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如何下
吞玻璃是許多“大師”經常表演的絕活之一。他們真的能吞下玻璃嗎?其實大多數時候他們吞下的根本不是玻璃或白瓷碗片,而是另外一種事先準備好的替代品:海螵蛸。這是在中藥店就可買到的東西。“大師”們在摔碗之前,就將海螵蛸藏在手中,在裝作從地上拾碎片時拿出來,或把這片東西放在事先準備好的碎碗片中。到了人前再摔一個真碗,觀眾一般很難發現其中有詐。 如果當觀眾死死盯住時,也不怕真吞。因為正常人食道、賁門、幽門、小腸、肛門等人體關隘可以安然通過3至4厘米的東西。氣功師吞下的瓷碗碎片或玻璃一般直徑在兩厘米左右,而且選的是棱角不明顯、圓乎乎的瓷碗片或玻璃。當然,表演前要吃一些韭菜等纖維較長較多的東西,使吞下的東西被裹在食道內,一般不劃傷腸道。 意念怎么能彎勺子
“意念彎勺”最早是以色列魔術師尤拉·蓋勒在歐美、日本表演的節目,后來傳到了中國,于是有的“中國超人”便有了這種能力。
一個勺子用力反復彎曲幾次,因金屬疲勞,應力集中,此處就軟了,再折成九十度的直角,不用太大的力,便可成功地將勺子擰成麻花狀,這是因為力距加大的緣故。掌握了這個原理,每一個普通人都能把勺變彎。 “抖藥片”原來是魔術
“抖藥片”只是個并不復雜的魔術。在眾多新藥瓶中有一瓶是假的,被人做了手腳,藥片已被取出若干,瓶口的蠟封是做了手腳之后又照原樣封上去的。由于拿出的藥片不多,通常是5至15片,不易被人發現。表演者假裝從幾個藥瓶中隨意選一個,其實找的正是這個事先加工過的藥瓶,萬一這個瓶找不到,表演者就會演砸了。
從藥瓶里事先取出來的藥片藏在表演者身上,再用左手攥藥瓶發功,準備把藥片抖出來之前,把藥片拿在左手上,由于有藥瓶擋著,左手并不張開,所以不會被發現。因此,藥片是從左手一粒一粒掉出來的,可給人的印象是從藥瓶里掉出來的。“大師”們的這種表演,連高速攝影機也看不出破綻。 刀槍不入有“貓膩”
刀槍不入一般是號稱硬氣功的表演項目。表演開始,“氣功師”一般都舉起刀來,就地取材,在木板上剁斷幾根木筷,讓被砍斷的木筷飛濺一地,搞一點“削鐵如泥,吹毛立斷”式的表演,讓觀眾心收緊,相信這把刀鋒利無比。 其實這把刀只有刀尖處一部分是鋒利的,而其他部分是鈍的。接觸“氣功師”身體的只是鈍的部分。同時在砍打的時候還有一定的技巧,看似重打,實則輕打,看似反把著刀,實則每刀落下時,“氣功師”的手在向外用力,與刀子相對抗,再找上一個“托兒”,表演起來自然是萬無一失。 手上怎么能冒煙?
“大師”發功時手上冒出的煙其實來自小塊的白磷。磷的燃點非常低,在常溫下即可燃燒,燃燒后生煙。表演前,先將白磷從水中取出,與蠟溶在一起,涂在指甲上,涂薄一點,一見空氣很快會風干,干到一定程度便會自燃,但不會起火也不會燒傷皮膚。 吃木炭怎么無危險?
吃木炭:一要選最輕的木頭,且要有點糟才好;二是進行加工,不燒透不行,否則一見火,上次沒燃盡的部分又燒起來,溫度太高就無法表演了。燒過了也不行,發白不見紅,演出效果不好。燒好的炭要迅速放入水中,拿出來,不得暴曬,以防龜裂。只有在加入爐中的炭是濕的情況下,才經得住爐火燒,否則,立刻化為灰燼就沒的吃了。三是膽大心細,舌尖上盡可能多攢點唾液,放入口中的那一瞬間,上腭與舌及牙齒一齊開動,越突然越用力越好,頃刻將外紅內黑、外熱內冷的火炭抿成碎末。若試探試探,用舌尖一舔,非失敗不可。 意念怎么能撥表?
意念撥表的操作要領主要有:一是要事先盯住拿表人的手,確切知道表柄在什么地方;二是下手動作要快;三是捻表時間不宜在剛開始時,因為拿表人這時候注意力集中;四是捻過表后不要馬上說話,要裝模作樣地搖摸挖拍折騰一會兒,誘使觀眾產生錯覺。 意念撥表基本上是魔術師眼疾手快的活兒,并不神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