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促進農業科技入戶工程實施,加快新技術推廣應用,實現夏玉米高產穩產,特制定玉米高產栽培技術指導方案。
一、 選用適宜品種
依據全省大部分地區小麥-玉米兩季接茬的特點,夏玉米品種宜選用生育期90~105天的中熟和中早熟品種,邯鄲等冀南地區可選用生育期稍長的品種,保北和冀東地區可選用生育期略短的品種。以下為適宜全省夏播的幾個主要品種:
鄭單958:株型緊湊,株高250厘米左右,穗位高110厘米左右;果穗筒形,穗行數14~16行,結實性好,出籽率可達88%~90%。夏播生育期96天左右, 產量潛力高、抗倒性強、穩產性好。生產上一般地塊留苗密度4000~4500株/畝,高產地塊可留苗4500~5000株/畝。
浚單20:株型緊湊,株高240厘米左右,穗位高106厘米左右;果穗筒形,穗軸白色,籽粒黃色,穗行數平均16行,結實性好,出籽率高。夏播生育期97天左右。生產上一般留苗密度4000~4500株/畝。
先玉335:株型緊湊,株高286厘米左右,穗位高103厘米左右;果穗筒形,穗行數14~16行。夏播生育期98天左右。生產上一般留苗密度4000~4500株/畝。生產上注意防治葉斑病。
蠡玉35:株型緊湊,株高247厘米左右,穗位高119厘米左右;果穗筒形,穗行數16行,結實性好,出籽率87%左右。夏播生育期103天左右, 產量潛力高。生產上一般地塊留苗密度4000~4500株/畝,高產地塊可留苗4500~5000株/畝。
寬誠15:株型緊湊,株高277cm左右,穗位106cm左右。果穗筒形,穗行數16行左右,籽粒黃色,半硬粒型,出籽率83.4%。夏播生育期104天左右。產量潛力高,生產上適宜留苗密度4000~4500株/畝。
京單28:株型緊湊,株高245厘米左右,穗位高95厘米左右;果穗筒形,穗行數12~14行。京津唐地區夏播生育期95天, 產量潛力高、抗倒性強、穩產性好。生產上一般地塊留苗密度4000~4500株/畝,高產地塊可留苗4500~5000株/畝。
二、搶時早播
小麥成熟后抓緊時間搶收,收完小麥后抓緊時間搶種。為減少農耗時間,可采取免耕播種的方式,收獲一塊,搶種一塊。冀中南地區的邯鄲、邢臺、石家莊、衡水應力爭在6月15日前播種,最晚不晚于6月18日。保定以北及廊坊、冀東地區應力爭在6月18日前播種,最晚不晚于6月20日。為實現玉米早發快長,在播種后及時搶澆“蒙頭水”,并盡量縮短輪灌周期。
三、提高播種質量
提高播種質量是實現夏玉米高產的關鍵。播種之前把成堆堆放的麥秸散勻,以免影響播種機下種;小麥收割時麥茬不要留的過高,以免影響玉米幼苗生長;播種機作業速度不要過快,注意避免出現缺苗斷壟現象。
四、合理密植
根據品種特性確定種植密度,緊湊、耐密型品種的適宜留苗密度一般控制在4000~4500株/畝范圍內,高產攻關田可掌握在4500~5000株/畝范圍內。
五、科學施肥
根據我省大部分地區土壤肥力特點和玉米生產情況,提倡氮鉀配合、氮肥分追的施肥策略。播種時每畝施用10~15公斤氮磷鉀復合肥作種肥,大喇叭口期每畝追施尿素20~25公斤尿素作穗肥。種肥的施用以氮磷鉀復合肥為宜,用量不要太大,采用肥料與種子分層或分行施用。穗期追肥以氮素化肥為宜,不提倡追施氮磷鉀復合肥。在高產、高密度種植條件下,注意增施鉀肥。
六、加強田間管理
苗期:重點做好間苗和定苗。播種時沒有施用種肥的地塊可追施提苗肥,結合田間中耕除草進行滅茬,并注意防治薊馬、黏蟲、棉鈴蟲、耕葵粉蚧、瑞典蠅、苗枯病、根腐病等苗期病蟲害。
穗期:重點做好追施穗肥,在大喇叭口期采用顆粒劑灌心的方法防治玉米螟,在容易發生倒伏及大風多雨年份可進行中耕培土,注意防止大喇叭口期出現旱情。
花粒期:注意防止吐絲期干旱和玉米蚜蟲防治,高產攻關田酌情追施花粒肥及在散粉結束后進行人工去雄。在抽雄至吐絲期間出現低溫、寡照或極端高溫等不利天氣時,可采用人工輔助授粉的方法提高果穗結實率。
七、適期晚收
在生產上大力提倡適期晚收,力爭推遲到9月底至10月初收獲,保證籽粒有效灌漿期在50天左右。籽粒成熟程度可根據果穗中部籽粒“乳線”的位置來判斷,“乳線”位置越靠近籽粒基部,籽粒成熟度越好,收獲產量越高。該項技術不增加任何成本投入,不影響下茬小麥播種,增產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