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編寫形式 1、“導學案”包含有科目、主備人、復備人、審核人、班級、小組、姓名、時間、學習目標、達標導學、達標檢測、能力提升、教學導航、教學反思等項目。 2、“導學案”與一般教案和講義有所區別,不能把“導學案”寫成類似學習輔導用書的模式。 3、不同學科、不同課型、不同年級的“導學案”都應該有各自不同的特色。 4、“導學案”的編寫主要按課時進行,與教師上課、學生學習同步,適合于不同課型的教學需要。 二、編寫原則 1、“導學案”應該具備明確的學習目標,明確重點、難點。 2、為學生達標提供清晰的學習流程、學習導航,標示學習分哪幾步,每步多少分鐘. 3、根據所學內容,合理設計好能囊括本課時內容的預習導學題、課堂導學題、達標檢測題、能力提升題,也就是將學生要達標的知識問題化,問題層次化: ①預習題設計一般看書學生能獨立完成 ②復舊導新題一般是新授內容必需的邏輯起點題 ③課堂導學題及達標檢測題一般是新授內容基礎層面題 ④能力提升題一般是難度較大的題甚至是高考真題及仿真題 ⑤上述各類題目設計要符合學生認知規律,要化整為零、步步為營,引導學生一步步接近及達到學習目標;盡可能用題目類化、序化、活化、深化新授知識目標;所有題目盡可能選生活化、情景化、材料化的題目,既生動有趣,又符合高考命題方向。 三、編寫過程 1、“導學案”的編寫體現“提前備課、輪流主備、集體研討、組長把關、師生共用”的精神。 2、備課組長開學初即安排好本組主備教師的輪備順序,講求既分工又合作。 3、主備教師至少提前一周備完課,從高考資源網、中學學科網等可編輯信息渠道精選題目,設計教學程序,編好導學案,并于每周一及時將“導學案”電子稿(個別用紙質)交備課組長。 4、備課組長初審后,及時召集備課組集體審稿,提出修改意見。 5、主備教師按集體審稿的意見將“導學案”電子稿修改后定稿,交備課組長審核簽名確認,再交教務、科研部門(文科交科研處理科交教務處)簽字確認后,最后交文印室印刷。 6、上課前一天將講學稿發至學生,各任課教師也再一次閱讀理解補充“導學案”,使“導學案”使用更具有個性特色。 7、教學時師生共用“導學案”,教師課后在“導學案”的有關欄目或空白處簡要記錄教學反思,用于下次集體備課時小組交流,使經驗得以積累,教訓和問題提煉成復習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學生則在“導學案”相關欄目或空白處記筆記或隨時寫下學習反思等。 四、運用“導學案”的意義 1.夯實高一高二基礎,備考工作前移,減輕高三備考壓力。 2.教學環節管理可以細化到從源頭(教什么)把關。 3.可真正實現自編試題資料,避免了只使用某一資料備考的風險,導學案可充分利用高考資源網等信息渠道精選題目,其題目來源幾乎均來自全國名校備考一線教師及各地市教研員,題目質量過硬,及時新穎,仿真模擬性強,三新性強,且大多為可編輯word格式,其備考實用意義超過中國知識資源總庫及一般的互聯網站,可使教師迅速突破個人狹隘的備考經驗。 4.有利于教師較從容自如開展真正的自主合作學習模式的嘗試和探索.一份導學案在手,目標明確,題目精良,甚至可以丟開課本,便于教師打開思路,左右逢源,可靈活使用獨學、對學、群學、小展示、大展示等高效手段和策略,真正嘗到課改中諸如兵教兵、兵練兵、兵強兵、反饋迅速的甜頭,使自身教學技藝日趨上乘。導學案本質上是課改的劇本。 5.加速了新教師、青年教師的成熟和骨干教師的培養,又促進了中老年教師進一步發揮作用和進行教學創造. 6.