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感謝海*馬斯洛給了我一份“大上海計劃的路書,圖文并茂,非常實用。下面的文字部分大多來自海馬的路書,圖片是自己拍的:)
 |
海馬精心制作的路線圖 |
 |
五角場地區建筑遺產統計表 |
根據孫中山先生的《建國大綱》,1929年7月上海特別市政府第123次會議通過《大上海計劃》,劃定今江灣五角場東北地帶作為新上海市中心區域。 該計劃各項工程于1930年上半年開始建造,在一片農田間修筑了一系列道路,并以新市政府大廈為中心,完成了運動場、圖書館、博物館、市醫院、衛生試驗 所、國立音樂專科學校(民京路918號公安部上海消防研究所內)、廣播電臺、中國航空協會等建筑。在數年間陸續建起了一座不可思議的上海新城,而與租界中 的另一個市中心遙遙相對。
1.長海醫院。(飛機樓,上海博物館),長海路174號
 |
原上海歷史博物館 |
 |
藻井 |
 |
地上的圖案 |
 |
這個不知道是原市立醫院還是原市立衛生試驗所 |
1933年1月1日,中國航空協會在上海成立。1935年,在市中心區博物館旁(今長海醫院內)建造會所及陳列館。由此,"市中心區"內又多了一棟奇特的建筑"飛機樓"。大樓同樣由設計了博物館和圖書館的設計師董大酉負責設計。
 |
沒上旁邊的住院部俯拍,就用這張代替吧 |
 |
”飛機樓“大門 |
2.同濟中學(上海圖書館),政立路25號。【目前學校已經完全退出該建筑,大門緊鎖,只能隔圍墻拍一下了】
 |
原上海圖書館 |
3.上海體育學院(特別市政府大樓),清源環路650號
 |
原上海特別市政府 |
 |
這個叫啥來著 |
 |
天花 |
 |
重建的孫中山像 |
 |
大樓后邊有個小園林 |
4.公安部上海消防研究所(國立音專), 民京路918號。【開始還擔心進不了大門,后來發現部分區域租給了私立的華佳醫院,那就可以隨便進了。】
 |
國立音專,不算很出彩 |
5.市光路民府路的36幢別墅群。【海馬說別墅群已毀,但我這次發現其實都還在】
1933年,實施大上海計劃興建新市中心區時,由興業信托社在五角場鎮中部,市光路、民府路建造混合結構花園住宅36幢,又稱36宅。建成后,售與 當時的市府高官和工商人士居住、大資本家居住。抗戰勝利前夕,被美機炸毀2幢。解放后,修復原貌。后來,因為新市中心區完全被廢,三十六宅別墅也就幾乎成 了農舍。整個別墅周圍除了原居民外已成為了外來務工者集聚地,原花園多為農地。
 |
別墅群目前處于這種狀態中 |
 |
從民府路拍一張 |
6.江灣體育場(上海運動場), 淞滬路245號
 |
原上海市運動場 |
 |
門廳 |
7.肺科醫院(葉家花園),政民路507號。【葉家花園真是給了很大驚喜,面積很大,布局很講究,而且完全免費】
葉家花園位于五角場街道西部,原江灣跑馬廳之旁,政民路507號(今上海市第一肺科醫院內)。花園為浙江鎮海巨賈葉澄衷之子葉貽銓(字子衡)建造。清宣統二年(1910年)江灣跑馬廳建成后,葉從所獲利潤中籌款,建造了這座花園,主要供賽馬賭客休息游樂
 |
葉家花園的大門 |
 |
羅馬柱 |
 |
園子里很多橋,每一條都不一樣 |
 |
地上用石子鋪的圖案,品種也很多 |
下面兩個點攻略里沒有,但看了下地圖,距離都不遠,時間還有多,也一并看了
8.復旦大學。【武東路上有個北門,離葉家花園很近】
 |
舊大門 |
 |
說是老校門,但與這張真正老校門的舊照片來看,與現在所謂老校門還是不太一樣的 |
 |
相輝堂 |
 |
景萊堂 |
 |
子彬院 |
 |
弈柱堂 |
9.同濟大學,四平路。【本來知道同濟沒有解放前的老房子,但校園里的園林實在是很不錯,遠超預期,難怪校園里經常看到拿相機的人】
 |
同濟校園里讓人眼前一亮的園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