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專業與工科專業的區別
理科和工科是本科專業的主體,無論高校開設數量還是招生人數,都是最多的兩大學科。在現實生活和實際報考中,人們總是習慣地把理學和工學合在一起來稱謂,俗稱為“理工”。其實,理學與工學之間雖然存在聯系,但它們是截然不同的兩大學科,學習方向和學科領域有很大差別。理學是基礎科學,其原創成果的數量和質量決定著一個國家的科學水平,包括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科學、天文學、大氣科學、電子信息科學和環境科學等,培養目標是從事科研、教學、技術開發和相關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工學是應用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等基礎科學的原理,結合生產實踐所積累的技術經驗而發展起來的學科,典型學科有土木建筑、公路橋梁、機械、水利、電工、汽車、電子與信息、熱能核能、材料、儀器儀表、環境工程、化工與制藥、航空航天等,培養目標是在相關生產和技術領域從事設計、制造、技術開發和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概括來說,理學研究的是科學,工學研究的是技術;理學注重于理論研究,工學注重實際應用;理學培養的是科學家,工學造就的是工程師;理學領域出科學院士,工學領域出工程院士。對此,同學們在報考時要根據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和性格特點,很好地加以區分和選擇。
在學習內容上,理學的專業課程往往是高中課程的延續,多數專業都離不開數學。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數理基礎科學、統計學等是與數學直接對應的專業,物理學、應用物理學、天文學、應用氣象學等,是與物理對應、以數學為工具的專業,理學中的其他專業如心理學、系統科學等無不以數學為基礎,所以學習理學要有較好的數學功底,對數學學科感興趣。
目前不少家長和考生存在著“輕理重工”的傾向,認為學理太空,將來不好找工作。在報考咨詢中,有關專業方面提問最多的是:我孩子將來要出國,學理還是學工?將來要是考研的話,學工好還是學理好?還有的家長一說學理就直搖頭,認為學理太枯燥,沒有學工那樣容易成功;甚至認為學理將來就是當老師,沒出路。其實,這都是對理學的誤解。
理科并非純粹理論學科,其研究的內容涉及三個方面:一是基礎理論研究,二是應用基礎理論研究(有一定的應用前景或為應用打基礎),三是應用研究,純粹理論研究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例如人們熟悉的太陽風暴,當太陽風暴發生時,會對衛星運行、導航、通訊以及地面的一些高技術系統造成危害。研究太陽風暴產生的機制,屬于基礎理論研究范疇;研究太陽風暴對各類高技術系統的影響及避免措施,屬于應用基礎理論研究范圍;而研究監測太陽風暴的方法和技術,則屬于應用研究。
在現代科技領域,理和工的聯系越來越密切。理科研究的每一突破,都會對技術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大家都知道,物體在一定的低溫下將出現超導現象,于是許多科學家尋找適合于工程技術需要的超導物質,但一般都是從金屬中尋找。后來,一位美國科學家從化合物中發現了高溫超導現象,于是在全球范圍內掀起了超導熱,使超導的臨界溫度得到很大提高,這樣就便于工程技術應用。設想有朝一日,人類發現了在接近常溫下就具有超導特性的物質,那無疑將極大的推進工程技術的發展。這個例子清楚地說明了理科研究對工程技術發展的巨大推進作用。再如北京大學王選院士長期致力于中文文字、圖形、圖像信息處理研究,推動漢字印刷告別鉛與火的歷史,步入了光與電的時代,為中國現代印刷技術革命做出了卓越貢獻。如果不進行長期艱苦的基礎研究,那些國際科技發展最前沿的、也是中國現代化建設所近期和遠期都急需的電子科技、生物科技等不可能靠引進得到。國家要發展,就需要這方面的人才做支撐,只要你學的好,何愁沒有出息和前途?
其實即使你選擇了工,同一專業在不同性質的院校,其培養方向和課程設置也是有很大差別的。由于專業培養方向不同,學生掌握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不同,畢業后從事的工作領域不同,學生的人生發展目標也就不同。例如北京語言大學作為一所文科院校,也設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這個專業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工科專業,不過北語的計算機專業是定位在信息處理方面,主要是結合語言類院校的自身特點,在計算機語言處理等方面進行研究,即以研究計算語言學理論、發展自然語言處理關鍵技術和知識庫、開發相應的工具軟件和應用軟件、支持對外漢語教學和語言本體研究為宗旨。如果你的職業理想不是在語言方向,而是想潛心研究計算機硬件的尖端升級,那就不要選擇北語信息科學學院了!
再比如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在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注重培養學生的分析研究能力,在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首都經貿大學等財經類或專業性院校則側重教學生如何做貿易;土地資源管理專業在人大、浙大等綜合性大學側重于管理方向,而在同濟大學則著重于勘察、建筑方向等等?!x擇專業重在理解,而不能望文生義、囫圇吞棗、人云亦云、盲目跟風。
著名諾貝爾獎金獲得者李政道在北京科協的一次報告中,把基礎學科、高科技和高科技產業生動的比喻為水、魚和魚市場。一個國家沒有基礎學科,就沒有高科技和高科技產業。就如沒有水,就沒有魚和魚市場一樣。選擇大學時應注意兼顧其理科專業的基礎,工科專業的發展趨勢,確定長遠的發展目標。比如北京大學的理科相當強勢,而且理科、工科相互結合,相互促進,形成了水、魚和魚市場的統一體,由于理科基礎的強大,發展起“魚和魚市場”來也得心應手。這就是無論選“理”還是選“工”,理科基礎雄厚的綜合性大學更適合理科學生發展的一個重大因素。
因此我們說“理”和“工”沒有首選和非首選之分。選“理”還是選“工”,主要由自己的特點和愛好決定。如果考生的數學、物理基礎扎實,抽象思維能力強,遇事愛問“為什么”,不急于在本科畢業后就去就業,而是繼續在國內或國外深造,讀碩士、博士,有志于成為一名科學家、教授,那就應選擇理科。而且在學習理科的基礎上,研究生階段轉入工科的學習也是很有利的。如果考生數理基礎比較好,動手能力強,喜歡工程設計,有志于成為一名工程師,技術專家,在土木、建筑、水利、機械等硬件建設的領域馳騁,本科階段就明確自己的工作定位,那就應選擇工科。
另外,理科和工科在國家經濟建設中的地位都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學科的特點,理科專業的數量和培養學生的數量要比工科的少,但更要精益求精。理科專業的學生在研究生階段轉入工科學習,由于有堅實的理科做基礎,畢業生更能受到社會的認可。
|