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家將十代英雄譜
一代英雄楊袞:楊袞生于亂世的殘唐五代,他自幼隨父學刀,后又向神槍手夏書棋學槍,向飛錘將金良祖學錘,練會全身武藝,名震中原。他曾與劉知遠、高行周結拜為兄弟。后來劉知遠當上后漢皇帝,時逢遼兵進犯中原,楊袞聯合了三十六寨兵馬,在火塘寨自立為火山王。打出“扶漢滅遼”大旗,一舉打敗遼兵。但是他也認清了劉知遠并非明君,拒不接受皇封,仍歸火塘寨而去。精彩情節有“楊袞大戰李存孝”、“五龍二虎逼死王彥章”、“真楊袞義收假楊袞”、“火山王戰敗遼太宗”等。
二代英雄楊繼業:楊袞之子楊繼業,娶妻余賽花。夫妻二人歸宋后,南征北戰,威名遠震。楊繼業為邊關八大令公之一,人稱楊令公;佘賽花生有七子,并收一義子,人稱佘太君。遼兵犯境,潘仁美掛帥,楊繼業為前部先鋒。他帶領七郎八虎大戰金沙灘,救駕立功,大郎、二郎、三郎死于戰場,四郎、八郎被遼兵所俘招為駙馬,五郎出家為僧,潘仁美官報私仇,亂箭射死七郎,楊令公被困兩狼山,碰碑而死。 三代英雄楊延昭:描寫的是在民間廣為流傳的宋代名將楊延昭抗遼御敵的故事。主要故事是楊延昭、寇準與*臣潘仁美、王強及蕭太后率領的遼國兵馬的激烈沖突為主線,并通過“審潘洪”、“黑松林”、“云南發配”、“牤牛陣”等單元。其中人物:楊延昭大智大勇,寇準多謀善斷,孟良粗中有細,焦贊義氣為先,潘仁美陰險狠毒,王強笑里藏刀等。 四代英雄楊宗保:楊延昭二次掛帥后,內奸王強設計,將楊延昭騙入司馬府,楊延昭所騎白馬跑回天波府。王強陰謀暴露,劫走楊延昭,又被邊關將楊興救回,王強逃回遼國。楊六郎因中蒙汗藥,臥病不起,孟良為救元帥,化裝潛入遼邦,盜取“雌龍發”,并得到寶馬金槍。楊元帥病愈后,帶孟良、焦贊去探天門陣,孟良受傷,跑到五臺山,巧遇楊五郎,得知要破天門陣,須有“降龍木”。孟良前往穆柯寨借木,不成,搬來少帥楊宗保。楊宗保招親,女將穆桂英歸宋,代理元帥,指揮全軍。時逢楊宗英下山認祖歸宗,通過他收降遼邦女將姜北平。穆桂英又請來大刀王蘭英,楊宗保巧遇任寶童,最后“少八郎”聚會,大破天門陣。多次陷害楊六郎的王強也死在楊家將之手。
五代英雄楊文廣:楊文廣于山西鵝頭寺學藝八年,身兼文武,英勇無敵。時有南唐后裔李青造反、稱王于安徽壽州。楊文廣掛帥,率領寇成、龐悅、狄龍、朱朗、楊金花、狄鳳等文臣武將共討國賊。連破三關后,收下南唐女將吳金定為妻,宋軍節節勝利。不久,因狄龍丟失軍糧,楊文廣身受毒傷,宋軍受挫。渾天侯穆桂英及時趕到前沿,送來軍糧,并請出“雙絕少女”曾鳳英替文廣療毒治傷,使宋營軍威重振,一舉攻下二龍嶺,活捉李青,得勝還朝。征南過程中,狄、楊產生了誤會。
六代英雄楊懷玉:宋軍征南,楊金花奪帥印,狄、楊兩家產生誤會。狄青避禍隱匿,夫人雙陽公主入西夏不歸,西夏聯合四國兵馬,以替狄家報仇為名大舉反宋擾邊。楊文廣被困慶州,孟通江闖營搬兵,焦通海陣上中毒砂,楊懷玉冒名投親盜解藥,弄假成真,收妻孟九環。楊五郎收養狄青之孫狄難撫,授絕藝贈槍、馬,命他下山保宋。大智王設圈套騙狄難撫掛西夏帥印與楊家為敵,穆桂英被困迷羊谷險喪性命。楊懷興搶糧鞭打親爹,狄難撫誤殺呼延云靈再鑄大錯。曾杰兩次盜寶槍,五鳳樓救友。穆桂英躍馬石城取環州,楊五郎下山,金丸破銀。小矬子訪狄青,平西王二次出世,狄、楊合好,狄難撫歸宋。圍秘營生擒鄂厲虎,大破火龍車巧占青岡峽,義釋大智王逼退西夏大軍。 七代英雄楊士瀚:宋神宗時,北方泥雷國等十八國聯合反宋,鐵雷率二十萬大軍進攻中原。太平王楊懷玉與太子慈云奉旨出征,不料被困在泥雷城中,大將魏化回城搬兵,皇上命楊懷玉三子、震北侯楊士瀚帶兵掃北。引出了楊士亮黑水國招親,楊士瀚大彎國巧遇四弟楊士鵬,賣寶劍西番招駙馬,得寶幡火燒鐵雷,楊懷玉、孟九環夫妻重逢等情節。楊家將歷盡曲折,得勝還朝。 八代英雄楊金豹:宋哲宗時,楊士瀚戰死疆場。其妻陸云娘和兒子楊金豹也失蹤多年,只有其女楊彩鳳還在府中。時逢佘太君一百五十歲大壽,皇子趙佶到天波府賀壽,于后花園調戲楊彩鳳,被王蘭英打跑。趙佶惡人先告狀,皇上要殺王蘭英,家將楊開勝劫法場救走王蘭英。太君辭朝,全家要回故土西寧。