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梅軍 通訊員郭文雅 孫巍 顏常青 攝影:記者程銘 昨日上午 10時16分,隨著南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一扇廠房大門開啟,武漢地鐵2號線首列列車緩緩駛出,正式下線。頓時,焰火齊射,彩帶飄舞,現場成了歡樂的海洋。 對南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來說,這扇大門的開啟再普通不過了;但對武漢來說,它標志著地鐵時代的即將到來。 內外點染梅花紅 車廂設有輪椅區 武漢地鐵2號線首列列車銀色的車身上,夾雜著艷麗醒目的“梅花紅”。走進車廂,扶手、座椅欄桿等也都漆成了“梅花紅”(如圖),讓人仿佛置身于東湖梅園之中。 “武漢每條軌道線路都有不同的標志色。梅花是武漢的市花,所以武漢的首條地鐵線路以梅花紅作為標志色。”南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城軌開發部業務經理劉健平介紹。 每節車廂有8扇門,門上方的條形LCD屏引起了記者的注意,因為它與武漢輕軌1號線列車門上方的顯示屏完全不同。 “這種LCD屏是首次應用于我國地鐵列車上,功能比武漢輕軌1號線的顯示屏強大得多。列車行進時,它可以顯示動態路線圖;到站后,路線圖隱去,以最大尺寸顯示站名,并提示列車將開左側門還是右側門,方便乘客下車。它還能顯示換乘線路等信息。”劉健平說。 每節車廂后部,都設有殘疾輪椅車停放專區。劉健平打開車廂上的一個黑色盒子,拉出一根安全帶。“輪椅停穩后,輪椅上的人可系上安全帶,這樣輪椅就不會隨意滑動了。” 記者數了數,一節車廂有6個長條座椅。劉健平說,冬天時,座椅下的加熱設備會加熱,使乘坐更為舒適。 在駕駛室,記者見到駕駛員宋紅。他介紹,該列車具備自動駕駛功能,只要按下“ATO啟動”健,列車就可自動駕駛。與武漢輕軌1號線相比,駕駛室增加了一個監控屏,與車廂內的攝像頭相連,可全方位監視車廂內的情況,確保行車安全。 據了解,武漢地鐵2號線列車的外觀、內飾,均聘請德國公司參與設計。 制動系統量身定 越隧穿江雙保險 武漢地鐵2號線作為首條橫貫長江的地鐵線路,越江隧道坡度很大,兩端出入口的坡度達千分之三十,相當于車輛進入隧道后要在100米內駛下一層樓,后段又相當于在100米距離內爬上一層樓。 為確保車輛安全通過隧道,它在研制中實施量身定制,采用了我國自主研制的微機控制電阻——空氣制動系統。其雙重制動能單獨或混合使用,為列車上了“雙保險”,反應迅速,操縱靈活,可精確實現防滑控制。網絡傳輸則采用雙冗余總線控制技術,極大地提高了控制系統的可靠性和敏捷性,能使車輛上、下坡以及平道行駛瞬時轉換自如。 針對武漢夏季悶熱、潮濕的環境,車輛采用具有除濕功能的空調,還能根據乘客多少自動調節吸入新鮮空氣量和制冷量,可有效提高乘車舒適性。 多項措施降噪音 體重減輕運力大 據南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城軌研發首席專家楊穎介紹,武漢地鐵2號線列車是我國首款靜音型地鐵車輛,采取了多種措施降低車內噪音:空調送風道采用超靜吸音板,可實現降噪3分貝以上;在隔音最為薄弱的貫通道部位,采用了免維護型無側護板雙折棚貫通道,可實現降噪2分貝以上;地板采用鋁蜂窩雙層結構,可實現降噪約3分貝。 該列車節能性能良好,每節車廂在武漢輕軌1號線車輛的基礎上減重約1噸。僅此一項,每列列車每年可節電約5萬度。 武漢地鐵2號線每列列車初期采用6節編組,最高運行時速80公里,最大載客量2000人,較之武漢輕軌1號線的4節編組多載客近700人,遠期還可通過擴編增加2節編組,進一步提升運能。 據悉,武漢地鐵2號線首批兩列列車將于本月下旬抵達武漢,9月上線試運行,年底試運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