹲成橫襠步。腰略向右扭轉,目視兩手掌。(圖12A、12B) 要點:兩臂配合要協調自然,掌的內旋外撥下劈要迅速果斷,注意的是起跳與腰右旋下劈成一個勁。兩肩松沉,全身的動作要一體。 技擊含義:意想對方出拳擊我胸部,我兩掌內旋,掩攔外撥化其攻式,將敵力引空。再用兩掌前撲擊敵胸部。要求吞吐自如,放敵于瞬間,做到防攻兼用消打合一。但關鍵一點要審知對方虛實,可攻者隨機取之,也可隨著對方來勢的高低進退而順勢變化,讓對方不能為所欲為。 拳訣言:兩足動時腰先提,吞吐自如顯神奇,審知來路雙掌發,縱身前進招法成。 13、閉門摧月 身上起,左腳前進一步,屈膝成左弓步,右腿自然伸直;同時,腰身略向右擰轉。兩臂內旋,隨進步之勢,雙掌胸前交叉,合手翻滾。然后左掌向前沖擊,掌心向前方,力達掌根。右手掌向后展開,手指向下,手心向后,目視前方。(圖13) 要點:進步和兩手掌翻滾纏合分開動作配合協調,形成二爭之力,以腰推臂發力,翻滾擊掌,肩要放松,要有抖彈勁。 技擊含義:此為防守反攻之技法,對方在進攻之中抓住我右手時,我手纏壓外撥,左手配合捋帶,敵若掙奪,我順勢展臂推擊其胸。要果斷迅速突然,防攻合一。 拳訣言:纏拿之手膀為根,拿里加打穩準狠。若遇敵人換手攻,就近變招法不空。 14、走馬回頭 接上式不停,兩臂劃弧內旋,兩手掌在胸前合手交插,手心相對,屈肘,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兩腿保持原姿勢不動,目視左前方。(圖14A) 緊接上動,兩腳微向左擰轉,腰隨即向左旋擰;同時,兩手掌翻滾,右手掌外旋向腰間取鏢,再向右上劃弧抖腕發鏢,臂肘略屈,左手掌向左方后外旋劃弧,停于體左后方,成句手式,兩腿保持左弓步不變,只是擰身面朝西方。(圖14B) 要點:以上兩式銜接要緊密,中間不可斷開,全身的動作要合為一體,發鏢要與旋腰的動作同時進行,要求連貫和順協調,掌微內旋略發抖勁。 技擊含義:意想對方出拳擊我胸部,我順其力微閃接來拳,并以雙手配合,滾翻纏拿捋帶其臂,使對方向我右側前撲。此招關鍵是時機的掌握要恰當,用力順。這樣會使敵力發空,為我刁捋之機會,如敵力大掙脫和兩人群戰,我可借機順式,用右手從腰間取鏢發之,發鏢要求力整,起于足,發于腰,催于肩,追于肘,貫于手,氣要穩,速度快,目標準。 15、風擺荷葉 上體向右扭轉,左腳隨即蹬地跳起,身體騰空;同時,右腳從右腿后面向右方屈膝撩踢。右手掌向下拍打左腳腳掌,左手掌向左上劃弧亮掌,目視左腳。(圖15A) 上式不停,右腳落地,身體稍向右轉,左腳再向前落蹬地,右腳從左腳后面向左方屈膝撩踢。左手掌向下拍擊右腳掌,右手向右側上劃弧停于頭部右上方,目視右腳。(圖15B) 上式不停,左腳前落,再蹬地起跳,身體騰空。上體繼續右轉,右腳背繃直,向體右側斜方踢起,向右劃弧經臉前向右側擺腳;同時,兩臂向上擺,兩手掌先后迎擊右腳背。目視前方。(圖15C) 要點:全套動作要完整一氣,柔和協調。起跳要腰配合融洽,形成螺旋,有擰勁,做到快速突然連貫,兩腳要虛實分明,一氣呵成。 技擊含義:對方起腿掃我下盤,我縱身跳起,用腳彈踢其面、胸部。