可以融匯貫通各種先進的教學流派和思想:如建構主義、生成教學等;能體現各種教學原則:如啟發性原則、主體性原則、合作性原則、探究性原則、指導性原則、主導性原則、開放性原則、實踐性原則、創新性原則等;能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如: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 7.摒棄了傳統的備課模式。拋棄的是形式主義,追求的是實際效果。避免了傳統備課項目及要求繁瑣,或抄襲現成教案,應付檢查的狀況。 8.將“集體備課”落到了實處,個人備課與集體備課達到了有機統一。“導學案”教學思路既是統一的又是多元的,既有共同的教學目標又有個人施展的空間。 9.促進了學生的“自主”學習。在教學中運用“導學案”,把學生的“不待老師教,自己能自學”的自主性學習變成了可操作的程序。 10.實現了教、學、考合一。教師的教案即為學生的學案和考案,在整個學習活動中,從前一天晚上的預習到第二天課堂上的訓練、檢測,一直到裝訂成冊以備復習,學生學習全過程都有案可依,教師可以隨時檢查、指導、調控。 五、“導學案”編寫和使用的注意事項 1、對于高考科目,高一高二老師要關注高考、吃透教材,基礎較好的班級、層級及科目在導學案的選題中適度選擇該單元高考方向的能力提升題,要有高一高二高三一盤棋的思想; 2、對會考科目,高一史、地,高二文科班的理、化、生、微,高二理科班的政、微,導學案中一定從歷年會考題目及會考套題中精選題目,每節反復訓練,力爭絕大部分學生只用導學案的題目就輕松過關。 3、各備課組長要把好的審核關。 4、導學案可以借鑒東廬模式使用。 5、導學案使用的最佳效果顯然是杜郎口模式。 6、要貫徹“明確、實用、高質”的六字方針。 “明確”:①目標明確;②步驟明晰;③要分課時。 “實用”: ①有利于學生學;②有利于教師教;③有利于考生考。 “高質”: ①要避免純輪流制作,備課組長及有經驗的教師要把好關;②要避免純經驗主義,要擴大信息渠道和提高信息檢索能力,及時將新題好題充實到導學案中來;③要結合學生實際,要避免抄襲現成學案,要有集體智慧和創造。 7、加強“導學案”編寫使用的情況通報及反饋。 附: 東廬中學化學講學稿的設計思路 東廬中學 史正紅 作為獨具特色的教學改革模式——東廬中學的講學稿,它是建立在數學組的設計思想和化學組的目標導學與達標測試的基礎之上的。東廬中學在摸索過程中,先讓業務素質高的教師先準備教案,然后拿出來經過集體討論后大家共享,以促進所在備課組教學質量的提高。最早試行這一辦法的數學、化學組的整體成績有了明顯上升。此時,又有教師及時提出,這種供教師使用的文稿,可以略加變動后也發給學生一份,既可當作課堂作業,也可當作家庭作業,還可充當復習資料;既可明確學習目標,又可讓學生少做筆記。于是,“講學稿”誕生了。 故化學講學稿的設計更是走在東廬中學其它科目的前面的。改革成就前的化學教學主要是以洋思中學的目標教學為參考。再融入自己對教學改革內涵的理解以后,加上了我們現在講學稿中最核心的內容——達標導學。而后經過一年的使用,感覺到學習目標還不夠具體化,沒有充分體現學生的主動性,不太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達標導學對教學情境的設計還停留在粗線條上,沒有細化、量化。最關鍵的一點是在設計上忽略了學生學習的個體差異,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我們化學教研組對化學講學稿做了很大的調整。最終以學習目標、達標導學、達標自測、能力提升四大版塊來定稿。 這樣又使用了一年,經過又一輪的實踐檢驗,并在實踐中不斷的適時的進行微調。在連續幾年教學成績斐然?;瘜W這門學科始終走在全縣同行的前列,成績在整個南京市同行中也是名列前茅的??傊畬嵺`證明我們現行的教學改革模式是行之有效的,是成功的。達到了預期的目標。 