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得的知識,收集的資料,通過思考后,應記憶在腦子里。一個人的學問深淺往往表現在頭腦里貯存了多少知識,一個學生學習成績好或差,也往往表現在頭腦里貯存了多少知識。大腦是知識的貯存器,有的人貯存的知識多,保存的時間長;有的人貯存的知識少,保存的時間短。每個人大腦貯存知識的多少,保存時間的長短,取決于他的記憶能力的大小。有的同學說,我腦子笨,記憶力差。前面已經講過,人的智力差異主要決于后天的作用,遺傳因素是次要的。從記憶力來說,也是取決于后天的作用,取決于環境,教育和個人的努力。但是,要有良好的記憶力,還必須掌握記憶的科學知識,具有記憶的科學方法。 記憶是一種心理現象,是學習過程中的重要環節。沒有記憶,我們就不可能在大腦中貯存知識材料,也就不可能學習和掌握新的知識。中國宋代哲學家張載說:“不記則思不起”。英國哲學家佛蘭西斯。培根說:“一切知識,不過是回憶”。 有些同學怕學的東西太多會損害大腦。科學家研究證明,人腦的記憶容量可說無限的,因此大可不必擔心記得東西太多,會使我們的大腦承受不了,損害了大腦。相反,我們記憶的東西越多,就越能挖掘大腦的記憶潛能,鍛煉出驚人的記憶力。 怎樣才能獲得良好的記憶力呢? 一,要有明確的記憶目標: 要想記住,要有決心,有信心記住。漫不經心,沒有目標,沒有自信心,是不可能有良好記憶力的。如果沒有意識去記,即使看上十遍,百遍也記不住。有個研究班在討論識記時,教師提問:一元的銀幣正面圖象是什么?在座的數十人居然無一人答得出。并非他們記憶力不好,而是平時沒有去記住它。 二,要對記憶的對象有濃厚的興趣: 只有熱愛知識,渴求知識,對所學知識有強烈的興趣,才能記住知識。興趣是人們對一定的事物帶有趨向性的心理特征,學生對所學知識有興趣,便能產生積極的情感和學習主動性。歌德說:“那里沒有興趣,那里就沒有記憶”。 三,要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 就是對需要記的材料,進行充分的研究,了解它的內部聯系,本質和特點,通過理解去記憶。 四,要及時復習,經常復習: 把要記住的知識不斷加深在頭腦中的印象。 五,要排除記憶過程中的不良干擾: 包括來自外界的以及個人心理因素的干擾。 記憶的方法有許多種,掌握好的記憶方法,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掌握好的記憶方法,必然是事倍功半,吃力不討好。下面介紹幾種: 常用的記憶方法: 1,小結歸納記憶法: 零散的珠子一把抓不了幾粒,如果用一根線把珠子串起來,提起線頭就可以帶起一大串珠子。對于知識的記憶也是如此。零散的,片段的知識,記起來就很困難,但是,如果把知識條理化,系統化后,記起來就容易一些。在學習完一個單元或一門科學之后,回過頭來總結一下,進行知識歸類,使其系統化,條理化,在此基礎上進行記憶。比如,可將所學的知識用簡圖,表格和摘要的方法進行歸納總結,一方面,從縱的方向把所學的知識前后聯系起來,使知識主干清晰,枝蔓有序。另一方面,是從橫的方面去比較,找異同。當你運用邏輯思維,把這些個別知識都聯系起來之后,不但能深化,擴展和完善所學的知識,而且會使你的記憶清晰而又牢固。 2,直觀形象記憶法: 借助直觀形象,如通過看圖畫,圖表,實物,幻燈,電視和電影等識記材料,提高記憶的效果,這叫做直觀形象記憶法。廣告上的畫面,電影中的場景,給人印象很深,比單純看文字資料效果好得多。這是因為直觀形象對人的視覺,聽覺等器官產生強烈的刺激,引起人的形象思維活動,使人記憶起來感到生動具體,印象深刻。 3,聯系實際記憶法: 書本上的理論知識是從實踐中抽象提煉出來的。因此在在學習和記憶理論知識時,應讓理論回到實踐中與實踐聯系起來記憶,就容易記住。