敵閃身攻我中盤,我向右閃身飛腳砸其后背。要做到出其不意,突然快速,兩 10、策馬飛蹄 接上式,左掌繼續向上直臂弧形繞行,手心向外下,肘稍屈。右拳變掌從前向右側方直臂弧形繞行。手心向外撐的同時,左腳趾抓地站穩,成獨立式。右腿向前彈踢,目視前方,面向東方。(圖10) 要點:獨立式要穩,動作要求上下完整一致。閃身旋化要柔隨,彈踢腿不宜過高,但要猛狠,力貫腳掌。彈腿不宜過高,踢腿不過膝,達到擊傷對方下盤為目的。 技擊含義:此式與上組可同用,當我變招化敵引力,奪其重心之時,腳跺中門,起腿彈其敵下盤。 拳訣:一掌棚攔不為奇,掌腿合用乃為宜;上下動作合一氣,巧破千鈞顯神奇。 11、彩鳳奪窩 右腳向前下落步里扣,右拳繼續向前向下繞行,左拳變掌隨即向后弧形繞行;同時,上身向左翻轉,右腳蹬地起跳,左腿向后擺起,上身繼續從左向后向上翻轉,身體騰空,左手迎擊拍打右腳掌。(圖11A) 上式不停,左腳先落地,右腳隨即在身體右側落地成馬步式。左手掌斜舉于身體右側,右手向下經腰間取鏢,向右拳方直臂擺動抖腕,將鏢打出,目視右方。(圖11B) 要點:此勢為兩個連環動作。身法要靈活,要做得柔順連貫。飛腳要有向上向后的提擰之力。兩臂的運動要走弧形,發鏢時右手腕要有彈抖之力,與腰力合為一體,一氣呵成。 技擊含義:此式為避實就虛,化打同用,主要用于和高手群戰,為保自己才使用暗器。對方向我攻來,當我躲開其中鋒,對方又下潛用腿掃擊我下盤。我可縱身跳起,飛腳踢其面部,并閃身形旋化使飛鏢擊傷對方。 拳訣言:上下齊攻敵如麻,拳腳齊用混相加,縱身飛腳離弦箭,回手揚鏢悔難攻。 12、餓虎撲食 接上式,兩手臂內合于胸前,兩手心向上,然后左右外旋,用兩手掌撣大腿根部,再向腰兩側展開,向上劃弧高舉過頭頂。掌心相對,隨即兩腳用力蹬地跳起,再用雙掌向下劈于右腿內側前方。左腿自然伸直,右腿屈膝半蹲成橫襠步。腰略向右扭轉,目視兩手掌。(圖12A、12B) 要點:兩臂配合要協調自然,掌的內旋外撥下劈要迅速果斷,注意的是起跳與腰右旋下劈成一個勁。兩肩松沉,全身的動作要一體。 技擊含義:意想對方出拳擊我胸部,我兩掌內旋,掩攔外撥化其攻式,將敵力引空。再用兩掌前撲擊敵胸部。要求吞吐自如,放敵于瞬間,做到防攻兼用消打合一。但關鍵一點要審知對方虛實,可攻者隨機取之,也可隨著對方來勢的高低進退而順勢變化,讓對方不能為所欲為。 拳訣言:兩足動時腰先提,吞吐自如顯神奇,審知來路雙掌發,縱身前進招法成。 13、閉門摧月 身上起,左腳前進一步,屈膝成左弓步,右腿自然伸直;同時,腰身略向右擰轉。兩臂內旋,隨進步之勢,雙掌胸前交叉,合手翻滾。然后左掌向前沖擊,掌心向前方,力達掌根。右手掌向后展開,手指向下,手心向后,目視前方。(圖13) 要點:進步和兩手掌翻滾纏合分開動作配合協調,形成二爭之力,以腰推臂發力,翻滾擊掌,肩要放松,要有抖彈勁。 技擊含義:此為防守反攻之技法,對方在進攻之中抓住我右手時,我手纏壓外撥,左手配合捋帶,敵若掙奪,我順勢展臂推擊其胸。要果斷迅速突然,防攻合一。 拳訣言:纏拿之手膀為根,拿里加打穩準狠。