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先明白一點,房地產商在預售商品房時應具備“五證”,在取得《預售許可證》后可以馬上開盤,也可以不馬上開盤。
第一部分:
1、“認購”與“內部認購”: 有時候是同一個意思,但現在大部分開發商都把認購說成是內部認購; 內部認購:就是繳納定金 開發商在取得預售許可證前,以非公開化的方式在小范圍內銷售商品房。內部認購一般價格上都有一定幅度的優惠,對購房者來說是一個出手購房的機會,不過這只是開發商融資的方式,不透明化的操作也將誤導購房者。 認購:從表面上意義上看就可以知道,樓盤在開盤后也可以進行認購,這相當于購房者看重了一棟房子,這棟房子可能已經建好,也可能還未建好(未封頂),于是交付給開發商部分或全額預付款。
2、搶購: 簡單地說,所謂搶購只是廣告語,一個很爛的樓盤在作廣告時也可以用“搶購”來達到宣傳的目的,可能真正去看房的人寥寥無幾,搶購只是一種造勢。 3、預訂(預約): 這是開發商為了方便制定銷售策略而采取的一種方法,是在樓盤未開盤前邀請購房人進行登記,不收定金。根據預約情況,開發商可以據此判斷市場情況,也就是說,這相當于一種市場調查了。 4、預售: 故名思義就是“預先銷售”,也就是您無法買到現房。 開發商在取得《預售許可證》后,購房者與開發商簽訂合同,并支付開發商一定的預付款或定金,規定哪天房子可以正式入住或交接了。 您看,您給開發商預付款,不正是拿錢給開發商蓋樓嗎?這可比開發商向銀行貸款容易多了,這不正間接幫助了開發商開拓融資渠道,也使得開發商背地里推高了房價。 ?。ㄔ斍檎堅诎俣壤锼阉鳌吧唐贩款A售”)
5、發售(發售在即): 任何一個銷售環節都可以叫發售 因此,認購也可叫發售,開盤也可叫發售,預售也可收發售
6、開盤: 正式對外銷售,開始簽訂合同,交全款或首付款 房地產開發公司在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后對外公開發售房屋,購房者可以和開發商簽訂正式的合同。 其實開盤和沒開盤沒什么兩樣,因為現在的房子基本是沒有蓋好就開盤的,只是在取得《預售許可證》后就可以合法地向外賣房子了,這樣一來開發商就可以把購房者預付的錢再投入建設中了。
7、面世:與“公開”意思差不多,也可能指“開盤” 8、公開:即接受咨詢、意向登記,接受客戶咨詢,接受客戶參觀模型,接受客戶意向登記
9、現房:也就是你即買即可入住,并取得產權證(同時擁有房產證和土地使用證) 10、準現房:本質上還是期房。準現房一般房屋已經封頂,整個小區的格局也可見,只是房屋正處在裝修或配套設施的完善當中。 所以開發商的廣告語里經常有這樣的話:預先多少付款,某年某月即可交房入住。
第二部分: 1、五證: 《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國有土地使用證》和《商品房銷售(預售)許可證》 2、期房:房屋尚未完成建設的、不能交付使用。指開發商已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但還未取得房地產權證。 兩個意思: (1)不適合人搬進去住的可以叫期房; ?。?)已經裝修好,配套也已完善,已經適合人搬進去住了,但開發商的房地產權證還未搞到手的也叫做期房 3、購房者應有證:房產證(即《房屋所有權證》,有時也稱“小產證”)、土地使用證 4、開發商應擁有的證:房地產權證(即“在產證”)、預售許可證 5、常見房屋買賣過程中遇到的合同:商品房買賣合同OR購房合同、商品房預售合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