如醫學院的學生在學習人體解剖學,組織胚胎學,細菌學,病毒學的時候,對這些知識的記憶方法不能采用簡單的死記強背,而應該結合對實踐標本的仔細觀察進行記憶。例如學習《人體解剖學》是,若花很大氣力背血管神經走行,結果過了一陣又忘了。倘若多觀察實驗標本,有了感性認識,印象特別深刻,用不著多背,只要閉上眼睛就能十分清晰地回憶出某一血管神經的走行情況。 4,聯想記憶法: 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廣泛運用聯想,對于發展記憶力很重要。王同億自學十三門外語的奧妙,就在于他廣泛采用了聯想的方法。一是關系聯想,利用部分和整體的關系進行聯想。如遇到一些抽象,難記的單詞,可以通過課文記句子,通過句子記單詞。二是類比聯想:比較是人的最珍貴的智力寶藏。如果將詞形相似的單詞放在一起比較,通過比較記憶,效果可以提高。三是對立聯想:對立聯想是通過眼睛看到,手接觸到某件材料或事物的聯想。例如,由冷想到熱,由左想到右,由落后想到進步等。 5,分解式記憶: 把比較復雜的,完整的知識分解成一個個單元,即把整體分解為個體,先記個體,然后連貫起來就能記住整體。英語中新詞的構成主要采用派生,復合,縮寫,詞類轉化以及擬聲等各種方法。采用分解式記憶法,能夠從詞根(或詞干)的比較入手,一下子記住一連串的詞,而且能夠根據詞尾的字母的區別,分清不同的詞類和詞義的細微差別,可以從前綴,后綴入手記住同義詞,反義詞,名詞等。 6,重復記憶法: “重復是學習之母”。法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說明,在第一次記憶之后間隔二十分鐘記憶第二次,第二天再記憶第三次,一周以后記第四次,一個月以后記第五次,這樣多重復記憶,就能記住某一東西,記憶的準確率就高。 7,輪廓梗記憶法: 有一些需要記憶的材料,篇幅較大,內容繁雜,難于記憶,可將材料全部瀏覽幾遍,然后將材料的全部內容粗線條地,提綱挈領地記下來,繼而細讀,逐步加深記憶。最后只要把提綱記住,就能回憶出全部內容。歷史學家胡華教授說:有關自己所學專業的基本著作要精讀,力求記住主要內容,使自己腦海里貯存著專業的基本知識,能夠熟練地運用。例如學歷史,腦海里要記憶所學歷史的大事年表,以后再閱讀你所學歷史有關資料時,就能把有關的新材料納入你腦海中的大事年表里,這樣容易記住,閱讀的效率就高,腦海里所記憶的知識也就有條理,能有條不紊地講述出來或回憶起來,聯想起來。腦海里有著你所學的基本知識的有條理的記憶,是很要緊的。記住了一條基本線索,就能提高記憶的效率,不斷增添記住的新內容。 8,順口溜記憶法: 就是將必須要記住又難于記住的內容,抽出每句中的一個字,編成順口溜,將它記住。順口溜中大多是諧音字,有韻律,讀起來順口,有助于記憶。 9,強記硬背的方法: 理工醫科教科書有一些概念,結論,文科中的詩詞,文章,外語單詞,課文等,都需要靠經常地,反復地記憶背誦,似乎沒有什么途徑可走。當然,這種背誦也必須建立在分析,理解的基礎上。 學生時代是智力狀態最佳,記憶力最強的時期,大家可以試用以上幾種記憶方法,并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摸索出一套適用自己智力的記憶方法。 記憶力體操: 有些同學要問,記憶力能不能培養和鍛煉呢? 能。 做【記憶力體操】就是一種有效的方法。 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每天堅持做【記憶力體操】,培養了驚人的記憶力。他知識淵博,精通英語,法語,德語,拉丁語,希臘語等多種外語。 【記憶力體操】就是每天早晨起床后,嚴格要求自己強記一些外語單詞或其他需要強記的知識,久而久之,記憶力就大大增強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