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名勝對聯·山西(2)太原
靈泉浩浩,萬頃琉璃窮地脈; 圣水溶溶,九涯珠玉盈天光。 *晉祠圣母殿。晉祠始建于北魏之前,為紀念周成王弟叔虞而建,圣母殿祀叔虞之母邑姜 山環水繞無雙地; 神樂人歡第一區。 *晉祠圣母殿
沛澤共汾川,十里稻畦流碧玉; 剪圭分參野,千年桐蔭普黎民。 *晉祠水母樓,在晉水源流上,內塑水母坐像?!〖艄绶謪⒁埃撼鲎灾艹赏酢凹敉┓獾堋钡墓适拢v的是成王幼時,有一次把一片梧桐葉剪成玉圭形,對弟弟叔虞說:“這玉圭給你,封你為唐國諸侯!”本來只是一句玩笑話,恰好當時史官史佚在旁,說:“君無戲言!”成王只好弄假成真 溉汾西千頃田,三分南,七分北,浩浩同流數十里,淆之不濁; 出甕山一片石,冷于夏,溫于冬,冽冽有本億萬年,與世長清。 *晉祠水母樓。 冷于夏,溫于冬:晉水源頭清澈晶瑩,四季一色,水溫保持 晉水源流汾水曲; 荷花世界稻花香。 *晉祠松水亭 文章千古事; 社稷一戎衣。 *晉祠貞觀寶翰亭?!∥恼拢褐柑铺谒稌x祠之銘并序》 同聲相應,同氣相求,同人共樂千秋節; 樂不可無,樂不可極,樂事還同萬眾心。 *晉祠同樂亭 晝夜不舍; 天地同流。 *晉祠難老泉,在圣母殿側,晉水源于此 石磴登云原有路; 洞門迎旭別開天。 *晉祠別一洞天,在晉祠內假山旁,有洞出 圣德著千秋,維其嘉而維其時,精神不隔; 母儀昭萬世,于以盛而于以奠,靈爽堪通。 *晉祠獻殿 唐國封桐七百年,功存王室; 晉渠水灌三千頃,澤及生民。 *晉祠唐叔虞祠 舉念時明明白白,毋欺了自己; 到頭處是是非非,曾放過誰人。 *晉祠東岳祠 能重其宮,障澤宣汾昭亙古; 永垂厥德,平濤靜浪到于今。 *晉祠臺駘廟
唐叔同邊東道主; 晉源頭上北山神。 *晉祠土地廟 臨回望之廣場,飄輕裾曳長袖舞,雖云優孟衣冠,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婦婦倫理,都從絲竹管弦中,抑揚繪出; 呈角抵諸妙戲,著假面拗真腰標,祗屬侏儒伎倆,則文文武武,鬼鬼神神,是是非非,奇奇怪怪情形,竟自清詞麗曲里,婉轉傳來。 *劉大鵬題晉祠水鏡臺?!≠澹杭促逵^戲,比喻自己沒有主見 派出三渠天機,滾滾千古源流,依總域,福蒼生,昭景貺,恍似江南田萬頃; 澤衍百里地脈,淵淵四方云雨,祚坤靈,值皇圖,崇封祀,堪稱晉西第一泉。 *晉祠水鏡臺?!∪褐阜诤印⑸8珊?、滹沱河 勝跡拓蓬萊,憑欄向遠,祗贏得幾點落花,數聲啼鳥; 名山開圖畫,把酒凌虛,莫辜負四圍香稻,萬頃沙鷗。 *晉祠呂祖閣 清晨清笛吹,風送清云迷戶牗; 華露華林滴,雪消華月映漣漪。 *晉祠清華堂 形上為道,形下為器; 今人與居,古人與稽。 *文廟大成殿,位于太原西,建于金大定年間 作者圣,述者明,仰崇高萬仞宮墻,敬教勤學; 形上道,形下器,萃中外一時文物,強識博聞。 *崇圣祠 處萬國競爭世界,博古尤貴通今,搜索遍遐陬,直同親歷全球,亞雨歐風咸櫛沐; 萃千秋作述精華,物理無非道妙,文明開廣廈,偶幸來游福地,賢關圣域即瑯環。 *山西博物館,位于文廟內 心修忠義; 志義齊仁。 *劉墉題清真古寺,位于解放路東側 太行峰巔,孔圣為誰留轍跡; 烈石山下,普賢遺澤及蒼生。 *竇大夫祠,位于市郊上蘭村烈石山下,又名烈石祠,為紀念戰國時晉大夫竇犫而建 秋色從西來,雁門紫塞; 明月幾時有,玉宇瓊樓。 *張之洞題貢院明遠樓 聽訟四年,按刑律雖有專條,尤當察理準情,勤求民隱; 服官三晉,各職員豈無責任,所望奉公守法,力盡吾心。 *山西高檢廳 訟庭咫尺即林泉,趁案牘余閑,莫辜負滿園風月; 疊嶂崔巍當戶牗,喜亭臺高處,得恣觀四面云山。 *山西高檢廳
表里山河,是唐叔封地; 光華日月,見漢宮威儀。 *山西督軍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