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1-5-8】
吳朝暉 (烏魯木齊市47中學 新疆 烏魯木齊 830026)
摘 要:語文復習課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環節,“復習”是促使學生進一步理順思路、鞏固所學知識,更好地強化記憶,突破難點,并進行新的聯想和思維輻射,全面地把握知識點、駕馭知識網絡、提高學習能力的一種有效方法。上好復習課,就能達到整體記憶,深刻理解,靈活運用教學目的。如何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上好復習課,讓復習課行之有效呢?本文力圖從兩方面對初中語文復習課談談自己一些粗淺的認識:①把課堂還給學生,體現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②改進復習教學方式,提高課堂復習教學效果。 關鍵詞:復習;重要;有效方法;轉變;主體地位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1)05-047-02
新課結束,開始緊張的期末復習,可通常復習課是很難上的,因為面對已經學過的內容,學生沒有興趣,學生沒有興趣就不會專心去聽老師講課,教師就很難進行有效教學了。為此我常常反思:語文復習課到底要怎么上,才能效隨心愿? 《論語》中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如果這里的“習”有“溫習”的意思,那么古人對復習舊知的認識顯然是看重的,甚至覺得是有樂趣的事。我認為復習課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環節,“復習”是促使學生進一步理順思路、鞏固所學知識,更好地強化記憶,突破難點,并進行新的聯想和思維輻射,全面地把握知識點、駕馭知識網絡、提高學習能力的一種有效方法。上好復習課,就能達到整體記憶,深刻理解,靈活運用教學目的。 然而,“復習課難上”“學生最不愛聽復習課”“回鍋飯當然不香”等說法幾乎都被老師們默認和接受,習以為常。通常情況下,老師在幫助學生整理與復習時,只是安排一些題目給學生做,所以學生往往在復習課上提不起精神,感到沒有興趣。因此,復習課多半是老師辛苦受累,學生漠然置之。即使有不少成績好的學生復習課效果較好,也往往是持被動的、不得不從的態度。那么在復習課上采取什么樣的形式才能讓復習課也上出精彩?如何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上好復習課,讓復習課行之有效呢? 一、把課堂還給學生,體現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 復習過程是一個信息交流過程,在這個求知中,學生是主體,教材是客體,教師是媒體,教師起著溝通學生與教材的作用。但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往往會忽視了這一基本的問題,故而導致了在具體的教學中包辦代替、越俎代庖的現象。我認為在復習課中切忌喧賓奪主,不要以教師的講代替學生的學,應該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把課堂還給學生,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由被動變為主動,由配角變為主角,真正做學習的主人。 我覺得復習課有效率最重要的是激發學生的興趣,把復習課變成不僅是讓學生復習知識,讓學生掌握、鞏固、彌補新授課解決不了的問題,它更應該是讓學生在復習課上,感受它與新授課不同的另外的一種風景,讓他們感受復習課的魅力。比如在復習八年級上冊的說明文單元時,就可以放手讓學生通過表格來歸納說明文的相關知識。當然老師在過程中要起到引領的作用,可以事先設計好表格或者以問題的方式幫助學生歸納,這樣復習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了。在學生的解題策略、解題習慣,教師如果做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復習課的領域、風景應該說是格外的精彩。 課堂教學的真正意義在于教會學生學習,而不在于“教書”,更不是突出“講課”。我在復習《出師表》時一開始就是從教的角度出發,重點教會學生掌握文言文的學習方法,強調的是教,讓學生根據所教的方法做練習,整節課學生都圍繞老師在轉;而第二節課則是從學的角度出發,從學生“三導”及平時檢測卷的錯誤習題出發,讓學生歸納錯誤所在,四人小組討論分析錯誤的原因并改正錯誤,在此基礎上,學生就自動生成了掌握文言文學習的方法,整節課是老師在圍繞學生轉,老師不停地協助學生找錯誤及錯的原因,學生成了這節課真正的主人。所以復習要以課本為主。復習時既要牢固掌握基礎知識,又要會靈活運用基礎知識去解決問題,既要全面掌握,又要突出重點。扎扎實實地抓好課本知識點,把課本與資料有機的結合起來,使之互為補充,相得益彰以課內為主,還有要將問題盡量解決在課堂上。上課前要認真做好課前準備,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精心設計教學程序,合理安排講練時間。講要講出新水平,引出新信息,總結出規律性的東西。練要練出新花樣,做一題,學一法,會一類,通一片。學生通過教師講,自己練,有常學常新之感,真正達到溫故而知新之效。 二、改進復習教學方式,提高課堂復習教學效果 教學方式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也將影響著其將來的發展方式,學生的發展方式又轉過來影響著其今后的生存方式。“灌輸式”、“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勢必影響學生知識的生成與發展。語文教學要淡化傳統教學中師生之間單項或雙向交流的教學方式,鼓勵、提倡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多項交流、合作的學習方式。只有轉變教學方式,改進教學方法,注重學生的學法指導,語文學習才能有實效,全面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生語文能力和素養才能變為現實。新課程的語文教學應在自主、合作、探究等新的教學方式下進行,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讓大多數學生適應,提高語文學習效率。 1.根據教學實際情況,適當地開展多種形式學習 (1)小組合作學習形式,在上文中已經有了比較詳細的論述,這里不再多說。 (2)以單個學生為主體自主學習。根據學生程度的不同給學生布置不同的復習任務,比如,學習程度較高的學生可以給他們布置比較有難度的任務,可以歸納本學期學過的課文中用到的一些常見的表現手法并舉例;學習程度中等的學生可以給他們布置有關文言文的復習任務,可以讓他們歸納本冊書的文言實詞和虛詞;對于程度較低的學生,我們給他們布置他們力所能及的任務,讓他們歸納自己不會寫或者不會讀、易錯易混淆的字詞。這樣分層次布置任務既可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也不會使各階層的學生感到太容易或者太難。 (3)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也就是一個學習好的幫助一個學習成績差的學生,結成幫扶對子,但是這種學習方式不是全班性的,只選擇成績好能力強的學生去幫助成績差能力也較差的學生。比如,我班里有這樣一位學生,從小學升上來成績就比較差,我就把他和班上的一位學習成績好能力強也愿意幫助別人的學生結成了對子。在兩個人的共同努力下,這位學困生的成績有了較明顯的提高。 (4)采用“車轱轆”檢查方式。這個方法主要適用于班里的中等學生。給學生布置復習任務之后,采用一個檢查一個的往復循環的“車轱轆”方法,也能達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當然,這里老師并不是完全放手讓學生去做,而是以組織者和監督者的身份在學生復習中起一個指導作用。 2.注意做好學生的心理調適工作 復習階段時間緊、內容多而雜, 學生壓力大, 情緒波動也大。對于壓力太大的同學,要耐心地疏導、鼓勵他們, 使其能在平靜寬松的氛圍中進行復習, 較好地完成學習任務。對于他們的點滴進步, 都要給予表揚, 激發他們學好語文的動力, 幫助他們樹立信心。此外, 復習要注意勞逸結合, 幫助學生克服緊張的心理, 讓學生在復習階段保持良好的心態和狀態。 總之,要使復習課有效,這就要求我們老師要打破以講授、灌輸為主的教學方式,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多從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學生參與合作,師生互動,探究創新的教學模式,努力引導學生自主鉆研,鼓勵他們求異創新,主動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這就要求教師一定要備好復習課,不僅要備基礎知識以怎樣的形式呈現給學生,而且要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更要會適時地處理課堂的預設與生成的關系。要盡量從乏味、一言堂、耗時中擺脫出來,要把復習課上得精而實在,讓每個學生都有所收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