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數院學生會日前極具創意地舉辦了個“最美解析式大賽”,最終評出24個解析式或稱之為24幅“美術作品”。
你是否還記得“數學解析式”是個神馬東東?想當年學生時代,它沒少折磨過害怕數學的童鞋,更別說其中有什么“美”。看完這些解析圖,你是否也和我一樣————感嘆那些年,我們的數學都白學了。
一個數學解析圖美到什么程度?誰看誰知道!要是光看這些解析式的題目你一定暈了,滿眼的SIN和COS,平方和開方,但看到這些字母字符數字表達出來的解析式你就驚呆了:一串看不懂的運算,它的解析式竟然是一團規則而美麗的毛線;又是一個看不懂的公式,它的解析式居然是一幅抽象的宜家風圖案;又是一串復雜的演算,它的解析式居然是一團錯綜復雜的松枝球!還有可愛超萌的蝸牛,吹泡泡,七葉草,漩渦。。。如果你再文藝一點,也不妨給一些有才的圖形取名《驛動的心》,《隱形的翅膀》。。。
總之,如果隱掉X軸Y軸,這其中很多作品就是和數學不搭界的美術作品。一些早年“痛恨”過數學的網友也不禁驚嘆:“原來數學也能這么拉轟!”“自然界的一切都可以用數學表達出來。”“以前沒發現,其實數學除了嚴謹還有美。”。。。
至于怎樣操作,有理科生做“理科化”解釋:“這些都用到了三角函數。自己想一個奇特的函數,用Matlab軟件畫出來,然后看看像什么,有沒有改造的潛力,最后不斷地修改函數特別是函數的系數,以達到自己想要的圖形。”
以往大家都覺得理科生科學氣息濃郁文藝氣質欠奉,此次北大數學牛人讓網友們感慨不已:“誰說學理科的不浪漫啊?”“不寫情書神馬的OUT了!不寫情書咱畫圖得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