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我的最愛 不知幾時起,我深愛上了宋詞。她以姹紫嫣紅,千嬌百媚的風韻,與唐詩爭奇,同元曲斗艷。 我愛宋詞,衷情于她的婉約。她語言圓潤,清新綺麗,具有一種柔婉之美。“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婉約之代表李清照的詞作曾幾度使我感傷落淚。無數個夜晚獨望月明細品清照晚年的那份孤獨與慘淡,真切感受到了“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對于喜歡安靜、喜歡寂寞、多愁善感的我來說,宋詞似乎能給予我更多的共鳴。常常于孤單的夜里,夢里夢外,驀然回首,最是蘇軾的那句傷感凄涼的“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的哭訴,宛如美酒,讓我頓時百轉千回,凄美無限。“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道出了秦觀的愛情觀,令多少有情人割斷離愁,卻割不斷相思,也讓我柔情滿懷,陶醉在詞人締造的美好境界里,不能自拔。柳永的一句“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足以讓我心疼到手指尖。“一種相思,兩處閑愁。”讓我和李清照一起陷入綿綿無盡的相思與愁情,孤獨與寂寞無以排遣,唯有一起吟誦著“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讀著癡情人留下的詩箋,“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感知晏殊的那份無奈,撩人心弦,又怎能不傷感、哭泣? 詞人于詞作寄予了太多的情和愁,使心靈“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蘇軾的一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道出了與至愛親朋天涯相隔,相見無門的無奈。柳永的“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相思之苦讓人愁腸百結。“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辛棄疾由尋覓不到的疲憊和失落到發現伊人后的驚喜躍然紙上。囚禁于獄中,孤獨無依,獨守窗前的李煜,苦吟道:“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如此滿腹愁楚的語句,除了婉約宋詞,還有誰能賦予它這樣靈動的氣質? 這就是婉約宋詞。讀來。常使我“試看幾許消魂”,詠來,常令我“人比黃花瘦”,頌來,常讓我“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有了宋詞,才使我在人生的路途上“尋尋覓覓”而不至于“冷冷清清”。宋詞,我的最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