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兒子的一封信 背景:2月1日,參加完全縣的教育工作會議回到家中,發現兒子的眼里噙著淚水,到臥室一看,老婆躲在被窩里抽泣。問了一下原因,是她娘倆吵架了,是兒子頂撞了媽媽。我只好分頭做她們的工作。下面這封信就是我為了做兒子的工作而寫的。 信的內容: 親愛的兒子: 但凡做事,用心做才能做好。就拿學習來說吧,只有內心真正有了學習的動力,主動去學習才能學好。對學習有厭煩情緒,不想學習,不愿學習,你是永遠學不好的。關于孩子與家長的“地主與長工”關系要理解到位。你不要認為學習是給爸媽學的,不要認為你是給父母扛活,如果這樣認為的話,你就會對學習產生厭煩情緒,你就會去應付而非把學習看成是自己的事情去真心投入其中。其實孩子與家長的關系的確為“地主與長工”的關系,只是角色應該轉換一下,孩子你才是地主,爸媽是你一生的長工。從十月懷胎,直到油盡燈枯,爸媽做的一切努力,無一不是為了一個目標,那就是自己的兒女。就拿我來說吧,雖然現在已是不惑之年,而你奶奶卻一直在牽掛著我,從未間斷,她會永遠牽掛著她的兒子,卻很少計較她兒子的表現,這就是母愛的博大。每對父母都 會為兒女勞碌奔波終生:撫養長大,供應上學,結婚生子,買房買車,直到榨盡體內最后一點能量才很不放心不情愿地離去,到死他們放心不下的還是他們的子女呀!說到這里,你應該明白誰是地主,誰是長工了吧?這層關系的正確理解,是你端正學習態度的前提。知道父母的不易,知道父母在為你努力,為你付出,知道學習是給自己學的,你才會心甘情愿地投入到其中,只有這樣,才會高效學習,才會出現事半功倍的效果,只要你態度端正了,肯定能學好、能學會、能取得不錯的成績。這種狀態是每對父母都期望的,這就像馬兒一樣“不必揚鞭自奮蹄”,這是怎樣的一場美好景象呀!孩子,我們在期待著你的表現,我們在期待著這美好場景。通過我說這些,你應該學習是自己的事情,學習是為自己的人生奠基。我期望你能理解我說的這些。試想,一個連自己的事情都不愿去做的人,怎么會心甘情愿地去做與自己無關的事情呢? 談到用心做事,我覺得你這一點做的不夠。比如說我要求你寫反思,而你寫的“反思”你自己滿意嗎?這就是明顯的應付。今天下午,我當著你媽的面沒有批評你,就是給你留面子了。實際上你的缺點是很多的所以我要求你寫反思。 我們要有一顆感恩的心,“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是父母給了我們生命,是父母養育我們成人,父母的養育之恩是永遠也報答不完的。孩子,我要求你從今天的事情開始,好好做人,認真做事,做一個令人羨慕、令父母自豪的好孩子,我希望你一定能做到! 永遠愛你的老爸 2012-2-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