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子心切不能成為家長施暴的理由 “對不起,阿姨,你沒有錯,是我媽媽錯了,我代表她向你認錯。”說完,九歲的小女孩向女公交司機王菁深深地鞠了一躬。這是4月5日發生在河南焦作公交車上的一幕,小女孩被一群孩子擠到車門口,腳正好被正在打開的門夾了一下,孩子的母親趕到后二話不說,上來就對著女司機扇了一耳光,才有了之前一幕。 很多人都知道這樣的一個道理: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看到自己的女兒受傷,做父母的都會心疼。沖動之下掌摑女司機,這位家長愛子心切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一定要建立在理智之上,因為家長的一言一行都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 好父母不是權威 也需要向孩子學習 70多年前,我國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寫過《小孩不小歌》:“人人都說小孩小,誰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還要小。” 在我國的傳統思想觀念中,小孩子是幼稚,無知的,因此孩子永遠只是一個被管教的對象。然而現代社會是兩代人共同成長的社會,現代教育是兩代人之間的相互影響。作為一個成熟的成年人應該懂得向孩子學習,孩子完全有能力通過自身某些優秀品質影響成年人。 要學習孩子大度寬容 孩子對父母的教化會有一種天然的信任心理。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更多地在于身教。而今天,這名九歲小女孩給她的父母以及所有的父母上了一節關于原諒與寬容的課程! 要學習孩子的天真直率 皇帝的新衣蒙騙了那么多大人,最后還是由直率無邪的孩子揭穿的;天真天真,孩子天生就是講真話的。雖然大人有很多的不得已,但是在孩子面前,我們要保留一份率真,讓孩子 要學習孩子旺盛的求知欲 心理學研究表明,當兒童和成年人同樣面對一個新環境時,兒童對來自新環境刺激的感受會更為強烈。由于沒有一些先入為主的觀念的束縛,孩子會發現很多新東西,常常讓成年人意想不到。相比之下,大人更易憑經驗做事,固步自封,很少注意自己的不足。 要學習孩子貪玩的童心 玩耍是孩子的專利,也是天真活潑的佐證。和孩子交忘年朋友,能使你童心不泯,也能幫我們保持年輕的心態。 要學習孩子樂于接受新事物 在電腦、電視機、攝像機手機乃至微波爐、空調等各式各樣的新器物面前,父母的知識及動手能力都大大落后于自己的子女。總之在孩子面前我們并不是權威,我們也同樣需要和孩子一起學習,需要和他們一同成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