途中多次遇險,終化險為夷。出家為道姑的陸云娘與楊彩鳳母女重逢。紅梅童子楊金豹下山,原來他在遼東鐵砂山八寶靈云洞拜李長庚為師,學會一身武藝,此番在鳳翔府力殺四門,認祖歸宗。楊門女將回到西寧。 九代英雄楊滿堂:宋徽宗時,楊滿堂奉老太君之命進京探親,途經飛鷹澗,救下芷蘭公主,并結識了神秘的少女蕭玉姣。蕭玉姣行蹤難測,既刺殺太后與公主、陷楊滿堂入獄,又協助楊滿堂大破雙峰寨、借路一卷山、智取太原府,令楊滿堂難辨敵友。在宋遼交戰中,楊滿堂被蕭玉姣毒刀所傷,生命垂危。深夜中,蕭玉姣潛入宋營,為楊滿堂治愈毒傷,并表露真情。原來與大宋為敵者是玉姣的胞姐蕭月姣。玉姣深明大義,愿里應外合,協助宋軍奪回雁門關。最后楊家將得勝還朝,滿堂、玉姣喜結良緣,太君含笑歸天。 十代英雄楊再興:楊再興出世,與羅延慶因發生口角,兩人小校場比武。岳飛兄弟幾個也進京奪武狀元,牛皋誤認為楊、羅兩人奪狀元而戰,便與楊、羅比武,關鍵之時,岳飛趕到一會楊再興;眾英雄大鬧武科場后,楊再興和羅延慶,四處游蕩,后組建義軍占駐九龍山抗金。岳飛率大軍路經九龍山,二會楊再興,岳、楊比武,岳飛收降楊再興。楊再興在岳飛帳下屢立戰功。楊再興誤走小商河,被金兵亂箭射死。 《楊家將》的評書與史實: 評書《楊家將》是講史類的“袍帶書”,其中有些事實有史可查,有些則真假相摻。
五代時,北漢的麟州刺史楊信有子楊崇貴,后更名楊業,曾任北漢建雄軍節度使,歸宋后,成為抗遼名將,人稱“楊無敵”。楊業娶德州折氏為妻,生七子,為延朗、延浦、延順、延玉、延環、延貴、延彬。楊業同四子延玉戰死疆場,長子延朗(后因朗字犯圣諱,更名楊延昭)則名揚沙場,遼兵懼其勇猛,呼其為“南斗六星楊延朗”,久而久之,在民間演化為“楊六郎”。
楊延昭有四子,其中三子楊文廣,字仲容,抗西夏,平叛將儂智高,屢立戰功。楊家將后代還有六郎楊延貴之子楊宗閔、延貴之孫楊震,延貴之玄孫楊存中(楊存中是小校出身,后來成為抗金名將);大郎楊延昭的八世孫楊價、九世孫楊文、十世孫楊邦憲。宋末,楊價祖孫三代在川黔一帶抗元達45年之久,直至宋亡?! 谋睗h的楊信到宋末的楊邦憲,楊家將共傳十三代。 評書《楊家將》中的許多人物都有史可考:如楊信演變成楊袞;楊業演變成楊繼業,尊稱楊令公;楊業妻折氏演變為佘賽花,后尊稱為佘太君;楊文廣由楊延昭之子變成了其孫,這中間虛構出一個楊宗保來,這人名可能與六郎楊延貴之子楊宗閔有關;傳奇人物宗保之妻女將穆桂英則與鮮卑族慕容氏有關。 關于楊家將的故事,早在南宋時期就有《楊令公》、《五郎為僧》等話本流傳。元明雜劇中有《吳天塔孟良盜骨》、《謝金吾詐拆清風府》、《楊六郎私下離關》、《八大王開詔救忠》、《楊六郎調兵破天陣》、《焦光普活拿蕭天佑》等多種,其中不少情節被后來的講史小說和評、鼓書所吸收。 明代初年,產生了第一部描寫楊家將的中篇小說。明代中期,又有文人把民間傳說、話本、戲文中的楊家將故事集中起來,編成長篇小說。現存作品兩種,一種是《北宋志傳》,后易名《楊家將演義》,五十回,描寫了楊繼業祖孫三代的事跡;另一種是《楊家府世代忠烈通俗演義》,五十八節,描寫了楊家五代的功勛,在前書的基礎上續寫了楊文廣、楊懷玉兩代英雄。此外,《四游記》里的《東游記》中穿插了 “楊家將大破天門陣”的神怪故事;《水滸傳》中也有楊門后代青面獸楊志的記述。清代以來,根據《楊家將演義》改編的還有《北宋金槍全傳》、《兩狼山》、《天門陣》、《十二寡婦征西》、《平閔十八洞》(即《楊文廣征南》)等中長篇小說。此外,《說呼全傳》、《萬花樓》、《說岳全傳》諸書中也穿插了一些楊家將人物的故事。清末民初,許多說書藝人將楊家將的故事改編成評書、鼓書,代代說唱。評、鼓書中的《楊家將》,又名《盜馬金槍》,主要描寫楊繼業、楊延昭、楊宗保三代英雄的傳奇故事,多從“金沙灘”起,至“天門陣”止,現評書名家劉蘭芳老師的《楊家將全傳》即是此版。 本世紀20年代,天津藝人白文生、王德鈞續編了《呼楊合兵》、《小五虎》二書,增加了楊文廣征南、楊懷玉征西等故事。30年代后,東北藝人又在此基礎上添頭續尾,才形成了“楊家將十代英雄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