若遇敵人換手攻,就近變招法不空。 14、走馬回頭 接上式不停,兩臂劃弧內旋,兩手掌在胸前合手交插,手心相對,屈肘,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兩腿保持原姿勢不動,目視左前方。(圖14A) 緊接上動,兩腳微向左擰轉,腰隨即向左旋擰;同時,兩手掌翻滾,右手掌外旋向腰間取鏢,再向右上劃弧抖腕發鏢,臂肘略屈,左手掌向左方后外旋劃弧,停于體左后方,成句手式,兩腿保持左弓步不變,只是擰身面朝西方。(圖14B) 要點:以上兩式銜接要緊密,中間不可斷開,全身的動作要合為一體,發鏢要與旋腰的動作同時進行,要求連貫和順協調,掌微內旋略發抖勁。 技擊含義:意想對方出拳擊我胸部,我順其力微閃接來拳,并以雙手配合,滾翻纏拿捋帶其臂,使對方向我右側前撲。此招關鍵是時機的掌握要恰當,用力順。這樣會使敵力發空,為我刁捋之機會,如敵力大掙脫和兩人群戰,我可借機順式,用右手從腰間取鏢發之,發鏢要求力整,起于足,發于腰,催于肩,追于肘,貫于手,氣要穩,速度快,目標準。 15、風擺荷葉 上體向右扭轉,左腳隨即蹬地跳起,身體騰空;同時,右腳從右腿后面向右方屈膝撩踢。右手掌向下拍打左腳腳掌,左手掌向左上劃弧亮掌,目視左腳。(圖15A) 上式不停,右腳落地,身體稍向右轉,左腳再向前落蹬地,右腳從左腳后面向左方屈膝撩踢。左手掌向下拍擊右腳掌,右手向右側上劃弧停于頭部右上方,目視右腳。(圖15B) 上式不停,左腳前落,再蹬地起跳,身體騰空。上體繼續右轉,右腳背繃直,向體右側斜方踢起,向右劃弧經臉前向右側擺腳;同時,兩臂向上擺,兩手掌先后迎擊右腳背。目視前方。(圖15C) 要點:全套動作要完整一氣,柔和協調。起跳要腰配合融洽,形成螺旋,有擰勁,做到快速突然連貫,兩腳要虛實分明,一氣呵成。 技擊含義:對方起腿掃我下盤,我縱身跳起,用腳彈踢其面、胸部。敵閃身攻我中盤,我向右閃身飛腳砸其后背。要做到出其不意,突然快速,兩 腿互用,威力無窮。 拳訣言:轉身擺蓮護腿攻,閃開正中法不空,以斜取正使妙法,以身起腿把招封。 16、花林驚風 接上式不停,左腳先落地,右腳隨即在身體右側落地,重心右移,右腿屈膝半蹲,左腿自然伸直,成右弓步;同時,右手掌從右側上舉,停于頭右側,抖鏢發出。左手掌從左側弧形下劃,附于胸腹前成斜立掌,手心向右下,目視左前方。(圖16) 要點:落地要輕柔穩重,步落身隨。腰的左旋帶動右臂出手發鏢是一個勁,要含抖彈之力,注意神意自然,鏢要抖出威猛之氣。 技擊含義:如果和對方交手,對方攻勢迫近,來不及還招或是群戰,我利用閃身避開,先用鏢傷其中一個,然后再乘對方來勢的可攻之點進擊之。 拳訣言:落地轉身伏虎式,揚手一鏢取敵喉,群戰之中應機走,何怕對方武藝精。 17、就地旋風 接上式不停,右臂下落于體右側方,隨著上體向右微轉,左臂上舉,橫掌于頭左上方,右掌置身后右側成鉤手。隨上體的左旋擰轉成左弓步,以左腳前掌為軸碾地,右腳掌貼地面,直腿向前左方掃轉一周。(圖17A) 上式不停,身上起,左腿立起半蹲,右腿前伸成虛步。