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陶闖(廣西舉重運動發展中心,南寧)
摘要:以奧運會冠軍陸永為例,就如何進行舉重運動員的訓練進行詳細討論。在舉重訓練過程中應重視運動員體能訓練。科學體能訓練是現代舉重訓練申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提高舉重成績的重要基礎。舉重運動訓練成績的提高首先要進行科學的肌肉練習,其次要重視體能訓練是提高專項成績的重要基礎,力量素質、速度素質、耐力素質三者相輔相成,共同促進訓練效果。科學安排訓練的強度和次數有助于提高專項成績。舉重訓練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現行的舉重訓練方法存在著多方面的不足,需要進一步的研究和改革。多年來,諸多教練員都在舉重訓練的科學道路上不斷研究探索和改革,尋找有效的訓練途徑,目的是提高舉重訓練的有效性,拓寬訓練中的知識領域,加強訓練中對科學體能訓練重要性的意識,為我國培養更多的優秀舉重運動員。在舉重訓練中,身體素質非常重要。加強體能訓練不是有些人認識的單純練跑步。將某項運動或某個練習手段理解為體能訓練的全部,這是對體能訓練概念認識模糊的表現。體能包括以下幾個方面:身體形態、身體機能、健康水平、運動素質,這是廣義的“體能”概念。其中運動員要加強的是運動素質,運動素質又分為:力量素質、速度素質、耐力素質、協調柔韌素質。舉重是以力量為基礎,以速度為核心的力量速度型項月。舉重運動員大多本身就具備了力量素質和速度素質,耐力素質相對差些,因此要多進行跑步練習,舉重對協調柔韌素質的要求不是很高,只要各個關節不是很僵硬即可。舉重“狹義”的體能概念,包括加強力量素質、速度素質和耐力素質。其中力量素質尤其重要。力量素質是所有其它素質的基礎,也是預防運動損傷最重要的基礎。力量素質好,對身體的控制能力強,關節的穩定性好,在運動過程中疲勞出現得晚,可以大大減少損傷的發生。要加強力量練習,也就是要多練對專項有幫助的肌肉,練肌肉就是發展了力量素質。速度素質是決定運動成績的重要因素,舉重要求的是動作速度;在發力后速度越快杠鈴上升就越高,平時的專項訓練中重點體現了速度訓練。耐力素質訓練手段相對比較單調,各種形式的長時間跑步(如1500~3000米跑;200~400的耐力速度跑;定時計距離的12分鐘跑等)、游泳等都可以達到效果,對場地、器材要求也不高,但起到的作用非常大。耐力素質訓練必須使機體克服一定的疲勞,要求有吃苦耐勞,戰勝困難的精神,對運動員的意志品質鍛煉、對專項成績的提高有很大幫助。耐力訓練可以提高運動員的呼吸系統、血液循環系統的功能,從而提高抗疲勞的能力。抗疲勞能力越強,隊員保持持久的高水平運動的能力越強,有利于創造優異成績。通過耐力訓練,呼吸及心血管系統機能得到發展,血氧供應充分,必定使機體能量物質的貯備增多,使有關生理、生化功能提高,這能促進及加速訓練后消除疲勞的過程。機體快速恢復可以使訓練間歇縮短,增加重復次數,有利于完成大強度大運動量訓練任務。廣西舉重隊常用400米沖刺跑來練這方面的體能,效果不錯。有很多舉重運動員不愿練或不認真練耐力素質,這是他們對體能的概念認識不夠,認為只要舉得重就行了,結果往往是練到一定水平就很難提高,沒體力,恢復慢。隨著時間的推移,訓練的積極性日益降低。因此,在力量素質和速度素質都具備的同時還要有較好的耐力素質,才有利于掌握先進的技術動作和提高運動成績,才能承受大負荷訓練和高強度比賽,才能有利于運動員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才能有利于防傷防病,延長運動壽命。體能訓練不只是某個單項練習就可以達到效果,要有針對性地通過專項訓練、肌肉練習、跑、游泳等綜合運動進行,發展力量、速度、耐力三項素質,才能提高專項成績。
(摘編自《廣西體育科技》2010年第3期第40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