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教師的專業底氣,就是教師的業務水平和專業能力,由教書育人的學識及其教育教學基本功組成。一個有深厚的專業功底、淵博的專業知識、精湛的教育技能和虛心的學習態度教師,才是具有底氣的教師,這就是教師的看家本領。如果所教專業不精,知識透支,本領恐慌,就會誤人子弟。一個有專業底氣的教師,才能稱得上夠格和稱職,才無愧于黨和人民的重托。怎樣才能更有底氣呢?教師應該: 1、 做學習型教師。 學習是完善人生占領新的制高點的最重要的方式,教師本身就是教會人們學會學習的,因此要不斷地學習。以堅強的意志和刻苦的精神,靜下心來鉆研知識,不斷充電,豐富自己,完善自己,使自己的學識有豐厚的積淀,得心應手地從事教育下一代的工作。教師要積極進修學歷;要經常化制度化地參加培訓,聽取專家報告;自己制定一年學習一本書的計劃,并在此基礎上寫讀書心得;同時,教師積極參加各種形式的教研活動。通過這些活動,拓寬視野,增長知識,提高能力,提升水平,迅速成長。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不但學習專業知識,還要學習教育教學理論和方法;不但要注意自己的專長的完善,還要通學涉獵其他學科的知識;不但要對過去學習的知識進行消化鞏固,還要緊跟形勢,學習最新的理論知識;同時,教師不僅要學習教師應該要學習的內容,還要學會學生要學習的知識。只有這樣,教師才能用一眼永遠涌流的泉水,來澆灌學生;才能始終具備創新能力,達到學高師為峰的境界。 2、 做反思型的教師 教師底氣的積蓄,要在反思中學習,在實踐中成長。一個有反思精神的教師才是一個自覺的教師,才能真正做到謙虛好學,勤勉實干。反思就是對自己的實踐活動不斷進行總結、升華的過程。反思有助于積累經驗;有助于少走彎路,提高工作效率;有助于把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理性的干好工作;有助于人們更接近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在對規律正確認識的指導下,把工作干得更有品位、更有境界。教師要不斷學會反思,一要學會檢討自己,二要學會向他人請教,三要學會在學生中聽取意見,四要學習教育教學理論,在理論的指導下反思。不能只是反思客觀的原因,還要反思自己的主觀問題;不能只是反思自己教學技能,還要反思自己的工作態度;不能只是反思工作的拚搏干勁,還要反思自己的學習精神;不能只是反思自己的經驗教訓;還要反思自己教育理念。 3、 做協作型教師 協作是教師的職業道德,協作是文明執教和步入成功殿堂的基石,教師只有學會協作才能成功。培養全面發展的學生,不是一名教師就能解決的問題。魯潔教授曾說:“教師勞動是一種群體和個體相結合的持久勞動,學生身心的發展,不是某一位教師個體勞動的結晶……”因此,這就需要不同學科的教師在教育過程中相互配合,才能收獲最佳勞動成果。教師的協作要互相鼓勵、互通有無、共同進步。這就是協作,其結果是雙贏。協作是人與人之間的心靈交流,要改變自己封閉的性格,具有好的性格還不行,還需要有謙虛的品德和寬容精神。因此,交往的性格+謙虛的品德+寬容的精神,才會營造團結協作、干成事業的氛圍,才能使教師們心情愉快且長期有效的凝聚協作起來,才會做到互通有無,增長才干。如果各吹各的調,沒有好心氣,工作不順氣,完成教學任務就沒有底氣。 4、 做實干型的教師 真抓見效益,實干出成績。只有實干,只有干出成績,才能說明他是一名成功的教師。 “實踐出真知,細節定成敗”,實干就是實踐加細節,在實踐的過程中努力使每一個細節高質量地做到位,那就是實干。只有在實干中才能檢驗教師的知識,才能驗證自己的想法,才能品嘗到失敗的無奈和成功的艱辛,才能激發鉆研知識和為教育事業獻身的欲望。只有在實干的滾爬過程中,經過無數次摔打,才能成為教師隊伍中的一名真正的千里馬。要做一個實干型的教師,需要優秀的師德,需要有“不誤人子弟”的良心,需要有不甘寂寞、甘于奉獻的高風亮節。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教師的職業是神圣的,要成為一名真正的教師,成為一名底氣十足的教師,需要刻苦修練,需要在實踐中勤奮學習、深刻反思,需要在團結協作中實干競爭,需要我們在教師的專業底氣上強能力、提素質、下實招、練內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