左手掌繼續體左側架頭部上方,掌心向外,右手掌在形成右虛步時向體右側后伸成鉤手,目視前方。(圖17B) 要點:兩式的動作要連貫,合為一體。雙掌的擺動以腰的擰轉力同行變化。掃堂腿要迅速,掌握時機恰到好處。步法與手法配合協調,同步進行。 技擊含義:此組式是誘敵之打法。當對方用拳擊我頭部,我閃身下蹲,用腿掃擊敵之下盤,使其跌地,如敵腿受擊跳出時,再利用其失重之際彈踢其膝關節或襠部。此為連環進擊才能制退對方。 18、猿猴蹬腿 上動不停,右腳尖內扣,身體右旋轉,左臂弧形向內插于腹前。掌心向內,右手掌向內劃弧屈肘于左肩前,立掌手心向左。右腿微曲,獨立式站穩。左腿向左側前彈踢,腳背繃直,腳尖朝前,目視左前方。(圖18A) 上動不停,左腳落地站穩,右腳再向前彈踢,腳面繃直;同時,左手掌向上屈肘立掌于右胸前,手心向右,右手掌隨即向下外旋,再向上向內向下弧形插于腹前,手心向外,目視右前方。(圖18B) 要點:此兩動要連接緊密,柔順敏捷。手到腿發,切不給對方留下喘息之機。要見勢用招防攻互用,柔化剛發隨意而行。 技擊含義:這是一組避敵攻擊出腿彈踢之法。對方以右拳向我胸部擊來,我向右旋體的同時,以右掌掤接抓握對方手腕,并向右后捋帶。左掌變拳向下截住,再向右撞擊對方右肘;同時,起腳彈擊鏟其前鋒之腿。敵若出左拳擊我胸部,我向左閃身,用左手掤接抓握敵之左手腕,并向左側后擄帶。右掌變拳向下栽攔,向左方撞擊敵肘,然后再出右腿腳踢敵下盤。要求攻擊目標要準,最好一次奏效,致敵傷殘。 拳訣言:貼身靠近斜中找,側身彈踢膝骨迎。進步栽掌迎面使,左右用法一般同。 (接上期) 19、金蛇纏柳 接上式,右腳向前落步,腳尖內扣,隨即身體向左扭轉,面向北方。左腿屈膝成橫襠步,左臂屈肘掌按拍于右肩上,手心向下,右手掌外旋劃弧向右向上再向內按壓于胸前,掌心向左,目視前方。(圖19A) 身體向右微轉,兩腿屈膝成馬步;同時,右臂內收,右掌隨臂屈肘附于左腋處,再隨轉體向右側撞擊,目視右方。(圖19B) 上體微向左轉,右手掌下外旋,向上經面前向左屈臂肘按拍于左肩上,手心向下。隨即左手掌向下經腹前向左向上弧形劃至胸前方,掌心向右,步微動向右成右橫襠步。(圖19) 身體向左微轉成馬步,左臂內收,屈肘于右腋下,隨轉體用肘向左側撞擊。目視前左方。(圖19D) 要點:含胸圓背,轉腰松肩,與拍扣按掌撞擊肘緊密相連。發力快脆,力達肘尖。步法、手法與整體動作配合協調。戰術要求要以肘尖為環心,用屈肘的招法向外橫擊,迫近對方,先發制人。但是在迫近時必須把自己的三前顧住,要拿對方的橫線,作為自己的正中線進擊。 技擊含義:對方出右手抓我右肩,我用左手掌扣按壓握,右手立即向前用臂肘下壓住對方左肘;同時,腰向左方擰轉,兩腿成橫襠步,身體略前傾,下壓敵之左手臂。如對方化解,隨即身體略右轉進步,跟招進肘撞擊其敵肋。左右用法相同。 說明:此幾式技法變化較為豐富,其中有拿壓擄帶撥撞等。技擊中既要獨立,又要連貫。注意扣拿需要將對方手臂盡量向下拉直,上體下壓與擰臂合為一力。 20、合手捧珠 接上式,兩腿馬步不動,兩手掌分別向體側外劃弧抄起,向上經頭上向下屈肘于胸前方。