下面就我們化學講學稿的設計思路作詳盡的解釋 作為東廬中學講學稿的排頭兵——化學講學稿,它的主體框架有學習目標、達標導學、達標自測、能力提升四大版塊。 首先, 在講稿的開始我們設計了學習目標。因為在人的認知中,有意識觀察和無意識觀察有著顯著的差異。有意識有目的的觀察和學習目的明確。注意力集中,就像用凸透鏡聚焦使木柴燃燒。使有限的智力和精力也能最大限度的擊發出知識的火花。而無意識的觀察和學習目的不明確。使精力和智力分散。就算智力很好,也會因為漫無目的的學習而收效甚微。故此在講稿的一開始就開宗明意。就如一盞明燈照亮了以后的道路。 其次 是第二大版塊達標導學。也是講學稿中最最靈魂的部分。使學生對課前預習的理解不再是空的無法操作的,而是有了具體的可實際操作的依據。對于課前預習,我們的先行者們都有著這樣或那樣的設計思想,但都沒有超出口頭上叫學生這樣或那樣。沒有用文字的形式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去閱讀教材,去思考和教材有關的其它問題。針對這一長期懸而未決的問題,我們依據人的認知規律和習慣進行思考設計。人們一般習慣由淺入深,由表到里,根據已知的來探究未知的。在自己原有知識的基礎之上構建新的知識體系。因此我們聯系生活實際,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結合教材由淺入深地創設情境化導學問題,使學生身不由己的跟著這些生動有趣的問題循序漸進地進行自主的學習。 在進行自主性學習的過程中使講學稿不斷地提高它的實用性——因為這才是它的生命線。設計導學問題是這一塊的核心內容。我們一般使用較多的現行較有效的方法主要是:創設情境、按思維習慣化整為零。先根據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現象讓學生發現問題,并發現這個問題迫切需要解決。由此引導學生去回顧已有的知識,去思考相關的問題。旁打側敲的促使學生自己提出解決問題的假設方案,并為此設計實驗驗證假設。發現問題后再不斷地改進方案。再驗證假設。如此往復。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真正體會到學習的樂趣。 再次 第三版塊是達標自測,這塊也是必不可少的。就一堂課來說,學生自己也需要對自己在這一節課中的知識目標是否完全掌握得到即時的反饋。從而能夠對自己有一個自我評價,能及時得到調整。達標自測題的設計面對的主體是全體學生,涵蓋的內容是教材中的有關基礎知識。故它所選用的題目也是最基礎的,最富有針對性的。一般不含大型的綜合題、信息給予題、知識遷移題和實驗設計題等。題型考慮到學生認知的特點和課堂時間的問題,一般首選選擇題。這樣能最快速的有效的對學生所掌握的知識情況做一個粗略的了解。 最后 第四版塊是能力提升。本版塊是考慮到學生存在“吃不飽”的現象。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講學稿的最后設計了幾道舉一反三、綜合性強題目。目的是能把課堂上的知識有所鞏固,并向外延續,促使學生的潛能能最大限度的得到發揮。再次在這一塊經常選一些便于開闊學生的視野和調動學生興趣的科學小常識。如神奇的礦泉水、酸的妙用、侯氏制堿法等。或是從網上搜索一些有關現代科學中和化學有關的成果。來激勵學生。讓學生能在這一塊天地能盡顯英雄本色。促使學生完整人格能茁壯成長。為社會培養出能適應現代生活的新一代富有創造性的人才。 上述是化學講學稿整個的設計思路。它的宗旨是;通過講學稿這一新的載體來實現教學合一,教學相長的總教學目標。當然這畢竟是一個新的事物。還需要許多人去辛勤澆灌。祝愿它能有一天枝繁葉茂,碩果多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