兩掌形成上下交叉,左于心向上,右手心向下,面向北方,目視前方。(圖20) 要點:雙手運動要連貫迅速,兩肩微內扣,上身略前傾,整體配合要協調自然。此式為抓拿的手法,如果敵方來勢陰毒,可使用此手法,制住對方,使其失去活動力。也可試探對方攻勢,一旦得機,再用以柔剛之力發手進襲。 技擊含義:對方以右手向我進擊,我以右手棚接來勢,左手配合順時針向上外展,折塒方手腕反關節,迫使其就擒。如果對方脫手,我可在變化中從容對待,隨機應變,用左拳崩其肋。要求脆、快、冷、疾,讓對方難以還手。 拳訣言:棚手采拿不放松,待機應變即成功。手腳齊進斜中找,虛實互用動中求。 21、銀河倒掛 接上動,兩臂外旋,向后向下再向前屈肘弧形抄起,在胸前方會合。左手掌前伸,肘略屈成鉤手,手心向下,右手臂屈肘附于左肘內側成立掌,手心向左;同時,左腿向前上步,腳尖點地,右腿屈膝半蹲成左虛步勢,面朝北方,目視前方。(圖21) 要求:左腳上步要快速自然、靈巧,要保持身體的重心穩固。雙掌的外旋內收要敏捷,要用彈抖勁。要松肩坐胯,整體動作配合協調一致,要求手腕出勁,兩肘盡量靠肋,腰要發出抖轉摩之合勁,要聚氣充形,進退隨手擊人,來去任氣之自然。 技擊含義:對方以右拳擊我面部,我左掌上穿墜肘,里掩外撥的同時,左腳向前上步,邁絆住對方腳踝,右掌擊敵胸。與敵交手要冷靜沉著穩健,判斷準確,穿掩撥壓要利用腰的轉力,要掌握時機,不要露痕跡。 拳訣言:遇機得式不放松,上下隨合穿化精,墜肘里掩四手鉤,掌擊胸肋不容情。 22、移星換斗 上動不停,左手掌從左向下經身前向右向上直臂掄劈,然后屈肘立掌附于右肩前,手心向右;同時,右手掌向后向下向前弧形繞行栽于腹前,手心向右。在兩手掌掄臂之時,上身向左扭轉90度,隨即左腳外擺,兩腿屈膝交叉。(圖22A) 右腳向前上步,屈膝成右弓步的同時,腰身向右扭轉,帶動右臂掌向右前方橫掃,力貫臂掌,掌心向上略低于肩,肘略屈。左手掌同時向下向左弧形下壓,停于腹前左側,屈肘掌心向下,目視右掌。(圖22B) 身體向右轉體45度,右腳尖外擺,兩腿交叉屈膝;同時,右臂外旋屈肘置于腰右側,手心向下。左手掌隨身體轉動,從下經胸前向上向前穿出,掌心向上肘略彎曲,目視左手掌。(圖22C) 要點:三式要動作連貫,橫臂與上步同時完成。兩手要有左右的爭力,橫臂要有抖彈勁,穿掌與擰腰形成一個勁。兩肩要松沉,腿不可過于下蹲,全身要有擰裹整體之力。 技擊含義:此組合為防守反攻之法。對方出拳擊我胸部,我出左手攔截纏撥,并向下捋帶。右腳前上鎖扣其腳踝,也可出腳截擊其腿,右臂掌橫掃挑其胸肋。對方如撤腿出右拳擊我面部,我就近變招以右手捋封其拳,右掌穿其雙目,要做到攻防連貫,打消合一。 拳訣言:掄臂掌打閃化式,橫臂進身又稱雄。擄手單臂順鋒入,進如疾風取二瞳。 23、橫云斷峰 上式不停,左手掌從前上向左向下向身后直臂弧形繞行,至身后時捏攏屈腕成鉤手,手心向上。右手掌從胸前向下向右再向上直臂弧形繞行。至頭前時抖臂屈腕亮掌,臂略屈,手心向前;同時,上體向左轉,隨左腿屈膝提起,腳面自然下垂,目視左前方。(圖28) 要點:兩掌的動作要柔和協調,左右上下的動作要與提腿轉腰的動作配合融洽,獨立式要穩。整體動作完整一致。 技擊含義:對方用右腿踢我襠部,我左手下劃外撥鉤掛其腳,用左腳踢對方左腿內側,使對方重心不穩,向后移跌,然后搶步進身以右掌劈其胸。要果斷敏捷,攻防合一。戰術要求驚上取下,靜以待變,守攻盡在其中。但不得稍有遲怠,因為勝敗都在瞬息的變化之間。 拳訣言:對方逼近用腿攻,側身閃讓左手封。起腳回踢敵襠部,進身一掌迎面沖。 24、順步撩衣 左腳向前落地站穩,隨即右腳向前踢起;同時,腰身向右扭轉。左手鉤手不變,平舉于身后,手心向下。右手掌臂內旋,從右向上經腰間取鏢,隨起腿的前踢,抖腕將鏢發出。手心向上,目視前方。(圖24) 要點:起腿要快,發鏢要突然,迅速有力。手腕使抖力,手足并用,心動形隨,意發神傳?;鈦硎接跓o蹤,暗含殺機,應機而變。 拳決言:手腳齊進法不盡,觸手暗鏢即成功。殺場之中應機走,心不毒者終無成。 25、凌云飛渡 身體重心移至左腿的同時,右腳向前彈踢,左腳蹬地跳起,身體騰空。左掌伸臂前穿,鉤手伸于左側。目視前方。(圖25) 要點:要輕靈穩健快捷,穿掌力達掌指,力發腰背腿。 技擊含義:穿掌攻擊對方咽喉,右腿踢其要害。使用身法以化除對方進招之勢,不能讓敵方占先來制我。如果見虛而不入,就等于坐失良機,要發揮自己的優勢技藝以入手克敵。 26、飛手揚沙 右腳先落地,左腳隨即落地,身體重心右移,右腿屈膝半蹲,左腿自然伸開成右弓步;同時,右手掌取鏢向右上方舉起,抖腕發鏢。臂肘略屈于頭部上方。左手掌弧形劃在胸前,屈肘附于胸腹部右側,成斜立掌,手心向右下方。也可以成鉤手附于身體左后方。目視左前方。(圖26) 要點:轉身變化迅捷,手腳配合一致,力通腰背,手腰抖力。抬頭立腰眼要炯炯有神。發鏢要有方顯流星臨空劃過電閃霹靂瞬間即逝般詭異。如果無鏢,也可落地手抓土揚去。 技擊含義:此勢出鏢或揚沙土可用于應對有實力的高手。也可用于群戰。 27、迎門逐客 上身稍右轉,左腿隨即屈膝半蹲。右腳向前半步,以前腳掌虛著地,右膝略屈成右虛步。兩掌同時外展,從兩側向下,向身前直臂環形擺動,至體前時屈肘兩掌交叉。左掌在內,右手掌在外,手心向外,成十字手,手指朝上。目視前方。(圖27) 要點:身體要中正,不可前俯,兩肩要微微抱攏。兩手成十字交叉,右腳的上步合為一力,與擰腰坐胯融為一體,配合默契。 技擊含義:對方以右手向我戳擊,我兩臂前伸,截住其拳,并翻轉手腕外旋身,擄住其臂腕,并向左壓帶,右手掌擊其胸部。兩掌的接發力要有前后的掙力,與上步合為一力,方可有效。更要體現出鏢拳“出手似鷹抓,回手似鋼鉤,手不空回,腳不枉邁”這一法則。 拳訣言:采住敵手隨招用,乘勢進取擊面胸。虛守實發內在意,閃進隨合法適應。 28、萬法歸宗 左腳向前一步,至右腳旁并攏,腳尖向前,身體自然站立。兩臂外旋翻轉下落,兩掌落至兩腿外側,松肩垂臂,呼吸自然,均勻平穩,意守丹田。目視前方。(圖28) 拳訣言:進步按掌勢完成,藝成需按體中用。江湖行走德字先,無武德者不輕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